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分類的彙集

成語分類的彙集

百家爭鳴:喻指學術上藝術上各種流派競相爭論鳴放,也泛指各抒己見,共同討論。

別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常指文學藝術方面創造性的構思。具有與衆不同的巧妙構思。

別有天地:另有一種境界。形容景物或藝術作品引人入勝。

不登大雅之堂:大雅:舊時指對文學、藝術有一套“雅正”標準的人;堂:廳堂。意思是粗俗的文藝作品是不能拿到大雅之人的堂前去觀賞的。有時也指沒有見過大場面的或不配參與大場面的人。

工力悉敵:敵:相當。雙方用的功夫和力量都不分高低。常用來形容兩件優秀的藝術品不分上下。

光彩照人: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美好或藝術成就輝煌,令人注目、敬仰。

呼之欲出:叫他一聲彷彿就會出來。形容文學藝術作品塑造人物形象逼真、生動。

匠心獨運:創造性地運用巧妙的心思。多形容文藝創作上運用獨特的藝術構思。

良工心苦:良工:手藝高明的工匠。優秀的藝術家,都要經過一番苦心的經營(才能創作出好作品)。

龍飛鳳舞:如龍飛騰,似鳳飛舞。原形容氣勢奔放雄壯。現多形容書法筆勢活潑,形容靈活熟練地書寫,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龍鳳造型藝術。

門戶之見:由宗派關係而形成的成見。多指學術、藝術領域裏的派別成見。

沁人心脾:滲入到人的內臟。多形容吸人芳香、涼爽的空氣或飲進清涼飲料,使人感到舒適,也形容文學藝術作品美好、動人,使人深受感動。

曲終奏雅:雅:雅樂。樂曲到終結處奏出了雅正的樂音。原來是說不夠完美,後轉形容文章或藝術表現在結尾時顯得特別精彩。

絲絲入扣:織布時每一根絲都從扣齒中通過。比喻詩文或藝術品緊密嚴合,準確細緻,一一合拍。

下里巴人:原指古代楚國的民間歌曲。後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學藝術。

象牙之塔:原是十九世紀法國文藝批評家聖配韋批評同時代詩人維尼的話。指脫離現實的個人幻想的境界,比喻脫離社會實際主張爲藝術而藝術的文藝家的小天地。也作“象牙寶塔”

栩栩如生:形象生動,有生氣,好像活的一樣。多形容藝術形象的生動、逼真(栩栩:生動的樣子)。

陽春白雪:《陽春》、《白雪》是戰國時期楚國的高級歌曲。現多代指高深而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哀感頑豔:頑:愚笨;豔:慧美。原來形容一個歌童唱的歌悲惻動人,使愚笨和慧美的人都爲所感動。後來轉用以評述某些抒情的文藝作品,意義也轉爲哀怨、感傷、古拙、綺麗同時具備。

百花齊放:各種花卉一起開放。現常比喻社會上特別是文藝界的蓬蓬勃勃的繁榮景象。

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界(化:化境,神奇的境界)。

大顯身手:充分地顯示出本領來(身手:武藝,泛指本領)。

登堂入室:已進廳堂,再進內室。喻指學問或技藝取得相當好的成績,並將進一步深入提高。

雕蟲小技:比喻微小的技藝(蟲:鳥蟲書,篆書的變體)。現多指微不足道的文字技巧。

多才多藝: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

逢場作戲:(藝人)遇到適當的場所就表演。比喻在適當的時機或場合偶爾裝裝樣子,湊湊熱鬧。有隨俗應酬的意思。

鬼斧神工:形容技藝非常高超,十分精妙,好像不是人所能達到的。

心經營:費盡心思地籌劃、管理(企業、事業)或構思、創作(文藝作品等)。

梨園子弟:梨園:唐玄宗時教練歌舞藝人的地方。後來因戲曲演員爲“梨園子弟”或“梨園弟子”。

鏤月裁雲:鏤:雕刻。雕刻月亮,剪裁雲彩。比喻手藝很精巧。

目無全牛:意謂庖丁初宰牛時,所見的是整個牛的身體,幾年之後,已熟知牛體結構,宰牛時,眼力完全集註於間隙之間,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後用以比喻技藝純熟高超。

