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龍應臺的名言

龍應臺被譽爲華人世界有影響力的一支筆, 是上個世界80年代初臺灣成名的女作家.下面就由小編爲您帶來關於龍應臺的名言,歡迎閱讀。

關於龍應臺的名言

1、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2、民主是什麼?民主就是發表了任何意見不怕有人秋後算賬;民主就是權利被侵犯的時候可以理直氣壯地討回,不管你是什麼階級什麼身份;民主就是不必效忠任何黨,不必討好任何人,也可以堂堂正正地過日子;民主就是打開電視不必忍受主播道德凜然地說謊;民主就是不必爲了保護孩子而訓練他從小習慣謊言;民主就是享受各種自由而且知道那自由不會突然被拿走,因爲它不是賜予的;民主並非只是選舉投票,它是生活方式,是思維方式,是你每天呼吸的空氣、舉手投足的修養,個人迴轉的空間。

3、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強韌的細線,將珠子穿起來成爲社會。當公民社會不再依賴皇權或神權來鞏固它的底座,文化、歷史是公民社會最重要的黏合劑。

4、爲了一個自認“崇高”的目標,整肅意見相左的人,不惜濫殺無辜,以製造震嚇效果,是民間做的,叫做恐怖主義。政府爲之,叫做國家恐怖主義。

5、0 現在石庫門根本是把上海原本的居民遷走了之後,先掏空它,然後把它弄得非常漂亮,進來消費的人都是有錢的某個階級的人,臺灣人、西方人、有錢的上海人,那是少數人。你把原來的我們所珍惜的市民文化拿掉,然後把一種新形態的、資本主義的殖民文化放進去,你要告訴我說這個就是傳統和現代的銜接的最好典範,那差太遠了。

6、思想需要經驗的累積,靈感需要感受的沉澱,最細緻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觀照。累積、沉澱、寧靜觀照,哪一樣可以在忙碌中產生呢?我相信,奔忙,使作家無法寫作,音樂家無法譜曲,畫家無法作畫,學者無法著述。奔忙,使思想家變成名嘴,使名嘴變成娛樂家,使娛樂家變成聒噪小丑。閒暇、逗留,確實是創造力的有機土壤,不可或缺。

7、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的羣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愈走愈孤獨。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複雜和矛盾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夥伴。到了熟透的.年齡,即使在羣衆的懷抱中,你都可能覺得寂寞無比。你的工作能給你多少自由? 走進人生的叢林之後,自由卻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時間在閃避道路上的荊棘。

8、有些青年人追求時尚,不談政治,實際上就是隻關心自己的事情。社會就像一個巨大的滾動着的車,總有人在裏面自顧自地行樂。所幸的是,總有人探出頭來看看這輛車究竟跑在哪裏。

9、百年老樹擋在一條都市計劃道路中間,是將老樹連根拔起拋棄,還是讓道路爲老樹轉彎?街頭藝人是增加了城市的魅力還是帶來公共秩序的混亂?在城市最嚴肅、最神聖、最大的廣場上,可不可以讓小丑撒野、幼兒奔跑?可不可以讓行爲藝術家以裸體諷刺,讓社會運動家以行動抗議?要回答這些挑戰的,是文化政策。

10、這個世界再怎麼現實再怎麼野蠻,最終贏得國際尊敬的,不是市場或武力,而仍是一個國家文明和道德的力量。今天美國失去好大一部分世人的尊敬,不是由於它的國力減弱,而是由於虐囚事件暴露之後它所喪失的道德立場。中國要得到泱泱大國應得的尊敬,不在於市場之大,國土之廣,人口之多,而於道德擔當的有無。

11、文化其實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他人、對待自己、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在一個文化厚實深沉的社會裏,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爲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爲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爲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智能。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積累的總和。

12、現在石庫門根本是把上海原本的居民遷走了之後,先掏空它,然後把它弄得非常漂亮,進來消費的人都是有錢的某個階級的人,臺灣人、西方人、有錢的上海人,那是少數人。你把原來的我們所珍惜的市民文化拿掉,然後把一種新形態的、資本主義的殖民文化放進去,你要告訴我說這個就是傳統和現代的銜接的最好典範,那差太遠了。

13、所謂公民意識,基本上就是一個社會裏的個人清晰地認識到幾個基本原則,譬如:一、政府存在的目的是爲人民服務,因此當它不稱職的時候,撤換它重組它是不必商量的根本權利。二、政府就是會腐敗,而且一定會隱瞞真相,因此公民必須把自己的監督權發揮到極致。三、促進社會進步,公民不能消極地被領導,他必須主動、積極,他必須強悍。他要從跪着的位置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