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學生制定學習計劃4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穫,是時候認真思考計劃該如何寫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計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制定學習計劃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學生制定學習計劃4篇

學生制定學習計劃 篇1

好的學習方法,會讓你的學習事半功倍:一個錯題本,一個好題本,新課之前一定先預習,先複習後做作業。

做作業要計時(限時訓練)。

一個人學習成績的優劣取決於他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包括三個要素:規範的學習行爲;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效的學習方法。有了規範的學習行爲才能培養出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形成適合自己的有效學習方法,三者是相輔相成的,規範的學習行爲是前提,是基礎。

實踐證明:一個行爲持續30天以上,就會形成穩定的行爲,超過100天就可以形成習慣。

過程不變結果不變,過程改變結果鉅變,過程合理成績斐然!

一、計劃管理——有規律

1、長計劃,短安排。在制定一個相對較長期目標的同時,一定要制定一個短期學習目標,這個目標要切合自己的實際,通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達到了一個目標後,再製定下一個目標,確保一個目標一個目標的實現。

2、擠時間,講效率。重要的是進行時間上的通盤計劃,制定較爲詳細的課後時間安排計劃表,課後時間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嚴格遵守,堅持下去,形成習慣。計劃表要按照時間和內容順序,把放學回家後自己的吃飯、休息、學習時間安排一下,學習時間以45分鐘爲一節,中間休息10分鐘,下午第四節若爲自習課也列入計劃表內。

二、預習管理——爭主動

1、讀:每科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通讀教材,對不理解的內容記錄下來,這是你明天上課要重點聽的內容。預習的目的是要形成問題,帶着問題聽課,當你的問題在腦中形成後,第二天聽課就會集中精力聽教師講這個地方。所以,發現不明白之處你要寫在預習本上。 ——建立預習本。

2、寫:預習時將模糊的、有障礙的、思維上的斷點(不明白之處)書寫下來。——讀寫同步走。

3、練:預習的最高層次是練習,預習要體現在練習上,就是做課後能體現雙基要求的練習題1到2道。做題時若你會做了,說明你的自學能力在提高,若不會做,沒關係,很正常,因爲老師沒講。

三、聽課管理——重效益

聽課必須做到跟老師,抓重點,當堂懂。聽課時要跟着老師的思維走,不預習跟不上。跟老師的目的是抓重點,抓公共重點,如:定理、公式、單詞、句型…… 更重要的是抓自己個性化的重點,抓自己預習中不懂之處。事實證明:不預習當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預習後懂的則能在80%——90%左右。當堂沒聽懂的知識當堂問懂、研究懂。——建立聽課筆記本。

四、複習管理——講方法

有效複習的核心是做到五個字:想、查、看、寫、說。

1、想:即回想,回憶,是閉着眼睛想,在大腦中放電影。學生課後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此過程非常重要,幾乎所有清華生、北大生、高考狀元都是這樣做的。學生應在每天晚上臨睡前安排一定時間回想。

2、查:回想是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的最有效的複習方法,也是查漏補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時,有些會非常清楚地想出來,有些則模糊,甚至一點也想不起來。能想起來的,說明你已經很好地複習了一遍。通過這樣間隔性的2—3遍,幾乎終生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來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從頭再學。

3、看:即看課本,看聽課筆記。既要有面,更要有點。這個點,既包括課程內容上的重點,也包括回憶的.時候沒有想起來、較模糊的“漏缺”點。

4、寫:隨時記下重難點、漏缺點。一定要在筆記中把它詳細整理,並做上記號,以便總複習的時候,注意複習這部分內容。——建立複習本。

5、說:就是複述。如:每天都複述一下自己學過的知識,每週末複述一下自己一週內學過的知識。聽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說明白纔是真的明白。堅持2~3個月就會記憶力好,概括能力、領悟能力提高,表達能力增強,寫作能力突飛猛進。——此法用於預習和複習。

