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優秀才會優秀的人生哲理

優秀是一種習慣,人只有習慣優秀的生活,纔會變得更優秀,而習慣於平庸,他就會永遠平庸。教師學生的培養也是這樣,學生習慣了優秀也就變得優秀,學生習慣了平庸他永遠只能平庸。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一位沒有繼承人的富豪死後將自己的一大筆遺產贈送給遠房的一位親戚,這位親戚是一個常年靠乞討爲生的乞丐。這名接受遺產的乞丐立即身價一變,成了百萬富翁。新聞記者便來採訪這名幸運的乞丐:“你繼承了遺產之後,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乞丐回答說:“我要買一隻好一點的碗和一根結實的木棍,這樣我以後出去討飯時方便一些。”

類似這樣的故事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是不是也經常遇到呢?是的。有些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學生,他們從來不關心自己的成績,他們從來不關心能不能進步,因爲他們已經習慣了落後,他們已經習慣了被冷落。偶爾一次考試成績提高了,他們反而不習慣了,這是我自己的成績嗎?不僅自己不習慣,老師也不習慣,這是他的成績嗎?周圍的同學也不習慣,連××都能考出這樣的成績,我怎麼能只這個成績呢?即使是老師表揚他們的時候,在他們聽起來絕對不是一種享受,而是一種針刺。

所以,有些同學的落後不是因爲他們的智力不如他人,而是因爲他們習慣了落後。這種習慣性的落後一旦控制了學生的心靈,他們就會失去改變的內在動力,他們沒有達到優秀的'慾望,甘願成爲優秀學生的陪襯,他們缺乏達到優秀者的激情,也缺乏接受優秀的勇氣,因爲從內心深處就永遠也不會相信自己能夠成爲優秀的一個分子,或者說他們從來就沒有去相信過自己會達到優秀,這纔是平庸者最大的悲劇。

要讓這些學生優秀起來的唯一辦法就是讓他們習慣優秀,嚮往優秀,接近優秀,並最終達到優秀。

有個動物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將一羣跳蚤放入實驗用的大量杯裏,上面蓋上一片透明的玻璃。跳蚤習性愛跳,於是很多跳蚤都撞上了蓋上的玻璃,不斷地發叮叮鼕鼕的聲音。過了一陣子,動物學家將玻璃片拿開,發現竟然所有跳蚤依然在跳,只是都已經將跳的高度保持在接近玻璃即止,以避免撞到頭。結果竟然沒有一隻跳蚤能跳出來——依它們的能力不是跳不出來,只是它們已經適應了環境。

後來,那位動物學家就在量杯下放了一個酒精燈並且點燃了火。不到五分鐘,量杯燒熱了,所有跳蚤自然發揮求生的本能,每隻跳蚤再也不管頭是否會撞痛(因爲它們以爲還有玻璃罩),全部都跳出量杯以外。這個試驗證明,跳蚤會爲了適應環境,不願改變習性,寧願降低才能、封閉潛能去適應。

這個實驗對於我們去教育那些習慣了平庸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啓示。世界上沒有哪一種習慣是不可以改變的,即使它在你身上已經根深蒂固,永遠也不要讓學生降低對自己才能的預期從而封閉自己的潛能。

讓學生習慣優秀,教師首先要相信學生能夠優秀。這種相信不是一種違心的預測,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期待,因爲沒有哪一個學生不可能不優秀,即在每一個學生的身上都包含着優秀的成份,教師的作用就是把這種優秀的因子激活,而激活的前提就是相信有這種因子的存在,千萬不要虛情假意。

有一個學生地理成績不太好(我是教學政治學科的),有一次考試地理,監考完了以後,我就把答案寫在黑板上,然後要同學之間相互討論。在同學們討論的最熱烈的時候,我走到那個學生面前對他說:“等會兒你到講臺上去把同學們最需要講的題目評講一下。”

“我?”他不相信我說的話,一臉驚訝的表情。

“是的!”我對他說。然後我就走開了。

討論完了之後,同學們提出了最需要評講的幾個題目,我把那個同學叫到講臺上讓他講題目,他雖然有些緊張,但還是把問題都講清楚了,因爲他做了最充分的準備,爲了能夠完成任務,他主動地請教了周圍的同學,直到自己學懂到能夠講述爲止。

