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篇一年級學困生的輔導計劃及措施

篇一:一年級學困生輔導計劃

一、指導思想:

五篇一年級學困生的輔導計劃及措施

學生的個體差異是一個客觀存在,因此學困生輔導工作是可缺的一環。樹立“轉化一個學困生和培養一個優生同等重要”和“教師不應該選擇自己教育的學生,而應當創造適合於不同學生的教育”這一正確觀念。

學困生轉化工作是班級工作的重要環節。學困生是我的重點輔導對象,輔導要做到及時、全面、持之以恆。在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上,要不但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有進步及時表揚,樹立信心,使學困生擺脫後進,趕上其他同學,爲此我特制定學困生轉化計劃。

二、學困生名單:

張斯於、原智龍、劉雨潔、李虹宇、劉廣強、左行、周環

三、學困生形成原因情況分析:

1、父母對孩子學習不重視,或能力有限不能輔導孩子學習。例如李虹宇、劉廣強、劉雨潔。

2、學生自身接受能力較差,例如張斯於、原智龍。

3、不少聰明的學生怕吃苦,對學習的興趣不高。例如左行、周環。

四、具體措施:

1、培養學困生的自信心。只有樹立起後進生的自信心,這是的轉化工作的起點。

2、利用課堂時間相機輔導。在課堂上多提問他們,對學困生多提問一些基礎知識,促使他們不斷進步。當學困生作業出現較多錯誤時,教師要當面批改,指出錯誤,耐心指導。

3、課餘時間個別輔導。在學困生之間讓他們開展一些比賽,比如:看誰進步快。

4、家長和老師相配合。有能力輔導的家長我佈置適當、適量的學習內容,讓家長在家裏對學困生進行協助輔導。實在無力輔導的希望家長配合做好監督的工作。定期到學困生家長進行交流,摸清他們在家的學習情況和作業情況。定期讓學困生總結自己的進步。

篇二:一年級語文學困生輔導計劃

以素質教育爲指導,以“不讓一個學生掉隊,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爲已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尤其對班級內的學困生要特別重視,使他們得到逐步提高。爲此,我制定以下學困生轉化計劃,來指導自己這學期的抓差補漏工作。

一、確定學困生名單,讓轉化對象明確化。

一年級語文學困生名單:

第一種:無人輔導、督促的,在學習材料等方面較缺乏,也缺乏信心,而且粗心大意的:鄭思潔、林揚鍠、李濤。

第二種:不能控制自己情緒、不能約束自己行爲的:高鑫、胡百任。 第三種:心理年齡還未達到上學要求,還覺得自己很小,什麼事也不用管,沒有任何責任感,注意力根本不能集中的:趙雅琦、金喜利。

二、具體措施:

1、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教學當中要採取積極措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首先,告訴他們——你們每個人都很聰明;其次,多表揚和鼓勵學生,鼓勵孩子喊出“我能行”;最後要欣賞他們,使他們逐步恢復自己的自信,從而促進其他方面的提高。

2、對於一些學困生,應該循序善誘,進行個別輔導,並在學生中間成立互助小組,有學習成績好、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帶動學困生一同學習,實行一幫一,共同進步。

3、課堂上,給他們發言的機會,只要對就鼓勵,讓他們樹立信心,有往上趕的勁。

4、根據學困生的情況,精心制定一套相應的輔導內容,每次輔導有詳細的輔導記錄,總結優缺,儘量做到使每一個學困生都能聽懂、學會盡快趕上其他學生。

5、學生作業上的錯誤,給學生指出後,要讓他們自己找到具體的錯誤點,然後更正;當他們第二次還是錯誤時,教師要耐心地給他們示範或指導。

總之,對於學困生的轉化是影響班級整體情況的重要因素,一定要抓好,堅持抓。但是也不能急於求成,應有步驟、有目標地長期抓。而且要根據情況變化來適當調整自己的計劃,不能只照搬計劃而不知變通。

篇三:一年級學困生轉化計劃

回顧上學期的工作,我所教一年級語文成績很不理想,爲了提高本班學生的學習成績,完成學校規定的本學年度的質量要求,給學生家長一個滿意的回答。首先就得抓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不讓他們拖後腿,才能從總體上提高本班的學習成績。爲此,我制定以下學困生轉化計劃,來指導自己這後半學期的抓差補漏工作。

