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名言

1、夫婦和而後家道成。——《幼學瓊林·夫婦》

傳統的名言

2、仁者壽。——《論語·雍也》

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4、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5、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

6、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7、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報任安書》

8、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龔自珍《明良論二》

9、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

10、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1、輕諾必寡信。——《老子》

12、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1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14、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李清照《烏江》

15、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16、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17、能勝強敵者,先自勝者也。——《商君書·畫策》

18、以家爲家,以鄉爲鄉,以國爲國,以天下爲天下。——《管子·牧民》

19、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

20、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荀子·修身》

21、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列傳》

22、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伊訓》

23、仁者無敵。——《孟子·梁惠王上》

24、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

2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26、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27、見利思義。——《論語·憲問》

28、莫道桑榆晚,爲霞尚滿天。——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29、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30、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31、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爲。——朱熹《朱子語類》

32、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33、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張載《正蒙·乾稱》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35、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36、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

37、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38、見善則遷(學習),有過則改。——《周易·益·象》

39、父不慈則子不孝。——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

40、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孝經·天子》

4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

4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

4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爲政》

44、臨難毋苟免。——《禮記·曲禮上》。

45、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

46、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47、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48、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弇列傳》

49、改過不吝。——《尚書·仲虺之誥》

5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周易·繫辭上》

51、父慈而教。——《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52、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5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5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55、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

5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57、禮之用,和爲貴。——《論語·學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