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人生的哲理作文10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生的哲理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人生的哲理作文10篇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1

曾經讀過《父親之跪》這樣一篇文章,文章中敘述着:有一位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花錢進入一所重點高中,來到這裏他沒有好好學習,而是結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每天曠課。玩遊戲。追女生。在一次晚上偷偷進校時被逮住,第二天開除了學籍。當父親聽說了這時,立馬趕了過來,他只是默默的看着兒子,一句話也沒說。在半夜,他被一種聲音吵醒,這時的他看見父親用被子蒙着頭,露在外面的肩膀劇抖動。第二天,就在他以爲父親領着他回去時,父親說:跟我去一下處長辦公室,當看到他們進來時,處長有點不耐煩地說:這樣的學生我們要不起,還是讓他和你一起幹活吧,他轉身就要離開,父親拽住他說:跪下,他看着父親,沒有下跪,父親在此怒吼並用見腳踢了他的腿,他差點跌倒,但還沒下跪這時他看見50多歲的父親緩緩向30的處長下跪——當年父親被打成黑五分子時沒有下跪;曾經討飯時沒有下跪;這次因爲兒子,他放棄了尊嚴——這時的他再也忍不住,跪下來和父親一起痛哭

當讀到這時,我心裏一股暖流涌在心頭,眼眶裏不知何時已溼潤,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般滾落。是的,在任何時刻,父親都是最愛孩子的,一位勇毅如山般的男人在爲了兒子時竟可以拋下尊嚴,毅然下跪,這是多麼震撼人心呀!

由此,又不禁想起我們的父母,他們的愛雖然不像文中父親那樣轟轟烈烈,但也是無時無刻關愛着我們,因爲是細微之處,以至於我們麻木的心忽視了他們,只是一味的去踐踏。因爲我們知道無論我們做什麼,父母都會原諒我們,此時,不覺得自己多麼殘忍嗎?當我們爲他們付出一點時,你可注意到此時的他們是如此得激動,有的甚至會流下眼淚。

朋友們,用點心好好的注意一下父母,關心一下他們,這時你會發現原來愛就這麼簡單。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2

人,必有成功,也必有失敗.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是的,成功之環離不開失敗之鏈.要是沒有了失敗也就一

定沒有了成功.

人生的春天,莫過於童年.人在孩提時代,是最幸福的,是最快樂的,是無憂無慮的,是天真爛漫的.沒錯,春天是百花爭豔的季節,在着生機盎然的季節中,孩子那純真燦爛的笑臉,不正是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兒嗎?不正是那迎風招展的楊柳,小草嗎?他們在父母的呵護下,一天一天地健康成長!準備長大後爲祖國作出巨大的貢獻!

人生的春天,莫過於成功之時.往往一個人在成功時,是那麼的興奮,是那麼的激動.流下喜悅和驕傲的淚花.在中國運動員獲得金牌時,他望着在賽場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的時候,沒有人知道,這塊金牌的分量.在這塊金牌的背後,流下了多少血汗!受傷了,他們堅持下去.在多少人睡午覺時,他們還在辛勤地耕耘着,在想家與父母通電話時,他們強忍着不讓眼淚流下來,父母何曾知道,孩兒正在外面飽經風雨啊!

人生的春天.莫過於失敗之時.在你即將成功的那一刻,你會想到金錢,你會想到利益.然而,在你忘乎所以的那一刻,其實成功與你擦肩而過.你經過無數次的失敗,也許就是在這無數次的失敗中,找到了自信,找回了自己,去超越自我,超越極限.所以每個人都需要失敗.

