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隨筆》讀後感8篇

第一篇:《培根隨筆》讀後感

在我們所熟悉的西方散文大師中,如果要我尋找出心目中認可的人物,那麼蒙田、帕斯卡、培根必不可少。而其中,我以爲培根的思想最爲嚴密、深刻。這位十幾歲就進牛津大學讀書,官至掌璽大臣的人物,一生經歷不凡,挫折與失意也不少。人品固然有瑕疵,但閱歷不淺,讀書也多,思考則是深入骨髓。其餘不說,僅僅看他的隨筆《論讀書》,就可窺見一斑。那篇文章讓我感到一位思想者的睿智,其思想十分清晰、深刻,咀嚼再三,收穫頗多。

《培根隨筆》讀後感8篇

“讀書能給人樂趣、文雅和能力。”培根出手不凡,開門見山,直撲要害,高度概括,揭示讀書的內涵。仔細審視這個世界,芸芸衆生,爲了打發多餘的時間,填補心靈的空虛,在紅塵中,能夠消遣的東西委實太多:麻將、電視、逛街、聽書、觀碟、欣賞音樂等等,都可以,只是不一定能夠長久,除了不良的嗜好的因素,還有攜帶不方便、各類條件的限制,包括、競爭的壓力、心情的影響等。因此可以說,這個世界上的其他任何東西都不會發生持久的作用,唯有讀書可以。

俗語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說的是人的本性不會輕易的改變,此爲寰內共識,但曾國藩卻說,讀書可以改造人的性格。艱難如人的性格都能改變,那麼讀書爲樂趣自然不在話下。只是這樂趣要達到什麼程度呢?魯迅先生曾用個極爲普遍的比喻說,就像一個賭徒不停地摸牌那樣,周而復始,持續不斷,樂趣就在那摸牌之中。

顯然,告訴我們讀書的樂趣,就是捨棄其他,把時間都集中在讀書的本身上,有相當大的量下去,纔會有懸掛在碧枝翠葉之間的果實。文雅來自於書卷的薰陶,如蘇軾言“腹有詩書氣自華”。有了這般“詩書”的薰陶,氣質自不低俗,言行舉止,不同一般。內在的薰陶久了,自然使人談吐不凡。以實踐著稱於世的民族,可以積累許多經驗,也可以把這些經驗融入本民族的血液之中,但僅僅如此,只能說存活於表面,或者說,只知大海上的波濤洶涌,卻還未知大海下的另一個世界,寧靜、深邃與黑暗。

在《亮劍》作品中,出現的那些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運用實戰中的智慧,固然可以打敗看得見的強大對手,但在現代戰爭中,或者說在看不見對手的戰場上,就未必能勝利,因爲知識結構不佳,所以要對這些戰功顯赫的將軍需要補上現代戰爭一課。這是何故呢?

第二篇:《培根隨筆》讀後感

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散文家、哲學家,其代表作《培根隨筆》也散發着智慧、理性與藝術的光輝。品讀其文字,有如與一位跨越時空的睿智老人促膝相談,優美華麗的文筆中無不蘊含深刻的哲學道理。

雖說是隨筆散文,但全書中每一篇作品都具備嚴禁的邏輯性,作者針對時勢,對美德、哲學、政治、宗教、人情等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崇尚理性,但不一概否定,他認同宗教,但不盲目迷信,他以虔誠的態度、全面的眼光評古論今,他的每一篇精小的文章都蘊含着豐富的哲理。

在《談真理》中,他鄙視謊言與虛僞,將其喻爲“籲請上帝審判人類的最後鐘聲”,然而盲目地追求真理,則是作繭自縛,是對其的一種褻瀆。真理並不是絕對,有些人甚至利用“真理”迫害他人,因爲這樣能掩飾他們那過去的愚昧,博得虛假的歡悅。真理只不過是人們在認知上與道德達成的一致,只是一種心靈的依託罷了。

“幸運的好處令人嚮往,厄運的好處叫人驚奇。”在《談厄運》一文中,培根與歷代哲學家一樣,賦予“厄運”光明。他認爲厄運孕育奇蹟,厄運造就堅忍,厄運是一代偉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厄運中的安慰與希望,如同陰暗的底子上繡上明快的圖案,更加鮮明刺目,惹人喜愛。“美德如同名貴的香料,焚燒碾碎時最顯芬芳:因爲幸運最能揭露惡性,而厄運則最能發現美德。”正是因爲厄運的存在,人們的覺悟才得以被激發,才能在逆境中秉持信念。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類總有進步,這其中也有一部分得益於厄運。