五、作業管理——要自律

1、不計時不作業:限時作業,記錄作業時間,與作業無關的事什麼也不做。比如:20分鐘寫完英語;25分鐘寫完數學……

2、不復習不作業:先複習所學的內容,然後作業。

3、遇到難題,百思不得,先放過,後攻堅。

4、不檢查不作業:作業後必須檢查一遍。

5、不小結不作業:寫完作業後,告訴自己學會了什麼,得到了什麼,有什麼體會。

6、 獨立作業忌抄襲。

六、錯題管理——常反思

有了錯題本和難題本就叫會考試,目的是爲以後複習使用。錯題和難題反映着許多知識點的聯結,掌握了錯題和難題就等於把高分拿在手。

建立錯題本和難題本可用16K的橫格本,每頁上下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原題;第二部分是錯因;第三部分是改正確與舉一反三:正確即寫出正確答案,過了一個月複習時,搭眼一看還不會,就問自己:怎麼還不會?就要進一步查找原因,這時舉一反三,將與本題相關的知識點或習題聯繫起來,寫下來。第四部分是歸納提醒:寫出錯題錯在什麼地方,如:錯在代數方面,則提醒自己這部分掌握不好,重新自學或請教老師和同學。第五部分是複習次數:每隔一段時間要複習一次,怎麼複習?蓋住原題自己用腦子想。——此法比較適用於理科

七、難題管理——會溯源

一般來說,難題之難多半在於題目所涉知識點衆多,知識點之間關係錯綜複雜,思維(及方法運用)跳躍性大、邏輯性強,因此,對於難題,建議用溯源的方法整理。一是查清楚題目所需知識清單,同步辨清知識間的內在聯繫;

二是復原自己考試時的思維路徑,查“堵”點、“歧”點;

三是藉助參考答案探究自身存在的盲點疑點甚至是漏點。之後,同樣需要每隔一段時間複習與檢查一次。

八、考試管理——抓重點

用一張丟分統計表管理。按科目分爲填空、選擇、計算、閱讀……項目。錯了、丟了多少分,用統計表說話,這樣,就能明白哪些是審題出了偏差,哪些是運算出了錯誤,是什麼知識點有問題,哪方面需改進和提高。用紙把錯題抄下來,每隔20天再做一遍,尤其是在考試前可找出考點。——考前拿出專門時間做錯題難題本上的題。

學生制定學習計劃 篇2

一、寒假補習弱項 提升綜合成績

中考看的是考試總分,考生各科成績均衡很重要。初中生可以利用這個寒假糾正自己的偏科習慣。糾正偏科首先要解決心態問題。很多考生數學不好,主要是害怕數學,認爲自己沒有數學天賦,學不好。其實只要努力,大部分學生的偏科現象都可以糾正過來。

根據期末考試結果,初中生要抽出時間認真總結教訓,找出自己的強弱項,並強化強項,彌補弱項。弱項提高分數的空間很大,考生要認真分析自己弱項的問題所在,找到彌補的辦法。除了在弱項上多花時間外,強項也不能放鬆。有的考生覺得自己平時數學不錯,就很少花時間在數學上,結果到了中考時,數學成績反而下降了。

二、錯題的整理與複習,知識點的歸納與總結

上學期的題目進行整理,看看那些題目是做錯的或者不會的,把這些題整理出來,要想進步,這些題是非常重要的。

同時把題目歸納總結,比如題目的考察知識點,解題方法,類型題有那些,改變條件自行編題等

最後就是錯題和不會的題一定要反覆練習,錯題不錯爲止!

三、閱讀課外書 留心作文素材

不少初中生對作文頭疼的最大原因是覺得沒東西可寫。寒假時間相對充裕,初中生要學會觀察生活,積累作文素材。寒假中,初中生要有意識地思考一些問題,並注意積累,多看、多聽、多想、多練習,提高觀察、分析能力。

不少同學喜歡利用假期閱讀課外書。建議初中生在閱讀時可將一些有意義的素材記錄在筆記本上,如一些名人名言、時事知識、歷史人物故事及成語典故等。這對寫好作文有幫助。

制定計劃要點

1、全面分析,正確認識自己。

準確找出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以便明確自己學習的特點、發展的方向,發現自己在學習中可以發揮的最佳才能。

2、結合實際,確定目標。

制訂計劃時,不要脫離學習的實際,目標不能定得太高或過低,要依據:(1)知識、能力的實際;(2)"缺欠"的實際;(3)時間的實際;(4)教學進度的實際,確定目標,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能達到爲宜。

3、長計劃,短安排。

要在時間上確定學習的遠期目標、中期目標和近期目標。在內容上確定各門功課和各項學習活動的具體目標。學習目標可分爲:(1)掌握知識目標;(2)培養能力目標;(3)掌握方法目標;(4)達到成績(分數)目標。