在人生的道路上,要跨荊棘,得到鮮花;要走過坎坷,獲得掌聲.雖然着掌聲的確不容易,但還是的堅強地去拼搏!"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句話說得十分有韻味.也許,正是春天,才能讓人把握自我,完善自我.做一個合格的掌舵人,卡揚起風帆,去那波濤洶涌的茫茫大海遠航人生之途!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3

記得四年級暑假裏的一件事曾給我過一個啓示,使我永遠忘記不了那件事。

那年暑假,我經常去我們小區的花園中去玩。有一次,我在大樹旁休息時,我看到了腳下的小沙堆,我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個由螞蟻的辛勤勞動修建出的螞蟻洞。當我看見螞蟻們進進出出都是從這些洞中爬出爬進的。於是,我想做一個試驗,看看如果我把小沙堆填入洞中會怎麼樣。我將沙子剛剛填入了螞蟻洞中,那些洞中螞蟻就開工了,他們用“雙手”將沙子一粒一粒地搬出蟻洞。我看它們很快就完成了工程。可是我想:雖然螞蟻螞蟻們這次會把沙子全搬完,可他們還會搬第二次、三次、四次……嗎?我帶着疑問又將沙子填入了蟻洞。之後我又看到螞蟻們在努力的奮鬥着,重建着它們的家園。我反覆重新填幾次。可是螞蟻們仍然憑着自己的毅力、恆心重建蟻洞。啊!它們真是一羣有恆心、毅力的小生靈啊!它們的恆心與毅力鼓舞着它們幹什麼事只要沒幹好,就決不罷休。我想:如果連着小小的螞蟻都有如此毅力與恆心。那我們人類不也應該有恆心與毅力嗎?

我們無論幹什麼事都要具有像螞蟻這樣的恆心與毅力。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大發明家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在發明電燈時,失敗了一千多次嗎?他失敗了那麼多次,不還是靠着恆心與毅力撐了下來走向成功了嗎?讓我們想一想如果愛迪生半途而廢了,那他就不可能成功發明電燈,之前做的都是徒勞。我們只要幹事有恆心、毅力,無論幹什麼事都能幹好的。這就是我的啓示。

失敗乃是成功之母,有恆心、毅力就會成功。讓我們帶着恆心與毅力走向成功吧!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4

花,是自然界的寵兒,它絢麗多姿、亮麗可愛,幾乎所有的人都喜歡花,或許因爲它的美麗,或許因爲它的芳香,但是,人們在愛花的同時是否注意到了隱藏在花中的人生哲理?

曾記得有一次和母親去花店買花,在閒聊中店主告訴我們:“愈是淡雅樸素的花就愈是芳香。”其實,人又何償不是這樣呢?越是平凡樸素的人,心靈也越純潔,他們沒有雜念慾望,只是默默生活,默默奉獻,只是,自然界淡雅樸素的花太少了。

曾記得有一次和奶奶談起屋前池塘裏的蓮花,奶奶說:“採蓮就是採清晨那些開了的蓮花。”我反對地說:“開得越早,放得也越快。”奶奶笑着說:“清晨若不開的蓮,它到了晚上也不會開。”原來,開花要趁早,那是不是人們學習工作也要趁早?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我們也要好好把握住清晨美好的時光,加倍努力,好好學習啊!

曾記得一個花農對我說:“愈是嬌貴的花愈容易調謝”。是啊,人生最嬌貴的莫過於青春,而人生短暫,青春易逝,這就需要我們珍惜時光,熱愛青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別等到年老體弱時才後悔虛度了青春年華啊!

曾記得一個朋友對我說:“我最喜歡玫瑰了,但是我很討厭它的刺。”這正如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偉人也不例外,在褪去他頭上耀眼的光圈後,他的缺點也會顯現出來。我們愛玫瑰也要愛它的刺,要學會不被它的`刺傷到自己。那麼,我們對人也一樣,要包容自己的缺點,要學會不讓它傷到自己,傷到自己所愛的人。

花在自然界是形形色色的,它所隱藏的人生哲理也形形色色,只是看有沒有人去發現它而已。所以說,花不光是用來欣賞的,很多時候,花更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5

