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武夷山原文課文

《美麗的武夷山》描繪了武夷山的奇山秀水。旨在引導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體驗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感受。

《美麗的武夷山》

武夷山在福建省西北部,那裏峯峯有溪水環繞,水道隨山峯彎曲迴轉!

武夷山山勢險峻。三十六峯造型奇特,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鮮花,有的像竹筍。最險的是大王峯,從峯底向上有人工開出的石階,一直通向峯頂。

武夷山的溪水繞着山峯轉了九個彎,所以叫九曲溪。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見溪底的沙石。溪水很靜,靜得像一面鏡子,兩岸的山峯、綠竹映入水中,就像一幅水上的風景畫。

到武夷山遊覽,可以爬山,也可以坐在古樸的竹筏上,在九曲溪上繞着山峯靜靜地、緩緩地、曲曲彎彎地漂行。溪水輕輕拍着竹筏,青山徐徐從兩邊退去,人們會有一種入詩入畫的感覺。

《美麗的武夷山》說課材料

學情分析:

由於教材的版本不一樣,而且本課生字較多,學生讀起課文來,相對難度較大。另外,這個班的孩子除了個別幾個由父母帶着遊過寧夏境內的個別景點外,其他的孩子幾乎沒有出過遠門,根本沒有遊覽武夷山的經歷。他們有的只是從電視、圖書中瞭解過一些有關內容,因而他們對武夷山的美麗風光感受不深。但是,他們卻渴望能到這麼美麗的地方遊覽一番。故而在教學中,我要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要給學生較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要讓優美而富有情趣的文字觸及他們的心靈。這樣,武夷山的美麗風光將會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留下深深的印象。

設計理念:

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顧及學生的學習需求,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體驗探究中獲取知識。

2、以讀爲本,讀中想,讀中悟,體會武夷山奇山秀水的美麗,讓學生擁有完整的閱讀過程,充分地朗讀、思考、交流與想象。

3、在讀通、讀順、讀好課文的基礎上,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體現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教學目標:

1、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武夷山的美 。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積累優美詞句。

3、滲透句式訓練。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語,通過各種方式的讀,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味武夷山入詩入畫的美麗景象。

教學難點:

通過各種方式的讀,發揮想象,體味武夷山的奇、險、清、靜。

教學準備:

有關武夷山的圖片。

教法

教爲學服務,這是當前把應試教育轉變爲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充分發揮教師的潛能。所以我採用了“學——議——練”的教學模式,所謂“學”,就是自學,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自學;“議”,就是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通過讀課文提出問題,並儘可能地自己解決疑問,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動腦、動口、動手,獲得新知;“練”,就是加強語言文字訓練。

學法

因爲教爲學服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不越俎代庖,放手讓學生運用讀讀、畫畫、議議等學習方法。這樣通過動腦、動口、動手等方式,培養學生觀察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提高自學能力。

教學流程:

第一個環節是談話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