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腸的雯雯教育隨筆

雯雯活潑開朗,很願意幫助小朋友。外出活動時,如果誰忘了把小椅子送回“家”,她會馬上過去幫忙。區域活動結束了。她總是在自己收拾完玩具後去幫助別的小朋友收玩具。洗手時,她也常常主動幫忙小朋友捲袖子。因此,我經常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雯雯。此後,雯雯更加愛幫助別人了,但問題也隨之出現:她光想着去幫助別人了,自己的事情卻不做了,有的時候還“幫倒忙”。

熱心腸的雯雯教育隨筆

我便找雯雯談話,和她一起分析這樣的“幫忙”合適不合適。“你幫助小朋友是好的,可是你先要照顧好自己,把自己的衣服塞好不露肚皮,才能在幫助小朋友時不會着涼。還有,小朋友還沒用完你就把毛巾和杯子給收拾走了,結果他們就沒得用了。所以,幫忙前要先看看別人是否需要幫忙。”聽了我的話,雯雯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這次談話之後,雯雯有意識地先做完自己的事,再去幫助別人。但每次去幫助別人前都要跑來問我可不可以去幫助。慢慢地,我發現雯雯幫助別人的熱情沒有那麼高了。這讓我認識到自己先前的引導似乎不是很到位。那麼,我應該怎樣引導呢?

有一次,班上小涵的衣服沒有塞好,雯雯站在一邊看看我又看看小涵,彷彿在問:“我能幫他嗎?”這時,我走到雯雯身邊輕輕地說:“你看,小涵皺着眉頭那麼着急,怎麼了?是不是有困難呀?”雯雯說:“我去問問他吧!”“你怎麼了?”“我不會塞衣服。”雯雯便蹲下身幫小涵塞好了褲子。小涵高興地說:“謝謝雯雯。”雯雯不好意思地說:“不用謝。”看到這些,我笑着走過去對雯雯說:“你看小涵高興嗎?”“高興。”“爲什麼他這麼高興呀?”“因爲他的`衣服塞不進去,我幫他塞進去了,他就能出去玩了。”雯雯高興地說着。“嗯,雯雯幫助小朋友,讓小朋友不再着急,你自己高興嗎?”“嗯,高興。”雯雯使勁地點頭。

從這之後,雯雯似乎學會了“察言觀色”,只要看見誰着急的樣子,她就會上前去問:“你怎麼了?”如果別人告訴他遇到什麼困難,她就會主動地幫忙。

雯雯幫助同伴的變化過程,讓我認識到,教師的正面引導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的肯定和表揚上,只有讓幼兒真切感受自己行爲帶給別人的感受,才能調整或鞏固自己的行爲,使自己的助人行爲變得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