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人籬下生活隨筆

被大奶奶收留,中途又被放棄收留的小葉姐妹,跌跌撞撞過完一個學期。期間,難免有一些不曾爲外人道的酸甜苦辣,艱難險阻,不知不覺也安然度過。時間天然就是一個妙手回春的醫生,再多創傷和苦楚,總會在時光流逝中慢慢痊癒。

寄人籬下生活隨筆

日子,總要一如既往地過;傷痛,也總要悄無聲息地抹平。

轉眼,迎來暑假,又堅持了一個學期。

每一個長假,都是一場肆無忌憚的狂歡運動。在這個運動裏,你不用擔心一日三餐,也不用害怕天黑,哪怕天塌下來,第一個被砸的也不是你。

有人會是一把保護傘,亮亮堂堂地給你撐起一片天空,風來了,吹不到你;雨下了,也淋不到你;你躲在傘下,肆意遊玩,任意歌唱,無憂無慮,暢想明天。

也許,在小葉姐妹眼中,外公外婆就是那把傘,能給她們遮風擋雨,如同溫暖的避風港灣。在外婆家,她們不用上山拾柴,不用自己煮飯,不用睡到半夜,突然嚷道,要起牀,要煮飯了嗎?當然,也不用爲明天吃什麼而發愁……

外公也算“吃國家糧”的人,生活雖然不算富裕,但也還算滋潤,沒有太多物質需求,吃飽穿暖,足矣;沒有繁重的農活,家務事也不多,閒着沒事,倒騰菜園裏的蔬菜,看看書,讀讀報,日子過得倒也閒適。

有可口的飯菜,外婆的叮嚀,外公的故事,沒有寒冷,沒有飢餓,這就是兩姐妹夢想中的生活。

可是,再堅固的傘,遇到狂風驟雨,也有可能被吹倒。

是的,生活雖然美好,但這裏卻不是她們的家,她們只是一個客人,偶爾在放假的時候寄居在外婆家的客人。人家林黛玉居住在姥姥家,可以一直住下去,直到嫁人,還有丫鬟伺候,儘管這樣,她還常常感嘆,寄人籬下,身世可憐。

小葉姐妹住在外婆家,別說長期居住,作爲客人,多居住幾日,都會給外婆惹來麻煩。

外公外婆當然希望外孫女在他家多呆一陣,過段時間,女兒回就來了,無非多抓一把米,多做一口菜,多費一些口舌,兩個孩子也算聽話。

可是,有人卻不樂意了。

隔壁舅媽的臉拉得越來越長,臉色也越來越難看,在她們興高采烈到達外婆家的第一天,舅媽的臉色就沒有好看過,好像來了兩個小敵人,充滿了對抗。

等她們屁顛屁顛地跑去叫:“舅舅、舅媽!”時,人家臉上明晃晃寫着幾個大大的字——不高興,極不情願地應付了幾個字“來了啊!”,除卻這幾個字,毫無下文。

還是孩子的她們並沒有覺察到,有什麼不同,依然興高采烈地講着家鄉的趣事,還有大奶奶、大爺爺的情況。

爲什麼會講大爺爺、大奶奶呢,原因很簡單,大爺爺大奶奶是舅媽的父母,也就是說,眼前這個女人,既是小葉的舅媽,也是小葉的姑姑,當然,只是堂姑。進一步解釋,舅舅是小葉媽媽的哥哥——親哥哥;舅媽則是小葉爸爸的堂姐,完全算得上親上加親。

親上加親,這是好事,再怎麼着,在孃家算親人,在夫家也算親人,兩邊都是親人,該十分熱情,分外高興纔對。事實並不如此,甚至恰恰相反,舅媽不僅對她們的到來沒有半點高興和親近,反而,如對待外來侵略者一般,虎視眈眈地看着她們,生怕這兩個丫頭在自己婆婆家呆很久。

事情該怎麼解釋?

小葉外婆生了三個兒子,三個兒子分處不同地方,大兒子在城裏,二兒子在隔壁大隊,隔得也不遠;這最小的兒子,就在眼前,隔着一道牆。眼皮子底下多好,生病了,哪裏摔了,痛了,剛好眼前就有個人使喚和照顧。

只能說想象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俗話說,遠香近臭,隔得遠的孩子常常來看望,問候父母;這隔得近的兒子,倒常常聽老婆的枕邊風,時不時給父母找麻煩。

什麼?你們把好吃的都給外孫女吃了,連自己的孫子都沒得吃,天理何在?難道以後你們指望你女兒回來給你養老嗎?

天底下,爺爺奶奶的職責本來就應該帶孫子孫女,哪能吃飽了,撐着沒事,去帶外孫女呢,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嫁出去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都是別人家的人,更別提外孫女了!

