【推薦】說課稿範文錦集八篇

作爲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說課稿範文錦集八篇

說課稿 篇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我與小動物》。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我與小動物》是蘇教版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我的興趣愛好”中的一篇課文,旨在以密切聯繫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爲載體,將學生帶入“動物世界”,瞭解的動物的知識,感受小動物的可愛、生命的可貴,學習與動物和諧相處。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及教材編者的設計意圖和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我擬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培養學生珍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學生的生命意識、和諧共生意識和環保意識。

(2)行爲與習慣:通過快樂尋訪以及飼養小動物等活動,養成自覺保護動物的良好行爲習慣。

(3)知識與技能:通過製作“動物明星卡”及當“小導遊”等活動,引導學生了解一些動物習性,增長有關動物的知識。

(4)過程與方法:通過蒐集資料、交流、遊戲以及實踐體驗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信息處理能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動物的習性,增長有關動物的知識,培養學生喜愛動物的情感。難點是培養學生珍愛、保護野生動物的觀念,增強學生的生命意識和環保意識。

3、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分組進行快樂尋訪,蒐集有關動物的小百科知識以及動物與人類的密切關係。

教師準備:

製作教學輔助課件、準備小金魚及海寶貼畫。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我擬採用如下教學方法:

1、自主探究

課前組織學生蒐集動物知識,並製作動物明星卡;課中藉助資料卡引導學生了解有關知識,並通過合作與交流,拓展知識面,激發探究動物及相關知識的興趣。

2、情境化教學

以海寶爲主題人物串聯,以野生動物園爲活動背景,創設課堂情境。

3、活動化教學

課堂中通過聽音辨物、模擬參觀遊覽、互動實踐、情感體驗等等活動,使整堂課呈現活動化的形態。

三、說教學程序

根據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我設計的教學流程爲以下幾個環節:

一、海寶召喚,走近動物世界。

二、傾聽呼喚,激發尋訪熱情。

三、角色扮演,交流動物知識。

四、情感體驗,喚醒生命意識。

五、和諧相處,共享生命之光。

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一)海寶召喚,走近動物世界。

點擊播放課件第一部分。

師敘述:課堂開始,我給小朋友們展示了一個可愛的形象——海寶。(點課件)海寶:小朋友們,第41屆世界博覽會在上海舉行,我是世博會的吉祥物——海寶。你們喜歡我嗎?(喜歡)上海是個國際性的大都市,這裏有千姿百態的世博場館,有各具特色的都市建築,還有中國第一座野生動物園。小朋友們,歡迎你們到上海遊玩!)小朋友們,你們想去上海玩嗎?你們想逛什麼地方?

由於小朋友天生喜歡動物,加上生動有趣的課件,小朋友們自然而然地和我一起走進上海野生動物園,走進我與小動物的世界。

【設計意圖】20xx年世界博覽會在上海舉行,海寶的形象深入到小朋友的心中,世博的口號——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我覺得它可以延伸——與動物和諧相處,可以讓生活更美好。用海寶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然而然的產生了親近小動物的情感。

(二)傾聽呼喚,激發尋訪熱情。

點擊課件第二部分。

師敘述:一大早,我們向着上海出發。2個多小時就來到了上海動物園。你們瞧,海寶正在門口歡迎我們呢!

(海寶:小朋友們,歡迎你們來到上海動物園。動物園雖然還沒有開放,但是動物們已經在裏面歡呼,歡迎你們了。聽,猜猜它們分別是什麼動物。)(點動物的叫聲)

【設計意圖】野生動物園近在眼前,小朋友們興趣盎然。通過聽一聽、猜一猜等遊戲活動,學生充分參與,拓寬了思維,激發了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在這過程中,讓學生學學狼嚎,學學小猴的動作,關注了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給他們貼上一張海寶的小貼畫,對他們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給予肯定,激發了學生對動物的喜愛。

(三)角色扮演,交流動物知識。

點擊播放課件第三部分。

師敘述:走進動物園,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張動物園遊覽示意圖。先讓學生談談自己喜愛熟悉的動物,老師適時展示了自己製作的明星卡,並要求學生也做一張明星卡,在遊覽的時候向其他同學介紹自己熟悉的動物。

明星卡製作好了,我們沿着動物園的小路,先來到了孔雀園。老師先當小導遊,介紹孔雀知識。然後請同學們補充知識,豐富對孔雀的瞭解。接下來的遊覽,就是同學們做小導遊了,熊貓、小猴、老虎、海豹、長頸鹿、鴕鳥……老師適時地引導其他同學互相補充,適當評價“小導遊”,激發學生交流的興趣。

接下來讓學生走近動物,參觀人與動物互動區。

(點海寶講話:歡迎你們來到人與動物互動區)你看,多開心的笑容!爲什麼這麼高興?

然後我請了小朋友交流與生活中小動物相處的情況。如你平時是怎麼和小狗一起玩?你家的小白兔可愛嗎?你是怎麼照顧它的?

【設計意圖】《品德與生活》應體現三個特點:生活性、開放性和活動性。從學生最喜愛的小動物入手,讓每個學生都有話可說,有情可訴。讓學生製作“動物明星卡”,介紹自己最喜愛的小動物,交流與動物相處的情況。動物的可愛、人類與動物間的真情實感得以淋漓盡致的生動呈現、自然流淌,並慢慢浸潤、滋養着孩子們的心靈世界。課堂與課堂外的溝通,生動地營養了、活化了課堂生活,又積極地被學生吸收、內化,體現了教學的開放性。

(四)情感體驗,喚醒生命意識。

本環節是播放兩個動畫,通過問題使學生明理。

《救救小動物》。

你怎樣勸阻他?你該怎麼做?