從前,有一座圓音寺,每天都有許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圓音寺廟前的橫樑上有個蜘蛛結了張網,由於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誠的祭拜的薰託,蛛蛛便有了佛性。經過了一千多年的修煉,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主光臨了圓音寺,看見這裏香火甚旺,十分高興。離開寺廟的時候,不經意間擡頭看見了橫樑上的蛛蛛。佛主停下來,問這隻蜘蛛:“你我相見總算是有緣,我來問你個問題,看你修煉了這一千多年來,有什麼真知 灼見。怎麼樣?”蜘蛛遇見佛主很是高興,連忙答應了。佛主問到:“世間什麼纔是最珍貴的?”蜘蛛想了想,回答到:“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點了點頭,離開了。

就這樣又過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舊在圓音寺的橫樑上修煉,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主又來到寺前,對蜘蛛說道:“你可還好,一千年前的那個問題,你可有什麼更深的認識嗎?”蜘蛛說:“我覺得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說:“你再好好想想,我會再來找你的。”

又過了一千年,有一天,颳起了大風,風將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網上。蜘蛛望着甘露,見它晶瑩透亮,很漂亮,頓生喜愛之意。蜘蛛每天看着甘露很開心,它覺得這是三千年來最開心的幾天。突然,又颳起了一陣大風,將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覺得失去了什麼,感到很寂寞和難過。這時佛主又來了,問蜘蛛:“蜘蛛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過這個問題:世間什麼纔是最珍貴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對佛主說:“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說:“好,既然你有這樣的認識,我讓你到人間走一 遭吧。”

就這樣,蜘蛛投胎到了一個官宦家庭,成了一個富家小姐,父母爲她取了個名字叫蛛兒。一晃,蛛兒到了十六歲了,已經成了個婀娜多姿的少女,長的十分漂亮,楚楚動人。

這一日,皇帝決定在後花園爲新科狀元郎甘鹿舉行慶功宴席。來了許多妙齡少女,包括蛛兒,還有皇帝的小公主長風公主。狀元郎在席間表演詩詞歌賦,大獻才藝,在場的少女無一不被他折 服。但蛛兒一點也不緊張和吃醋,因爲她知道,這是佛主賜予她的姻緣。

過了些日子,說來很巧,蛛兒陪同母親上香拜佛的時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親而來。上完香拜過佛,二位長者在一邊說上了話。蛛兒和甘鹿便來到走廊上聊天,蛛兒很開心,終於可以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並沒有表現出對她的喜愛。蛛兒對甘鹿說:“你難道不曾記得十六年前,圓音寺的蜘蛛網上的事情了嗎?”甘鹿很詫異,說:“蛛兒姑娘,你漂亮,也很討人喜歡,但你想象力未免 太豐富了一點吧。”說罷,和母親離開了。

蛛兒回到家,心想,佛主既然安排了這場姻緣,爲何不讓他記得那件事,甘鹿爲何對我沒有一點的感覺?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6

唐詩是甘美的清泉,宋詞是飄香的落花,輕輕掬一捧清泉,拾幾瓣落花,沏一杯香茗,於是芳香四溢... ....

喜歡吟誦着那“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去感受獨特的僻靜;喜歡吟誦着那“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去領會拿開懷的舒暢;喜歡吟誦着那“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去領悟那別樣的閒情... ...徜徉在古典詩詞的海洋中,我悟出了人生的哲理。

