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生活隨筆

每到一處,只要有山,就算丘陵地帶也可,總會抽出時間去看一看,領略一下登高望遠的心情。在平原上長大,十幾歲連丘陵一樣的土丘都沒見過,更不要說山有多高的話語,光聽老人說“山外有山”的話語裏去體會山的內含。

爬山生活隨筆

有幸在十二歲那年,隨姨夫去了他的家———部隊駐地,在泰山腳下,雖沒有去風景區,也足足開了我的眼界,第一次見到山上流淌着唱歌的小溪;第一次沒有感到風兒吹過,卻能聽到松林裏松濤的聲音;第一次見到攔住小溪,而彙集成望不到邊的河牀。待了了十幾天的時間,整日玩得不易樂乎。沒有見到大海時的畏懼,只有登高望遠的心曠神怡。

在十六歲的時候,初中剛畢業,便走出家門,到二叔那裏去掙點錢補貼家用。二叔在山西長治一個煤礦落的腳,到現在一直在那裏生活。坐汽車和火車都要以過太行山山脈,那時才發現:山的石質不一樣,土質也不一樣。綿延起伏的山巒,便對山有了更多的體會。礦物局駐地有一山,名周王山,去那兒不幾天,便約幾個小夥伴去爬山,正值盛夏,山上到處是裸露的紅淤土,到處是荊棘叢生,大樹被砍伐的所剩無幾,半山腰及山下開闢的靠天吃飯的田地。聽本地人傳說,圍着山腳的小河便是淤泥河。唐朝開國名將羅成又名羅士信,曾騎戰馬陷入淤泥河,被隋軍亂箭射死。從此便對山和水的'文化提高了興趣。抽出時間拜訪了羅成廟。此時羅成廟已被破四舊拆得房倒屋塌,殘垣斷壁中仍然能看到古老的壁畫,和臥在草堆裏的瑞獸。

隨着到遠方求學,登上了位居鄒城的嶧山,孔子曰“登嶧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在不遠的時間裏,便登上泰山的頂峯,領略了幾千年華夏文化山上的摩崖石刻,也爬過孔子誕生地曲阜尼山,也感嘆這位靠學習改變命運的大儒。

九二年,跟着學院做雕塑工程,做《萬佛洞》時,千佛山成了天天必去的地方,後來訪朋友去過莒縣的龍山鎮小北山,在小北山村住過幾日,這幾日裏每每都待在山裏。心情領略山裏的美景。九六年在徐州風景點搞的工程——雲龍山,雲龍湖是每天待的地方。每每想起來,也是美好的回憶。

後來去江西貴溪,貴溪的小山是抽時間必爬的,至於龍虎山、廬山、黃山,囊中羞澀是不敢想的事情,現在這名山大川也好象與我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