點擊播放《小小鳥》。

問題:看完你的心情怎樣?小鳥爲什麼會死?怎樣使小鳥有一個溫暖的家?

【設計意圖】品德課程的最終目標是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本環節是這節課的高潮部分,在分析學生心理活動的基礎上,合理地運用教學素材——錄像和動畫,給學生視覺、心靈上的衝激,尤其是動畫《我是一隻小小鳥》那震撼心靈的畫面和略帶悲傷的音樂成功地渲染、營造了課堂氛圍,師生一起走過了從喜到悲的心路歷程。“喜”讓學生體會到人與動物是朋友,和諧相處多快樂!“悲”使學生知道了現在還有許多小動物正遭受人類的傷害,它們急需我們的保護。學生深刻的,發自內心的體驗必將會影響他們今後很長的人生路程。

(五)、和諧相處,共享生命之光。

點擊播放第五部分。(海寶:動物和我們都是地球的主人,我們要和動物和諧相處,善待它們,愛護它們。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更美好!小朋友們,你們做得很好!現在我要獎勵你們,送你們兩條美麗的小金魚。讓大家集體領養這缸小金魚。你們願意它們嗎?

在這裏,老師適時引導學生討論怎樣照顧小金魚。

【設計意圖】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於生活又以生活爲歸宿。在學生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礎和知識基礎之後,讓小動物走進課堂,讓學生在與真實動物的親密接觸中感受與動物做朋友的樂趣,更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導行”落實到實處。

課堂的最後,我這樣設計:今天,海寶帶領我們遊覽了動物園,走進了小動物的世界,對小動物有了更多的瞭解。這些可愛的小動物讓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它們就是我們的朋友,讓我們去愛護它、保護它,和他們和諧相處,和它們共享生命之美!

最後以海寶的邀請結束整節課。(海寶:世博會在上海舉行,美麗的中國館,神奇的……歡迎你們下次到世博園區去參觀。)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繫本地區和兒童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世博會關注了人類生活的環境,關注了科技的進步,關注了人類的文明。世博的主題,讓課堂充滿了現代的元素、時代的氣息和文明的內涵。

“教育是一個內心的旅程。”我相信:經歷了課堂的

“喜”與“悲”,與動物和諧相處,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已經植根在學生的心中。

謝謝各位專家!

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故事《獅子的假髮套》非常生動而又感人,獅子因爲以往在動物中的形象而遭受大家的冷落,誰都不願意和他做朋友,但是獅子以勇敢、無私的實際行動使周圍的動物對他刮目相看,他的行爲受到大家的肯定和讚揚,同樣,小動物們以實際行動——用自己身上最美麗的毛爲獅子做一個假髮套,這就是朋友之間最真的友誼。藉助於故事的力量,讓孩子們知道只要誠心誠意與別人交流,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真心地關心幫助別人,一定就會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這也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須懂得的道理和應該形成的正確的人生觀。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理解故事內容,懂得只要誠心誠意就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信任。

2、能大膽猜測,樂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喜歡參加故事表演,能表現角色的基本動作及對話。

重點:理解故事情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從故事中感受到只要誠心誠意的去幫助別人那一定會得到理解。

難點:理解描述獅子心理變化的詞,孤獨、難過、驚喜、激動。

三、教學準備

課件;獅王進行曲音樂;大獅子、小鹿、小猴、小兔等小動物的頭飾、自制假髮套。

四、教學過程

(一)引題激趣

1、播放《獅王進行曲音樂》,聽一聽,猜一猜,是誰來了?(伴隨音樂,獅子出現)

2、大獅子來到森林裏,會發生什麼事呢,我們來聽一聽?

(二)分段講述故事,邊講邊議角色的形象與心理活動。

1、(開頭————"大獅子很想和小動物交朋友")

師:大獅子很想和小動物交朋友,你覺得大家會和大獅子做朋友嗎?爲什麼?

2、繼續講故事至"它覺得很孤獨"

提問:什麼叫"孤獨"?如果你是大獅子,當沒有一個人願意和你交朋友的時候,你心裏會有什麼感覺?

獅子應該怎麼做才能成爲小動物的朋友?

3、("有一天,。。。。。。"真難看呀")

提問:大獅子爲了救兔寶寶失去了金髮變得很難看,小動物看到這裏,心裏會怎麼想,怎麼說,怎麼做?

4、繼續講述("小動物們感動極了——好好謝謝它")提問:動物們會怎麼感謝大獅子?

5、繼續講述至結尾。動物們做了什麼,說了什麼?大獅子心情怎麼樣?爲什麼?

(三)幼兒討論、理解主題

爲什麼大獅子沒有了金髮,卻贏得了很多朋友?

