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社交禮儀常識大全

社交指社會上人與人的交際往來,是人們運用一定的方式(工具)傳遞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識,以達到某種目的的社會各項活動。以下是“社交禮儀常識”,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有關社交禮儀常識大全

社交禮儀常識

一、交往禮儀

爲了獲得更好的交往效果,我們要注意哪些禮儀禁忌呢?

1.不要言而無信。言而無信,只是圖了一時的方便和嘴上的痛快。長遠地說,失去了別人的信任,就失去了最大的資本。

2.不要惡語傷人。當對方脾氣一觸即發時,要臨時迴避,使對方找不到發泄對象,並逐步消火。迴避並不等於“妥協”,而是給對方冷靜思考的機會,同時也證明了自身的修養。

3.及時溝通,消除彼此的矛盾。惡語很難避免。最好的是在事情發生之前或產生苗頭之後,雙方坐下來進行冷靜的交流,藉以消除雙方的誤解或矛盾,避免惡語的出現。

4.不要隨便發怒。

醫學認爲,發怒時容易傷及自己的肝脾,易發怒的人平均壽命明顯低於正常的人,更容易衰老,而且還會傷了彼此的和氣。所以,遇事要冷靜思考,學會“換位”思想,冷靜地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考慮。

5.不要流言蜚語。在背後流言蜚語的做法,不僅會傷害朋友或同事間的情誼,甚至會造成反目成仇的後果。同時也反映出低下的品格。所以要做到:不干涉別人的隱私,不傳播小道消息,對別人的過失不要幸災樂禍。

6.不要開過分的玩笑。開玩笑是常有的事,但要適度。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把握:性格開朗、大度的人,稍多一點玩笑,可以使氣氛更加活躍。拘謹的人,少開甚至是不開玩笑。異性,特別是對於女性,開玩笑一定要適當。不要拿別人的姓名開玩笑或是亂起糾號、亂叫綽號。尊長、領導,開玩笑一定要在保持住對方的尊嚴的基礎上。在一些悲哀、不幸的氣氛中或是別人正專心致志的場合或莊重的集會、重大的社會活動中,不開玩笑。既使開玩笑,也要注意內容健康、幽默、高雅。不要拿別人的缺陷玩笑,不要開庸俗、下流的玩笑。

二.拜訪禮儀

拜訪是一件經常性的工作,那麼怎樣讓拜訪做得更得體、更具效果,是必須考慮的事情。

1.拜訪前要事先和對方約定,以免撲空或擾亂主人的計劃,拜訪時要準時赴約,時間長短應根據拜訪目的和主人意願而定,通常宜短不宜長。

2.如果接待者因故不能馬上接待,可以在接待人員的安排下在會客廳、會議室或在前臺,安靜地等候,如果接待人員沒有說“請隨便參觀參觀”之類的話,而隨便地東張西望,甚至伸着脖子好奇地往房間裏“窺探”,都是非常失禮的。

3.有抽菸習慣的人,要注意觀察周圍有沒有禁止吸菸的警示。即使沒有,也要問問工作人員是否介意抽菸。如果等待時間過久,可以向有關人員說明,並另定時間,不要顯現出不耐煩的樣子。

4.既使和接待者的意見不一致,也不要爭論不休。對接待者提供的幫助要適當地致以謝意。要注意觀察接待者的舉止表情,適可而止。當接待者有不耐煩或有爲難的表現時,應轉換話題或口氣;當接待者有結束會見的表示時,應識趣地立即起身告辭。