一、確定轉化對象

第一種:無家長管,無人輔導、督促的,在學習材料等方面較缺乏,也缺乏信心,而且粗心大意的。

第二種:不能控制自己情緒、不能約束自己行爲的。

第三種:心理年齡還未達到上學要求,還覺得自己很小,什麼事也不用管,沒有任何責任感,注意力根本不能集中的。

二、安排好時間,讓轉化工作有計劃可循,不能無章辦事。

1、做作業時,對他們進行巡視檢查,隨時指導,在他們第一次接觸新知識時就記住對的。

2、每節課前的複習,要多檢查他們對舊知識的掌握情況,以確定課堂上對他們的指導應在哪一方面。

3、做練習冊時,對這一部分同學要多關照,讓他們獨立完成,不要給老師一種假象。

4、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來佈置相應的家庭作業,而且儘量讓家長配合檢查、指導,並簽字。

5、如果學校允許,我會抽出吃飯時間來給他們進行一些鞏固練習和做題方法的指導。

三、輔導內容應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來確定,根據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具體情況變化來確定。就前半期的學習內容,先確定以下輔導內容及目標:

1、聲母表、韻母表、整體認讀音節的默寫。

2、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必須會讀,會聽寫。

3、能區分聲母、韻母(單韻線、複韻母、特殊韻母、前鼻韻母、後鼻韻母)、整體認讀音節、音節(三拼音節、兩拼音節、零聲母音節)等。

4、對於帶調音節,一定要能正確認讀。

5、能給認識的字正確的注音,聲、韻、調要全對。

6、能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7、對所學的生字要能組詞,並逐漸地學會用它寫一句話。

8、能讀懂簡單的文章,並回答相應的問題。

四、輔導方式要是學生樂於接受的,而且能長期堅持的。

1、學生作業上的錯誤,給學生指出後,要讓他們自己找到具體的錯誤點,然後更正;當他們第二次還是錯誤時,教師要耐心地給他們示範或指導。

2、上課時,隨時進行組織教學這項活動,讓他們在課堂上聽好

課,而不要只把希望寄託於輔導。

3、上課的進度、內容儘量要照顧到學困生的接受能力,讓他們有時間參與進來,而不是把他們置於課堂教學之外。

4、課堂上,給他們發言的機會,只要對就鼓勵,讓他們樹立信心,有往上趕的勁。

5、充分發揮優秀生的模範作用,不僅讓他們看優秀生的樣子,而且安排優秀生包人到人,每人輔導一個學困生,彌補教師少,學困生多的缺點。

6、可以對他們的做題能力進行強化訓練,多次練習,以達到鞏固的效果。

7、注意他們的思想教育,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職責是來學習,不能把學習當成別人的事,靠別人。而且知道父母把他們送到學校來,是讓他們學到知識,將來做一個有用的人。好好學習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總之,對於學困生的轉化是影響班級整體情況的重要因素,一定要抓好,堅持抓。但是也不能急於求成,應有步驟、有目標地長期抓。而且要根據情況變化來適當調整自己的計劃,不能只照搬計劃而不知變通。

篇四:一年級數學學困生輔導計劃

一、輔導對象:

數學考試不及格學生

二、基本情況:

本班學生活潑好動,天真可愛。每個人的智力水平參差不齊,一部分學生因爲年齡小加之家長管得比較少,學習自覺性教差,紀律性不強。如:譚衛東、魏鑫、閆浩等,有的甚至不願寫作業,如:賈亞博、劉翔等。

三、 造成學困生的原因分析:

1.學生的年齡小,接受能力差,認知水平低。

2.多數學困生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夠明確,沒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對學習沒有興趣,表現爲上課不認真聽講,愛搞小動作,學習的意志力較差。 其次學生不會學習。表現在上課聽不懂老師的語言,不懂得向老師提問,根本完不成聽課任務,久而久之,學習總是落後,成爲學困生。

3.家庭原因

大多數學困生的家庭都存在一些問題,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有的學生父母文化淺,不能有效輔導學生學習,又對學生疏於管理。有的學生是單親家庭,父親或母親根本沒有時間管理孩子,這些學生回家以後不能約束自己也不知怎樣去學習,甚至不完成家庭作業。這也是學困生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認爲比較重要的一點。

三、轉化目標

1、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及時完成作業,能圓滿完成學習任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養成良好的思想素質,尊敬老師,團結同學,樂於助人,積極維護集體榮譽。

