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規矩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老規矩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規矩作文

老規矩作文1

陽光將大海當作調色板,隨意地勾勒出彩虹的輪廓。波浪用力地去擁抱沙灘,討好似的給她送去深海的寶藏,卻被一次次拒絕,無奈地打回了大海的深淵。幾隻海鷗在藍天下翱翔,無憂無慮地哼着輕快的歌謠,我和她就這樣靜靜地坐在美景當中,想着詩和遠方。

她是我從小玩到大的閨蜜,她老家在海南,也就是那片美景的所在地。去年夏天,她盛情邀我及父母到她家做客,一起享受那難得的假期。

“孩子們回來吃飯啦。”她的母親將身子探出屋子,邊揮手邊向我們喊道。“來了”,我如是答道,起身正打算跑回那涼爽的房間,可她卻一動也不動,愣愣地望着遠處的海面,我順着那視線望去,是一艘中等大小的漁船,我知道這是他外公的船。此刻,她外公正與她父親在船上辛勤地勞作着。

今天中午是吃魚,這是今早他們外出海釣的成果:“黑棘鯛”。我狼吞虎嚥地吃着這魚。味道特別鮮美:不同於我們這邊的鯽魚,體大;也不同於海邊的三文魚,肥膩。魚肉帶有一種很清淡的甜味,魚身卻很小,還沒來得及回味,便已所剩無幾,不一會兒,這魚的一面可謂是被我們“掃蕩一空”了。

我將自己的“魔爪”再次伸入盤子,靈活地用筷子夾住魚頭,想要把它翻一面,繼續品味這“人間極品”,可正當我提起筷子要翻動的時候,母親突然站起來,一把打掉了我的筷子,衝我呵斥:“你這是幹嘛,你不知道這是沒有禮貌的嗎?”我一臉茫然,一種委屈的滋味油然而生。我慌忙地扭過頭,想從別人的眼神中得到一絲安慰,卻驚奇地發現其他人的臉色也驟然變得十分嚴肅。就連剛纔還在和我談笑的她,此刻也鼓着眼睛一言不發地瞪着我。

怎麼啦,這是?

這低氣壓逼迫得我有些喘不過氣來,淚水在眼眶中打轉,順着臉頰滴落到了狼狽地躺在米飯和菜、油中間的筷子上。她的母親有些心軟了,走過來摸摸我的頭,安慰着說:“欣雨啊,這吃魚可是有老規矩的。”“什……什麼?”我哽咽地答道。“在我們這個海港城市啊,最忌諱的就是給魚翻身了,因爲魚諧音“漁”,是漁船的意思,給魚翻身,可是意味着翻船啊!”說罷,她便將目光投向那依舊搖曳在遠海的那隻漁船。

看她們望向漁船的眼神,那寫不盡的是擔心與期待,我好像漸漸領會了什麼。這個老規矩中是他們對出海者的祝福,是他們的心靈寄託。那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人兒,那是他們至親至親的人,他們希望他們平安回來,希望一切都變得幸福和美滿。

而這樣的老規矩,我們爲什麼不能好好遵守呢?誰不希望自己的家人平平安安呢?老規矩,老的是規矩,不老的是家人間脈脈的溫情和牽掛。

從那以後,我吃魚再也不翻動魚了。我會一直記住這個老規矩。

老規矩作文2

女大十八變,這是人知常理,我也不例外。作爲一名高中學生,面對着一門門的功課,一堆堆的作業,真是煩惱透頂,自己也覺得判若兩人。

有時冷靜,我也會想,再變也不能沒有規矩。於是我必須要了解“規矩”一詞的意思。據《現代漢語》中的解釋有兩個義項,其一,指一定的標準、法則或習慣,如老規矩,立規矩,守規矩,按規矩辦事啦;其二,是指(行爲)端正老實;合乎標準或常理,如規矩人,字寫得規矩,等等。由此,我想到了學生在學校的規矩就是遵守學校制訂的一些規章制度

