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一天算一天美文

友人和我閑談,提起某次和在故國大都市的侄子通越洋電話。侄子年過三十,要和爲了跑新聞足跡遍佈各大洲的伯父交流人生觀,問:“您怎樣規劃自己的人生?”伯父回答:“我啊,過一天算一天。”侄子順坡下驢,說:“我也是。”友人不好直接批評侄子,憋了一肚子氣。

過一天算一天美文

友人對我說:“我是電視臺的新聞記者,以‘新聞’爲關鍵詞的生活,並無任何預警,我無從計劃,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如果半夜接到電視臺的緊急通知,那是來了突發事件,我得馬上趕赴現場。平時上班時打開電腦,搜索各大新聞網絡,尋找線索。我的生活態度,是由‘先有新聞再有報道’的職業被動性決定的,除非導演新聞或虛構新聞。”

剛建立家庭一年,幾個月前得一女兒的侄子,該不該效法新聞工作者的過日子法?或者,提升一個層次?年輕人的人生應是主動還是被動?據友人說,侄子“含着金鑰匙出生”,他爸爸在20世紀90年代的經商潮中,投資屢屢得手,賺下可觀財富。去年,老爸送給兒子的生日禮物,是嶄新的寶馬350跑車。父蔭下的年輕人,免費住價值千萬的房屋,一天天養尊處優,自不待言。他最“繁重”的工作,恐怕是偶爾遇上保姆請假,半夜裏嬰兒在隔壁啼哭,被太太揪耳朵,不得不起牀,調進口奶粉,拿給抱着嬰兒的太太。不錯,靠上一輩賺來的財產,他和妻小都不必爲明天的房租、將來孩子的入托費、進私立學校的贊助費之類發愁。

然而,友人的憂慮是有理由的。年輕人物質生活再富裕,人生道路再順遂,都必須有近期計劃、中程目標、遠程願景。自我人格的完成和“安樂茶飯”畫不了等號。哪怕僅僅出於“謀殺時間”的必要,也得籌劃去哪裏打高爾夫,往哪個地方觀光,去哪裏逛博物館、看比賽。何況,終生過“行屍走肉”的.日子,並非天賜特權;相反,它藏匿着無窮禍患——天下多少惡行,來自失去生命的方向?吸毒、酗酒、飆車、暴力犯罪,錢太多把後代毀掉的例子,要多少有多少!

如此說來,“有的是明天”但偏偏“過一天算一天”的生活方式必須拋棄。進取的人生和頹廢的人生,分水嶺就在於目標之有無,鬥志與韌性的強弱。爲今天設立起跑線,確定好“小目標”,使得生命豐盈。每年元旦寫下的“新年獻詞”,歲末予以檢討,若慚愧多於欣喜,明年,你要實際一些,勤奮一些。終於,計劃上的“目標”與總結裏的“所得”重合,那一天單爲了駕馭自我的能耐,你就該自豪一陣!

話說回來,起步之前制定的生涯規劃和耗去大半人生之後的總結,後者遠高於前者的稀少,“一不小心就成功”的人們,絕大多數是受命運殊寵的幸運兒,一般人強求不來。我們只好承認,期許太奢侈,現實付不起這個高價。然而,不管二者差距多大,只要最後交得出“問心無愧”的總鑑定,那這輩子算合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