在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我都要求這個同學去評講地理,他也都做到了。後來他的地理成績不斷提高。這種進步改變了他對自己的預期:地理都能學好,其他學科例如政治、語文等我同樣也能學好。就是這種良好的預期,讓他習慣了自己的優秀,從而產生了對優秀的一種追求和嚮往,並最終使自己變得優秀起來。

優秀教師之所以優秀,並不在於他在教學技巧上有多麼的過人之處,而在於他能夠發現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障礙點,並因人而異地提出相應的辦法加以解決。對於一些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學生,你即使單獨地給他輔導,你給他講再多的題目,有時候效果也不太好,什麼原因呢?就是你沒有找到這些學生平庸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們內心對平庸生活的一種習慣性認同。

一個不甘心自己命運的年輕乞丐,總想有一天能夠發達起來。可好幾年過去了,他還是窮困潦倒。最後,他心灰意冷,只好把唯一的希望寄託在一位未卜先知的智者身上。於是,他帶上省吃儉用好不容易攢下來的一筆錢,找到了那位智者。

“尊敬的先生,請你指點一下吧!我十餘年後會不會還像現在這麼窮?”智者稍稍擡頭看了一眼乞丐,說:“年輕人,我說出來你不要不高興,十年之後,你還是像現在這麼窮。”乞丐聽了非常難過,於是掏出一些錢遞給他,懇求智者:“老先生,你再看看我二十年後有沒有希望?”智者有些感動了,認真地看了看他說:“你二十年後還會這麼窮。”乞丐感到更加傷心了。最後,他把所有的錢都掏了出來,跪在智者面前十分虔誠地說:“老先生,我就靠你了,你再給我指點一下吧,我三十年後會怎麼樣呢?”無可奈何的智者只好又看了看乞丐,很同情地說:“你三十年後不窮了。”

年輕人爲之一振,高興地從地上蹦起來:“哇!我終於有希望了。那麼,尊敬的大師,再請問一下,到那時我能有多少錢呢?”

“年輕人,你三十年後不窮了,是因爲你已經習慣了。”智者拍了拍年輕乞丐的肩膀飄然而去。

多麼有深意的話啊!其實,人生就是一種習慣,勤奮是一種習慣,懶惰是一種習慣;成功是一種習慣,失敗是一種習慣;富裕是一種習慣,貧窮也是一種習慣……關鍵是,當你已經習慣於一種角色時,還會有更高的追求嗎

幫助學生解開心中那個已經習慣了的心結,是幫助學生走向成功的鑰匙。要讓學生有更高的追求,就要求學生去適應那種更高的目標。優秀的成績就是一種優秀的習慣,平庸的成績就是一種平庸的習慣。讓學生習慣優秀就是去習慣更高要求的學習任務,習慣更高要求的思維方法,習慣更高要求的自我約束,習慣更高要求的作業方式,習慣更高要求的自我挑戰……

有些教師在對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單獨輔導時總是給他們一些最簡單的題目,這其實就是對這些學生的不信任。把最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交給他們,相信他們一定能夠做好。不要在事情還沒有開始做之前,就已經區分好了三六九等,這樣是不能夠促進學生進步的。有這樣一種現象:有時候,老師在講課的時候佈置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學生一看心裏就明白,哪些問題是給優秀學生布置的,哪些問題是給成績差一點的學生布置的。然後就各行其是,成績好的同學去思考哪些對他們來說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因爲他們已經習慣了挑戰。而成績差一點的同學就去思考哪些沒有挑戰的任務,因爲他們同樣習慣了沒有挑戰。大家都習慣了自己的習慣。而這種差異其實是對學生最大的傷害。

不要指望一下子就能改變學生的習慣,優秀的形成需要足夠的時間,平庸的改變同樣需要足夠的時間。當你把那些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交給成績不太好的學生的時候,你就一定要耐着性子去等待,等待,再等待,讓他們開始去挑戰自己的平庸,迎接優秀。開始的時候一定會有許多的時間浪費在等待上面,但這種等待是最值得期待的,對那些成績稍微差一點的學生來說是最大的投資,只要有了一個開始,優秀就會慢慢地向他們靠近,靠近,並最終被他們所俘獲。

習慣優秀才會優秀,習慣培養優秀才會源源不斷的出現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