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音樂看看書(隨筆)

《聽聽音樂看看書》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陶醉在音樂和書籍的世間中,我們可以做一個有內涵的人,做一個有修養的人。

聽聽音樂看看書(隨筆)

小時候有過許多的夢想,切實記的,不切實際的。這些夢想雖未能實現,有些卻變成了愛好,伴我至今,或將恆久。

我的愛好,純受父親的影響。父親是一個嚴謹的人,在家不拘言笑,但卻很有些特長。他最痛恨抹牌賭博,子女懼怕他的威嚴,誰也不敢碰。但在晚年,爲了各奔前程的子女難得的相聚,他還是默許了這種相聚時的娛樂方式。父親喜歡看書,遇到那些字小的,還要拿出放大鏡,在光線充足的地方細細地讀。手邊經常放着一本四角字典,方便查閱不認識的字,不懂的字、詞、句,偶然也寫文章。多數時間戴上老花鏡研究繪畫,曾經畫得有點名堂,是的,他是一介愛舞文弄墨的書生。他高興的時候拉一把二胡,最愛唱《沙家濱》、《紅燈記》選段。鬱悶了吹一管長簫,“嗚嗚咽咽”,很是悲涼。他的子女中,只有哥哥愛拉二胡,我愛看書,也愛寫寫劃劃。而妹妹愛畫,愛寫,最近還迷上了古樂器。

最開始的時候我愛畫畫,見縫插針的畫,但不得要領,父親認爲我沒有天賦放任不管。後來有人惋惜他橫溢的才華無子女擁有,他便教了妹妹畫。而我經年的胡亂塗鴉終究還是累了,不再畫,卻留下了欣賞美圖美景的癖好。

說起來我內向,文靜,但遇到說話投機的人,卻是一籮筐一籮筐的話滔滔不絕。遇到好玩有趣的事也會露出與年齡不相符的率真的一面。或許是受父親的耳染目渲,雖然不會玩樂器,也不會識譜,卻愛聽愛唱。曾經也不管有人沒人,還是荒腔走板,高興時唱,不高興時也唱,給人一種像只快樂小鳥的感覺。當然聽的時候居多,尤其最近幾年根本唱不出來,即便唱也唱不完整一首歌,再也大聲唱不了,只是哼哼唧唧的,越發沒勁,只剩愛聽了。有段時間,非常愛聽阿寶王二妮演唱的《小河淌水》,不談歌詞,只說曲調:優美,流暢,意蘊深長。在國外定居多年的堂姐曾說過,聽歌,只要會曲調就行,歌詞可以隨自已的心意填。不錯的,只要曲調入了心,詞是次要的。亦舒曾說只要回到家,將音響擰開,讓無處不在的釋他音樂充斥整間屋子,心情頓時輕鬆起來。什麼是釋他音樂,不得而知,據我淺顯的理解,就是能釋放壓力,獲得歡愉的音樂。心情鬱悶的時候,就愛聽汪峯沙啞着聲音吼兩嗓子:“我該如何存在”或是“我要飛得更高,飛得更高”,眼前晃動着《中國夢想秀》舞臺上那對緩緩扇起的金色翅膀,心情跟着開朗起來。也愛聽些歐美風具有感染力的歌曲,或高昂激越,或淺唱低吟,愛的是那旋律。有段時間愛聽梅豔芳的《女人花》,聽着聽着,聽出無限的悽惋,太哀怨了,我有沉迷下去難以自拔的趁勢,果斷刪除了。後來就喜歡成林江措的《我們好好愛》,非常的陽光。有些時候心煩意亂就聽《大悲咒》,這和信不信佛無關,我喜歡那曲調,安寧,詳和,整個人不再浮躁,定下心來。音樂之於我,有很大的魅力,一段時間不聽,覺得心裏空落落的,有幹凅的感覺。好的、對心情的音樂真是優良的潤滑油。

以上兩個愛好,欣賞的成份居多,而堅持最久的第三個愛好不光將伴我終生,還將給我的精神帶來無比的富足,這就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愛文學並參與其中。