“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是你,陶淵明在羊腸小道上扛着鋤頭,哼着小曲,邊走邊欣賞着田園的風景。我知道,這樣的田園生活是你心中的天堂,你不爲五斗米折腰,不願同官場同流合污,毅然選擇了自己的精神家園,雖然沒有了錦衣玉食,但你卻有牛羊爲伴;雖然摒棄了貴府華宅,但你卻有農家小舍的恬靜與清新。吟誦着你的詩詞,我悟出了做人需要清高。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你李白。一壺酒,一把劍,一路徵舞,一路豪飲,舞出一顆大唐的劍膽才情,飲出一位震驚詩壇的謫仙!醉臥長安,天子難尋,這是你的灑脫!“天子門前尚容走狗,華陰縣內不得騎驢”這是你的不羈!一曲《嚇蠻書》嚇走南蠻十幾萬精兵,這是你的氣魄!你一生不爲名利,縱情于山水間,成就了做人必要灑脫!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你文天祥,指揮台上沉着鎮靜,從容調動十幾萬精兵,沙場上你奮勇殺敵,展現一刻忠心赤膽,雖然兵敗,可你寧死不屈,爲了國家你寧願拋頭顱灑熱血,永載史冊,因而發出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慨嘆,你用行動詮釋了司馬遷的“人固有一死,卻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吟誦着你哪的詩詞,我悟出了做人定要愛國!

這些古典詩詞是故人們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吟誦着古典詩詞,我瞭解了古人的人生追求,悟出了我們的人生哲理,願這些古典詩詞化作一盞明燈永遠照亮我前行的路!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7

希望是什麼?是沃野中的玫瑰,是海洋上初生的太陽。

希望幻滅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沃野凋敝,大海蒼涼。

人的一生,犯錯和失敗在所難免,關鍵是我們要儘量力爭上游。

失敗實際上是成功之路上的應急反應,就像人的肌體遭受到細菌與病毒的侵害時要發燒一樣。

一件事情,從我們的主觀願望出發,我都希望能夠達到我們理想中的結果,這就叫做成功。

然而,一件事情從開始做,到出現最後的結果,中間都要經過一定的程序過程。

當所有的程序都通達的時候,我們就會取得理想的結果;如果其間一個程序不通,我們的結果就被打了折扣,這種折扣,我們姑且將它稱作錯誤,或者是失敗。

有道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人世間所有的成就,都是在不斷的探索中實現的。

探索就避免不了嘗試,嘗試就一定有風險。

什麼事情如果不經過嘗試,是很難發覺它的內在規律。

即便嘗試失敗了,總比不試要好。

失敗能夠爲我們提供經驗,使我們找到新的路徑。

“僅僅小試牛刀,卻弄得一敗塗地!” 這句話是英國文學家史蒂文森用來評價他自己的。

但這句話可以說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寫照。

我們都希望過極好的生活,但是,現實的生活卻每每不盡我們的心意。

當然,由於我們不肯實實在在地努力,不願含辛茹苦,我們總是一廂情願地不勞而獲,結果未能如願就是理所當然的。

如果讓我們回頭來檢視自己,你就會發現,我們都會頹喪,都會有發脾氣的時候,甚至有時候我們還沒有弄清事實的真相,就暴跳如雷起來,緊接着還出言傷人,可是事後,又爲此而感到十分的內疚。

在挫折面前,人們有各自的情緒表現。

有的人因此會變得喜怒無常,無法與人相處,弄得人際關係非常緊張。

有的人則不能克服自身的不良習慣,縱酒購物,不善掌控財務。

有的人還會滋生一些心理上的惡習。

緊張、膽怯、反抗,鄙視他人、折磨自己,鬧得家人心緒不寧,痛苦不堪。

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因而,艱難曲折就在所難免。

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英國史學家威爾士在他的自傳中,有五章採用“重新開始中”這個題目,爲什麼?因爲他失敗過五次,其中有一次還非常慘,差一點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我們總會遭遇失敗,但在遭遇失敗以後學會如何東山再起,是最重要的修煉。