規矩是必須要的,但我卻作了大膽的假設,並不應全盤接受。

因爲規矩不一定都是好的,即使是有一些是好的,還有一個時代問題。也就是說今天認爲是對的,明天就不一定認爲對。社會是發展的,觀念也是隨時代的發展變化的。比如過去不主張學生上網,看電視,閱讀課外書籍,認爲那是學生分外的事情。現在學校還開設了微機課,又說多看電視書籍有利於寫作和交際水平的提高,不願看書的學生纔是不好的學生。

至於壞規矩,猶如一棵棵毒草。它會抑制一個人成長,我們必須摒棄它。在這方面,我覺得,我們青少年最應“敢爲天下爲先”,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中國有句古話,叫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無論學什麼做什麼沒有規矩是不行的。這是多少年來形成的普遍認識。但這句古話不適應當今青少年的教育,規矩說的都是用來磨練技術。練技術是需要技術標準的,技術的級別是通過練功取得的。如體育。而青少年的作文卻無技術可練,可指導的地方也只是在認識上、審美上。相反,寫作忌的就是有統一的標準和要求。如果同學們的作文都象流水生產線上的鋼精鍋,個個是一個模樣,那可就慘了。法國雕塑大師羅丹說過,有個性的作品纔是美的。藝術貴在與別人不一樣。既然青少年的作文沒有統一的標準,哪裏還有什麼規矩呢?

有些家長要求老師嚴厲管教,這種願望固然是好的。可是自己整天忙着賺錢,甚至還耽誤子女的課程。還有不跟老師請假卻帶着子女去喝酒什麼的,這不是破了學校的規矩了嗎?

人人都說要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更新知識觀念,但遇到問題具體操作起來就沒那麼容易了。最近我在家裏被說成一個不聽話的女孩,要麼看電視,要麼看些輔導書,難得象初中那樣規規矩矩地寫作業。我看得多,寫得少,常被爸媽說成是走馬觀花,越看越嘰咋。

我喜歡自己沒有大人眼中的規矩。更不想做一個父母眼中百依百順的女兒。也希望老師和父母理解我沒有規矩的執着。

規矩,是約定俗成的。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風,校風,創建一個和諧氣氛

老規矩作文3

“叮叮叮叮……”鬧鐘如時響起,老規矩又該叫去孫子起牀上學了。

“熊孩子、熊孩子,快起牀了,再睡的話上學該遲到了。”看看這屋裏四處散落的玩具再看看那亂丟的書本,老規矩心裏好一陣嘆息。“昨晚不是叫你收拾好你房間嗎?今天要上學怎麼都沒個準備?”“爺爺,每天收拾幹嘛?簡直浪費時間,你讓我再睡會兒。”熊孩子眼都沒有睜開,又睡熟過去。

只聽“砰!”的一聲後熊孩子的慘叫聲隨即響起,老規矩連忙跑向那房間,原來熊孩子被那些個雜物給絆倒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不是叫你記住的嗎?”老規矩揉了揉孫兒的頭。“那不都是古人說的大道理嗎?我纔不喜歡那些老掉牙的規矩,現在我們追求的是新思想好麼?”熊孩子眼裏強忍着淚水,固執地說道。“要吃了虧你纔會明白啊。”老規矩搖了搖頭。

“未雨綢繆”這也是老規矩常說的,他出門總是要帶傘的。而熊孩子看着這萬里無雲的天氣總是嫌帶傘麻煩,將其丟在家裏便走了。沒錯,上學的路上,大雨對這熊孩子進行了洗禮。“你的新思想已經出錯兩次了,那麼現在起該聽我的老規矩行事了。”老規矩意味深長的看着孫子。熊孩子雖有不甘,卻也無話可說。

中午爺倆在外邊吃飯,熊孩子看着別人插隊也想要去,不料被老規矩一把揪回來了。“先來後到,別忘了。”看着爺爺那一臉嚴肅,熊孩子只得作罷。

下午放學,熊孩子一臉委屈走出校門“爺爺,這次考試我不是第一名,那原本是屬於我的,第一名他作弊了,我真的都看見了……嗚嗚嗚……”“沒事兒,君子坦蕩蕩,你永遠要記着。”老規矩擦乾了孫子小臉兒上的淚珠。

