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禮儀的故事11篇

社會一直以來都在提倡講文明,懂禮貌,然而,如今依然存在着許許多多不文明的人與現象,而這些終將影響社會的發展。 即便如此,從古至今也存在一些非常注重文明的人,下面小編整理了古代時期的關於禮儀的故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禮儀的故事11篇

禮儀的故事 篇1

“千里送鵝毛”的故事發生在唐朝。

當時,雲南一少數民族的首領爲表示對唐王朝的擁戴,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飄過沔陽湖時,好心的緬伯高把天鵝從籠子裏放出來,想給它洗個澡。不料,天鵝展翅飛向高空。緬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幾根鵝毛。緬伯高急得頓足捶胸,號啕大哭。隨從們勸他說:“已經飛走了,哭也沒有用,還是想想補救的方法吧。”緬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長安,緬伯高拜見唐太宗,並獻上禮物。唐太宗見是一個精緻的綢緞小包,便令人打開,一看是幾根鵝毛和一首小詩。詩曰:

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遠遙。

沔陽湖失寶,倒地哭號啕。

上覆聖天子,可饒緬伯高。

物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

唐太宗莫名其妙,緬伯高隨即講出事情原委。唐太宗連聲說:“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這個故事體現着送禮之人誠信的可貴美德。這天,人們用“千里送鵝毛”比喻送出的禮物單薄,但情意卻異常濃厚。

禮儀的故事 篇2

藺相如是春秋戰國時期趙國的大臣,他很有見識和才能。在“完璧歸趙”、“澠池相會”兩次外交鬥爭中,捍衛了趙國的尊嚴,地位在名將廉頗之上。

這使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爲趙國立下了赫赫戰功。藺相如但是是憑一張嘴巴,說說而已,有什麼了不起,反而爬到我的頭上。必須要侮辱他一番。”

藺相如聽說後,儘量不跟廉頗會面,每次出門,避開廉頗,有時甚至裝病不去上朝。

有一次藺相如外出,遠遠看見廉頗的車馬迎面而來,連忙叫車伕繞小路而行。藺相如手下的人對他這樣卑躬讓步的作法感到委屈,紛紛要求告辭還鄉。藺相如執意挽留,並耐心地向他們解釋說:“諸位認爲廉將軍和秦王相比,哪個厲害?”衆人都說:“當然廉將軍不及秦王了。”藺相如說:“對啦,天下的諸候個個都怕秦王,但是爲了趙國,我敢在秦國的朝廷上斥責他,怎樣會見到廉將軍倒反而害怕了呢?你們的情緒我是理解的,但是,你們想過沒有,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攻打趙國,就是因爲趙國有我和廉將軍兩人的緣故。如果兩虎相鬥,勢必兩敗俱傷。我不計個人恩怨,處處讓着廉將軍,是從國家的利益着想啊。”聽了這番話,大家都消了氣,打消了告辭還鄉的念頭,反而更加尊敬藺相如了。

之後,有人把藺相如的話告訴了廉頗,廉頗大受感動,慚愧萬分,覺得自我心胸竟然如此狹窄,實在對不起藺相如,決心當面請罪。

一天,他脫下戰袍,赤身揹着荊條,來到藺相如的府第,“撲”地跪在地上,老淚縱橫,泣不成聲地對藺相如說:“我是一鄙陋的粗人,見識淺薄,氣量短小,沒想到您對我竟這麼寬容超多,我實在無臉見您,請您用力責打我吧!就是把我打死了,也心甘情願。”藺相如見到這情景,急忙扶起廉頗,兩人緊抱在一齊。

從此兩人消除了隔閡,加強了團結,同心協力,保衛趙國,強大的秦國更加不敢輕易地侵犯趙國了。

禮儀的故事 篇3

楊時(1053年—1135年)是北宋時一位很有才華的才子,南劍州將樂人(今屬福建)。中了進士後,他放下做官,繼續求學。

程顥(1032年—1085年)、程頤(1033年—1107年)兄弟倆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大學問家、哲學家、教育學,洛陽人,同是北宋理學的奠基人。他們的學說爲之後的南宋朱熹所繼承,世稱程朱學派。楊時仰慕二程的學識,投奔洛陽程顥門下,拜師求學,4年後程顥去世,又繼續拜程頤爲師。這時他年已40,仍尊師如故,刻苦學習。

一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楊時碰到疑難問題,便冒着凜冽的寒風,約同學遊酢(1053年—1123年)一同前往老師家求教。當他來到老師家,見老師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攪,怕影響老師休息,就靜靜地侍立門外等候。當老師一覺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一尺深了,身上飄滿了雪。老師忙把楊時等兩人請進屋去,爲他們講學。之後,“程門立雪”成爲了廣爲流傳的尊師典範。