有些人一經失敗便從此一蹶不振;有的人雖敗卻能鼓足勇氣、繼續前行。

遭遇了失敗,或者沮喪頹廢,或者隨波逐流,這樣的人是最慘的。

而世上多的也就是這一種人。

他們一旦遭遇打擊,便絕望,便放棄,不肯再嘗試了。

其實他們遭遇的所謂打擊,純出於個人的誇大想像,事實上並沒有那麼嚴重。

一個人只有在放棄一切、不再掙扎的時候,纔算是真正遭遇上了打擊。

倒下了,能夠重新站起,或者被人打倒而不認輸的人,雖敗猶榮。

人總歸是人,有時我們可能會一路錯下去,但是隻要我們能夠不斷地去發現與總結,終有奮起的一天,這樣便不算作失敗。

有一個水兵問海軍上將: “希望幻滅時,我們該怎麼辦 上將的回答像一支燒紅的劍: “繼續航行!” 是的,在挫折面前,假使你就此放棄,你就輸定了;如果你選擇繼續前行,儘管你可能還要走很遠的一段路,只要你意志不消沉,保持堅忍不拔的氣勢,你仍將會贏得勝利。

我常仰望那秋空的雁陣,欣賞它們那整齊的隊形,尤其驚歎那隻領頭的大雁,它一定是一隻能承載責任、不怕失敗、堪爲勇者與大能的雁中英雄。

人生之不如意事常八九,失敗應該是常識了。

失敗是什麼?簡單地講就是一件預想之中的事情,因種種原因沒有達到預想的結果而已。

如果我們把注意力不是放在事情的結果上,而是去發掘成敗的方法上,我們就能重振雄風,再創輝煌。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8

世間萬物,變化不斷,春去秋來,花開花落,無不給我們以人生的啓示。

如果你是個有心人,那麼你會發現大江大河滾滾東流,是在提醒我們時光易逝,不可大意;最柔的水能夠穿透最堅硬的石頭,是在告訴我們滴水石穿,重在堅持;螞蟻搬動蚱蜢,是在告訴我們合作很重要。

生活中並不是缺少啓示正如生活中處處有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正當我寫作業的時候,我聽見一陣響聲,原來是一隻螳螂大小的蟲子,出於好奇,我將他放進一個塑料盒,不知是由於好動還是追求自由,它的八條腿總在不停地划動,不過盒子很光滑,不論它怎麼爬,總是會滑回原地的,儘管這樣,它還是不知疲憊地重複着,很顯然,它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

可是想想,這隻小蟲子裏包含着怎樣的偉大力量啊!那是永不停止勞作的發動機!

作爲一隻小蟲子,儘管它其貌不揚,儘管它語不驚人,但扞衛自己的自由是他的權利,也是義務,生在這個世界上,它有責任爲自由而奮鬥,它在爲它的神聖使命而努力。

但僅有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大概它的智商是永遠比不上我們的,這隻盒子並不高,只要它換個方向,就能爬出去的。

人生不也是一個奮鬥的過程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不論如何,你都要爲它拼搏一番,這樣才能發現自己的價值。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9

一個人只有一顆心,一顆心能裝下多少東西,取決於心靈的空間有多大,足夠大的心靈可以裝下一個世界。

生活中,難免有這樣那樣的事情,纏着你不放,做人難以灑脫。就像人和人之間,即便彼此一轉身,就不見了,但身影還在記憶裏,佔據着心靈的空間。和往事揮揮手,讓它煙消雲散,說得容易,但有幾個人可以做到?往往我們在坐看雲捲雲舒的時候,看似愜意,但心頭難免涌動很多東西,或是美好的片段,或者刻骨銘心的疼痛。那些說放下了的人,只不過是心靈受傷了,懂得了自我療傷的辦法,並不是真的一切都走出了記憶。

有時候,我們會突然愛上一個人,沒有理由,無法抗拒,甚至連見面的臺詞都來不及準備,更沒有事先的約定。這個人,此後可以佔據你所有愛的空間,即便隔着千山萬水。

有時候,我們會突然感覺疲憊。所有奮進的勇氣慢慢消失,生活的無奈,涌進生命。不是真的放棄了美好生活的嚮往,而是感覺美好的東西遙不可及。這樣的感覺,是可怕的,但也是客觀存在的,即便你正在奮鬥前進的路上。

