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文推薦_文學的藝術

文學是語言藝術,文學作品以詩歌的語言最爲精練,感情最爲豐富。可以說,欣賞詩歌是欣賞文學作品的基矗本文擬就詩歌教學策略談一點個人意見

好美文推薦_文學的藝術

詩歌這種文學樣式,偏重於抒情言志,抒情詩自不待言,即便是敘事詩或闡明哲理的詩,也必須飽含詩情,才能真切感人。情緒和感情是詩的基矗詩歌與其它文體相比,能較爲充分地顯示作者的品格和情懷。優秀的詩篇能豐富和美化精神生活,並啓示真理。但它不直接告訴讀者應當如何如何,而是以默默的持久的力量,改造並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淨化人們的靈魂。閱讀欣賞詩歌,應從情緒和感情着眼,從語言入手。

中國是詩的國度。古代詩歌遺產光輝燦爛,“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的新詩成績斐然。中學語文課本編選了不少古詩、新詩,而詩歌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如何確定教學重點,如何運用教學方法,衆說紛紜,教學效果一直不怎麼理想。

我以爲,總體說,詩歌的教學重點是領悟感情,品味語言,適當傳授知識。教學方法主要是點評、朗讀、背誦。通過點評得其精要,通過朗讀領悟作品所抒發的思想感情;進而背誦,加深理解,並且作爲一種素養積澱下來既經濟又受用不荊。

先說古詩教學。選入中學語文課本的古詩,一般都比較淺顯。當然也還有個語言障礙的問題,但只要引導學生參照註解,必要時講一下背景作爲輔助,就不難疏通內容大意,領會思想感情。但不要求理解得很透徹,不宜鋪排講解,一首小詩分析一兩節課,佔去大量教學時間。詩的意境可以不涉及,因爲很難說清楚,學生也難於理解。詩的風格也難講難懂,如陶淵明的樸厚,李白的飄逸,杜甫的沉鬱,三言兩語講不清楚,也不易理解,深入品味可以留待將來揣摩。煉字用詞倒要有選擇地講一講,因爲有利於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古詩詞在這方面很講究,例子很多,例如“春風又·綠江南岸”,“紅杏枝頭春意·鬧”,“僧·敲月下門”,“微風燕子·斜”,“窗·含西嶺千秋雪”,“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春江水暖鴨先·知”,“雲·破月來花·弄影”,等等,其中加點的字都是很值得揣摩的。但最終還要集中精力朗讀、背誦。朗讀要處理好句中停頓,做到清晰流利,感情恰如其分,抑揚頓挫不作爲硬性要求。一般不用藉助手勢動作。朗讀流利後就可背誦,最好能在課堂完成;理解便於背誦,暫時不很理解也可以背誦。有條件的`教師,指導學生嘗試吟誦,也不失爲一種好方法。至於體裁、格律知識,很有用,要講一講,但要講得通俗易懂。鑑於我國幅員遼闊,方言衆多,語文教學發展不平衡,許多教師缺乏這方面的常識,這裏着重介紹一些,供教學參考。

古代詩歌分兩類,一是古體詩,一是近體詩。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諸體。後世使用五言、七言較多。五言簡稱“五古”,七言簡稱“七古”。古體詩不拘句數,不求對仗,也不大講平仄,用韻較爲自由。近體詩是相對古體詩而言的,產生較晚,起源於南朝,至唐初成熟。其中的律詩,形式固定,格律嚴密,每首八句。單句叫出句,雙句叫對句,合起來稱爲一聯。一二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頷聯、頸聯一般要對仗。首句可用韻可不用韻,通常押平聲韻。五言簡稱“五律”,七言簡稱“七律”,十句以上的稱排律。其中的絕句,又稱絕詩、截句。它好像截取律詩的一半,每首四句。就其規格看,有的後一聯對仗,類似律詩的首聯、頷聯;有的前一聯對仗,類似律詩的頸聯、尾聯;有的兩聯都對仗,類似律詩的頷聯、頸聯;有的不用對仗,類似律詩的首聯和尾聯。絕句的韻腳在二、四兩句,通常押平聲韻。第一句如押韻,也押平聲字。絕句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兩種,簡稱“五絕”和“七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