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匾牌錯別字說開去雜文隨筆

也許是職業習慣,我總喜歡留心觀察街道兩旁的店鋪,機關單位大門口的匾牌,對聯,牆壁上大幅的廣告或凌空而橫的條幅的字畫。並對其帶有挑剔性的鑑賞,自我品評,或舒展或蹙眉,表情時而變異。

從匾牌錯別字說開去雜文隨筆

某重點高級中學也可謂我市的“最高學府”吧。今年春節校門口貼了一幅有五十餘字的長聯,聯中竟出現幾處錯字之誤。撰擬此聯者應是該校語文教師中的佼佼者,學識造詣不淺的人。內容、韻腳、格式等都不錯,無可挑剔。而恰恰就是這幾個錯字使人大倒品味,最顯眼的錯字是“志”。其字上下結構,上“士”,下“心”屬會意類字。“士”是指人,只有人才有思維,有心理活動的本能,把“士”寫成“土”,幾萬個漢字中查不出此字。這是“錯”字,而不是“別”字。古人造這樣的“士”字頭,是表示,人有志向,理想,都是從心底裏生髮的。若寫成“土”字就大錯特錯了!“土”在五行中居中的一個行,狗的生肖屬“土”。狗若被人打死了,只要未剝皮沒打碎腦,放在地上,不要很長時間它又會復活。據說狗心是“土”心。它的“屍體”放在地上受“土”氣作用而復活。“志”這個錯造的字若要給它註上音那就可讀(gǒu狗),那麼“志氣”就成了“狗氣”,“誌喜”、“誌哀”便成了“狗喜”“狗哀”了,“標誌”也就成“狗志”啦。古人沒造錯,而今人卻弄錯了,這是對古人對漢字的一種褻瀆。堂堂一個“最高學府”,文化殿堂竟然在大庭廣衆面前於此不尊重我們的漢字,未免有點丟“學府”的臉面大剎文景吧。

此還只算“小巫”,還有一個“大巫”。也是城區內一鄉級“最高學府”,在校門口一塊近十米見方的水泥貼瓷板上鑄寫的金光閃閃的校訓,兩行八個大字上一行,“團結”、“嚴謹”中的“結”,又是一個大錯字。提醒該校可申請該字的專利了,“結”是形聲字,左形右聲。“吉”是“士口”,而非“土口”,是指只有人能開口說話,表達幸福、吉祥等心意義項的字,而寫成“土”,不知錯到哪裏去了。說句俏皮話,錯到外婆家去了。由“吉”字構成的字有十五個之多,一個“吉”字既錯,所有含“吉”的字會皆錯,一人寫錯,一羣人跟着錯,因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唄。這一代已錯下代甚而三代仍錯。不是危言聳聽。俗言,討壞一臺親帶壞三代人。這真是謬種流傳誤人不淺!若到該校學生中測試一下。寫錯的人恐怕爲數不少,這些可能還都是好學生,因“校訓”有效應囉。

上述兩校的對聯、校訓的字都是電腦打出來的正楷體,字形還蠻灑脫漂亮。其錯是否應歸咎於電腦呢?若然,則就未免是拉屎不出怪土地了。字體無論怎樣似花一樣豔麗,也無法掩飾其錯的醜陋。恰似是“好花”插在牛糞上。此錯是否是該校能識字的教師們,尤其是語文執教者們,還有學校的官們都熟視無睹,還是不知其錯呢?不禁使人感到有點悲酸。如此重要的傳播文化知識的聖地,出現瞭如此不應有的疵漏真是太不應該了。說重一點的話令人髮指,說句不客氣點的粗話,真是太……的了。

有錯就改,校訓錯字的學校要有膽量,大白天當衆糾正,收回謬種影響。千萬不要在晚上改正。糾正是要“一定”的喲!要讓它“獻身”,不要讓它永遠呆在那裏,“現世”“賣醜”了。不然,若再上電視爆光,面子就會丟得更大了、更盡了。