有時候,我們會遇到或者親自演繹一些難言的故事。一邊是無法言語,一邊是內心掙扎,一邊是無法避免。凡事都是多面的,就像一帆風順這個詞語,南來北往、東去西來,一帆風順的只有一個方向,另外三個方向都是曲折前進,甚至是逆風而行。

有時候,人生就是一座橋和一條路。走着走着就遇到了河流,必須藉助一座橋,然後跨過去,就是幸福的彼岸,跨不過,就是無休止的徘徊。當然,人不止要過一座橋,只有生命還在,橋總是要過的。實在沒有橋,有一艘船也好。

有時候,人就是一本書。每個人都想寫下天真和浪漫,把生活描繪成童話的世界。但現實是一支筆,在書上寫下深深淺淺的腳印,甚至是帶血的淚水。那些小憩的時候,是各種各樣的標點符號。有些書裏,常常出現唯美的小詩,那是美好的情懷,比哭哭滴滴要好很多。

其實,人的心靈是一個水池。有些人爲了裝下更多的水,把堤壩築高,水池變成了湖,但最後還是水流漫過湖面,奔流遠方。有些人把水池打開一個缺口,水池乾枯了,生命變成了乾癟的模樣。有些人,堅守水池的模樣,水多了,放一放,水少了,蓄一蓄,慢慢地,水邊多了繁茂的水草,還是其它生命的嬉戲之地,一池水,也是一個世界。

心有多大,是一個滿溢的哲理。唯有捨棄一些,才能得到一些,常常打開心靈的窗戶,窗外的陽光纔會涌來。內心的世界才能和無窮大的世界相連相通。

一人一心一世界,一得一失一人生。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10

今天,老師拿來三個杯子和一些石子放在了桌上,第一個杯子中裝滿了水,第二個杯子中裝了半杯沙子,第三個杯子中什麼也沒有,旁邊放了一些石子兒。

實驗開始了,只見老師拿了一塊較大的石子放入第一個杯中,只聽“撲通”一聲,石子便掉進了水中,眨眼間水從不同地方溢了出來。

接着老師又拿了一些石子,一塊塊地放入第二個杯中,老師還不時地搖搖杯子,讓石子落到杯底,漸漸地杯中便壘起了一座小山。

然後,老師把第三個杯子裝滿石子,神祕地笑了笑,親切地問:“裏面還能裝東西嗎?”我們七嘴八舌,有的說能,有的說不能。老師不置可否,拿起裝了一些沙子的杯子,把杯沿對準石頭的縫隙,小心翼翼地一邊傾斜着,一邊抖動杯子,只見沙子像一些頑皮的小孩滑滑梯一樣快速滑到了杯子裏。我們驚奇地發現看起來已經裝滿了石子的杯子,竟然又能裝進那麼多的沙子!

這時,老師又一次笑着問我們:“裏面還能裝東西嗎?”這次我們都異口同聲地說:“不能了!”老師仍然沒有說話,拿起第一個杯子,又一次對準了已裝滿了石子和沙子的第三個杯子,只見水緩緩地滲入來杯中,隨着杯中的沙子漸漸被浸溼,大半杯的水又被裝進了杯子!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這時,老師問大家:“看了這個實驗,你們有什麼感想?”只見小王舉起了手,老師點了他的名字。“我的想法是:人不能罵別人,因爲罵了別人就像第一個杯中的石子,把友誼之水溢了出來,及時承認錯誤也只是像把石頭拿出來,可仍然沒有原來那麼多友誼之水了,你罵他的那句話也許會長時間地停留在他心裏,甚至使他終身難忘。”

這時,小剛站了起來:“第三個杯子讓我感到學無止境,就像石頭放入杯中,有了一些知識,再放入沙子,就是又有了一些知識,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個空杯子,可以容納好多好多的知識,我們決不能自滿,要不斷學習。”小剛的發言贏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

呀!杯子中原來也有這麼多人生哲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