在這個不走尋常路的時代,規矩似乎就是用來被打破的,但“新思想”不總是進步的,反而許多“因循守舊”的老規矩纔是值得我們踐行的傳統。

是的,老規矩帶不來增加的GDP;帶不來一棟棟的高樓大廈;帶不來升官發財的政績……但它滋養的卻是人的心靈。“老規矩”的迴歸帶來了真善美的迴歸,呼喚着民衆靈魂與人性之美,讓踏實、上進、禮貌、誠實等如一泓清泉,去洗濯外界的焦躁和污濁。

爲什麼要做一個遵守規則的“老規矩”?你是否也怕你的“熊孩子”在某天衝你問:“爲什麼我排半天的隊,那人插隊只用了一秒?爲什麼我複習這麼久,別人一張小抄就可以比我成績好?”

那你可以告訴他:因爲守規矩,纔是世界上最平穩的路。

老規矩作文4

古老的西城,流淌的西江,吆喝聲在繁雜的香味中縈繞在繁華的西城街市。一家店面,不大不小,兩個男人,一老一少。少年正紅着臉對老者喊道:“我沒錯,在祕製醬料莉加點糖,味道更好了,不是嗎?”

老者將手中的茶杯重重按在桌上,茶水洋溢出來,順着老舊的木桌在地上淌成了一條“河”。他嘴裏的菸斗抽搐着,說:“不準就是不準,老祖宗傳下來的,憑你,就能壞掉嗎?”

少年扯着喉嚨喊道:“我沒錯!”頭也不回地跑出老店。下午的街道愈加繁華。安樂椅在秋風中獨自搖曳,不知名的青藤纏上老梧桐,誓要爭一個高低上下。杯盞茶涼,夕陽餘暉映着遠方山黛的臉龐,蒼老的手指在木桌上敲出一曲只有他能聽明月的調子。

八年後,當初的少年已然功成名就——家喻戶曉的作家。他喜歡遊覽各地,領略當地的風土人情。不知是天意的驅使,還是當初的不甘,他又回到西城。城角的那家老店,緊閉着,沒有人站在門口迎接這個風塵僕僕的流浪者。招牌沾滿灰塵,他用衣袖小心拭着。推開吱嘎響的店門,灰塵撲面而來,一切都因陽光的重新眷顧變得有生氣起來。他找尋着,又不知自己在找尋什麼。安樂椅安靜地躺在靜謐的小院,陽光暖暖。

“小紀,是你回來了嗎?”與他同齡的兄弟拍打着身上的灰塵,笑着看他。

“你可是走有八年了吧?真夠久的,你看這店,又老了吧!”

“小凡哥,我爸——爸,他還好嗎?”男人小心地問道。

“老紀先生,他三年前過世了,是街坊鄰居幫忙下葬的。”

男人明顯一怔,向後退後了幾步,幸好扶住安樂椅纔不至於跌倒。他哭了,這是他在第二次老店流淚。

“走,你爸還有話要對你說呢!”

男人再次踏入父親的房間,當初就是在這裏第一次讓父親嚐了他的新菜,卻遭到了父親大罵,因爲他往祖傳祕製醬料莉加了糖。牀頭放着父親的照片。照片裏的人和藹可親,他記得父親是從不拍照的,他擔心相機會將人的魂兒吸了去。牀頭還有一封信,寫了什麼,他已忘記,只是最後一句,讓他又哭了起來。

“兒子,你是對的,我太遵循先祖的規矩了,其實,加了糖的祕製醬料更好地去除了食材本身的苦澀。”

“你爸生病後,堅持讓我們帶他去照相館,他得讓他兒子知道他一直在等他兒子回家。”照片中的父親露出這生罕有的笑容,留給終於回家的兒子。

繁雜的香味添了一絲甜甜的滋味,吆喝聲此起比伏。西城街角重新開了一家店,店主很年輕,據說還是某知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