禮儀的故事 篇4

文明像一把鑰匙,可以把人們帶入禮儀的殿堂;文明像一個指路人,可以在我們感到迷茫的時候,指引我們正確的方向;文明像一縷陽光,可以讓我們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感到溫暖如春。

文明,是文明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中華能成爲禮儀之邦的真實寫照,而我們作爲其中的一員,就更應該努力去把祖國的這個特點發揚光大,展示民族精神。

大家都應該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吧,這個故事中的孔融十分有孝心,他把最大的梨讓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較大的梨給自己的哥哥姐姐們,剩下兩個梨時,他把大一點的梨讓給了弟弟,自己卻吃了最小的梨。說明孔融懂得謙讓的禮儀,年幼時就知道道德的常識。所以,我們一定要學習孔融,要尊老愛幼,尊師敬長。

孔子曾經說過一句話‘不學禮,無以立’。意思是如果人不學禮,那還怎麼做人。古人都那麼注重禮儀,那我們現在有什麼理由能不注重禮儀,不講文明?

記得有一件事,它讓我感到十分自豪。那天,我在少年宮補習,準備回家了,我上了公交車找了一個座位坐下。過了一會,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太太走了上來。她走起路來搖搖晃晃,顫顫巍巍的,好像隨時都有可能會倒下去似的。她環顧四周,希望有一個位置坐,可是並沒有。我心想,那個老奶奶站着太辛苦了,我把我的位置讓給那個老奶奶坐吧。於是我便走到老奶奶跟前對她說:“老奶奶,您坐到我的位置上吧。”順便把老奶奶扶到位置上坐好。老奶奶坐上去後對我說:“你真是個懂事的孩子。”我聽到這句話心裏美滋滋的。

“人無禮不立,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我們一定要做一個講文明守禮儀的好公民。

禮儀的故事 篇5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我叔叔樂於助人、拾金不昧的事蹟時常讓我感受到中華民族的禮儀美。

星期天,天氣晴朗,碧空萬頃,叔叔帶我去公園玩。在公園,我撿到一個錢包,鼓鼓囊囊的。四下無人,我悄悄打開錢包,裏面有好多錢,還有一些卡。我心裏暗暗竊喜。“太棒了!坐摩天輪的錢有着落了。”我美滋滋地走到叔叔面前,悄悄地告訴了他這件事。叔叔不作聲,靜靜地聽我講着。

我沉浸在自己的喜悅當中,久久不能平靜。忽然,叔叔看到一名男子着急地從遠處跑來,四處找尋着什麼東西,就趕忙走上前問:“同志,你是在找什麼嗎?”“我的錢包丟了,裏面有我的身份證、銀行卡!”“那你叫什麼名字?哪裏人啊?”“我叫———,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叔叔打開錢包,裏面剛好有一張身份證,並且信息完全一致。

叔叔鄭重地遞上錢包,“你看看,有沒有少東西。”那個男子接過錢包,確認沒少東西后,非要掏出兩張百元鈔票表示感謝。王叔叔表情嚴肅地說:“我們如果想要你的錢,不理會你就好了!”說完,拉着我的手徑直走開了。

我既失落又疑惑,問叔叔:“叔叔,那個錢包是我撿到的,去坐摩天輪多好呀!就算把錢包還給失主,人家的一點心意,爲什麼不能收啊?”

叔叔說:“君子看中的是道義,小人看重的是利益,我們怎麼能貪那些小便宜呢?”

是的,我們不該被利益衝昏頭腦,讓美德蒙塵。我們應該像君子一樣胸懷坦蕩,讓傳統更好地傳承,讓社會風氣變得更加美好。

叔叔的話我至今難忘。

禮儀的故事 篇6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在我國,孩子們學習禮讓應該都是從這個故事開始的吧~~孔融在小的時候就能把最大的梨讓給自己的哥哥,這個故事教育一路伴隨着我們成長,社會發展迅猛的情況下也絲毫沒有過時的跡象。

中華民族在日常交往中講究禮讓,但是我發現大家日常生活未必真的能做到......早上的時候,我們一起出門趕着坐地鐵、搭公交,而地鐵上最嚴重的是,大家都想快點上車下車,因此大多數人都不會理會身旁的人的感受,直接就擠着,或者在後面擠上來。我曾經就有見到過,一個大叔在前面走着,後面的人在推擠導致後面的另一位大叔撞到前面的大叔身上。在地鐵行走的過程中,大叔一直在罵後面大叔,而後面的大叔不服輸,兩個人互不相讓就這麼罵到到站,在一個空曠的地方準備動起手來。不知道結局如何,反正這就是不禮讓的後果。