長計劃是指明確學習目標,確定學習的內容、專題,大致規劃投入的時間;短安排是指具體的行動計劃,即每週每天的具體安排和行動落實。

學生制定學習計劃 篇3

寒假已過去一週,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學生已完成了寒假作業,甚至剛放假兩三天就匆匆趕完,還有的學生隻字未動,打算過完年玩夠了再突擊趕完。到底該如何合理地安排寒假作業進度?專家建議,寒假要保證有規律的生活,制訂合理的學習計劃,勞逸結合,循序漸進才能促進學習的提高,爲新學期打下基礎。

小學

現象一:鼓樓小學三年級趙一飛同學告訴記者,寒假一共20天,作業是一本32頁的《寒假大本》和3篇作文,以及聽讀英語、口算天天練等口頭作業。放假第4天《寒假大本》就已經搞定了,現在只剩三篇作文了,節後再做。

現象二:光榮巷小學六年級的李琛告訴記者:“我寒假作業還沒有動,想玩夠了再做。”“開學前留出3天,啥都不幹,光寫作業,肯定能做完。”

家長:要起到引導督促作用

家長黃女士說:“孩子剛上一年級,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計劃,更不可能指望孩子自己合理安排寒假作業。做家長的,要起到引導督促作用,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把孩子的寒假作業進程規劃得很細緻,過兩年,我就讓他安排自己的學習。”

教師:作業頁數÷放假天數=每天作業

青年路小學的王小倩老師說,《寒假大本》中混合了語文、數學、外語、科學等綜合的知識點,難免會有一些比較難的題目。學生應該認真思考,不能當成任務來完成。如果放假兩天就拼命地把所有作業都應付完,以後的時間只玩,到了開學會把以前學的知識忘得一乾二淨,不利於知識的鞏固。以一本《寒假大本》30頁,放假20天來算,每天平均做1。5頁,但是因春節要休息7天,所以每天做3頁就可以了,認真思考每一道題,保質保量完成《寒假大本》,纔是發這本作業的意義所在。不論是提前趕,還是最後趕,都是不合理的計劃。

初中

現象一:五中的韓光欣同學正在讀初一,她告訴記者,放假一週作業基本就做得差不多了。自己又買了一些輔導書,正在做練習。

現象二:十三中初三的堯西同學介紹,該校把寒假分成3個時間段,不同的階段佈置相應的作業,“這樣的方式有助於我們按計劃完成作業。”另一位汪成同學說:“我不太會規劃自己的學習,我覺得這樣挺好。希望以後暑假也這樣佈置。”

家長:希望孩子學着自己做計劃

家長張愛華女士告訴記者:“孩子上初中後基本不過問她的學習了,但她這方面的能力不是特別強,喜歡做什麼作業就一口氣做完,不喜歡的科目就一直拖着。按照學校的計劃做,還是很合理的,希望孩子能學着自己做計劃。”

老師:“化整爲零”很輕鬆

擷秀中學的姜竹梅副校長表示,雖然有些學校將作業進度進行細緻劃分,但是一次性發給學生,還不能在根本上解決合理規劃作業進度的問題,並且會造成學生過於依賴學校的計劃,喪失了自主學習、自主計劃的能力。因此,寒假中,家長應對孩子的作業進度進行適當指導,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制訂一個合理的作業進度,督促孩子每天都要學習。在制訂作業計劃時,同時要考慮到過年的氣氛,讓學生張弛有度地學習。勞逸結合,化整爲零,才能輕鬆地提高學習效率。

高中

現象一:高二學生金葉告訴記者,假期她主動報了好幾門輔導班,每天輔導班都會有很多作業,頭一天晚上做完,第二天就要帶過去聽老師講解。因爲時間安排得很滿,所以暫時沒有多餘的時間做學校佈置的寒假作業。金葉說:“學校佈置的書面作業不多,基本以自己複習預習爲主,我打算開學前幾天把書面作業做完。”

現象二:三中高一年級的徐樂同學告訴記者,剛放假時自己沒報什麼補習班,抓緊寫了兩天作業,但是看到同學們都忙着上課外輔導班,最近也開始報輔導班了。徐樂說,雖然時間有點緊,但是他能做到作業兼顧,不論課內課外,都是提高自己的機會。

家長:放心孩子安排自己的學習

一位高三同學的家長薛某告訴記者,孩子已經不小了,他們很放心孩子自己安排學習。是否做作業,做什麼作業,做多久,什麼時候放鬆一下,都是孩子自己決定,畢竟自己最瞭解自己的狀態。

老師:留作業是爲了讓學生假期有規律

據徐州三中的袁向萍副校長介紹,留作業的目的是爲了讓學生的假期生活有規律。從按時上學突然到沒有時間約束的假期,很多學生會沒有目的,出現睡懶覺、不按時吃飯、夜裏不睡早上不起的不良現象。通過寒假作業的形式,做適當的練習,保證有規律的學習生活。在作業時間的安排上,每週安排5—6天比較適中,學生要給自己一些其他活動的時間,比如旅遊、走親訪友。如果計劃安排得太滿,反而沒有可實施性。

學生制定學習計劃 篇4

漫長的假期如何合理的安排變得非常重要,有利於鞏固前面所學的知識以及遺漏的知識點,那麼暑假到了,該怎麼樣制定學習計劃呢?