(四)分角色表演故事,體驗樂趣

請幼兒分別擔任故事中的角色,由教師講述故事,幼兒表演動作並模仿對話。

活動延伸:

請大家也來試一試,幫獅子設計一個漂亮的假髮套吧

五、活動後反思

(一)選材貼近幼兒生活,富有童趣而有教育意義

童話故事"獅子的假髮套"中角色非常生動、形象,情節存在着一定的懸念,是吸引幼兒參與討論、大膽表達的好教材。孩子們印象中的獅子是森林裏非常兇猛的動物,大家都怕他,但是故事中的獅子是善良、有愛心的,通過大獅子想和小動物們交朋友過程中的前後心理及行動變化,向幼兒展現了一個樂於助人,勇敢,善良的大獅子形象。從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選擇這一故事內容,有助於提高幼兒的是非判斷能力和人際交往的能力。這也是我班開展的"幼小銜接"專題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讓孩子對今後的交友、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有一個正確、正面的認識。

(二)逐步呈現故事情節,引發幼兒大膽討論與表達

在教學活動中,我將故事分成若干段落,採用邊講邊議的形式,引導幼兒分析人物心理,鼓勵幼兒有自己的想法,大膽想象情節的發展,從理解"是什麼",進一步追問"爲什麼",讓幼兒充分感知主人公的心理變化,從而體驗幫助別人就能贏得朋友的快樂情感。如最後的提問:"大獅子成了難看的禿頭,他爲什麼還能贏得這麼多的朋友?"孩子們都能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理解小動物和大獅子做好朋友的真正原因。這也是教師觀察、瞭解幼兒對教學目標掌握的一個教好的途徑。在本學期的語言特色教學中,基本採用分段講述——插問——提升,這種方式進行,努力爲孩子們營造一個想說、敢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語言學習氛圍。

(三)以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增強活動的趣味性和實效性

根據自己的故事的分析,我製作了多媒體課件,爲孩子感知、理解獅子的心理活動提供幫助。如對於單詞"孤獨"的理解,我選擇黃昏夕陽的背景,一隻獅子無精打采地趴在地上,面部表情失落、無奈,通過視覺上的刺激,幫助孩子從人物的表情、周圍環境的渲染所流露出的"孤獨"。這不同於言語討論中幼兒對"孤獨"一詞的理解,形、色、光、影的襯托更能有效地幫助幼兒獲得情感上的體驗或共鳴。在活動中,孩子們的情緒都能隨着故事的啓承轉合而不斷地轉變,有效把握故事的內涵。

(四)分角色表演,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注重性

但在活動中也還出現了很多問題:

1、活動準備還不夠充分,中途出現忘詞現象,使部分環節提問不夠到位,且還不夠精練而明確,有些瑣碎。

2、讓幼兒體會獅子和小動物的心理還不夠。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貼近幼兒的事例來引發幼兒的心理共鳴。

3、分角色的故事表演應創設一個簡單的場景、提供自制的假髮套,並講清楚規則,避免過多的管理,引導幼兒嘗試大膽、獨立的展示自己對故事的理解。

4、延伸活動可以讓孩子利用廢舊物品製作假髮套,爲表演活動提供更真實的道具,增進對故事的理解。

附故事:

森林裏住着小鹿、小猴、小兔等許多小動物,它們開開心心地生

活在一起。有一天,森林裏來了只大獅子,大獅子一頭金髮,太陽一

照,金光閃閃,真威風啊!大獅子很想和小動物交朋友,它散步時,

遇到一隻小鹿就說:"小鹿,我們做好朋友,好嗎?"小鹿嚇得渾身發抖,結結巴巴地說:"我。。。。。。我可。。。。。。不敢。。。。。。"話沒說完就轉身走了。

大獅子很難過,它擡頭見到樹上有隻小猴,就說:"小猴,請你做我的好朋友,好嗎?"小猴抓抓腦袋,瞪大眼睛說:"做大獅子的朋友,那不是找死嗎?我可不幹。"大獅子連忙說:"我是好獅子,從來不欺負小動物。""嘻嘻嘻,"小猴笑着做了個鬼臉,"我纔不信你的鬼話呢!"說完,小猴就往樹叢中一鑽就不見了。

森林裏的小動物都不願意跟大獅子做朋友,大獅子只好獨自散步,它覺得很孤獨。

有一天,森林裏傳出了叫喊聲:"救火呀,救火呀!"大獅子跑過去一看,哎呀,兔媽媽的家着火了,小動物們正在往火上潑水,可是火苗還是一個勁的往上竄。兔媽媽哭叫着:"寶寶,我的寶寶還在裏面呢!"

大獅子聽了,往自己身上潑了一桶水,就往火裏衝去。一陣陣濃煙嗆得他喘不過氣來,一團團烈火燒得它渾身疼痛,大獅子卻一點也不怕,他冒着煙火在搖籃裏找到了兔寶寶,把他抱在懷裏,衝了出來,兔寶寶得救了,可大獅子的一頭金髮燒光了,成了一隻禿頭的獅子,真難看啊!

小動物們感動極了,小猴說:"原來它真是一隻好獅子,我們錯怪它了。"兔媽媽說:"大獅子真勇敢,我得好好謝謝它!""對了,"小鹿說:"我們做個漂亮的假髮套送給它,好不好?"大家都贊成。於是你一撮,我一撮,忍着疼從身上拔下最長最美的毛,請裁縫師傅織成了一隻五顏六色的假髮套。

小動物們拿着假髮套來到了大獅子的家中,大獅子見到這麼許多小動物,驚喜極了。小猴說:"大獅子,對不起,我們現在才知道,你真的是一隻好獅子,這隻假髮套送給你!"

大獅子高興地戴上假髮套,嗬!只見五顏六色的長毛從獅子頭上披散下一,好像戴上了五彩花環,大獅子比以前更神氣、更漂亮了。小動物們高興地說:"哦,漂亮的大獅子,威武的大獅子,歡迎你到森林裏來,請你做我們的好朋友!"

