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勤勞與儉樸的名人名言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關於勤勞與儉樸的名人名言

——《左傳·宣公十二年》

意譯:老百姓的生計在於辛勤勞動,只有勤於勞作,財物纔不會匱乏。

儉而不吝,可矣。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

意譯:人能做到既節儉又不吝嗇,就可以了。

有德者皆由儉來也。

——[宋]司馬光《司馬溫公集·訓儉示康》

意譯:有道德的人都是因爲重視儉樸而來。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意譯:從節儉變得奢侈容易,從奢侈轉到節儉則很困難。

儉則寡慾。

——[宋]司馬光《司馬溫公集·訓儉示康》

意譯:節儉就少慾望。

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

——[清]金纓《格言聯璧·持躬》

意譯:儉樸就能節約,節約就能使各種好事層出不窮,奢侈就會放縱,放縱就會使各種壞事接踵而來。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唐]李商隱《李義山集·詠史》

意譯:縱觀歷史上的賢人、國家與家庭,都是因勤學儉樸而成功,因奢侈而失敗。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意譯:節儉,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

儉則足用,儉則寡求,儉則可以成家,儉則可以立身。

——《古今圖書集成·家範典》

意譯:節儉可以使家用充足,節儉可以少向別人求借,節儉可以使家庭興旺,節儉可以使自身發展上進。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朱柏廬《治家格言》

意譯:即使一頓粥、一頓飯,也應當想到它來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絲、半根線,也要想到勞作的艱半。

惟儉可以惜福,惟儉可以養廉。

——[清]錢泳《履園叢話·安安先生》

意譯:只有節儉纔可以維護幸福,也只有節儉纔可以培養廉潔。

奢者富不足,儉者貧有餘。

——[清]金纓《格言聯璧·持躬》

意譯:奢侈的人雖富而常嫌不足,儉樸的人雖貧而常覺有餘。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張衡傳》

意譯:人生勤勞,不去求索怎麼會有收穫。

富貴本無根,盡從勤裏得。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徐老僕義憤成家》

意譯:富貴不是長出來的,而是勤勞得來的。

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

——《荀子·修身》

意譯:遇到勞苦的事情就爭着去做,碰到享樂的事情就讓給別人。

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尚書·大禹謨》

意譯:在國家事業上要勤勞,在家庭生活上要節儉。

勤能補拙,儉以養廉。

——[清]《格言聯璧·從政》

意譯:勤奮能夠彌補笨拙,節儉可以養成廉潔。

君子以儉德避難。

——《周易·否》

意譯:君子用儉樸的德行來避免危難。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宋]歐陽修《伶官傳序》

意譯:憂患操勞,偏可以使國家興盛;安逸享樂,就會促使自己滅亡。

凡不能儉於者,必妄取於人。

——[清]魏禧《日錄裏言》

意譯:自己不能儉樸的人,必定會非分地向別人索取。

習閒成懶,習懶成病。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

意譯:習慣於清閒就是懶,習慣於懶就是毛病了。

仁以厚下,儉以足用。

——[北京]司馬光《資治通鑑》

意譯:對百姓仁愛之心,百姓就可以富足;以節儉辦事,財力就能充足。

凡言節用,非偶節一事便能有濟,當每事以節儉爲意。

——《宋史·卷三四二·樑燾列傳》

意譯:講節儉費用,不是偶爾在一件事上節儉就能起到節儉的作用,應當每件事都要講究節儉。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

——[北京]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十四

意譯:有計劃地索取,有節制地消費,就會常保富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紳《憫農二首》之二

意譯:耘田在烈日當空的中午,汗珠滴在禾苗下的泥土;誰知盤中的.米飯呵,一粒一粒都來自辛苦。

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範純仁列傳》

意譯:只有節儉可以使人廉潔奉公,只有寬容可以使人養成好的品德。

儉以寡營可以立身,儉以善施可以濟人。

——《古今圖書集成·家範典》

意譯:節儉少去營求可以立身於世,節儉併合理地施惠可以救濟他人。

滯財之致貧,共害烈於侈靡。

——嚴復《原富》

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

——薛弇《讀書錄》

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

——葉劍英《攻關》

我們平時說“勤學苦練”。苦,並不是“傻”的意思,而是說:練功時,第一,不要怕吃苦;第二,要苦思。

——蓋叫天《粉墨春秋》

積極勤奮地努力和不計成敗的灑脫是成功的雙翼。

——羅蘭《羅蘭小語》

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