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讀書計劃

書是風帆,可以把我們推向浩瀚的大海,在我們面前展開一個廣闊的世界,一個蒼茫的宇宙;書是時代的波濤中航進的思想之船,使我們感受到時代脈搏的跳動,歷史前進的腳步聲。下面是關於初中生讀書計劃的內容,歡迎閱讀!

初中生讀書計劃

到街道辦一所初中聽課,課間與學校領導、老師交談,談到初中生語文能力不強而滋生出種種困惑與煩惱。在談到初中生課外閱讀時,有老師說:“學生讀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很喜歡,但對上面(教研室)佈置下來的課外閱讀,如《格列佛遊記》與《水滸傳》之類就很難推進,這是爲什麼?有解決的辦法嗎?”我說:“一些學者回憶兒時在閣樓裏讀《三國》《水滸》,讀得津津有味,那是因爲:一當時沒那麼多書給他們讀,二他們有私塾舊學的底子。《三國》《水滸》屬古白話文,古白話文雖然是‘白話文’,但畢竟是‘古’‘白話文’,沒有‘古’的底子的現代初中生讀起《三國》《水滸》來,自然就吃力很多。我做過一個觀察:我們(寶安區)的小學,如今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國學教育,小學生讀《論語》《道德經》等(注意:我不是復古主義者,但我非常贊成小學階段進行國學教育,經典的教育需要我們一生去完成,給小學生一個國學的底子是積善積德的事,更何況我看到的是孩子們在學校那麼快樂地誦讀着經典)。讀過這些經典古文的小學生讀《三國》《水滸》就很容易,沒讀過的就困難重重。至於你的學生,小學階段沒有接觸過多少古文教育,讀起來吃力不足爲奇。或許,我們可以重新考慮制定一個切合我們學生實際情況的讀書計劃。”

我們都知道,語文有兩個課堂,一個是第一課堂,一個是第二課堂。學生的語文能力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已無容置疑。古人談到作詩是“工夫在詩外”,自然,語文學習的工夫也在課外。如果折斷了語文這另一隻翅膀,或者只把課外當成是做家庭作業,那就大錯特錯了。聰明的老師都會給學生制定一個讀書計劃。那麼,怎樣給初中學生制定一個長期的讀書計劃?在這樣一個相對穩定的時間段內(比如說初一、初二)讀些什麼書?爲了完成這些讀書任務學校與老師應該做些什麼?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談讀書計劃。所謂“計劃”就是未來行動的方案。讀書計劃就是未來讀書的行動方案。記得小學語文教育專家崔巒老師說過:“我希望你們每個學期至少讀10本書。這樣,一年讀20本,到小學畢業,讀書在100本以上。如果每本書平均10萬字。共1000萬字,閱讀量是語文教科書的三四十倍。”初中階段,學生學業負擔相對較重,但每個學期至少可以讀4本書(一個月1本)。一年兩個學期8本書,加上兩個假期讀兩本書,一年下來就是10本書。初一、初二兩個學年就是20本書。以每本書平均20萬字計,也有400萬字。我曾經在“家園網”上對我的高中學生說:“三年高中語文學習,與其讀三百篇選入課本,還不如精讀三十本中外的經典著作,或文學,或哲學,或歷史,或政治,或經濟甚至宗教等。除去假期,一

月一本,好好讀,細細品,認真想,學會書本教給我們的閱讀、思考與表達的方法,使我們的語文能力、素養得以真正提高,這纔是有意義的語文學習。”而我們在“家園網”列舉的28個專題研究也有這個意思:高中三年,學生如能完成28個專題的語文學習,何愁語文能力不強,素養不高?成事在於有計劃;要長計劃,短安排;要簡單事,重複做,就會成功。  其次談讀什麼書。目前,我國青少年讀書的基本情況是這樣:低幼孩子更喜歡動漫、繪本類童話圖書,中年級學生偏向於科普、小說類圖書,高年級學生對自身生活緊密聯繫的作品更感興趣。作爲中年級段的初中生,正值青春叛逆期,異性交往等問題會一一呈現出來,那麼,建立一個良好的“自我概念”是這一時期的關鍵。進入初二與初三,又是進行情感教育、理想教育最好的時機。那麼,小說、人物傳記、科普讀物是這一時期的最好讀本,當然,適當加入一些哲學類的讀本,加強對人生、生命、自然、宇宙的思考與探索就更好。比如說小說類的,我們不一定要選擇官方規定的“初中生課外40部讀物”,時代在變,學生的心理、認知、喜好、視野也在變,我們可以從《亞洲週刊》編輯部聯合評選出的“20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名單中去選擇,如蕭紅的《呼蘭河傳》、巴金的《寒夜》、林語堂的《京華煙雲》、古華的《芙蓉鎮》、阿城的《棋王》、餘華的《活着》、徐速的《星星月亮太陽》、鍾肇政的《臺灣三部曲》、於梨華《又見棕櫚,又見棕櫚》等(注意:這些作品很多都拍成了電影,可配合着看),這些文質兼美的華文經典,情感豐沛,讓我們體驗不一樣的人生,感動着我們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人物傳記也不一定非要讀《名人傳》不可,《魯迅傳》、《毛澤東傳》、《朱自清傳》、《聞一多傳》、《愛因斯坦傳》、《華盛頓傳》均可。像廣東的孩子,可以讀《韓愈傳》、《海瑞傳》、《孫中山傳》等。初中生熱愛科普,可以讀喬治·伽莫夫的《從一到無窮大》、珍妮·古爾多的《黑猩猩在召喚》、劉易斯·托馬斯的《細胞生命的禮讚》、愛德

