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溝通能夠解決孩子問題

要全面瞭解孩子,除了與孩子加強溝通交流外,還離不開學校老師的配合。特別是住校生,他們一週至少有五天時間都生活在學校裏,學校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要想家庭教育的影響力不在學校環境中喪失,與老師的配合就必不可少。這種配合需要家長積極主動,不能消極被動地等待老師找上門來。

家校溝通能夠解決孩子問題

以前,我把孩子的教育全盤託付給老師,雖然忽視了家庭教育,但這樣做至少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我對老師一直非常信任,也非常尊重。從學前班到高中,兩個孩子的五六十位老師,我都拜訪過,有的還曾多次拜訪。

尊重老師,首先要理解老師,體貼老師。他們默默無聞地爲教育事業奉獻,像一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要理解老師,就要設身處地地站在老師的立場上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在家長的理解、尊重、感激、讚美下,老師就自然而然能在課堂上創造一種愛的氛圍,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有了這種氛圍和環境,教育便步入了良性循環。

學生在校內出了問題,有的家長不從自身找原因,而是專挑老師的毛病,動輒到學校找老師理論,甚至大吵大鬧。老師受到了傷害,心理肯定不平衡,帶着情緒去上課,去教育孩子,這樣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尊重老師,就要研究教育規律。家長和老師交流,不講外行話,講出來的話有道理,老師才願意聽,才樂意同你交流。你可以向老師提建議和意見,只要你的建議和意見中肯、合理,並且具有建設性,老師一般是非常樂意接受的。他會認爲你在全力配合他的工作,還會真誠地感謝你呢!

尊重老師,就要經常和老師交流,交流的.過程也是向老師學習的過程。大多數老師都有着豐富的教學經驗,他們身上有好多值得家長學習的地方。如果各位家長都能尊師重教,真心實意地向老師學習,不但會成爲教育的內行,還能牢牢掌握教育孩子的主動權。

要想和老師配合好,家長就要多跑學校,有問題與老師及時溝通,及時解決。在這方面我一直是非常勤快的。

我的兒子賈毅高一時就讀於洛陽市一所重點中學,剛開始是住校。半個學期下來,問題出來了,孩子和後進學生接觸較多,有時還到外邊上網打遊戲,接連幾個週末不回家,在外面瘋玩。結果不僅學習成績逐漸下滑,更爲嚴重的是沾染了一些壞習氣。有一次他爲一個同學打抱不平,還參與了鬥毆,雖然沒造成什麼惡果,而且學校考慮他是初犯,沒有給任何處分,但我還是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我通過調查分析,找出了孩子沾染不良習氣的原因。賈毅所在學校的優秀生大多是走讀生。住校生中有一部分是擴招進來的,學習成績、紀律性都比較差,賈毅接觸最多的是住校生。一個宿舍裏總有個別管不住自己、貪玩、不愛學習的孩子,這類孩子不良習慣較多,如吸菸、喝酒、看內容不健康的書、上網玩遊戲等等。你可別小看了這類孩子的影響,孩子正處於長知識、長身體的時候,世界觀還沒有形成,可塑性極強,好的東西難以接受,壞的東西卻很容易沾上。常言說:跟着好人學好人,跟着巫婆學跳神。賈毅就是這樣沾上不良習氣的。

鑑於這種情況,我不讓兒子再住校,在學校附近找了個熟悉的退休職工,讓兒子在他家吃住,這樣就減少了他和那些後進孩子的接觸機會。

不讓孩子住校,雖堵塞了一些漏洞,但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當今社會,許多成人的不良習氣在孩子身上都有所表現。今天這個同學過生日,明天初中同學聚會,過多的應酬消耗了兒子的精力,他的心思不能完全放到學習上。在這期間,賈毅上網的頻率有增無減,學習成績直線下滑,偶爾還有違反紀律的現象。老師對他印象不佳,他的座位總是倒數二三排。這個班級座位是按成績排的,後邊的學生都是所謂的“差生”。這些學生本來自制力就差,沒有自信心,座位排到後邊正好給他們說話、做小動作、看閒書創造了有利條件。

顯而易見,賈毅這樣下去必然進入惡性循環:孩子學習成績下滑,違反紀律,老師自然不滿意,就要經常批評;孩子表現不好,還不願意挨批評,就產生牴觸情緒;老師的不滿意、孩子的牴觸情緒,必然破壞和諧的教學和求知氛圍。這樣一來,老師教起來吃力,孩子也把學習當成一種負擔,越來越不感興趣。長此以往,不要說考重點大學,恐怕連普通大學也難考上。

我在束手無策的時候,想到了“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打算讓兒子轉學。徵得賈毅同意,我把他轉到了洛陽市另一所重點高中。

需要說明的是,賈毅上高中後之所以出現一些新問題,並不是因爲學校教學質量不高,也不是因爲老師敬業精神不強,主要是賈毅剛到高中沒有過渡好。

我分析發現,高中和初中存在着不少差別:一是管理模式不太一樣,初中是保姆式管理,高中注重培養自我管理能力;二是思維模式不一樣,初中偏重於記憶,直觀思維較多,高中主要靠理解,注重開發抽象思維能力。賈毅在初中階段是靠老師牽着鼻子走過來的,學習相對比較被動,他在初中取得的成績完全是老師嚴格要求的結果。初中知識比較簡單,靠死記硬背也能取得好成績。到高中後知識難度加大,他還用那套學習方法,就明顯感到力不從心了。兩方面的問題湊到一起,孩子一時難以適應,才導致了後來的不良結果。

一個人的成長曆程決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有的家長認爲孩子考上重點高中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成才了,也就不管不問了。有的家長爲孩子擇校非常捨得花錢,然而如果讓他往學校多跑幾趟,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溝通,多和老師接觸,他總會找藉口,說工作忙、沒時間、沒精力。我曾在一所高中做過調查:一個學期內沒有到學校去過一次的家長佔到近一半,只有開家長會時纔去的約佔三分之一。這表明大多數高中生的家庭教育是盲區,孩子處於放任自流狀態。

我的兩個孩子在洛陽讀中學時,有時我在洛寧想起一件什麼事情或一個問題,需要和老師或孩子交流,就馬上乘車到學校去。洛寧距洛陽90公里,坐車需要兩個小時左右。爲了孩子,我到洛陽去就像串門一樣平常。一天下午我去看孩子,路上車子出了毛病,耽誤了三四個小時,到洛陽已是夜裏11點多,學校已經關門了。我想節省幾個錢,沒有住旅館,就在火車站候車室的地板上睡了一夜。由於太累,睡得很實,早上醒來發現腳上的皮鞋被人偷走了。無奈,我赤腳步行兩公里到商店買了一雙鞋,一路上引來許來異樣的眼光,我都報之以善意的微笑……

孩子的成纔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孩子容易受到的誘惑太多了,面臨的挑戰也太多了,一失足就可能造成千古恨。如果我不是往學校去得多,肯定不會及時瞭解孩子的表現,不會及時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也就不會及時針對孩子的情況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