如何制定中學生暑假學習計劃

第一,要儘可能與課堂學習內容相結合。

第二,課外學習活動的內容和時間要適當,不要影響正常的課堂學習,身體鍛鍊和社會活動。要注意勞逸結合。

第三,在課外學習活動中,要盡力做到學練結合,手腦並用,把學習和實踐結合起來。

第四,要爭取老師的指導提高課外學習活動的效果。

初二提高語文成績技巧

一、初二語文的特點

在初二孩子們的語文開始呈現天上地下的差距。這主要體現爲初二語文的難度增加,很多同學感到學習不再像初一時那樣得心應手,再加上新學科物理的出現,孩子的學習精力被分割去很大一部分。於是,一部分同學就得過且過,靠着小學的底子支撐,慢慢地就與其他同學拉開了差距,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同時受到打擊,成爲了“地下”的一批學生。

二、寒假是優秀學生珍惜的黃金時段

根據衆多優秀學生的學習經驗,我們發現他們知道初二是初中一年級和初中三年級的結合點,都會選擇在寒假繼續進行學習,從而在春季學習和即將到來的初三中取得絕對的優勢。

(1)寒假的複習

初二的上半學期即將結束,通過期中考試可以看到學員在閱讀和寫作中欠缺較多,即使是基礎知識部分,也成爲拉分的重要原因,寒假充裕的時間,可以利用起來把上半學期中的漏洞進行很好的彌補。

要知道每一個細微的知識點都有可能會在中考被考察到,所以在初二把基礎知識打牢,也就意味着你在初三階段可以在語文方面稍微喘口氣,能夠抽出更多時間來兼顧到其他學科的學習。

(2)寒假的預習

前面提到,初二下學期語文學習的難度增加了,課程的內容(抒情散文和議論文)更加難以理解,需要綜合分析才能得到問題的最終答案,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這一點對初二學生的學習是極爲重要的!

所以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對於下半學期知識的提前學習比對以往知識的複習顯得更爲重要。提前學習已經不再是一個祕密,這已成爲初中優秀學生的必修課,如果還按部就班的跟隨學校進度學習的同學在初二下學期就相對落後了,更不論初三。如果上半學期整體學習得還不錯,那麼應該把重點放在抒情散文和議論文閱讀上,特別是抒情散文的賞析題和議論文的論證過程題,最好做到每天練習一道題目,針對類型題進行方法歸納。因爲這兩類題在中考中佔據着極其重要的地位,近五年的中考閱讀分值最高的兩道題都以抒情散文的賞析題和議論文的論證過程題的形式呈現出來。如果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解題思路,是很難在中考閱讀中答成滿分的。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能夠看到:要想領先初二下學期乃至初三總複習,今年的寒假必須做好規劃,認真學習。

三、22小時的語文學習規劃

有些學生學習毫無計劃。“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算到哪裏”,這是很不好的。高爾基說:“不知明天該做什麼的人是不幸的。”所以寒假期間,合理安排語文的學習時間和內容尤爲重要。孩子們要先來分析自己的學習現狀,用“好、較好、中、較差、差”來評價自己語文的基礎知識、閱讀、寫作三大版塊的學習狀況。

再仔細回顧一下自己的學習情況,找出學習特點,最後確定學習目標上文中已經提到,寒假重點應該放在提前學習春季的知識上。而春季的課程中與考試緊密掛鉤的,最重要的知識有三塊:抒情散文、議論文、文言文。根據廣大同學的學習安排,初中語文教研給出了一個22小時的語文學習規劃,供同學、家長參考。

四、挑選一天中的三個小時來學習語文

語文學習不僅是現在更是將來的重頭戲!希望孩子們以一個準初三學生的身份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寒假裏除了“火線戰場”,除了“鼠標+雞腿”,還得來點“精神食糧”,來“考題戰場”試試身手吧!這會讓你變得更加酷!孩子們記住,走在大家前頭,走在時間的前邊,才能是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