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口氣經典美文

我平日愛收集一些狂人狂語,讀起來有一種快感,就彷彿是吹出碩大泡泡糖的小孩,覺得世界盡在自己掌握中了。

天才的口氣經典美文

據粱實秋回憶,那時梁啓超去大學演講,開場白往往是兩句話,頭一句是:“啓超沒有什麼學問——”然後眼睛向上一翻,輕輕點一下頭:“可是也有一點嘍!”真是見過謙虛的,但沒見過這麼謙虛的。

章太炎素有“章瘋子”之稱。一次他上街買書,回去時叫了一輛三輪車,但卻始終說不出自己的住所在哪裏,想必是忘了。於是只好告訴車伕:“我是章太炎,人稱章瘋子,上海人個個都知道我的住所,你難道不知道嗎?”車伕搖搖頭,只得把他拉回原處。

相形之下,畢加索的運氣永遠是那麼好。1927年的一天,畢加索在巴黎地鐵站的人羣中,發現了一個天藍色眼睛、淺黃色頭髮的女學生,他上前一把抓住她的胳膊,肆無忌憚地說:“我是畢加索,我和你將在一起做一番偉大的事業。”經過6個月的交往,少女終於向畢加索投降了。

叔本華一向以狂著稱,但最不買賬的就是他的母親。其母倒也不是凡角,而是19世紀末期德國文壇十分走紅的女作家,地位大約與今天的池莉相當。她從來就不相信兒子會成爲名人,主要是因爲她不相信一家會出兩個天才。

兩個人最終徹底決裂,叔本華憤而搬出了母親的家,臨走前他對母親說道:“你在歷史上將因我而被人記住。”狂語後來果真變成現實。

叔本華的弟子尼采繼承了老師的這種狂勁,在論證“上帝死了”時,尼采說:“世界上沒有上帝,如果有,我無法忍受不成爲上帝。”狂中帶有幾分周星馳式的無厘頭味道。

至於莫扎特,大家都知道他是個天才,他自己也不否認這一點,因此驕傲成了他天性中極強烈的情緒,當時就有人認爲他“渾身上下都是驕傲”。莫扎特喜歡收集人家恭維他的`話,詳詳細細地在給別人的信裏報告。這不免顯得有幾分孩子氣,大概他至死還是未長大的神童。

他在一封信中這樣說:“高尼茲親王對大公爵提起我的時候,說這樣的人世界上一百年只能出現一個。”

其實,照今天的標準來看,他的自我評價實在過於謙虛,一百年太短,如果要加一個期限,我想是一萬年。

說到莫扎特,不能不提另一個大音樂家威爾第。威爾第年輕時十分狂放,所有前輩都不在話下,但隨着年齡逐漸增大,才認識到自己的侷限。他曾有如下一番妙論:“二十歲時,我只說我:三十歲時,我改說我和莫扎特;四十歲時,我說莫扎特和我;而五十歲以後我只說莫扎特了。”

這實際上也反映了許多年少狂人的共同心態,年輕時常發狂語,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爲了標新立異,吸引看客;年長出名之後,反倒誠惶誠恐起來,有了一點歷史的與宇宙的眼光,覺得在浩瀚的歷史和廣袤的宇宙中,個人永遠只是一個“虎克的小點”,如何給自己在人類精神創造史上一個恰當的定位,是難上加難的,當然就不免陷入無邊的困惑之中。

就連著名的狂人叔本華也不例外,一日,他在花園裏凝視着花朵發呆,園丁走過來問他:“你是誰呀,幹嗎待在這裏?”叔本華回答:“如果你能告訴我我是誰,我將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