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施計劃

一、指導思想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施計劃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規定: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爲必修課程,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結合運用知識,直接參予的實踐性活動。

結合本校實際我們學校外來民工子弟來校借讀的比例飛速增長,本學期共有學生千近人,外地學生就佔總人數的85%。故我校本學期將以綜合爲特徵,以實踐爲核心,以活動爲載體,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圍繞學校、學生的實際問題,親歷問題,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綜合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尋找切實可行的辦法,解決現在存在的真問題,同時激發教師加強理論學習和培訓,不斷提高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解水平和實踐能力,開發和積累課程資源,逐步形成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特色。

二、具體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和培訓力度

繼續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九年義務教育課程結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進一步明確課程改革信息,深入瞭解學生和學校在教學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不斷探索解決途徑,提高教師解決問題的意識,始終保持和新課程同行,積極倡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做到邊學習邊實踐,增強對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實踐的理解和領悟,從而更科學地指導自己的育人工作。

2、調整內容,貼近生活

我們將充分利用好下放《綜合實踐課程(資源包)》,結合學生、學校的實際問題、社會環境等因素,着眼於本校學生現狀以解決實際問題爲準點,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在活動中的親歷親爲,從活動中增長知識,培養能力。

3、領導構成及活動陣地

(1)研究人員

領導小組由校中層行政及校各科骨幹教師組成。

本學期我校研究小組由三、四、五、六年級17位班主任老師和各學科任課老師共同承擔。爲活動順利開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另聘校外專業人士作爲活動輔導員,還要積極取得家長支持,爲課程實施提供後備力量。

(2)活動陣地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陣地在課外,學校將圖書館、電腦房、美術室等教室在中午、午後規定時間內開放。將社區、居委、村委作爲學生的課外學習場所。另外,“雛鷹假日小隊”也爲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主要途徑。

三、前期工作

1、成立研究小組:爲了保證綜合實踐活動的正常開展,並能有效地培養兒童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科學交流能力,我們以“就近結合”爲原則組成研究小組,每一小組6---8人,由學生自己選出組長,並自擬組名,組長負責小組內成員的分工,制訂活動方案,小組的討論,活動開展過程的記錄、查閱、篩選材料、論文、報告等。確保每一個兒童都能從活動中獲得能力的'提高。

2、取得家長支持:我校準備在期初舉行家長會,向家長宣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的意義和目的,鼓勵家長與孩子一同參與研究,並給予孩子適當的幫助,並邀請家長當另時輔導員。

3、選擇活動專題:

(1)體現學校特色。

本學期仍將圍繞“綠色學校”進行確定綠色環保這一主題,且配合少先隊大隊部的推廣普通話活動、讀書節活動、科技節活動等確定主題。

(2)尊重學生興趣。

根據學校學生現狀,瞭解學生的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結合下發資源包,把學生需要了解的知識作爲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培養技能,鍛鍊能力。

(3)聯繫生活實際。

日常生活在學生髮展中的作用絲毫不亞於學科知識,尊重學生的日常生活,引導學生從具體日常生活中選取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進行探究,努力把學科和日常生活整合起來。

四、提高教師水平

1、組織教師學習教學理論,更新理念。學習新課程標準。

(校內學習至少每月一次)

2、教師博覽羣書,關注社會熱點。

3、以學生的身份參與研究活動,在實踐中練就能力。

4、校外取經與校內觀摩相結合。

(校內研討活動至少每月一次)

五、逐步健全評價機制

(1)檔案袋:主要存放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材料,(如:蒐集資料,創新設計,研究論文,勞技作品、照片獎狀等)。

(2)每個學生交一份最滿意作品,從中考察學生“心靈手巧”。

(3)在每個主題後,讓學生將活動的過程和感受以體驗文章的形式寫下來,留有一定時間給學生談活動體會,從學生體驗的程度深淺、口頭表達能力、參與的深度與廣度,對學生作合理的評價。

(4)建立評價表,分階段由個人、小組、家長、教師共同填寫。重點對學生通過參與綜合實踐活動後的學習品質和適應社會能力進行客觀的評價。

(5)以“聽課考覈”和“學生座談”的方式考覈評價教師。

六、綜合課程的一種具體操作步驟:

1、創造問題情境,佈置探究任務;

2、指導選題,建立課題項目小組;

3、制定研究或活動計劃、人員分工;

4、展開研究活動,收集、分析各種資料;

5、針對性指導,組織中期交流研討;

6、調整改進探究活動,整理資料,撰寫論文;

7、進行成果展示、彙報,開展評價活動。

通過概念設計圖的引導,拓展師生的視野,明確學習的目標,從而去嘗試各種途徑、方法去研究,去發現、去實踐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