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文《識字1》的教後記範例

《識字1》教後記一、熟悉的並非瞭解的課前分析學情時,我知道班裏的孩子對“清明、掃墓、踏青”三個詞一定不會真正瞭解。其餘三組問題不大。這是基於我們的共同經歷來判斷的。一年級時專門上過“艾蒲飄香過端午”、講過嫦娥奔月的故事、春節則是他們才經歷過的。果然,清明作爲一個農業節氣,他們只是在二十節氣歌裏背誦過,作爲一個傳統節日更是沒有任何印象。至於掃墓是做什麼的,就更不知道了。教這課之前,結合前些天對於“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一點體會,我知道,熟悉的並非都是真正瞭解的。小時候,我每年都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去掃墓,但一直納悶爲什麼這麼多人只是站在烈士紀念塔前默哀一會兒、再繞行一圈就叫“掃墓”了。細究起來,是不明白“掃”的`意思。不明白歸不明白,卻是從不敢問別人的,總覺得這肯定是個非常弱智的問題,問了怪丟人的。

語文課文《識字1》的教後記範例

諸如此類的體驗在古詩的學習上也經常有。爲了不讓孩子們再像我從前那樣困惑,一節課花在這三個詞上的時間相對較多,從清明時氣節的變化引導孩子們理解踏青,又從介子推和重耳的故事講到掃墓的傳統。他們自然都是津津有味。課前還有一個發現,除掉第一列的四個節日,後面八個詞語中的“拜年、掃墓、踏青”三個詞語的構造方式、詞性都一樣。“餃子、糉子、龍舟、月餅”四個詞詞性一樣。爲了培養一點對詞語構造的敏感。我安排一個填動詞的練習:()年 ()餃子 ()墓 ()青 ()龍舟 ()糉子 ()月餅孩子們填寫得很好。然而,語感的培養真的是任重而道遠。孩子們在完成《補充習題》最後一題時:過端午時,人們有 、 的習俗。有五六個孩子填成:過端午時,人們有龍舟 、糉子 的習俗。我想,如果問題是:清明時,人們有 、 的習俗。肯定不會有人出錯,儘管他們並不知道爲什麼對爲什麼錯。表面上看,出錯的孩子如果在填完詞語後讀一讀句子大概就會調整好錯誤,至少會感覺到不拗口。在我看來,還有深層的原因。他們沒有感覺到諸如“掃墓、踏青”這樣的動詞在構句時比“餃子、月餅”這樣的名詞要自由得多。當然,並不是要向孩子們講解這些知識,但至少應該用一些組句的練習來培養這種感覺。

二、我們想的不一樣在我看來,低段語文課一個最核心的任務便是教會學生識寫二千個常用漢字,更不用說這種專門的識字課了。詞彙匱乏、漢字書寫的生疏對中高段文字表達的制約簡直就是災難。也許是我太過關注字的音形義,這課教學中出現了一個很不應該的失敗。第一遍朗讀詞語後,賀鵬、思羽、雪峯、庭燦把“糉”讀成“zhong”,“月餅”的輕聲讀不出。花時間糾正過之後,讓孩子們找出文中三個帶輕聲的詞語放在一起單獨讀。這一放不要緊,我似乎有靈光一現的感覺:餃和餅都是“飠”字旁啊,何不讓孩子們這時就比較區分一下呢?比較就比較唄,直說好了啊,我偏偏在這裏太過自我,向孩子們提出的要求是: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三個詞語中有兩個字來自於一個家庭?

提問時,我是想讓這個問題變得形象化、趣味化,實則讓它變得模糊不清。孩子們之前正在朗讀詞語,並由詞語想到實物,面對這個問題,他們的第一反應也是從這兩方面來歸納。答案五花八門。我在那個時候和他們一樣納悶,這麼明顯的兩個字爲什麼看不出來呢?在互相費解甚至埋怨中消耗掉不下於三分鐘的時間。也有幾個孩子知道我是在指字形,但並不能影響到其他孩子的失望。這個讓我異常狼狽的教學片斷至少有兩個事項需要重視:一、把孩子從一個關注點裏引開最好是非常巧妙而不留痕跡,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還是直接些比較好。二、識字教學中科學性與趣味性的融合,對我來說,還有很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