不僅是哲理,培根在藝術方面也頗有研究,對造物之美也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在《談園林》與《談建房》中,他作爲設計師的才能可見一斑。只是他的這些文字是寫給王公貴族,文中的設計方案也頗費資力。培根也屬於新貴族,也喜愛園林這種散心場所,但他並不提倡過去的觀點。園林是上帝賦予人類的藝術,而不是用來顯示身份的標誌。那個時代已被功名利祿污染,許多貴族儘管擁有萬貫家產,卻還是鬱鬱寡歡或者整天算盡心機。園林、宅邸,他們所有的這一切,有多少是本着最純樸的初衷而建,有多少人能夠體會其真正的樂趣?正因如此,這才被稱爲“藝術”,也是藝術家註定孤獨的原因之一。

雖是跨越世紀,卻字字警人。

第三篇:《培根隨筆》讀後感

什麼纔是聰明,什麼才叫聰明,我覺得也沒有什麼特別明確的定義。按字義理解,應該就是“耳聰目明”的意思吧。但現在人在解釋聰明的時候,如果以一個人“耳聰目明”就可以算作聰明的話,可能就有點片面了。而《現代漢語詞典》上對“聰明”的釋義是:智力發達,記憶和理解能力強。

而培根好象並沒有去特別的論述這樣的聰明,他只在論說小聰明。他列舉了一些小聰明的例子,比如說,善於保密的人,故弄玄虛的人,裝腔作勢的人,藐視一切的人,百般挑剔的人……等等。他把這一類人歸入小聰明的行列。小聰明的人,並不是真正的聰明,而其實是實實在在的大糊塗。因爲,善於保密的人,其實際原因是自己的貨色不在陰暗處就拿不出手;故弄玄虛的人,除了略知皮毛外,其它就一無所知;裝腔作勢的人,只是爲了顯示自己的高明……幾百年過去了,當年培根所描述的英國社會的小聰明的現象,到了現代的中國,仍然生生不息,隨處可見。

也說小聰明 —— 隨風搖曳 —— 夢 裏 夢 外也說小聰明 —— 隨風搖曳 —— 夢 裏 夢 外生活和工作中,經常可以見到玩小聰明的人。對一個事物,不懂裝懂,誇誇其談,顯示出高人一籌的樣子,這種人可以說在任何單位,任何部門都大量存在着。兩面三刀,左右逢源,欺上瞞下,這種人也不少。而我自己就經常的與據別人之勞爲已功,說別人之非而顯已是的人同事或共事,那情那境,雖過數年卻歷歷在目。玩小聰明者,投機鑽營,八面玲瓏,其言其行,讓愚笨者眼花繚亂,看不清真面目而自嘆不如,或佩服得五體投地。

更見過一些小聰明的人,在一個環境下,可以說人人知其能力深淺,人人知其徒有虛名,但恰恰領導不知而欣賞有加。這也算是上世積下的陰福。至於以毀人聲譽而打開自己通道的小聰明,以上下週旋左右逢源前倨後恭獲得青眯的小聰明,實在是數不勝數。

玩小聰明而玩過頭的也不少。如培根言,許多小聰明的動作言行,其實是拿不出手的,能拿出來的也只是皮毛,或故意做作而已。於是,遇到較真的人,處在較真的環境下,小聰明者往往沒有生存的市場。而一意孤行,硬要把自己的小聰明玩下去,也許會被摔得頭破血流,甚至賠上區區性命。這樣的案例也隨處可見,隨時可聞。只是一聽到因爲小聰明丟掉人生的一切,就會唏虛不已。

喜歡玩小聰明的人,是不值得相交的。我經常反省自己,別玩小聰明,那會害人害已!

第四篇:《培根隨筆》讀後感

衆所周知,培根是一位身世浮沉的偉人。他在邏輯學、美學等方面作出重要貢獻。並且爲英國本土創造了隨筆。而《培根隨筆》就是他的著作。

這本書可以說是他一生的寶貴經驗。用一個偉人的經驗來提升自我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由此可見,這本書更像是一本人生指導手冊,把他搞明白就會開悟。每一篇文章都是培根對待一個問題獨到的見解和方法。

思想的精妙在於注重細節。培根肯定有學問的人的作用,但並未沉湎其中,一味地以爲自己高明,相反他的頭腦極爲清醒,目光格外銳利。他告誡人們:“耗費過多的時間去讀書便是遲滯,過分用學問自炫便是矯揉造作,而全憑學理判斷一切,則是書呆子的癖好。”

這似乎有沒有全然否定實踐的作用,既然如此,那麼人性與學問、實踐三者之間的關係究竟如何呢?培根說:“學問能美化人性,經驗又能充實學問。”換句話說,只實踐不求學問,或者一味求學問而不實踐,同樣對人性無益。

五篇:《培根隨筆》讀後感

西諺道,有一千個觀衆,便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戲劇如此,對學問的認識也不相同。培根說,“機巧的人輕視學問,淺薄的人驚服學問,聰明的人卻能利用學問”。輕視學問,因爲太看重自己,以爲自己是天下第一;驚服學問,因爲太看輕自己,以爲自己無用,利用學問則取中庸之道,把自己擺在一個適當的位置上。