誠然,在使用漢字的人羣中,不寫錯別字的恐怕沒有,那隻在個人的日記、書信、文稿中提筆忘字。筆誤所致,偶爾有之,其情有可原,能夠理解。再則對他人也無有多大影響。

漢字的構造也有些字使人容易出錯。近段時間有關服務行業爲攬生意,在店門口掛起有關橫幅標語。

一日,在下去繳話費,在該店門口看到一幅正在掛懸的紅底白字的大橫幅:“祝莘莘學子金榜提名。”我想這還挺關心學生的吶,不錯值得稱道,可中有別字“提”就不敢恭維了。我請站在下面觀望的一工作小姐把橫幅念念,她看了我一眼輕聲念出將“莘莘(shen—衆多義)念成(xin—勞苦義),我估計她是念不準這兩字的,果然,要她念似是在捉弄她。再說“名”不是用手“提”起離開地面,而是題寫在“榜”上的,我糾正告之,他們連忙取下橫幅去改正了。不過現在還可以在一路公交車沿線旁的.某家“大飯店”“大酒店”“超市”門前看到有這樣“提”字的橫幅還大大方方地凌空而蕩。在運用漢字上我們千萬不要做“三字先生”,寫錯是錯字先生,讀錯是白字先生,用錯是糊塗字先生,《增廣賢文》言曰:“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這是真理。曾從有關刊物讀文悉知,新疆烏魯木齊一大型企業與日本一印刷會社簽定一印刷商標圖案合同,商標印製倒是精美,可因“烏”成了“鳥”。一字之差,花了幾千萬元給世人買了個教訓,應感謝他們膽識不錯,奉獻精神可佳哩。

只要留心看,寫錯字招牌的還有些許部門單位店鋪等。

寫錯別字也是一種不文明的表現,是文化垃圾影響市容,政府有關機構是否也應過問一下呢?我想應該。錯別字氾濫也對人們的生活質量有影響。

然而,也有故意把字錯寫爲解懸難的。清康熙帝親征新疆。因氣候突變惡劣異常徵軍受阻天山。軍餉一時供給不上,然則影響征剿大事,帝心急如焚,帶官員去寺廟求拜神靈保佑以解懸難,其虛渺的神靈何能解脫懸難呢?是時,隨駕出征的左宗棠將軍進言,不妨把五位金塑大神鑄成銅錢以解眼下之難。帝沉思猶豫不決。左又進言,今借金神一用,戰勝後定重塑金身隆重祭祀。帝還在思慮,擔心,金鑄成銅錢,難以收回,損失太大了。左心有成竹又獻密計,將銅錢上“康熙通寶”四字中的“熙”鑄錯,把上左部分錯寫成“臣”,以後便於能收回。帝心悅肯首依計而行。征戰結束凱旋後,帝命派大員重塑金神並舉行隆重開光祭祀。同時詔告當地百姓,凡“康熙通寶”銅錢的熙字錯鑄了的以後不再通用,現在可以一兌二換錢。沒多少時日,金幣基本收回。這則史事的成功演釋得就於故意寫“錯”字的類似故事,古代外史野史記錄爲數不少,今予摘錄只是憑添點有意思的笑料而己。

我們繪製匾牌的技藝門市的技師們,從事教育工作的先生們,有一定學識的家長們,我們要愛護有幾千年歷史,現在聯合國通用的五種文字之一的,世界有影響的漢語漢字,使她更純貞、莊重、威嚴、神聖、光映世界、恩澤萬代。

惟楚有才,汨羅是楚之重要一隅之地,是藍墨水的上游,是容不得任何疵點玷污漢字文化的。我們要認真地學好、讀好、用好每一個漢字,不要愧對我們敬愛的祖先造就的漢字。把每一個字當成一個動聽的音符,演奏出一首首旋律優美的“漢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