3、注重發展特長,積極參加學校、班級組織的各項活動。 四、轉化措施

1、鼓勵爲主,發現亮點。善於捕捉閃光點,對他們的一點進步,一次好事,都進行激勵,使之發現自己的長處,揚長避短,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一年級小學生剛入學一年學期,有的學生上課做小動作,常因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訓斥,覺得很丟人。這樣進取向上的心理失去了,消極地對待學習,信心不足,自甘落後,形成後勁生。其實每個學生都有其長,亦有其短,後進生也不例外。因此,教師要善於發揚其閃光點,引發求知慾,促其上進。

2、實行“優生帶差生”活動,利用同桌的優勢,讓好學生管好後勁生,促進後進生的轉化。

3、建立感情基礎,親近孩子。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融洽師生的感情。

4、採用個別輔導與小組輔導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後進生的輔導。

5、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聯繫起來,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家校結合。

篇五:一年級學困生轉化計劃及措施

一、指導思想

爲了進一步貫徹“兩全”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讓每一位學生健康、和諧發展,提高教育質量,根據本段的實際情況,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

二、工作目標

1、力爭後進生轉化面達到80%;

2、培養後進生樹立遠大的理想,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

3、 各科成績合格率達95%以上。

三、我班學困生情況分析

學困生比率佔全班40%左右,後進生的特點主要表現:

1、自卑感強。後進生由於各方面較差,受到批評多,父母的訓斥、怒罵,同學的諷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師的“另眼相看”,使他們感覺低人一等,進而自暴自棄;

2、逆反心理較強。因爲深感別人對自己的輕視,例如:學生認爲違反紀律是“勇敢”,向老師反映是“出賣朋友”等,他們在處理同學關係時重感情、講義氣。在日常道德行爲上言行不能統一。

3、認識特徵上特別是認識能力低下,對道德、法紀愚昧無知,常常是非常模糊或顛倒,形成錯誤的人生觀。

4、表現學習上,學習水平、能力水平、基礎都比較差,學習習慣及學習心態偏差,普遍缺乏自信心、意志力和成就動機。

四、班級學困生產生的主要原因有:

1、學生本身素質差,不求上進,覺悟低。

2、家庭的不良影響和社會的不良影響。

3、教師教育不得法,師生關係緊張等造成的惡果。

4、後進生的形成固然與家庭、社會學生等因素有關係,但與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態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關係,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育才能的基礎在於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個兒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藥的兒童、少女和男女青年,事實上,後進生也有其長處和閃光點,教師應該能夠做好每一個後進生的轉化工作。

五、工作措施與方法:

㈠動之以情,消除戒備心理。

消除戒備心理的唯一途徑是教師對後進生愛得真,愛得深,將嚴格要求滲透在愛之中,教育實踐告訴我們,愛是一種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師情感可以溫暖一顆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頭,當學生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他們將變得“親其師而信其道”。

㈡尊重信任,平等對待是轉化後進生的關鍵。

1、對後進生要求要適度,應懂得“大目標,小步走”;

2、讓後進生獲得成功;

3、讓後進生充分發展自己的才能。

㈢曉之以理,增強後進生的分辨是非的能力。

通過開講座,看教育錄像,糾正他(她)們認識上的偏差。

㈣堅持正面教育,關心愛護學生。魯迅先生說:“教育植根於愛,愛是教育的前提。”作爲教師應該主動關心愛護後進生,尊重後進生,在生活上體貼細心,在學習上幫助提高,並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後進生。

㈤教師要樹立正確的轉化觀念。

1、成功教育理念:期望—尊重―信心―因材施教―低小多快—成功

2、正確的成材觀:樹立學生成才的多元化思想

㈥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要形成一整套自己的觀點和方法。教學過程要分層漸進,以創造成功機會,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爲核心,改革教育方法。

六、主要工作安排

1、由班委會組織對後進生摸底和結對子;

2、針對後進生進行建檔和跟蹤瞭解;

3、針對後進生行爲習慣差,進行行爲習慣講座;

4、針對後進生法制觀念淡薄,進行法制系列講座;

5、針對後進生心理障礙嚴重,進行心理諮詢活動;

6、針對後進生學習目標不明確,進行學習目的教育。

七、工作要求

1、每週找學生談話一次;

2、每月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一次;

3、每月電訪或走訪一次;

八、獎勵方法

1、每學年每期評出數名後進生轉化突出的班委會成員;

2、每學年評出“一、二、三等”的經驗交流心得,學校將給予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

3、對突出的班委會成員在班內給予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