愛上文學,最初是看課外書,在父親每年曬書的時候,或父親看完書後,忘了將他那寶貝小書櫃上鎖,我都要挑幾本書看。父親有本《世上沒有鬼》,膽小的'我看了後不再膽小如鼠,知道不能迷信,要相信科學。在他的藏書中我發現有本他的作文,上面有老師的批註,很有幾篇被評爲範文。這對我有很大的啓發,我暗暗發誓:我也要寫出範文來。但第一次的範文是哥哥幫我改出來的。那一天放學後,我搜腸括肚將作文寫出來,順手擱在桌上到一邊玩去了。在外地工作的哥哥回家探親,每次他都要看看他這個患病的弱小妹妹的作業,這回也不例外。他從外面進來後,拿起我的作文看了起來。看着看着,他把我喊到他身邊,邊指點邊改。第二天,老師將我的作文當範文在班上讀,讓我很是風光了一把。從此我就喜歡上了作文,爲了寫得好,只要見到優美的詞、句我都用本子抄下來,以便豐富自已的詞彙,這當然也是哥哥給我支的招。我盼着每個星期五的作文課,更盼下一個星期一的作文講評課,因爲那是我最激動的時候,我的作文又會被當成範文在全班讀。寫作就這樣和我結下了緣。

沒有讀書,就沒有作文要寫。寫日記的習慣也沒能堅持下來,其實現在看看那時的日記,有些慘不忍睹。那是些空泛的、無病呻吟的少年強說愁的文字,不值一提,倒是閱讀成了我最大的嗜好。《兒童文學》陪伴我整個學生時期,直至沒有讀書很久還在看,不知道人家總說我長不大是不是與這有關,要知道《少年文藝》我都沒買幾本。

少女時代,第一次看瓊瑤的小說是《窗外》,沒什麼感覺,倒是第二本《夢的衣裳》讓我喜歡了很久,特別是那首詩:

我有一件夢的衣裳,

青春是它的錦緞,

歡笑是它的裝璜,

我再用那無盡的思量,

把它仔細剔透精鑲。

……

喜歡她作品的語言美,意境美,人性的真善。但看多了未免有牢美疲勞。這時候我接觸到了亦舒,她的作品現實、巴辣,很多時候一針見血,將人性虛僞的、醜陋的一面揭示出來,很有魯迅的文風。只記得她說過大意是這樣的話:童話故事,只有公主與王子幸福地結婚了就沒有下文,那是因爲愛情在婚前,婚後的開門七件亊:柴米油鹽醬醋茶會讓愛情變味,乏色,要經營好它是一門高端學問。她還說:多年來我在不斷的尋找一個可以幫我,供我依靠的人。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到最後才發現,只有自己才能幫助自已度過一關又一關,自已纔是最能依靠的人。她還說一個人的時候,看《飄》的拷貝很是享受,我買來《飄》的上下集書,卻一行也未看,無他,沒時間,心不靜,好書看來也會味同嚼蠟,糟糕了心情,辜負了好文章。

其實對我影響最深的是戴爾.卡耐基的《人性的光輝》,還有《人性的弱點》。那是我最苦悶,最難過的一段曰子,哥哥知道他的那個弱小的妹妹正在受煎熬的時候,他將他這兩本書的手抄本送給我,拿着這兩本厚厚的手抄書,我無語凝噎,這份濃厚的親情讓我沒齒難忘。後來他特地買了這兩本書送給我,我一直將它們珍藏着。搬了幾次家,無論什麼書,我從未賣過。那是因爲,除了有收藏意義外,一段時間沒看書,就會覺得自己要生鏽了一樣。很多的道理明白,就是不記得,看書卻能警醒。

一個人,心是不會空的,不是裝着信仰,就是裝着愛好,或者裝着恩怨情仇,事業家庭等等。我喜歡幹活的時候聽音樂,這樣幹活不累,不知不覺幹完。喜歡閒暇之餘看書,哪怕一段兩段,書給人的啓迪和想象是影視無法給予的。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不敢以此自居,卻能明理,達觀。我陶醉在音樂和書裏,做個有內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