大獅子激動地點點頭,站在小動物們中間,開心地笑了。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本課爲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中的一篇科普小品文,課文生動形象地介紹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識這些文字的意義。從而引導學生從小學會認識大自然,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作者藉助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大自然的文字,將深奧的科學知識通俗化、大衆化,學生很容易掌握。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聽、說、讀、寫訓練,使學生獲得有關大自然的一些知識,激發他們探索科學的興趣。我爲本課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滿各種知識。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觀察、瞭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設計理念

(一)過程開放,體現探究性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也就是說,閱讀課堂是由這三者之間的互動形成的。在《大自然的文字》一課的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時,我先引導學生觀察教師的表情,去讀懂教師臉上的文字,繼而引出課題,引導學生自己找到探究內容進行探究;在學生用一句話來概括“大自然文字的作用是什麼”的過程中,教師則是一個能欣賞學生意見的傾聽者、能積極參加學生活動的參與者;當學生就“課文是怎樣把森林裏的花崗石介紹得具體、生動、形象的”進行討論交流時,教師又是能判斷學生認識正誤的辨別者。這實質上是一個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動態生成過程。

(二)挖掘內涵,注重人文性

1、體現課堂交流中的人文性

課堂上,我努力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歷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價值,讓學生在體味語言、交流表達過程中,陶冶、塑造學生的情感體驗。

2、滲透課堂活動中的人文性

現代教學觀需要我們以生活的理念構建起語文教學大課堂。在教學中,我們要將課堂的語言訓練和課外的生活實踐活動進行有機結合,從而使學生從單一的語文課堂步入廣泛的社會語文空間。如在“拓展延伸”這一活動中,我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交流自己懂得的大自然的文字。這種實踐性的活動形式,讓學生親近自然,很好的淡化了訓練意識,消除了學生學習與生活的界限,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實踐的熱情。

(三)感悟運用,突出個性化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1、個性化地體味語言

在教學中,對於大自然文字的.品讀,我充分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研讀,強化個性體驗,努力讓學生通過自主體驗,在字、詞、句、篇的聯繫中揣摩語言文字的內涵,體會文章內在的思想感情。

2、多樣化地語言表達

語文課是師生個性自由馳騁的舞臺,所以要鼓勵學生進行多樣化地表達,展示學生的個性。在教學中,通過學生多樣化的表達,開闊學生的視野。例如課堂中小練筆的設計:“選擇你喜歡的一種大自然的文字,仿照課文,試着把這種文字介紹的生動、具體、形象!”這一環節,大多數學生不拘一格地寫出了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大自然的聲音》是一篇淺顯易懂、生動有趣的課文。這篇文章應以讀爲本,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激情,在讀中體驗、品味。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着小學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訂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8個會認字及相關的詞語,熟練書寫13個字。瞭解擬聲詞的不同結構,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不同聲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過程與方法: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3自然段。瞭解課文的描寫方法及敘述的順序,想象課文中描述過的聲音,抓住重點詞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3.情感態度價值觀:瞭解課文以清新活潑的筆調介紹了大自然中風的聲音,水的聲音和動物的聲音,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時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及詞語,瞭解擬聲詞的不同結構,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不同聲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積累象聲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大自然的美。背誦課文第2~3自然段。

2.課文重點是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聲音,並感受美妙的聲音,想象文中描述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美。說說自己有些什麼新的發現。

教學難點:

1.對文中總起句,教師應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了解句子地內容及在段落中地作用。

2.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聲音,並感受美妙的聲音,想象文中描述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3.瞭解課文的描寫方法,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說教法、學法。

這篇課文淺顯易懂、生動有趣,在教學中應以讀爲本,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入境、想象、美讀、感悟,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激情,在讀中體驗、品味,讓學生真正走進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發現大自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1.創設情境,走進文本:在教學中,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教學中我創設了情境,讓大自然帶領學生聆聽了一場特殊的音樂會,縮短了學生與文本的空間距離,讓學生置身於自然之中,儼然是大自然中的一員,在情境中感知,體會到大自然聲音的美妙,與文本產生了共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2.美讀感悟,放飛想象:在教學中始終以“大自然中這些聲音真是太美妙了”貫串始終,重點指導學生美讀課文,抓住描寫聲音的詞,邊讀邊思考,大膽的展開想象,有感情地讀,配樂讀,自由讀,分組讀,師生合讀,全班齊讀,在讀中生成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感受風聲的美妙,水聲的有趣,動物聲的快樂,同時培養學生的語感。

3.拓展延伸,提高能力:佈置學生課後在大自然找一些新發現,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擴大視野,增長知識。讓學生在課內外的學習中提高語文素養。

五、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開始,我先向學生播放一些自然界的聲音,通過欣賞,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引導學生交流“現在是什麼季節?你是從哪裏感覺到夏天已經來臨?”在交流中使學生更近一步接近文本,很自然地導入課文的學習。

(二)整體感知,掃清障礙。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兩遍,藉助拼音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通過同座互讀,互相評議、糾正讀得不準確的字音。在全班交流中說說自己喜歡的生字的識記方法。對於會寫字,引導學生在開火車讀中,說說自己讀到的字在書寫時應注意什麼。

(三)釐清文脈,瞭解文意。

要求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標記自然段。看看課文中介紹了哪幾種大自然的聲音?很自然地使學生了解到課文介紹了風、水、動物的聲音。在讀中標註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初步接觸擬聲詞。以上過程爲學生繼續學習下文做好了鋪墊。

