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羣衆的自我修養隨筆

網絡熱詞“吃瓜羣衆”,據說最初緣於吃瓜子,借喻嗑着瓜子看熱鬧的圍觀者,有人爲了標榜佔據着更靠前的圍觀身位,就說自己是“前排吃瓜”,於是又有了更靠前的“吃瓜羣衆”。其實,如果真正探尋起源,應上溯至魏文帝曹丕的《與吳質書》:“浮甘瓜於清泉。”曹魏時期的文人時常聚在一起,輪流猜枚射覆,輸者給大家吟詩和表演節目,其他人則在旁邊剖食沁涼的甜瓜,圍觀取樂,儼然置身事外的他者。這就是最早的“吃瓜羣衆”。

吃瓜羣衆的自我修養隨筆

“吃瓜羣衆”一詞無關褒貶,但怎樣做一個合格的吃瓜羣衆,卻大有學問。我幼時的鄰居有一對夫妻經常打架,男人每次剛要動手,就有好心人前來勸解。於是在旁人不斷地阻攔和推搡下,男人顯得特別激動,每每發誓要打死那個臭婆娘。而作爲弱勢一方的女人也顯得特別委屈,哭喊聲尤爲誇張。後來人們見多了,就漸漸熟視無睹。有一次兩人又要動手,男人左右顧盼,見無人上來勸架,遂瞪視妻子罵道:“你還不快走?這次我可要真的打了……”

看過這樣的現實情景劇,我很早就知道,不要去摻和他人的家事,即使是最好的朋友和家人;對於不瞭解的事情,圍觀就好,不要輕易表態和下結論。所以,當王寶強離婚事件在社交媒體上鬧得沸沸揚揚之際,有人問我怎麼看這件事,我由此想起一個典故:明代大學士高谷膝下無子,老婆和小妾又素有矛盾,某日同僚陳學士上門做客,高谷藉着酒意發了一通老婆的'牢騷。陳學士好打抱不平,當即就掀翻了酒桌子,上前一腳踹倒高夫人,直斥其非,用棍子痛打了她一頓……後來,高谷與高夫人仍舊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陳學士卻客死於流放之地……有時候,吃瓜羣衆獲知的信息,並不足以洞悉一切,貿然介入,反而有可能成爲攪局者,起到反作用。

即使聰明如海明威,也沒學會怎樣“吃瓜”。當事人不是別人,就是寫出《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菲茨傑拉德。小菲還是個毛頭小夥的時候,結識了一個富家千金,雙方彼此愛悅,發展到了帶回家見父母的程度。但是,準岳丈卻看不出眼前這個年輕人日後會成爲美國文學史上的巨擘,很無情地拒絕了這門婚事。被羞辱的小菲兩年後,又認識了另一個富家女澤爾達,而這一次澤爾達願意給他機會,條件是必須等到小菲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她纔會下嫁。其後的情況朝着預定方向發展,小菲成了當紅作家,澤爾達成爲了他的太太。

因有過受窮被歧視的經歷,菲茨傑拉德婚後一直努力寫稿賺錢,供妻子過着奢華的生活。海明威是菲茨傑拉德的好朋友,他很看不慣澤爾達的所作所爲,認爲好友的文學才能被這個虛榮女人當成了取款機。成名更早的菲茨傑拉德對海明威有過多次提攜,海明威的很多作品都是在他的幫忙關照下,得以出版面世的。海明威出於報恩的心理,也覺得自己有義務“清君側”,把好友拯救出苦海。起初,見海明威對自己妻子有種種非議,菲茨傑拉德還不以爲然。後來海明威索性寫了一篇小說《弗蘭西斯·麥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用小說的女主人公映射澤爾達不守婦道,人性淡漠,菲茨傑拉德才忍受不了自己的私人生活被“吃瓜”的外人介入,遂與海明威絕交。

海明威肯定懊悔極了:多管閒事,未若獨自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