5.到達被訪人所在地時,一定要用手輕輕敲門,進屋後等主人安排後坐下,後來的客人到達時,先到的客人可以站起來,等待介紹或點頭示意。

6.拜訪時應彬彬有禮,注意一般交往細節。告辭時要同主人和其他客人一一告別,說“再見”、“謝謝”;主人相送時,應說“請回”、“留步”、“再見”。

三.稱呼禮儀

1.正確、適當的稱呼。它不僅反映着自身的教養、對對方尊重的程度,甚至還體現着雙方關係達到的程度和社會風尚。務必注意:一是要合乎常規,二是要入鄉隨俗這兩點。另外,還應對生活中的稱呼、工作中的稱呼、外交中的稱呼、稱呼的禁忌細心掌握,認真區別。生活中的稱呼應當親切、自然、準確、合理。在工作崗位上,人們彼此之間的稱呼是有特殊性的,要求莊重、正式、規範。以交往對象的職務、職稱相稱,這是一種最常見的稱呼方法。比如張經理、李局長。國際交往中,因爲國情、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稱呼就顯得千差萬別。一是要掌握一般性規律,二是要注意國別差異。在政務交往中,常見的稱呼除“先生”、“小姐”、“女士”外,還有兩種方法,一是稱呼職務(對軍界人士,可以以軍銜相稱),二是對地位較高的稱呼“閣下”。教授、法官、律師、醫生、博士,因爲他們在社會中很受尊重,可以直接作爲稱呼。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講英語的國家裏,姓名一般有兩個部分構成,通常名字在前,姓氏在後。對於關係密切的,不論輩份可以直呼其名而不稱姓。比如:俄羅斯人的姓名有本名,父名和姓氏三個部分。婦女的姓名婚前使用父姓,婚後用夫姓,本名和父名通常不變。日本人的姓名排列和我們一樣,不同的是姓名字數較多。日本婦女婚前使用父姓,婚後使用夫姓,本名不變。

2.稱呼的五個禁忌

我們在使用稱呼時,一定要避免下面幾種失敬的做法。

1)錯誤的稱呼。常見的錯誤稱呼無非就是誤讀或是誤會,誤讀也就是念錯姓名,爲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對於不認識的字,事先要有所準備;如果是臨時遇到,就要謙虛請教。誤會,主要是對被稱呼的年紀、輩份、婚否以及與其他人的關係作出了錯誤判斷。比如,將未婚婦女稱爲“夫人”,就屬於誤會。相對年輕的女性,都可以稱爲“小姐”,這樣對方也樂意聽。

2)使用不通行的稱呼。有些稱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山東人喜歡稱呼“夥計”,但南方人聽來“夥計”肯定是“打工仔”。中國人把配偶經常稱爲“愛人”,在外國人的意識裏,“愛人”是“第三者”的意思。

3)使用不當的稱呼。工人可以稱呼爲“師傅”,道士、和尚、尼姑可以稱爲“出家人”。但如果用這些來稱呼其他人,沒準還會讓對方產生自己被貶低的感覺。

4)使用庸俗的稱呼。有些稱呼在正式場合不適合使用。例如,“兄弟”、“哥們兒”等一類的稱呼,雖然聽起來親切,但顯得檔次不高。

5)稱呼外號。對於關係一般的,不要自作主張給對方起外號,更不能用道聽途說來的外號去稱呼對方。也不能隨便拿別人的'姓名亂開玩笑。

四.介紹禮儀

“第一印象是黃金”。介紹禮儀是禮儀中的基本、也是很重要的內容,介紹是人與人進行相互溝通的出發點,最突出的作用,就是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社交或商務場合,如能正確地利用介紹,不僅可以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廣交朋友,而且有助於進行必要的自我展示、自我宣傳,並且替自己在人際交往中消除誤會,減少麻煩。

介紹有多種方式。1.介紹自己。在社交活動中,如果想結識某個人或某些人,而又沒有人引見,可以自己充當自己的介紹人,把自己介紹給對方。確定自我介紹的具體內容,要兼顧實際需要、所處場景,要具有鮮明的針對性,不要“千人一面”。有時可以把自己的姓名同名人的姓氏或是常用名詞相結合,以增強別人的記憶。比如,姓名是“周英”的,就可以介紹爲:周總理的“周”,英雄的“英”。

但如果介紹人在場,自我介紹會被認爲是不禮貌的。2.介紹別人。在爲他人做介紹時,可以遵循這樣的順序:把年輕的介紹給年長的;把職務低的介紹給職務高的。如果介紹對象雙方的年齡、職務相當,異性就要遵從“女士優先”的原則,即把男士介紹給女士;對於同性,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比如把和你熟悉的介紹給和你不熟悉的;介紹雙方職務有高有低的時候,就把職務低的介紹給職務高的;也可以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的介紹等。爲別人介紹之前不僅要徵求一下被介紹雙方的意見,在開始介紹時再打一下招呼,不要上去開口即講,讓被介紹者措手不及。當介紹者詢問是不是要有意認識某人時,不要拒絕或扭扭捏捏,而應欣然表示接受,實在不願意時,要委婉說明原因。當介紹者走上前來,開始爲你進行介紹時,被介紹者雙方都應該起身站立,面含微笑,大大方方地目視介紹者或對方。當介紹者介紹完畢後,被介紹者雙方應依照合乎禮儀的順序進行握手,彼此問候一下對方,也可以互遞名片,作爲聯絡方式。不論是給別人做介紹還是自我介紹,被介紹雙方態度都應謙和、友好、不卑不亢,切忌傲慢無禮或畏畏縮縮。