我們在推搡的時候,其實並不能爲我們爭取到多少時間,與其這樣爭取,還不如早點出門避免人流。不只是地鐵上,公交上也有很多年輕人在座位上玩着手機,見到有需要的人也不禮讓座位......所幸的是,這只是少部分人,我見過的大多數人羣都會自覺把自己座位讓出來,讓有需要的人坐下。

“禮讓”作爲我們的文明禮儀,我們應該時刻記住這個行爲準則。在我們要求別人禮讓自己的時候,我們也要思考一下是否有禮讓他人,這是相互的。我想只要我們在車上、地鐵上、馬路上、日常的方方面面上都能做到禮讓的話,這個社會會越來月靠近我們心目中的和諧社會。

禮儀的`故事 篇7

東漢末年,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候,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便對人說:“教唸經書的老師是很容易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爲老師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而郭林宗汗牛充棟,熟讀各家典籍,乃是遠近聞名的大儒。

後來,魏昭到京城洛陽任官,毅然決定拜遠在南陽的郭林宗爲師,並派奴婢侍奉老師。

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自熬藥給他吃。當魏昭端着煮好的藥進來的時候,郭林宗便呵責他熬的藥太燙,而魏昭就再熬一次,送上後郭林宗又說藥太苦。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重新熬的藥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着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終於看到你的真心啦!”

於是大喜,將畢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成爲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儒家學者。

禮儀的故事 篇8

孔融,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典型。 孔融四歲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爲什麼總是拿小而不拿大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大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爲團結友愛典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凡事都應該懂得謙讓禮儀 ,並且從年幼時候就應該做到,是一種最基本道德常識。

禮儀的故事 篇9

中國,自古被譽爲“禮儀之邦”。而在“禮儀之邦”中有很多的傳統禮儀美德,其中我覺得最不可缺少應該是從古代流傳至今的一種傳統禮儀,叫做“孝敬”。

我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句古話,叫“百善孝爲先”,它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先要會孝敬自己的父母,纔會去熱愛自己的國家。

在古代,漢文帝劉恆就是以仁孝之名聞名以天下,他的母親臥病三年,每次母親吃藥他都會親口嘗過,確認沒事後纔給自己的母親喝,漢文帝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我相信有些人一定看過一則公益廣告,一位年輕的女人忙碌了一天家務,晚上打了一盆熱水準備給自己的媽媽洗腳,這件事被他年僅五歲的兒子看見了,當女人幫自己媽媽洗好腳回到房間時,瞧見她年幼的兒子端着一盆熱水搖搖晃晃地走來,憨憨地說道:“媽媽,您辛苦了,今天我來幫您洗腳。”這種精神是多麼可貴啊!而且是發生在一個5歲的小孩身上,更別說是我們這些十幾歲的少年身上呢。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對他並不慈愛,常在他的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導致王祥失去了父愛,繼母總是讓他去幹一些髒活累活,比如打掃豬圈,牛棚等,一年嚴冬,繼母朱氏生病了,請來江湖郎中看病,說是要吃新鮮鯉魚和黃雀才能好,大冬天的,王祥自己跑出去,用體溫化冰,捉魚。這個舉動感動繼母,流傳千古。後來,王祥改名爲孝感。

傳統禮儀中“孝敬”只是其中的一種,它還有很多其它種類,我希望大家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帶動更多的人們學習禮儀,繼承從古到今的優良禮儀美德,因爲這些纔是“禮儀之邦”的代表。

禮儀的故事 篇10

孔融,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兄長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父親看見了,問道:“你爲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兄長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爲團結友愛的典範。

禮儀的故事 篇11

孟子小的時候,放學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織絲,見他回來就問道:“學習怎麼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說:“跟過去一樣。”孟母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惱火,當下用剪刀把織好的布剪斷了,孟子見此,害怕極了,就問他母親這樣做的原因。

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如同我剪斷這絲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爲了樹立名聲,多問才能增長知識。所以平時能安寧,做起事來就可以避免於禍害。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賤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這和依靠織布而生存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假如中途廢棄而不做,哪能使丈夫和兒子有衣服穿,並且長期不缺乏糧食呢?女人如果荒廢了生產家裏需要的生活必需品,而男人放鬆了自己的修養和德行,那麼一家人不做強盜小偷,也就只能做奴隸勞役了!”孟子聽後大驚,自此從早到晚勤奮學習,毫不鬆懈,終於成了天下有大學問的人,後世有德行的人,都認爲孟母懂得做母親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