能工巧匠:手藝高明巧妙的工匠。

巧奪天工:人工的精巧勝過大自然。形容技藝高超。

情景交融:交融:相互融合,結合得很緊密。指文藝作品中景物的描寫或環境的渲染同抒發人物的感情緊密結合。

取法於上:效法於高超、精深的學識,技藝等。

絲絲入扣:織布時每一根絲都從扣齒中通過。比喻詩文或藝術品緊密嚴合,準確細緻,一一合拍。

惟妙惟肖:惟:語氣助詞;妙:手藝巧妙;肖:相似,逼真。形容刻畫描摹得非常逼真。

心靈手巧:心思靈敏,手藝巧妙。

雁過拔毛:大雁飛過能拔下毛來。形容武藝高強,也形容盤剝勒索嚴重,連高空飛過的大雁也不放過。

一技之長:某種專門技藝或專長。

因難見巧:因:由於;巧:巧妙。由於難度大而顯出技藝巧妙。

引人入勝:引導人進入佳境。多形容風景、名勝或文藝作品特別吸引人。

優孟衣冠:春秋時楚國著名藝人優孟,穿戴巳死的孫叔敖的'衣帽,模仿他的言談舉止,假冒孫叔敖,去規諫莊王。莊王受了感動。現多用“優孟衣冠”指化裝表演,也比喻一味模仿,以求形似。

遊刃有餘:刀刃運轉,大有迴旋餘地。形容技藝熟練,操作自如。

斫輪老手:斫輪:斫木製造車輪。後來就稱經驗豐富、技藝精湛的人爲“斫輪老手”。

左宜右有:無往不宜。形容多才多藝,什麼都能做。   勤奮類

發憤忘食:用功學習,努力工作,忘記了吃飯。後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奮。

勤能補拙:勤奮能彌補先天的笨拙。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意思是憂患使人勤奮,因而得生;安樂使人怠惰,因而致死。

手不釋卷:手中放不下書本(釋:放開;卷:書本)。形容勤奮學習或看書入迷。

夙興夜寐:夙:早;興:起來;寐:睡。起早睡晚。形容勤奮不懈。

夙夜匪懈:日夜勤奮,不怠惰(夙夜:早晚;匪:不)。同“夙夜不懈”。

韋編三絕:韋:熟牛皮。韋編:古代用竹簡寫書,用熟牛皮條把竹簡編連起來,叫做“韋編”。三:概數,指多次。絕:斷。後形容讀書勤奮。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的樣子。形容勤奮努力,永不厭倦。

絕少分甘:指自己刻苦,待人優厚。

苦心孤詣:費盡心思地鑽研或經營,到了別人所達不到的地步(苦:刻苦地用心;孤詣:別人所達不到的境地)。有時意義偏重在“苦心”上,刻苦的用心,形容獨自所費的極大心思。

臥薪嚐膽:睡在柴草上,經常嘗苦膽。比喻刻苦自勵,發憤圖強,立志報仇雪恥。

懸樑刺股:形容刻苦學習。

風餐露宿:形容行旅生活的艱苦。也作“風餐露宿”、“餐風露宿”。

幕天席地:把天當作幕,把地當作席。本來形容胸襟曠達。現在也形容野外生活中不畏艱苦的豪情。

千辛萬苦:各種各樣的艱辛困苦。極其辛苦。

任勞任怨:承受勞累,承受埋怨。形容爲衆人的事不辭勞苦,不怕埋怨。

任重道遠:負擔沉重,道路遙遠。比喻擔負着重大的責任又要經歷長時間的艱苦奮鬥。

茹苦含辛:形容忍受辛苦(茹:吃)。同“含辛茹苦”。

深稽博考:稽:查考。深入地稽覈廣泛地考查。形容苦心鑽研學問。

十載寒窗:載:zǎi,年;寒窗:指在寒冷的窗下讀書。形容讀書人長期苦讀的生活。也作“十年窗下”。

歲寒知松柏:比喻只有經過艱苦的考驗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

停辛佇苦:停:停留;佇:久立,儲存。辛苦纏身,長期不去。形容備受辛苦。

同甘共苦:甘:甜的。一同嘗甜的,也一同吃苦的。比喻同歡樂,共患難。

推燥居溼:意思是把乾的地方讓給幼兒,自己睡在孩子便溺後的溼處。形容育兒的辛勤勞苦。

拖兒帶女:帶領着兒子和女兒。多形容生計艱難或旅途辛苦。

後難後獲:難:指勞苦。先勞苦而後收穫。形容不坐享其成。

雪窗螢几:雪窗:晉孫康家貧無燭,常映雪讀書。螢幾:晉車胤家貧無油,夏夜囊螢照書。比喻貧窮苦讀。

鑿壁偷光:鑿開牆壁,借鄰家的燈光讀書。後用以形容勤學苦讀。

櫛風沐雨:風梳頭,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冒着風雨辛苦奔波。

白手起家:比喻條件不好,基礎很差,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創立一番事業。

飽經風霜:形容長期地經歷過艱難困苦生活的磨練(風霜:比喻艱苦的生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麼。不進老虎洞,怎麼能捉到小老虎呢?比喻不冒危險,不經歷最艱苦的實踐,就不能取得重大的成就。

朝乾夕惕:從早到晚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從不懈怠(乾:自強不息;惕:小心謹慎)。

