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郎不秀詳解

不郎不秀

bù láng bù xiù

成語釋義】

原指不高不下。後比喻不成材。

【成語出處】

明 田藝蘅《留青日札 沈萬三秀》:“元時稱人以郎、官、秀爲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結構】

聯合式成語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人沒有發展前途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近義詞

不上不下 不稂不莠

相關成語

多才多藝 己飢己溺 知彼知己 再接再厲 扼吭奪食 無盡無窮 匪石匪席 高瞻遠矚 牀頭金盡

百科

詞 目 不郎不秀 發 音 bù láng bù xiù 釋 義 比喻不成材或沒出息(元明時代官僚、貴族子弟稱“秀”,平民的子弟稱“郎”) 出 處 明·田藝蘅《留青日札·沈尤之秀》:“元時稱人以郎、官、秀爲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示 例 一身無室無家,半世~。 ★明·畢魏《竹葉舟·收秀》 近義詞 不稂不莠 用 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人沒有發展前途 成語故事 明朝時期,田藝蘅《留青札記》中記載:元朝時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