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放大你的格局經典美文

古往今來,誰的生活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任何人的成長道路都可能遭遇不幸。怎麼辦?誰能在不如意的現實生活中,樂觀地發現生活之美,誰能心胸豁達地接納和化解生活中的不如意,誰就可能成爲命運的主人。

請放大你的格局經典美文

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兩個著名詩人的命運可以說明這個問題,那就是柳宗元劉禹錫。他倆年紀相仿,遭遇相同,同時考中進士,同時因參加政治革新被逐出長安,同樣被長期貶謫。但因爲兩人格局寬廣不同,他們的寫作情趣、生活境況乃至壽命長短都迥然不同。

柳宗元被貶到永州時33歲。因爲自感冤屈,他總是想不開,反映到詩文中,總是流露出一種無法排遣的悽苦。靈魂中涌溢出來的黯淡,把世界上的一切都染成灰濛濛的。你看他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大雪籠罩千山萬徑,白茫茫一片,沒有飛鳥,沒有行人,只有江邊一葉孤舟上,有那麼一個披蓑戴笠的漁翁,在獨自垂釣。

景是黯淡的,情也是黯淡的。漁翁在這樣艱難的境遇中獨守寒江,釣的哪裏是魚?分明是渴望釣到皇帝爲他平反的那一紙詔書啊!

這樣釣了10年,柳宗元終於有幸被召回朝廷,可誰知他剛興沖沖地趕到長安,卻被一瓢冷水衝到了更偏遠的柳州。這年他43歲。“不知從此去,更遣幾年回”,他把有限的歲月一天一天向無限中數去,他把滿腔的委屈化成了無邊的悽苦,他視寬廣的大道爲絕路。僅僅4年,就悽慘地客死在柳州。聽聽他這酸澀的歌聲吧:“海畔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爲化得身千億,散向峯頭望故鄉。”

與柳宗元相比,劉禹錫的人生格局要大得多。劉禹錫遭貶時34歲,正春風得意,一覺醒來卻被趕出了朝廷,他的苦悶是可想而知的。好在他胸襟博大,積極樂觀,看什麼都能發現美好。他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能將辯證法用於立身處世,讓自己從有限的時空中跳出來,在更高的.層面上求得心理平衡。在巴山楚水這樣的淒涼地區被棄置20多年,回來後成了出土文物一樣的老古董,許多朋友都死了。但他卻想得開、放得下,豪情滿懷地唱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詩句。儘管把自己比作“沉舟”“病樹”,但他善於“忘卻”自己的悲苦,忘卻自己的得失,把自己放到廣闊的時空背景上來關照,使自己得到了徹底的解脫。

悲觀狹隘的柳宗元只活了47歲,胸懷坦蕩的劉禹錫卻活到了古稀之年,實在令人感嘆。俗話說,再大的烙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誰要想烙出人生價值的大餅,就一定得有一口用來烙大餅的大鍋,也就是放大自己的格局。否則,就可能一葉障目,難以走出不如意。

其實,從某一個階段某一個局部來看,黃河九曲,總是彎彎繞。但站在高處從整體來看,彎彎繞再多,也無法阻擋黃河入海流。

試想一下,一粒鹽混入了你的眼睛,你是啥感受?如果把它放入你的水杯呢?鹹味即使還有,也會淡許多吧?如果把它放入水盆裏,還有鹹味嗎?如果把它拋入江河湖泊呢?

鹽還是那一粒,爲什麼滋味各不同?格局使然也。眼裏只盯著蟲子不放的鳥兒,是不可能飛到白雲之上的;只有眼裏和心中裝滿了天地山河的雄鷹,才能自由自在地在天地之間翱翔!

你想你的人生精彩嗎?請從放大你的格局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