(四)探究交流,品讀感悟。

1.大膽想象,美讀悟妙,感悟風的聲音。

首先,播放手風琴變奏曲,教師根據節奏的變換範讀相關句子,讓學生在音樂的變換中體會微風和狂風帶給人不同感受的對比。然後出示相關句子,指名美讀,指名賽讀,男生女生合作讀。引導學生抓住“輕輕柔柔”“呢喃細語”來體會微風的溫柔;“激動”“力量”“威力”體會狂風的雄壯,從而感受到風聲的美妙。通過有感情朗讀讀出風的美妙。

2.直觀感知,美讀悟趣,瞭解水的聲音。

指導學生通過感情朗讀和理解文中重點詞句瞭解演奏會的精彩場面。通過教師引讀、配樂讀、合作讀來感受歌唱的絕妙。在感情朗讀中,體會“淙淙、潺潺、洶涌澎湃”感受水聲變化的美妙。真正感悟到——水,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

3.角色體驗,美讀悟樂,欣賞動物的聲音。

引導學生思考大自然中,還會有哪些動物的叫聲?鼓勵學生模仿出相應動物的叫聲。在激發了學生極大的熱情的時機,課件出示文中相關的句段,通過指名讀,教師引讀,同座輪讀,小組賽讀。使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每個角落都有歌聲,快樂無處不在。

(五)探究交流,品讀感悟。

教師導言——大自然的聲音太美妙了,真有“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的感受。這樣吧,讓我們全身心地走進大自然,靜心聆聽這場天籟之聲的音樂會。鼓勵學生有感情地配樂朗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

(六)總結寫法,拓展延伸。

1.總結全文,引導學生了解先總述後分述的寫作方法。

2.鼓勵學生走進大自然,用心靈去感受那些美妙的聲音,模仿課文第四自然段,把有趣的發現寫下來。

(七)說板書設計。

我用課文的關鍵詞的方法來設計板書,結構清晰,簡單明瞭,比較簡單直觀,目的是引領學生釐清課文的敘述順序,通過理解重點詞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這爲過渡到本框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本課主要講述了我國目前所處的文化環境,正確認識和區分落後文化與腐朽文化,面對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織、相互激盪,國家應該奏響主旋律,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所以爲學好第九課《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和第十課《文化發展的中心環節》內容打下鋪墊,在整個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依據教學目標和課程標準要求,結合高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知道什麼是落後文化,什麼是腐朽文化,爲什麼在我們的文化生活中還存在一些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主導地位;知道加強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2、能力目標:

學會辨識各種文化現象,能夠正確區分先進文化與落後文化、腐朽文化;能夠自覺抵制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積極選擇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使我們的文化生活更加健康向上,更加豐富多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堅信只有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才能對我們的成長起到積極作用,而落後的、腐朽的的文化會毒害我們的心靈,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

三、材料處理與教學的重、難點分析

1、對教材內容的處理,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教材內容有增有減。對第一部分陽光下的陰影作爲導入新課的背景材料,點到爲止。而第二部分提高眼力、拒絕污染作爲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建議重點分析和講解,並且補充部分案例和材料,以增強同學對該部分的理解。同時要求學生不僅要正確區分,還要自覺提高抵禦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第三部分奏響主旋律則作爲解決第二部分的問題的對策,則從國家層面的角度加以提升,增加20xx年“感動中國”評選、央視“最美”系列評選活動和黨的十八大報告對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論斷作爲背景材料,以增強主旋律的權威性,以提高同學們的認識,理應成爲本課的第二個重點。

2、教學重點及重點的依據

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比較和識別及我國加強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是本課的重點。只有掌握了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於我國的原因,才能理解和掌握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危害性,以及我國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性。

3、教學難點及難點的依據

如何對待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是本課的難點。學生平時對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認識不夠清晰,難以樹立對待兩者的正確態度和形成正確的做法。

四、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政治是一門培養人的道德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爲主體,又爲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法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我校高二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情景導入——問題探究——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得到教學內容的部分體驗,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併產生搞清楚“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本質的願望,並能對以後的文化生活選擇產生積極的作用。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待發生在身邊的現象,發展透過現象看本質能力,並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能學以致用,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了課改的精神。

基於本框題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多媒體播放視頻《“風生水起”的“風水大師”》和《一位母親的哭訴:手機黃禍害了孩子》,設置探究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導入課堂學習。

2、合作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爲主體,針對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

由於本框題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的關係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了直觀的感受,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並思考,並例舉社會上存在的一些有關的文化現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後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框題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爲真正的學習的主人。

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

問題教學法:根據情境導入設置探究問題,學生根據探究問題自主學習,完成“比較落後文化與腐朽文化”表格;

案例分析法:在探究“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內容時,列舉20xx年感動中國人物評選和央視“最美”系列評選活動,說明奏響文化主旋律的重要意義和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六、說教學過程

在教學中,我根據新課程理念和新課改精神,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情景導入:(3分鐘)

多媒體播放視頻《“風生水起”的“風水大師”》和《一位母親的哭訴:手機黃禍害了孩子》,然後思考如下問題。這樣可以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問題探究:(7分鐘)

(1)上述兩段視頻分別反映了什麼文化現象?各有哪些表現和危害?

(2)試分析存在上述文化現象的原因?

(3)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面對當代文化中的陰影,我們該如何解決視頻中所反映的文化現象?

