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活動計劃範文

一、指導思想

課外活動計劃範文

爲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活躍學校文化生活,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陶冶情操,使學生的心身能健康成長,得到充分發展。通 過各類各種形式的活動,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形成從自己的周邊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 質。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意識、主體意識、合作意識,促進學生髮現自己、正確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和諧發展。特擬訂課外活動計劃。

二、工作任務

1、繼續做好宣傳工作。使學校師生更進一步瞭解其意義,踏踏實實地既安全又順利的開展活動。

2、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擬定好活動內容及各種活動項目。

3、安排好輔導老師,培養各種活動的骨幹,發現人才,爲學校課外活動訓練增添力量。

三、具體措施

1、因地治宜,安排好活動內容。

2、安排好各班活動範圍、活動場地。

3、實行評比制度,一月一小評,一學期一總結。

 四、課外活動內容

1.科技活動

發展學生對科技的興趣和科學探索精神,學生從事科技活動時,更強調動手過程,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實踐中綜合利用已有知識、全面地認識事物和解決問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增長學生對某一領域的知識經驗和動手能力,是科技活動的主要特點。

2.學科活動

由於課堂教學是以大綱爲依據的,教學目標、內容、進度對全班所有的學生都是一樣的,這種情況不能滿足一些學生對某一學科的特殊興趣和更高的學習要求。而課外活動中的各種專門學習小組,則爲學生們提供了一種機會去進一步鑽研自己感興趣、也更適合自己能力的學科知識,如數學小組、外語小組、繪畫小組、聲樂小組等 等。這些小組的活動,不是對課堂教學中相關學科知識的簡單重複,而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加深和擴大。

3.文體活動

學校的課外文體活動,包括文學、藝術、娛樂、體育訓練與體育競賽等內容。

文學藝術類的活動內容主要圍繞書法、歌詠、舞蹈、音樂、攝影和雕刻等展開。以此來豐富學生們的精神生活。提高他們的欣賞能力,

體 育活動注重技能的訓練、體能的提高和意志力的培養。體育活動多以專項小組的形式進行,如各種棋類小組、體操、武術和田徑小組等等。喜歡運動是兒童的天性,除了專項活動小組外,學校還應該針對全體學生提供特定的體育活動時間和活動器材,使每個學生都能按自己的喜好選擇一些活動項目進行經常性的鍛鍊。這樣做不 僅有利於學生身體素質的整體提高,也有利於學生培養社會交往能力。

4.課外閱讀活動

閱讀是學生增長知識經驗的一個重要途徑。學校組織的課外閱讀活動,不限於與所學科目相關的範圍,因而有助於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和對新知識、新見解的敏感性。在活動中,教師會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輔導,包括介紹和推薦新書,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組織討論或辯論,對閱讀中遇到的各種觀念衝突進行適當的解釋等等。搞好課 外閱讀活動,不能只搞書評小組、讀書會等形式,還要開辦面向全體學生的閱覽室,爲學生提供一定數量的、有助於學生成長的書刊。

5.遊戲活動

遊戲是兒童生活的重要內容。沒有遊戲的童年,將難以養成兒童熱愛生活、開朗樂觀的生活態度。遊戲活動,不僅能讓學生有機會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有機會展現自己的生命活力和豐富想象力、創造力,也會讓學生學會如何制定遊戲規則,養成遵守遊戲規則的習慣,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和協作精神。尤其在小學教育階段,遊戲 活動應該成爲學校課外活動的重要內容,通過有指導的遊戲活動,讓學生輕鬆愉快地學習和形成各種社會性知識、能力,提高其心理綜合素質。

6.社會活動

社會活動是培養學生互相關心、合作和社會責任感等素質的重要途徑。學校搞社會活動一般以社會公益活動爲主,如上街進行環保宣傳、交通安全宣傳、擁軍小組活動等。對培養學生的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能力具有重要價值,都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7.主題活動

主題活動是就某一特定專題而開展的短期或長期的專門活動。這種活動往往有特定的具體目標,活動內容和形式也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如主題班會、學雷鋒小組等。這種活動既能增加學生與活動目的有關的`知識,也能培養相關的情感和態度,長期活動則更有助於培養小學生做事情有始有終、持之以恆的意志和品質。比如,圍繞 “小學生的壓歲錢該怎麼花”這一主題,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調查,瞭解學生壓歲錢的獲得和支出情況。在此基礎上還可以舉行討論會,分析和比較學生壓歲錢使用的各種情況和效果,看如何使用更合理,讓學生制定使用計劃;也可以把討論的形式變成寫調查報告的形式;還可以圍繞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錢做些更有意義的事 情,設計和實行一些管理方法,如可以搞一個班級小銀行,建立自己的賬戶,由學生自己管理,並有計劃地利用利息爲班級或他人做些有意義的事情。這些活動既能培養學生的節儉生活態度,又能培養他們的理財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五、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

組織形式靈活多樣、豐富多彩,適合具有各種特點與需求的學生,是課外活動的一大特點。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可以劃分爲不同的種類。這裏只以參加活動的人數(即活動的規模)爲標準進行分類,學校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分爲以下三種。

1.個人活動

個人活動(也稱個別活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根據個人的特長、能力水平和興趣愛好獨立地進行的各種學習和實踐活動。課外閱讀與寫作,是小學經常開展的以個人爲主的課外活動。實踐證明,以學生個人活動爲主的課外活動如果指導得當,就會收到普遍性的教育效果。使全體同學都積極地參加課外閱讀活動,再以 個人閱讀和好詞佳句摘抄、讀書筆記、作文等爲基礎,繼續往《七彩金橋》校報投稿。進一步調動學生個人進行讀寫的積極性,再通過展覽和講評學生的摘抄、日記、作文等促進活動的深入開展。“讀書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開發了智力,提高了學生能力”。

2.小組活動

課外活動小組,是各種普遍參與的持續性專項活動中最基本的組織形式。各種課外活動小組,多數直接在小組前面冠以專項活動的名稱,如數學小組、航模小組等,

3.羣衆性活動

以這種形式進行的課外活動具有普及性,形式上適合大多數學生,其內容也是大多數學生所需要的。羣衆性活動的規模比較大,至少以一個年級的學生作爲活動參與者,也可擴大爲全校活動或校際聯合活動。這種活動形式由於規模較大,適合的活動內容主要爲一次性的普及教育活動,如各種報告會、講座、文藝演出會、競賽,展現家鄉的進步。第二步是感受家鄉的繁榮,組織學生參觀各個鄉鎮企業,瞭解家鄉生產的產品和特產。第三步是展望家鄉明天。通過參觀、聽報告和了解家鄉的發展規劃,讓學生對家鄉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第四步是讓學生爲家鄉的發展做貢獻。通過“做家鄉的小主人”“爲家鄉添光彩”和“當好家鄉的小衛士”等專題活動, 使學生樂於從事社會公益活動,愛護家鄉的公物和環境,並養成做家務勞動和自我服務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