五.握手禮儀

握手,是交際的一個部分。握手的力量、姿勢和時間的長短往往能夠表達出對握手對象的不同禮遇和態度,顯露自己的個性,給人留下不同印象,也可通過握手瞭解對方的個性,從而贏得交際的主動。美國著名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說:我接觸的手有能拒人千里之外;也有些人的手充滿陽光,你會感到很溫暖……

1.握手的要求。通常,和人初次見面,熟人久別重逢,告辭或送行都可以握手錶示自己的善意也是最常見的。有些特殊場合,比如向人表示祝賀,感謝或慰問時;雙方交談中出現了令人滿意的共同點時;或雙方原先的矛盾出現了某種良好的轉機或徹底和解時習慣上也以握手爲禮。握手時,距對方約一步遠,上身稍向前傾,兩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併攏,虎口相交,拇指張開下滑,向受禮者握手。掌心向下握住對方的手,顯示着一個人強烈的支配欲,無聲地告訴別人,他處於高人一等的地位。應儘量避免這種傲慢無禮的握手方式。相反,掌心向裏握手顯示一個人的謙卑與畢恭畢敬,如果伸出雙手,更是謙恭備至了。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態是兩手的手掌都處於垂直狀態。這是一種最普通也最穩妥的握手方式。戴着手套握手是失禮行爲,女士可以例外。

當然在嚴寒的室外也可以不脫。比如雙方都戴着手套,帽子,這時一般也應先說聲:“對不起”。握手時雙方互相注視,微笑,問候,致意,不要看第三者或顯得心不在焉。除了關係親近的人可以長久地把手握在一起外,一般握兩三下就行。不要太用力,但漫不經心地用手指尖“蜻蜓點水”式去點一下也是無禮的,一般要將時間控制在三五秒鐘以內。如果要表示自己的真誠和熱烈,也可較長時間握手,並上下搖晃幾下,握手時兩手一碰就分開,時間過短,好像在走過場,又像是對對方懷有戒意。而時間過久,特別是拉住異性或初次見面者的手長久不放,顯得有些虛情假義,甚至會被懷疑爲“想佔便宜”。長輩和晚輩之間,長輩伸手後,晚輩才能伸手相握,上下級之間,上級伸手後,下級才能接握;男女之間,女方伸手後,男方纔能伸手相握;當然,如果男方爲長者,遵照前面說的方法。如果需要和多人握手,握手時要講究先後次序,由尊而卑,即先年長者後年幼者,先長輩再晚輩,先老師後學生,先女士後男士,先已婚者後未婚者,先上級後下級。

交際時如果人數較多,可以只跟相近的幾個人握手,向其他人點頭示意,或微微鞠躬就行。爲了避免尷尬場面發生,在主動和人握手之前,應想一想自己是否受對方歡迎,如果已察覺對方沒有要握手的意思,點頭致意就行了。在公務場合,握手時伸手的先後次序主要取決於職位、身份。而在社交、休閒場合,它主要取決於年齡、性別、婚否。在接待來訪者時,這一問題變得特殊一些:當客人抵達時,應由主人首先伸出手來與客人相握。而在客人告辭時,就應由客人首先伸出手來與主人相握。前者是表示“歡迎”,後者就表示“再見”。這一次序顛倒,很容易讓人發生誤解。應當強調的是,上述握手時的先後次序不必處處苛求於人,如果自己是尊者或長者、上級。而位卑者、年輕者或下級搶先伸手時,最得體的就是立即伸出自己的手,進行配合,而不要置之不理,使對方當場出醜。當你在握手時,不妨說一些問候的話,可以握緊對方的手,語氣應直接而且肯定。並在加強重要字眼時,緊握着對方的手,來加強對方對你的印象。

2.應當握手的場合:遇到較長時間沒見面的熟人;在比較正式的場合和認識的人道別;在以本人作爲東道主的社交場合,迎接或送別來訪者時;拜訪他人後,在辭行的時候;被介紹給不認識的人時;在社交場合,偶然遇上親朋故舊或上司的時候;別人給予你一定的支持、鼓勵或幫助時;表示感謝、恭喜、祝賀時;對別人表示理解、支持、肯定時;得知別人患病、失戀、失業、降職或遭受其他挫折時;向別人贈送禮品或頒發獎品時。

3.握手的八禁忌。我們在行握手禮時應努力做到合乎規範,避免違犯下述失禮的禁忌。

1)不要用左手相握,尤其是和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時要牢記。因爲在他們看來左手是不乾淨的。