讓學生明白上述三個問題就是本節課的重難點,明確學習目標。

說課稿 篇6

《精彩的馬戲》是小學語文第三冊教材中的最後一篇有趣的看圖學文。這篇看圖學文是在看圖學詞學詞的基礎上安排的,它是讓學生在學習觀察簡單的圖畫和事物,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基礎上,增加初步理解自然段的能力,同時爲基礎訓練“初步說一段意思連貫的話”這個說話要求作準備,更爲以後學習複雜的看圖學文打下基礎。

課文講述了一場精彩的馬戲,文章着重講了猴子、黑熊和山羊的精彩表演,最後點明動物能表演精彩的節目是演員們訓練的結果,說明了還是人有辦法這個道理。從題目來看就已經突出了課文的重難點,文中四幅圖展現了節目的精彩,課文又圍繞如何精彩展開敘述。

根據教材的目的和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①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精彩”、“好奇”’等詞語。

②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動物表演的節目精彩以及這是演員們訓練的結果,會用“精彩”、“表演”說話,同時感受精彩,陶冶情趣。

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爲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我結合教學目標,計劃用三課時完成這篇課文的教學。

在第一課時,學生已理解了課題,整體感知了圖畫和課文內容,學會了生字,並理解了部分詞語,完成了第一個教學目標。第三課時讓學生完成練習,並指導他們背誦課文第四段。

現在,我重點講第二課時。通過這一課時的教學,準備突破第二和第三個目標。因爲知識是能力的基礎,只有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才能使學生把知識內化爲自己的能力。由於課文中的二、三、四自然段的結構相似,如果採用常規的教學方法,不能使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得到擴充和改變。爲此,根據教材特點和二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準備用情境導入法導入新課,首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用”導、扶、放”教學法進行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他們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整個過程分爲四步:

第一步:創設情境,整體感知

針對兒童好奇的特點,導入時激發學生的興趣:小朋友,你們喜歡看馬戲嗎?今天,老師就帶小朋友去看一場精彩的馬戲,注意,馬戲馬上就要開始了,請小朋友邊看邊想都有哪些動物表演節目,你覺得這場馬戲表演得怎麼樣?學生帶着問題看錄像,看完之後,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同時,我在黑板上帖出“猴子爬竿,’“黑熊踩木球”和“山羊走鋼絲”這三幅圖片,並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理解“精彩”這個詞語的意思。

這樣,學生在欣賞中整體感知了課文,愉快地進入了課文的學習過程。在這步教學過程中,之所以採用情境導入和配像錄音,是因爲我們面對的是七八歲的孩子,他們的好奇心強,不足的地方是他們以形象思維爲主,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我希望通過情境和生動形象的畫面,激發學生的興趣,直觀地感受馬戲的精彩。

第二步:選取例段,重點導讀,揭示規律,理解遷移

由於第一自然段的內容淺顯易懂,加上二年級的學生在以前的字、詞、句訓練中,已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所以我要求學生朗讀這一段的過程中理解該段內容。

我主要精講課文的第二自然段。這一段我準備採用抓住關鍵詞,直奔中心的方法,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體味猴於的頑皮,感受節目的精彩。教學時,先讓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明白誰表演節目,怎樣表演,給大家留下什麼印象。接着讓學生齊讀課文,弄清這一段共有幾句話,然後抓住第四句話中的“頑皮”這個關鍵詞語,引導學生理解二、三、四句話的內容,並讓他們勾畫和朗讀最能表現猴於表演精彩的句子,“它爬到高竿頂上,在上面倒豎蜻蜓,一雙圓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瞅着觀衆”。在找出重點詞語“倒豎靖蜓”和“大笑”後,我進行板書。最後,在學生反覆朗讀後,指定學生按照體現這一段層次的問題,用自己的話說說猴子爬竿這個節目是怎樣表演的。爲後階段教學中的說話練習打下基礎。

在學生理解了第二自然段的基礎上,我指導學生回想出學習這一段的學習方法,並逐步提示他們讓學生在我的輔助下試着學習第三自然段。之後的第四自然段在我口頭總結學習方法(①看圖②讀文③勾畫④說話)之後,要求學生根據問題自學,我作適當點撥,並指導他們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在第二步教學過程中,我結合每段的最後一句話,引導學生思考爲什麼觀衆對猴子、黑熊和山羊的表演反映不同,啓發學生抓住關鍵詞,理解句意,進一步拓展他們的思維,用“導、扶、放”的教學方法

,是想讓學生在逐步適應並掌握學習方法,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第三步:遷移運用,積累語言

愛因斯但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這充分說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所以在教第五自然段時,我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想象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從而達到這堂課的高潮。首先,我用多媒體展示三個動物表演的節目,要求學生帶着“誰表演?”“怎樣表演?”“觀衆有什麼反應?”這幾個問題觀察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動物表演的節目。觀察後,同桌仿照前三段說話,接着推選出代表在課堂上說話,最後指定學生用“精彩”和“表演”來說說這場馬戲表演得怎麼樣。

以上這步教學過程,我結合直觀生動的畫面,讓學生仿照前三段進行說話練習,希望使他們在想象、思維和表達的過程中,切實鍛鍊運用語言的能力,增強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第四步:總結全文

