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的鳥兒也能飛翔美文摘抄

她是一個在戰爭期間被凝固汽油彈燒傷的不幸女孩,更讓她痛苦和難堪的是,她赤身裸體哭喊着拼命奔逃的那一幕,被一位戰地記者拍攝下來,並發表在全世界的各大媒體上。她揹負着沉重的心理包袱,整天鬱鬱寡歡,任何人的勸解她都聽不進去。她像一隻受傷的鳥兒,棲棲惶惶,顧影自憐。她覺得前途渺茫,這樣一過就是十多年。

受傷的鳥兒也能飛翔美文摘抄

直到那次,與一個老獵人的意外相遇,才改變了她,拯救了她。

那天,她感到心情十分沉悶,便外出散心。她看見一個老獵人正在打獵,槍聲響過之後,一羣受驚的鳥兒倉皇飛走。老獵人的槍法不錯,打中了一隻鳥兒。令她意想不到的是,那隻翅膀受了傷的鳥兒跌落地面後,並沒有放棄逃生。它拼命扇動翅膀撲騰了幾下,力不從心地飛起來,然後又落下。如此飛飛落落幾次後,它終於找到了帶傷飛行的平衡點。當它再一次執着地飛起來時,飛翔的姿勢雖然顯得有點笨拙,但很平穩。它慢慢地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漸漸變成了空中的一個小黑點,消失不見。

她被那隻受傷但無比堅強的鳥兒震撼了,不禁喃喃地說:“它拼命地飛,難道它的傷口不痛嗎?”

老獵人說:“傷口當然痛。”

“那麼,它是帶着疼痛飛翔了?”

老獵人想了想說:“是求生的慾望讓它飛起來的。它知道,此時只有忘記痛、放下痛才能飛起來。跟痛相比,生命更重要,未來更重要啊!”停了停,老獵人又補充了一句:“打了幾十年的獵,受了傷卻能成功逃走的'鳥兒我見過不少了。”說完,他徑自走了。

老獵人的話像一縷陽光,照進了她封閉多年的心窗。

從此,她像變了一個人。她四處奔走,藉助那張照片帶給她的“名氣”,積極投身到反戰活動中。她原諒了當年投擲炸彈的飛行員,並跟那位攝影記者保持着聯繫。她創立了一個基金會,爲戰爭遺孤建造醫院、學校。30多年後的今天,她的身份除了妻子、母親,還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親善大使。她就是著名的越戰新聞照片《戰火中的女孩》中的主人公,她的名字叫潘金福。

回顧所經歷的一切,潘金福說:“當年照片中的我在奔逃,而現在是飛翔。”

是啊,放下屈辱和痛苦,受傷的鳥兒也能飛翔。拋開心靈的包袱,未來永遠比過去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