……

小舅媽一臉的不屑,逢人就憤憤不平地控訴自己的婆婆,無非是——放着自己的孫子不帶,去管別人家的孩子,吃裏扒外!

天地明鑑,外公外婆一家的生活完全靠外公那點用鮮血換來的退休金,雖然,不太豐厚,但養活兩個老人,不在話下。倒是兒子兒媳還常常眼紅這點退休金,恨不得老人家省吃儉用,把多餘的工資補貼他們。

外公見過大世面,讀過不少書,也懂得很多道理,纔不會這麼俗套地認爲:以後靠兒子養老送終,現在什麼事都得聽兒子的,討好兒子。

不,那一套所謂的傳統定論都丟到河裏去吧,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現在我還年輕,身體還行,都沒見你怎麼盡孝道,還能指望等我病重,臥牀的那一天,你突然良心發現,大發慈悲麼?

要活就活在當下,要靠,也只能靠自己。

外公活得開朗而豁達,外婆就沒有這麼豁達寬廣的胸襟,常常被舅媽幾句指桑罵槐,明槍暗箭的話,嗆得又急又氣,怒火中燒,卻又不知如何應對。

話說,小葉舅媽着實不是一盞省油的燈。眼看着,兩姐妹在外婆家好吃好喝,還不用幹活,心裏那個氣啊,直衝雲霄,眼睛鼓成一團火,嘴巴掛得上幾個大油瓶,就連說出來的話,都帶着濃濃的酸味:這兩姐妹怎麼還不回去,要在這邊呆多久,這不是明晃晃從我們手中爭奪利益嗎?

舅媽爲什麼這麼生氣,這麼惱怒呢。因爲,在舅媽眼中,小葉姐妹吃的飯,住的房子,不是她們外婆家的,而是她家的。若是這兩姐妹沒有來,現在吃在她們嘴裏的那份飯菜早就吃到她家孩子的肚子裏;老人家給予兩個丫頭的關懷和愛戴,本應該也轉移到自己孩子身上。不管是婆婆家的還是她家的,在她看來,歸根結底,都是她家的。

當然,舅媽也不會如此明目張膽、大張旗鼓地說:“你們吃了你們外婆的飯菜,如同吃了我家飯菜一般,你們得省着點!”雖然,這樣的話,沒有說出口,但舅媽嘴裏吐出來的閒言碎語,無非傳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外公外婆都是極開明的人,一直覺得,女兒和兒子一樣,外孫和孫子也一樣,能照顧兒子家的孩子,那也能照顧女兒家的孩子,他們之間,有必要分得這麼清楚嗎?手心手背都是肉,看到誰都哭,做長輩的,心裏都難道。

眼看着外婆夾在中間受氣,兩姐妹也很難過,該怎樣做可以緩解這樣的局面呢?

唯一干脆利落,能平息舅媽怒火的辦法——大概是離開,可是,自己明明在外婆家,又不在她家,爲什麼要離開呢?除非外公外婆幹我們走,否則,我們纔不走!兩姐妹也是倔強的角色,偏偏要跟舅媽來一個巔峯對決。

毫無疑問,巔峯對決的結果——以兩姐妹的失敗而告終。

當外婆懷着歉意,把兩姐妹叫道身旁,小葉就預感到事情不妙。外婆這張臉似曾相識,想起來,那個曾經信誓旦旦答應媽媽要照顧她們兩姐妹的大奶奶就有這樣一副面孔——一樣的滿懷歉意,一樣的身不由己,無可奈何。

“孩子,你們還是回去吧,你舅媽說話太難聽了,我實在受不了了,我也知道你們兩個是無辜的,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明知道那個女人是故意氣我,故意要趕你們走,我也實在沒辦法,爲圖耳根清淨,只能委屈你們兩個了。”外婆說着,說着,眼睛紅了。

“對不起,外婆,給你帶來麻煩了,我們等下就離開,回自己的家。”儘管不捨,但兩姐妹還是堅強地決定離開。

兩個黃毛丫頭,還想跟我鬥,你們也太嫩了!看着兩個丫頭哭喪着臉,默默離開的場景,不遠處的小舅媽終於露出得意的笑。

這樣的場景或許不只一次,小姐妹早就品嚐了人間冷暖,人情世故,慢慢也懂得了什麼叫委曲求全,什麼叫身不由己。

有些事情,並不是你願意、你樂意,你希望,就能實現,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條件,才能實現。

第二年,整個學期,儘管期間遭遇大奶奶的變卦,遭遇村子裏恐怖的死亡事件,兩姐妹都不曾去外婆家尋求幫助。因爲她們知道,就算外婆想幫她們,想照顧她們,中間隔着一個小氣而心胸狹窄的小舅媽,什麼都沒法實現,所有一切還得靠自己,默默承受,不曾退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