我根據板書進行總結,讓學生知道動物們之所以能表演精彩的節目是演員們訓練的結果,明白還是人有方法這個道理,突破課文的重點和難點。

針對《精彩的馬戲》這篇課文所作的這一系列教學設計,主要是爲了體現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的現代教育思想。通過爲學生創設有利於他們主動發展的情境和活動,使學生的思維潛能和創造精神得到充分釋放和發揚。在對課文內容有了基本的瞭解後,誘使學生產生新的聯想,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和思考。促使他們在思考、表達等活動中理解、鞏固知識,使他們的綜合能力水平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說課稿 篇7

一,關於教材:

1、教學課文: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文《狼》

2、教學目標:

(1)、 根據課文故事性強的特點,準確、形象地誦讀課文,把握其故事情節。

(2)、 理解文意,積累文言詞彙。

(3)、 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4)、 積累成語

3、教學重點:

(1)、 注重朗讀,緊扣情節,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2)、 理解文意,積累文言詞彙。

(3)、 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和能力。

4、教學內容:

(1)、 朗讀:能準確、流暢、有節奏、有感情的朗讀複述並達到背誦全文。

(2)、 識記:解釋課文中的重點實詞,識記、積累。

(3)、 理解:把握課文“遇狼”“懼狼”“御狼”“殺狼”四個情節,以及狼和人在較量中的不同表現。

(4)、 探究:人狼搏鬥主客觀因素及課文寓意,提高分析問題能力。

(5)、 拓展:積累與狼有關的成語;進行課文寫作上的評價。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接觸文言文教學纔不到一年的時間,因而不能簡單地給學生灌輸文言文中常見字詞的意義和用法,只能在學生充分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加以生動形象化的解說。據七年級文言文課文的選材來講,本冊所選的都是一些具有很強的可讀性,較易理解並掌握的故事性文章。適合七年級學生的思維發展。

三,教法設想:

爲了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和難點,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按照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以啓發式教學指導思想貫穿課堂教學,結合談話法、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式學習來完成教學任務。

課時安排:一課時

學生課前準備:

1、 蒐集作家作品資料。

2、 依據註釋熟讀課文 ,理解文意,畫出疑問。

3、 收集有關“狼”字的成語。

教具準備:投影資料:《狼》故事情節投影膠片。蒲松齡介紹投影。問題設置投影。

四,教學思路:

新課程改革注重課文教學的整體性,在教學中稟棄對課文機械式的分割。特別對於文言文而言,枯燥的獨句串講很容易讓學生感其文言文教學的課堂索然無味,很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同時,又針對這篇課文故事性強,敘事生動的特點,首先,設想通過各種不同方式(聽讀——講故事——朗讀——自讀——個別朗讀)等形象的朗讀,瞭解故事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從整體上感知課文,這個作爲重點安排;其次,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學習和教師點拔,落實局部的字詞,學生在知道情節的基礎上,就有了理解的方向可循,字詞的把握就不是純死記硬背的難關。最後,通過合作探究,深入學習課文的內涵,使學生的理解達到更高的層次,同時培養其分析問題的能力。

五,具體操作過程:

(一)、整體感知,瞭解情節

1、教師範讀,力求引入情景。

2、學生講故事,帶入情景。同時教師出示相關圖片增強形象感。並歸納故事情節。

3、集體朗讀,再次體會故事情節。

4、自讀,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找出疑難,落實字句,共同探討。

5、個別朗讀,要求讀出情景。

(二)、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設計四個問題:故事發生的客觀條件;人狼搏鬥的主觀行爲;人狼各自機智的體現;以及瞭解課文的中心。

(三)、延伸拓展

1、拓展知識面,檢閱學生蒐集有關“狼”的成語的情況,進行積累運用。

2、拓展能力,評價式閱讀。要求學生各抒己見,用 “……寫得好,寫出了……表現了……” 的句式談談感想。

例:“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朵。“這句寫得好,它是文章的議論部分,是文章的點睛之筆,寫出了狼和人的鬥爭狼最歸是失敗了的,表現了人的智慧。

(四)、整體朗讀,加深印象

說課稿 篇8

各位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要爲大家講的課題是《金屬鈉及其化合物》 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 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金屬鈉及其化合物 》是 大專的《應用化學基礎》中第 7章第 1節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化學理論基礎,這爲這一章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可以說是駕輕就熟;同時這一章的學習對了解元素化學具有典型的示例作用,能幫助學生樹立元素化學的學習思路,也因爲它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所以能進一步增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2. 教育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金屬鈉的存在形式; 掌握金屬的一般物理通性和金屬鈉的物理特性;掌握金屬鈉的化學性質;掌握鈉的重要化合物及其理化性質;瞭解顏色反應;理解家中使用純鹼發麪的原理;瞭解鈉的應用

(2)能力目標:通過教學初步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總結提煉並連貫表述的能力, 團結協作、善於思考的能力,觀察實驗的能力。初步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引導學生從現實的生活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 重難點及克服辦法:

本着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金屬鈉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克服:多媒體實驗視頻展示並引導學生討論解答問題

難點: 過氧化鈉的化學性質

克服:由熟悉的金屬鈉的化學性質引導學生,結合多媒體實驗視頻展示

二、教學策略(說教法)

1. 教學手段:

首先是採用多媒體視頻的方法把金屬鈉的理化性質演示給學生們,同時組織學生討論,通過設置問題引導他們進一步認識金屬鈉的相關性質,克服教學重難點;利用對生活的回顧和觀察引導學生們認識金屬的一般性質和金屬鈉的存在形式,使本節課的知識生動,強化學生印象。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啓發法、視頻演示法 。

