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新年的由來的故事

導語:新年馬上就到了,在這重要的日子到來之前,有必要爲大家普及一下關於新年的相關信息。下面小編爲你整理的過新年的由來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過新年的由來的故事

1.衆節之首話春節

說起春節,您可能知道,它與清明、端午、中秋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並位居這四大傳統節日之首,還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大的節日,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又被我們稱爲陰曆年、農曆新年、農曆年、舊曆年,俗稱“過年”、“大年”、“過大年”。說起來啊,您肯定知道,這春節一到啊,那就意味着春天將要來臨了,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的一輪播種和收穫的季節,又要開始了。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這春暖花開、生機勃勃的日子了,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自古至今,人們都強調春節作爲一年開端的重要意義。漢代的《尚書大傳》說:“正月一日爲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隋代杜臺卿《玉燭寶典》說:“正月一日爲元日,亦云‘三元’: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說的都是同一個意思:這一天是新年的開端,新季節的開端,新月份的開端。正因如此,春節才成爲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當然,中華民族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廿三、廿四的祭竈,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有的是正月十九)結束,有些地方甚至到整個正月,均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爲高潮。

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人們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喜接福、祈求豐年爲主要內容。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滿、蒙古、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春節還是東亞許多國家和地區慶祝新年的主要節日。現在春節除了在中國、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地之外,在蒙古、老撾、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也都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不過,要說到這春節的歷史啊,那可就非常的悠久啦。

先糾正一個詞彙:一百多年前直至非常遠古時期的中國人,一直管現今稱之爲“春節”的這個節日,是叫做“元旦”的——那個時候的中國人,是不使用西方的歷法的,故而也就不會稱呼西方曆法上的新年第一天爲“元旦”啦。直到中華民國成立之後,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宣佈,使用公曆紀元,這公曆的第一天被稱之爲“元旦”之後,中華民族傳統的農曆的第一天才被改稱爲“春節”啦。新的問題在於:“春節”這個詞彙原來指的是哪一天呢?當然是中華民族獨創的二十四節氣之首的“立春”啦。下面咱們再來介紹一下這中華民族傳統的“春節”的由來啦——注意,不是“立春”喲。

2.正月初一是新年

中國的“春節”,據傳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春節”原來的稱呼“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爲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蕭子云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宋代吳自牧《夢粱錄》卷一“正月”條目:“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爲新年。一歲節序,此爲之首。”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爲“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

我國在發掘源自咱們山東的大汶口文化的遺物中,發現了一幅太陽從山顛升起、中間雲煙繚繞的圖畫。經考證,這是我國最古老的“旦”字寫法。後來,在殷商的青銅器鑄銘上,又出現了被簡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圓圓的太陽來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線,意爲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漢語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正月初一從哪日算起,在漢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不一致。夏朝的夏曆以孟喜月(元月)爲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爲正月,周朝的周曆以冬月(十一月)爲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陽春月(十月)爲正月,即十月初一爲元旦。從漢武帝起,才規定孟喜月(元月)爲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曆的正月初一)稱爲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春節日期在公曆上的不固定,並非由於我國傳統曆法不科學,而是由於我們祖先的哲學觀念與西方人不同。西方哲學強調對立,所以基督教只能選擇一神論,其曆法就以太陽爲唯一依據;中國哲學強調和諧,陰陽調和,才能生生不息,所以我們的歷法對太陽與月亮並重。中西兩種曆法的不同反映了中西兩種哲學的不同,這是一個文化選擇的問題,一個價值觀的問題,而不是哪一方更科學的問題。

現在的問題在於:“過元旦”爲什麼又被叫做“過年”呢?這個“年”字到底是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年”字又是什麼意思呢?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大約在新石器時期,先民們根據農作物的生長週期發現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規律,由此有了“年”的概念。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爲月,一年劃分爲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爲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爲歲首,即一年的開始。“年”的甲骨文寫法爲上面部分爲“禾”字,下面部分爲“人”字。金文的“年”字也與甲骨文相同也從禾、從人。小篆的“年”寫作“秊”,《說文解字·禾部》:“秊,谷熟也。從禾,從千聲。”小篆將“人”字訛變爲“千”了,因而許慎用了此說,而“千”字本爲有飾的人,此解也並不矛盾。“禾”是穀物的總稱。年成的好壞,主要由“禾”的生長和收成情況來決定,而現在已發掘出來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幾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壓彎了腰,可見它象徵着取得穀物生產的大豐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釋呢?從甲骨文看,“年”字好象是人頭上頂着沉甸甸的穀子的樣子,象徵着人們豐收後的慶祝。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年的產生與農耕生活密切相關。它最初是指莊稼的一個生長週期。西周的農夫在農曆的十一月間慶祝豐收和新年的到來,這被認定爲是新年的習俗起源。但這時的年沒有固定在某一天。直到漢武帝時期,才正式確定農曆的正月初一爲一年的開始,春節開始定型。

