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不可及是不是貶義詞

典故出處

愚不可及是不是貶義詞

《論語·公冶長》:“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近義詞

愚昧無知、笨頭笨腦

反義詞

足智多謀、大智若愚、耳聰目明

英文翻譯

a fool to the third degrees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別人比不上。形容極其愚笨。

成語舉例:我看見這種認真的忙迫的情形時,心裏總想開口向它們發一句愚不可及的提問——“往哪裏去?!”(魯迅《華蓋集續編 一點比喻》)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貶義

語法用法: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補充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愚,不能讀作“yū”;及,不能讀作“jī”。

成語辨形:愚,不能寫作“禹”。

成語謎面:智取;納賢;羣賢畢至;智者所見略同

詞語解釋

yú bù kě jí

愚不可及

(1).舊指大智若愚,非常人所能及。語本《論語·公冶長》:“子曰:‘ 甯武子 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佯愚似實,故曰不可及也。”《三國志·魏志·荀攸傳》:“智可及,愚不可及,雖 顏子 、 寧武 不能過也。”

(2).指愚蠢無比。 魯迅 《朝花夕拾·範愛農》:“我們醉後常談些愚不可及的瘋話,連母親偶然聽到了也發笑。”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愚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