的確,有學問是回事,而用學問則是另一回事。事實上,用學問有時不在學問之內,而在“學問”之外,是超越學問之上的一種感悟與直覺!如果我們再細仔地推測下去,那麼就會發現冰層之下的祕密。有學問,不過是一種積累,一種秉承;用學問更多的是一種創新,一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創造。

創新意味着改變事物的本身、環節、模式、觀念、思想;創造意味着按自己的目標去大膽的思考或大膽的實踐,最終形成自己的東西。

第六篇:《培根隨筆》讀後感

《培根隨筆》的作者是弗蘭西斯·培根。他是英國思想家、作家和科學家。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馬克思稱爲“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在他所著的《培根隨筆》中闡述的是“透徹的說理,雋永的警句”。雖然這本隨筆只有短短的58篇但篇篇都闡述了一個足以運用一生的真理。在《論友誼》一篇中培根說過這樣一句話:凡是與朋友分享快樂的人,都會更加快樂;凡是向朋友傾訴憂愁的人,都會不再憂愁。友誼對於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必要缺少友誼的人就好比一個得了不治之症的人。

在《論習慣》一篇中培根說過這樣一句話:性格可以左右人的思維,學識能夠影響人的談吐,但是,人的行動卻往往取決於長期養成的習慣。是啊,習慣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一個好的習慣可以讓你受益一生一世。

在《培根隨筆》中最令我受益匪淺的一句話,是《論學習》一篇中的:讀書爲學,爲的是獲得享受、作爲裝飾、增長才幹。幽居養靜之時,讀書可以獲得享受;高談闊論之時,學問可以作爲裝飾;行事處世之時,知識可以增長才幹。如果一個不懂的這些的話,學習對他來說就是索然無味的`。

讀了《培根隨筆》可以激發人們對理想的追求與對困難絕不輕言放棄、自強不息的精神和態度。

第七篇:《培根隨筆》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培根隨筆》中的《論嫉妒》一章,在文中,培根將嫉妒做了很透徹的解釋。他說嫉妒能激發出強烈的慾望,創造出虛幻的意向,並能蠱惑人的心靈。我認爲,嫉妒來自自我與別人的比較,嫉妒別人的人所嫉妒的事物一定是自己沒有或得不到的。當一個人缺乏某種東西的時候,他一定要貶低別人的東西,以求兩者的平衡。

有時,嫉妒是在不經意中形成的,所以嫉妒這種東西很常見。比如《三國演義》裏的周瑜,本來是一個年輕有爲的人,就因爲諸葛亮氣了他兩回,竟被活活氣死了。

在生活中,嫉妒又分爲公妒和私妒兩種。公妒是指某人做的事或擁有的東西引起公憤,是強迫他們收斂和節制的一種方法;私妒是某人因爲別人在某件事或擁有的某件東西超過了自己而妒恨。

所以,當我們春風得意的時候,千萬要小心樹大招風,在某件事上也不要總佔上風,否則很容易招來別人的嫉妒。但是,在別人嫉妒我們的時候,要學會“宰相肚裏能撐船”,寬容大度的對待嫉妒你的人,因爲他們正是因爲缺少你擁有的某樣東西才產生這樣的情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淡泊。在生活中,我們既要謹慎自己的言行,防止遭到嫉妒,又要寬容一些,因爲在人類的一切情慾中,嫉妒是最頑強,最持久的。

第八篇:《培根隨筆》讀後感

讀書汲取系統的知識,有了系統的知識支撐着思想的大廈,在與人辯論時,表面看來是口才的好壞,實質上是思想的深刻與周密;因爲思想深刻,故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其見識高超;因爲思想周密,則各種細節都予以關照,十分嫺熟、透徹瞭解,辯論的基礎很厚實。此時,將辯論與思考的內容用文字表達出來,並進行不斷地修改,使之變成“藝術”作品,他人閱讀時,無不感到“精細”,如同千濾百過的地下水一般。

讀書的潛力很大,故對人的影響很大。一般說來,人生下來,頭腦只是具備被開發的條件,也就是“物質”條件有了基礎。如果不讀書,從古代傳來的智慧也就無法傳承,更無法更新。讀書究竟有那些潛力呢?

培根解釋道,“歷史使人聰明,詩歌使人富有想象,數學使人精確,自然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和修辭學使人善辯。總之讀書能陶冶個性。”這些深刻而精闢的見解,不是讀書人無法概括;同樣不是讀書人也無法理解。“讀書可以剷除一切心理上的障礙”,也就是說,知識可以彌補一切心靈上的缺陷,而這正是我苦苦追求讀書本意的所在。

綜合起來說,培根的一篇《論讀書》,篇幅不長,字數也不過千言,可不失爲一篇思想深刻、洞察微妙,知識淵博,富有聯想,行文簡潔,文采斐然的好文章。不知爲何,國內卻讀不到這樣的作品,我深以爲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