由此看來,中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還是蠻有道理的。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爲歲名了。

當然如此深奧難懂的的科學問題,一到了老百姓的嘴裏,就完全變了味兒了:

根據老百姓口耳相傳了幾千年的說法說啊,炎帝的名字叫石年,石年誕於烈山石室,其母安登,其父少典。少典的父母即是伏羲和女媧。石年意爲其壽如磐石,萬歲不倒,亦稱之爲萬年壽。所以人們以炎帝“石年”的“年”字做爲地球繞太陽一週約365日的紀曆方法,並把此紀曆演算到萬年以後,叫“萬年曆”。

3.除夕守歲的傳說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清人席振起有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咸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那麼“守歲”的傳統究竟是怎麼樣來的呢?下述的這種民間說法是最流行的:

話說古代有一隻四角四足的惡獸——“夕”,因冬季大雪覆蓋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莊裏去找吃的,因其身體龐大、脾氣暴躁、兇猛異常,給村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每到臘月底,人們都整理衣物扶老攜幼,到附近的竹林裏躲避夕。

這一年,村裏的人們在收拾東西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紀約七八歲的孩子,餓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將孩子救醒,並要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惡獸——夕,這個聰明的孩子便與老婆婆一起跟着村子裏的人來到了村後的竹林裏。由於冬季在竹林裏寒氣逼人,大家冷得紛紛伐竹蓋房、燒火取暖。這個被老婆婆救來的孩子就好奇的問大家:我們這竹林離村子那麼近,就不怕夕會來到這裏嗎?有位老人回答他說:“我年小的時候就隨鄉親們來這裏躲避夕,雪很大的那幾年因爲它餓極了也追來過,可是它每次都看到鄉親們在這竹林裏伐竹就匆匆忙忙的走了。”這個孩子想了想告訴大家:“我有辦法除掉‘夕’讓大家從今以後不用每到臘月裏就出來逃難。”大家聽後都非常高興,紛紛問該怎麼辦?這個聰明的孩子告訴大家:多砍一些竹節帶着,今夜全村人都可以回家!在你們各家的門外也掛一塊紅布,就好了,等到明天天亮之後夕就再也不會來了。鄉親們半信半疑的聽着這個孩子的話,由村裏的老者帶着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們由於害怕“夕”會來沒有人敢睡覺,除都在自家的門外懸掛了紅布條之外,就來到村中間的空地上,守着一些從竹林裏帶回來的一些碎的竹節。天氣寒冷大家點了火堆取暖,餓了就拿些吃的出來……子夜,便聽到一聲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懼的縮做一團。這時那個聰明的孩子突然間站出來告訴大家說:“我去把他引來,然後大家就往火堆裏扔我們守了一夜的碎竹節。”

還沒等還好心的老婆婆伸手去拽,這個孩子已經來到了村口,孩子看到夕正在往村裏硬闖,破壞了很多東西,於是他大聲的叫到:你每年都來,害得百姓不能安居樂業,今天我一定要給你點厲害!!“夕”聽到孩子的叫聲,便循着聲音追來過來,可是它看到家家門牆都掛着紅紅的布條就沒敢進,於是順着孩子的聲音忍着捱餓的肚皮來到了村中央的空地這裏。這時孩子大聲地說:“鄉親們,往火裏扔碎竹節啊!!”,可是大家因爲害怕早已經站在那裏礓住了,這個瞬間“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來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們聽到孩子落地的聲音反應過來,紛紛往火裏扔起了竹節。由於是砍伐不久,溼溼的竹節遇到旺火紛紛爆裂,噼裏啪啦的響了起來!“夕”聽到這響聲掉頭鼠竄,沒有再損壞村裏的東西。