應着重採用視頻演示和啓發法

2. 教學方法及其理論依據:一直在倡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方法,其實,因爲這樣使得學生的學習具有主動性和靈活性。我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就是堅持這一指導思想,採用:問答法、課堂討論法、啓發法等引導學生自己找出答案。

在採用問答法時,特別注重不同難度的問題,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向全體,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機會,培養其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

3. 學情分析:(說學法)

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所以在教學中要重視學法的引導。

(1) 學生特點分析:講授對象是大專一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完成了從識記到理解的轉變,具有成熟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大學生所存在的惰性也是不能忽視的,讓學生們當堂掌握所學知識,利用生動的課堂促使他們聽好課也是必須的

(2) 知識障礙上:知識掌握上,學生原有的高中知識和上學期所學的理論基礎足以應付本節課的學習,只是許多學生出現知識遺忘,所以要在開學第一節中多引導多回顧。

4. 教學程序及設想:

(1)由食鹽和焰火引入:列舉鈉的存在形式,讓學生們感知到日常生活中見到的鈉,從而爲後來理解鈉的活潑性做準備。

(2)由實例得出本課新的第一個知識點-----鈉的存在形式

(3)按照存在形式---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的順序,繼而過渡到鈉的物理性質。先啓發學生觀察一般的金屬是什麼樣的,引導學生提煉出一般金屬的物理通性,從而推出鈉的部分物理性質。然後播放視頻,引導學生提煉鈉的物理特性。

鈉的化學性質是重點,通過前面的存在形式啓發學生一個詞概括化學性質。接着講:鈉在空氣中氧化、鈉與水的反應,並播放視頻,在播放前提出要求和問題:比如鈉爲什麼保存在煤油中,自然界中有單質鈉嗎等等;在講解鈉與水的反應時,要求學生分組,觀察實驗後小組討論,由代表提煉出完整的實驗現象;並給與相應的激勵。

接着講述過氧化鈉,也採用類似鈉的化學性質的方法,即視頻、討論、問答的方式完成教學。

最後補充鈉的焰色反應:通過實驗和生活回顧引出焰色反應的實質

(4)課堂小結:主要是通過放電影的方式回顧課堂重點。

(5)板書:單質{存在、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反應)}

過氧化鈉{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反應)}

焰色反應的實質

(6)佈置作業:以補充筆記爲主,另外佈置作業本上的作業來考察掌握程度。

結束語

一 教材分析及教學目標

本章鹼金屬編排在化學反應及其能量變化之後,可以把前一章氧化還原反應和離子方程式的知識在此更好地應用,並得到鞏固,也爲下一章元素週期律提供了豐富的典型金屬元素的感性認識,本章實質上起到了承前起後的作用。《鈉》是鹼金屬這章的第一節,作爲學習高中化學最重要的金屬章節,通過學習鈉能對鹼金屬這章有個大致瞭解。通過鈉的有關性質實驗以及對實驗現象的討論,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改進實驗讓學生體驗化學實驗創造的激情,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我們對元素的學習主要通過學習該元素組成的單質及化合物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及其用途,通過《鈉》這節的學習,可以瞭解活潑金屬的一些通性,以及保存方法

二 重點,難點

這一節的重點就是鈉的化學性質——與水反應,還有鈉的物理性質——顏色。難點就是鈉與氧氣在充足及過量時候的反應,還有就是實驗,由於反應速度快,難以觀察,最後就是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三 教學理念及其方法

通過計算機的演示,能使學生看到沒有條件做的實驗。在學習中加入樂趣,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對反應速度快這個問題可以通過慢放實驗的動化,使學生能看清楚過程。

2 涉及原子等微觀粒子的結合過程,需要很強的空間想象力,可以通過計算機動畫演示,使反應變得直觀,更 容易理解。

3 對於鈉與水的反應,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可以通過動畫來展示實驗不當造成的後果。

四 教學過程

1 首先通過實物鈉歸納出鈉的顏色、狀態、硬度、密度、熔點、沸點、導電、導熱性等物理性質

2 再以水滅火圖片給學生觀看,然後以鈉放入水中爲參比,激發學生的興趣

3 接着老師通過真實實驗,果然如動畫所放,引起學生的思考,這時教師再適時點撥,使學生在觀察的同時先記住一些知識

3 再通過一些趣味性實驗演示,能更進一步激發學習的積極性,例如用一裝有半瓶水的塑料瓶,瓶塞上扎一黃豆大的鈉的大頭針,瓶倒置使鈉和水充分反應,取下塞子、點燃火柴靠近瓶口有尖銳的爆鳴聲,效果得到大大改進。

五 學法分析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教給學生對金屬鈉的認識,掌握金屬鈉的性質,透過現象看本質,分析、歸納物質的性質,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 總結性質,得出結論,佈置作業

最後總結出鈉的一些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例如鈉是銀白色的,其表面顏色是灰暗的,鈉是一種活潑金屬,具有很強的還原性。用線型關係羅

列出來,這樣條理就清晰了,然後再總述一下這節所學的內容,講述的重點及難點。最後佈置2個思考題:

(1)鈉爲什麼保存在煤油中?

(2)把鈉投到苯和水的混合液中鈉在水和苯間跳上“水上芭蕾”,爲什麼?

再講一下鈉的用途。

七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第一節 鈉

一、鈉的物理性質

二、鈉的化學性質

1 鈉的原子結構

2鈉與氧氣反應(條件不同,產物不同)

3鈉與水反應(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