克勤克儉:克:能。能夠勤勞,又能夠節儉。

披星戴月:身披星星,頭戴月亮。形容早出晚歸,也形容不分晝夜地奔波或在野外辛勤勞動。

胼手胝足:手上腳上都生起“老繭”來。形容長期的辛勤勞動(胼胝:俗稱“老繭”)。

起早貪黑:很早就起來幹活,天黑了還想再幹。形容辛勤勞動。

勤儉持家:勤勞節儉地操持家務(持家:料理家務)。

勤能補拙:勤奮能彌補先天的笨拙。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拳:拳術;曲:歌曲。比喻經常勤學苦練,以求工夫純熟。

宵衣旰食:旰:晚。天不亮就穿衣起身,天晚了才吃飯。多用來形容勤於政事。

賓至如歸:客人到了這裏就像回到家中一樣,形容招待殷勤、周到,起居飲食舒適。

困知勉行:人的知識必須克服困難而得到;人的品德必須勉勵與強制自己去實踐才能成功。   品德類

冰壺秋水:比喻民地純潔,品德高尚。

高山景行:高山:比喻道德高尚;景行:大路,比喻行爲光明正大。比喻崇高的德行。意思是品德像大山一樣崇高的人,就會有人敬仰他;行爲光明正大的人,就會有人效法他。

高山仰止:像高山一樣只可仰望。比喻對崇高品德的仰慕。

光風霽月:雨過天晴,風清月明。比喻太平盛世,也比喻胸懷坦白,品德高尚。

懷瑾握瑜:瑾、瑜:美玉。比喻人具有美好而純潔的品德。

見賢思齊:看到品德好風格高的人就想學得跟他一樣。

困知勉行:人的知識必須克服困難而得到;人的品德必須勉勵與強制自己去實踐才能成功。

良金美玉:比喻人品德很好。也比喻文章寫得完美。

麟鳳龜龍:麟:麒麟,古代傳說中的靈獸。鳳:鳳凰,古代傳說中的鳥王。龜:指古代傳說中的神龜。龍:古代傳說中能昇天布雨的有鱗有須的神異動物。這四種動物都是古代象徵吉祥、高貴和長壽的珍奇動物。後來常用以比喻品德高尚的好人。

難兄難弟:原指兄弟品德才能相當,難分高下。現多指兩個人同樣的壞。

品學兼優:品德學問都很好。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聖賢:聖人和賢人,舊指品德和才智都完美無缺的人;孰:誰。意指一般人不是聖人和賢人,誰能沒有過失呢?

衣冠梟獍:梟:傳說是母的惡鳥;獍:傳說是吃父的惡獸。穿衣服戴帽子的禽獸。比喻忘恩負義、品德極壞的人。

冰清玉潔:像冰和玉一樣潔淨。多比喻人品高尚、純潔,光明磊落。

德才兼備:既有高尚的思想品質,又有高超的才能(兼備:同時具備)。

高風亮節:高風:高尚的品格。亮節:堅貞的節操。形容品格和行爲都很高尚。高尚的品格,堅貞的節操。

金聲玉振:用鍾發聲,用磬收韻,集衆音之大成。比喻德行高尚,才學卓絕,也比喻文辭優美。

聖經賢傳:聖、賢:聖人和賢人,指品格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經:指儒家奉爲典範的著作。傳:爲經所作的註釋。舊稱儒家的代表性著作爲“聖經賢傳”。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小人:指道德品質不好的人;度:推測;君子:指品行高尚的人。拿卑劣的想法去推測正派人的心思。度讀duó。

志士仁人:原指有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現泛指愛國的願意爲革命事業出力的人。

德高望重:道德高,名望重。也作“德隆望重”。隆:崇高,深厚。望:聲望。

山高水長:像山一樣高聳,像水一樣長流。原來比喻人的崇高風度或名譽像山和水一樣永久流傳。現在有時比喻恩德情誼的深厚。

高山流水:有山有水的自然景色。比喻知音難得或樂曲高妙。

仰之彌高:仰望更顯得崇高(彌:越加,更加)。表示景仰。

璞玉渾金:璞玉:未經雕琢的玉;渾金:未經冶煉的金子。指天然美質,沒有加過人工的修飾。比喻人的品質純樸,還沒有受過壞影響。也作“渾金璞玉”。

歲寒知松柏:比喻只有經過艱苦的考驗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

卑鄙齷齪:齷齪:骯髒。形容品質、行爲惡劣。

黃花晚節:黃花:指菊花,因菊能傲霜耐寒,常用來比喻人有節操;晚節:晚年的節操。比喻人能保持晚節。   音樂:

哀而不傷:哀:悲哀;傷:傷害,妨害。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緻,感情適度。也比喻做事適中,沒有過與不及之處。