天亮了,“夕”被人們扔到火裏的竹節爆裂時發出的聲音嚇跑了,住戶家因爲門前掛的紅條,夕沒有進所以保住了,人們心中卻高興不起來。因爲那個救了這個村莊的聰明的孩子被“夕”挑死了。因爲“夕”沒死,所以每年的臘月三十,大家都守着碎竹節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過去了,誰也沒有再見過“夕”,有的只是大家爲防止“夕”的到來燃放的爆竹與門前掛的紅布條,然而卻給我們留下了這個傳說與過年的習俗:臘月三十的夜裏,大家齊聚一堂吃着年夜飯,一起守歲等待除夕的鐘聲。放爆竹,貼門聯。等到天亮彼此走訪鄰里給予問候與祝福。初一早上鄉親們彼此走訪看看相鄰有沒有受傷說一些吉祥客氣的話。希望來年的臘月“夕”不再來。

4.相仿的年獸傳說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爲什麼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着這麼一種“年獸”的傳說——當然,這個傳說與剛纔那個“守歲”的傳說很類似: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

“年”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慢地,人們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原來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爲關煞,稱作“年關”。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話說這一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柺杖,臂搭袋囊,銀鬚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着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

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着紅紙,院裏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着餘光……爲慶賀吉祥的來臨,鄉親們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

別以爲俺們是說着玩兒呢。早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已經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裏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

5.年的天文官傳說

當然啦,關於過年啊,還有其他很多的說法呢。比如下面這個說法,您聽說過麼?

定陽山原是遠古羲和族人的地盤,傳說很久以前在定陽山下,住着一個叫萬年的小夥子。他家境貧寒,終日以打柴挖藥爲生。那時候節令很亂,弄得莊稼人拿不準種田的節氣,常誤了時令。萬年是個有心計的青年,他決心把節令定準。

一天,萬年上山打柴,坐在樹下歇息時,看到樹影的移動,受到了啓發。他就制了一個日晷,測日影來計算一天的長短。可是,遇上雨、雪陰天,就無法計算了。他又琢磨做一個記時器具,以彌補日晷的不足。又有一天,他進深山挖藥,看到山上泉水有節奏的“滴噠”地響着,他開了竅。回家後,反覆試驗,最後做成了能固定水面高度均勻滴水的五層漏壺。從此,他測日影,觀漏水,天天如此,從不間斷。終於發現每隔360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複一次,最長的一天在夏至,最短的一天在冬至。

當時的天子“祖己”也爲節令失常之事着急,就召集百官議論此事。朝廷節令官阿衡既不懂日月運行規律,又不潛心鑽研,見天子問起事故,就說是因爲百姓做事不慎,得罪了上天,只有祈禱上天寬恕才行。祖乙聽信了,齋素沐浴,率領百官去祭天,並傳諭全國各地設臺祭天。這可苦了各地百姓。爲修祭臺,又得服役,又得出捐,勞民傷財,怨聲載道。祭來祭去,毫無成效,時令照亂。萬年實在忍不住了,就帶上他的日晷和漏壺去拜見天子。天子傳見萬年,聽萬年講述了日月運行週期,心中大喜。即令大興土木,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日晷臺,造漏壺亭。又派12個童子服侍萬年。萬年讓6個童子守日晷,6個童子守漏壺,準確記錄,按時稟報。萬年登日月閣後,日夜操勞,一晃三載。一天,天子派阿衡去日月閣詢問制歷情況,萬年稟報:“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阿衡聽罷,深感有理。但他是個腹內空空又心底狹窄之人。他想:如果萬年把歷制定準,天子必然定會重用萬年,到那時就不會重用我了。於是決定,除掉對方。

阿衡找了刺客,讓他行刺萬年。刺客在一個夜深人靜時候去行刺。但見閣樓周圍有衛士嚴加把守,不能靠近。於是他躲在遠處的樹影下,拉弓搭箭,向正在閣樓上觀星象的萬年射去。一箭射在萬年的胳膊上,萬年“哎呀”一聲倒在地上,衆童子急呼捉賊,衛士們立即出動,當場將刺客捉獲,送交天子。天子問明實情,立即傳令將阿衡捉拿收監,接着登日閣看望萬年。萬年見天子親自來看望自己,非常感動,指着申星說:“申星追上了蠶百星,星象復原,夜交子時,舊歲已盡,時又始春,望天子定個節吧。”天子略加思忖,說:“春爲歲首,就叫春節吧。”

從此,萬年在日月閣中更加細心觀察草木麥寂榮枯,精心推算時辰,把歲末尾時積日成月潤了進去,並制定出曆法——太陽曆。深爲感動的天子下旨將太陽曆定爲萬年曆,封萬年爲日月壽星。從此,人們也把春節稱做“年”。逢過年之時,家家掛壽星圖,象徵着新歲添壽。同時也表達了對萬年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