華·歐·威爾遜的《生命的多樣性》、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馬丁·加德納的《啊哈!靈機一動》、詹姆斯·格萊克的《混沌:開創新科學》、比爾·布萊森的《萬物簡史》與尼葛洛龐帝的《數字化生存》。(這裏還真得呼喚一下中國的科普名著了!)至於說哲學類讀本,可以讀讀周國平的《人文講演錄》、蒙田的《蒙田隨筆》、培根的《培根隨筆》、帕斯卡爾的《思想錄》等。請記住作家王蒙說的話:“讀書要趁早,要超前讀書,多讀經典。”  第三談學校與老師應該做些什麼。讀書是需要指導的。爲此,學校與老師要有所作爲。比如學校一個月作一次讀書報告會,半個學期舉辦一次讀書心得寫作評比,一個學期舉行一次“讀書節”。一個班級可以辦一個讀書班刊,組織多個讀書小組,辦讀書宣傳欄,進行讀書演講、讀書知識競賽、讀書研討會辯論會等。學校還可以把作家請進學校,與學生交流讀

書與寫作,擴大學生的視野;還可以播放與這些作品相關的電影、電視劇,之後,還可以進行討論、交流,等等。方式方法,多種多樣。爲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當然你的成績、分數也會提高),爲學生的一生髮展,學校勞點神,教師操點心,這我就不多說了。

俄國文藝批評家別林斯基就說過:“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我國“新教育”改革發起人、蘇州大學博士生導師朱永新也說過:“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祝願我們的學生好讀書,讀好書,真正成爲一個精神開闊、獨立、強大的人。

附:推薦五本美國中學生的課外讀物(網上查尋所得,有改動)

《穿越風中之洞》講述的是中學生卡特麥卡利斯成爲一名出色騎手的故事。卡特望子成龍的父親一心想讓他當一名出色的橄欖球運動員,但他自己只想當一名騎手。在一次選拔上,他被淘汰出了橄欖球隊,沒有實現爸爸的夢想。卡特沒有氣餒,在母親的支持下,他來到斯賓塞的馬場幹活。初到馬場,卡特連清理馬廄都不會。同學們取笑他、欺負他,紅棕馬一次次地把他從馬背上摔下來,但這一切都沒有動搖卡特成爲一名出色騎手的決心。憑着自己的.勤奮、智慧與堅強的意志,在好夥伴斯賓塞與斯基普的幫助下,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走向夢中的家園》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只有12歲的名叫弗吉尼亞里德的女孩。1846年春天,她與她的家人坐着牛車,由東向西橫穿美洲大陸,加入了去加利福尼亞的車隊。在旅程進行到一半的時候,他們聽說黑斯廷斯路是一條捷徑,於是,他們與另外20輛牛車一起踏上了新的道路。但這並不是一條捷徑,而是他們嚴峻考驗的開始。沙漠的熱浪、高山的風雪、難耐的飢渴、恐怖的死神時時都在威脅着他們的生命。經過長途勞苦跋涉,他們終於看到了旅途的希望。

《逃離黃星到美國》是英格奧爾巴赫的自傳體小說。二戰結束之後,英格與她的家人雖然劫後餘生,但他們失去了家園,失去了親人,英格年幼的心靈更是留下了難以撫平的創傷。一家人毅然決定離開德國,到美國尋求一種新的生活。剛到美國,因爲語言不通,工作難找,他們生活艱難;英格又患了肺結核,陷入了孤獨與絕望之中。病癒後的英格開始了真正的學生生涯,她珍惜生活,努力學習,成爲老師與同學都喜愛的學生。長成大姑娘的英格開始戀愛了,但男朋友瞭解到她的健康狀況後又離她而去,她感受到了失戀的痛苦。這時候的英格已是一位成熟的女性,她可以坦然面對情感的變故。之後,她回到了德國,重新審視

着過去的一切,開始了她新的人生。

《閃亮之星》是一本描寫印第安部落生活的小說。小主人公閃亮之星,5歲那年被閃電擊中,從此對雷與閃電都充滿了恐懼。但她是印第安的小姑娘,是勇敢的“我們族人”中的一員,豈能因此而給“我們族人”丟臉呢?這年夏天,草原遭遇了雷電引發的火災,綠油油的草地變成了焦土,族人們對未來的生活感到迷茫。一個電閃雷鳴的深夜,閃亮之星看見了那頭傳說中能保佑族人的白色野牛,她跟着白色野牛走了半夜之久,也不再害怕閃電了,因爲白色野牛將給族人帶來希望。

《暗夜女巫》講述的不是神話中具有魔法的女巫,而是一羣普通的前蘇聯女飛行員。她們在二戰期間,像女巫一般,把簡陋得早該淘汰的小飛機變成了威力無窮的武器,機智勇敢地與德軍戰鬥,屢建奇功。書中着筆最多是娜達。16歲那年,她的家人死於戰火,她得到一位“女巫”莉莉的相救才倖免於難。從飛行學校畢業後,她也成了一名優秀的“女巫”,一名把復仇作爲全部生命意義的“女巫”。直到有一天,她邂逅了米沙,有了愛,纔對生活有了嶄新的認識。

這5本小說都是描寫人物的成長經歷,故事情節生動、親切、感人,其中的主人公都處於讀中學的年齡,是名副其實的面向中學生的小說。

這5本小說都謳歌了人們積極向上的心態、不怕困難的勇氣與百折不撓的意志。像《穿越風中之洞》中的卡特,不怕嘲笑,不怕打擊,認定目標,實現自己理想的決心堅定不移;像《逃離黃星到美國》中的英格,歷經磨難,飽嘗恥辱,終於超越自我,開始新的人生。開拓進取的精神,是一個人事業成功所必備的素質,對一個人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一點在美國人身上體現得尤爲充分,甚至可以說這是美國的文化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