哀絲豪竹:哀絲:指悲哀的絃聲;豪竹:巨大的竹管。形容管絃樂聲的悲壯動人。

大吹大擂:許多樂器同時大聲吹打(吹:吹喇叭。擂:打鼓)。比喻大肆宣揚,大肆吹噓。

高山流水:有山有水的自然景色。比喻知音難得或樂曲高妙。

黃鐘大呂:黃鐘:我國古代音樂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一律;大呂:十二律中六種陰律的第四律。舊時形容音樂或文辭正大,莊嚴,高妙。

黃鐘譭棄:黃鐘被毀壞被拋棄(黃鐘:古樂十二律之一,音調最爲洪亮)。喻指賢能的人受迫害,遭遺棄。

急管繁弦:形容樂曲的節拍急促,音色豐富。也作“繁弦急管”。

膠柱鼓瑟:把瑟上調音的柱用膠粘住再彈奏(瑟:古樂器,上面有調音的柱)。比喻拘泥死板不知靈活變通。

濫竽充數:竽:一種古代吹奏樂器。齊宣王喜歡聽竽,一吹就是300人齊吹,有人南郭先生不會而混在其中,後宣王死,湣王立,也愛聽吹竽,但喜歡聽獨奏,南郭先生就逃走了。

說明沒有本事的人夾在有本事的人中間湊數。

六馬仰秣:馬停食仰頭聽音樂。形容音樂優美動聽。

謾上不謾下:謾:矇蔽,隱瞞。原指一種民間打擊樂器,用皮矇住上頭,不蒙下頭。後用以泛指官場上在上級面前隱瞞真情,對下則無所顧忌地公開做壞事。

靡靡之音:柔弱、頹廢,使人萎靡不振的音樂。

南風不競:南風:指南方的音樂。競:強勁。南方的音樂不強勁。原來比喻楚軍的士氣不振,戰鬥力差。後泛用以比喻競賽失利或競賽的一方力量不強。

淺斟低唱:斟:篩酒。緩緩地喝酒,聽人曼聲歌唱。形容封建士大夫消閒享樂的情態。

輕歌曼舞:曼:柔和,輕柔。形容音樂輕快,舞姿柔美。

曲高和寡:樂曲的格調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和:hè,跟着別人唱。

曲終奏雅:雅:雅樂。樂曲到終結處奏出了雅正的樂音。原來是說不夠完美,後轉形容文章或藝術表現在結尾時顯得特別精彩。

聲情並茂:聲:指唱腔或語言的音樂性;並:(兩方面)都;茂:草木豐盛的樣子,引申爲美麗而豐盛。形容演唱時的唱腔或語言的音樂性有很深的造詣,所表達的感情又很充沛而動人。

聲色犬馬:泛指剝削階段荒淫無恥的生活(聲樂、女色、狗和馬都是達官貴人的玩物,代指剝削階級的行樂方式)。

室如懸磬:懸:掛;磬:古代石制樂器,懸掛在架上敲擊。屋裏像掛着的石磬一樣,下面空無所有。形容窮得一無所有。

同工異曲:工:細緻,巧妙;異:不同的;曲:樂曲。曲調雖然不同,卻都同樣的美妙。比喻所做的雖然不同,成績卻一樣好。見“異曲同工”。

亡國之音:國家將亡、人民困苦,表達哀思的音樂。現指頹靡的樂曲。

弦外之音:絃樂器的線上發出的聲音以外的聲音。比喻在說話中間接透露而不是直接說明的意思。

一倡三嘆:原指宗廟奏樂,一人唱歌,三人讚歎而應和。後多形容詩人婉轉優美,感人至深。

移宮換羽:宮、羽:我國古代樂曲中兩種曲調名。原指樂曲換調。後也指事情的內容有所變更。

抑揚頓挫:形容詩文或音樂聲響高低停折,和諧而有節奏(抑:壓低;揚:升高;頓:停頓;挫:轉折)。

引商刻羽:商、羽:五音名。指講究聲律,造詣很深而有最高成就的音樂演奏。

餘音繞樑:餘音:音樂演奏後好象還留下來的樂聲。遺留下樂聲圍着屋樑打轉轉。形容歌聲優美,使人回味。

載歌載舞:又唱歌,又跳舞。形容歡樂的場面。

擲地作金石聲:擲:投,扔;金石:鐘磬之類的樂器,聲音清脆優美。扔在地上發出鐘磬的聲音。比喻文辭優美,聲調鏗鏘。

鐘鳴鼎食:鍾:古代樂器;鼎:古代炊器;鼎食:列鼎而食,吃飯時排列好幾個鼎盛食物。吃飯時奏樂、列鼎。形容富貴人家奢侈、豪華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