2)在和基督教信徒交往時,要避免兩人握手時與另外兩人相握的手形成交叉狀,這種形狀類似十字架,在他們眼裏這是很不吉利的。

3)不要在握手時戴着手套或墨鏡,只有女士在社交場合戴着薄紗手套握手,纔是被允許的。

4)不要在握手時另外一隻手插在衣袋裏或拿着東西。

5)不要在握手時面無表情、不置一詞或長篇大論、點頭哈腰,過分客套。

6)不要在握手時僅僅握住對方的手指尖,好像有意與對方保持距離。正確的做法,是握住整個手掌。即使對異性也應這樣。

7)不要在握手時把對方的手拉過來、推過去,或者上下左右抖個沒完

8)不要拒絕握手,即使有手疾或汗溼、弄髒了,也要和對方說一下“對不起,我的手現在不方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六.其他會面禮

在國內外交往中,除握手之外,以下會面禮也常見。

1.點頭禮,又叫頷首禮,它所適用的情況主要有:遇到熟人,在會場、劇院、歌廳、舞廳等不宜交談之處,在同一場合碰上已多次見面者,遇上多人而又無法一一問候的。行點頭禮時,應該不戴帽子。具體做法是頭部向下輕輕一點,同時面帶笑容,不要反覆點頭不止,也不必點頭的幅度過大。

2.舉手禮。行舉手禮的場合,和行點頭禮的場合大致相似。它最適合向距離較遠的熟人打招呼。行舉手禮的做法是:右臂向前方伸直,右手掌心向着對方,其他四指並齊、拇指叉開,輕輕向左右擺動一兩下。手不要上下襬動,也不要在手部擺動時用手背朝向對方。

3.脫帽禮。戴着帽子的人,在進入他人居所,路遇熟人,與人交談、握手或行其他會面禮,進入娛樂場所,升掛國旗,演奏國歌等情況下,要主動地摘下自己的帽子。女士在社交場合可以不脫帽子。

4.注目禮。注目禮的具體做法,是起身立正,擡頭挺胸,雙手自然下垂或貼放於身體兩側,笑容莊重嚴肅,雙目正視於被行禮對象,或隨之緩緩移動。在升國旗、遊行檢閱、剪綵揭幕、開業掛牌等情況下,適用注目禮。

5.拱手禮。拱手禮,是我國民間傳統的會面禮。現在它所適用的情況,主要是過年時舉行團拜活動,向長輩祝壽,向友人恭喜結婚、生子、晉升、喬遷,向親朋好友表示無比感謝,以及與海外華人初次見面時表示久仰大名。拱手禮的行禮方式:起身站立,上身挺直,兩臂前伸,雙手在胸前高舉抱拳,自上而下,或者自內而外,有節奏地晃動兩下。

6.鞠躬禮。鞠躬禮目前在國內主要適用於向他人表示感謝、領獎或講演之後、演員謝幕、舉行婚禮或參加追悼活動等。行鞠躬禮時,應脫帽立正,雙目凝視受禮者,然後上身彎腰前傾。男士雙手應貼放在身體兩側褲線處,女士的雙手下垂搭放在腹前。下彎的幅度越大,所表示的敬重程度就越大。鞠躬的次數,喜慶的場合下,不要鞠躬三次。一般追悼活動時才用三鞠躬的禮儀。在日本、韓國、朝鮮,鞠躬禮應用十分廣泛。

7.合十禮。合十禮,就是雙手十指相合爲禮,具體做法,是雙掌十指在腑前相對合,五指手指併攏向上,掌尖與鼻尖基本持平,手掌向外側傾斜,雙腿立直站立,上身微欠低頭,行禮時,合十的雙手舉得越高,越體現出對對方的尊重,但原則上不可高於額頭。行合十禮時,可以口頌祝詞或問候對方。也可以面含微笑,但不應該手舞足蹈,反覆點頭。 在東南亞、南亞信奉佛教的地區以及我國傣族聚居區,合十禮普遍使用。

8.擁抱禮。在西方,特別是在歐美國家,擁抱禮是十分常見的見面禮和道別禮。在人們表示慰問、祝賀、欣喜時,擁抱禮也十分常用。正規的擁抱禮,講究兩人正面面對站立,各自舉起右臂,將右手搭在對方左肩後面;左臂下垂,左手扶住對方右腰後側。首先各向對方左側擁抱。然後各向對方右側擁抱,最後再一次各向對方左側擁抱,一共擁抱3次。普通場合不必這麼講究,擁抱次數一下、二下、三次都行,在我國,除某些少數民族外,擁抱禮不常採用。

9.吻禮。

1)親吻禮,是一種西方國家常用的會面禮。它會和擁抱禮同時採用,即雙方會面時既擁抱、又親吻。行親吻禮時,通常忌諱發出親吻的聲音,而且不應將唾液弄到對方臉上。在行禮時,雙方關係不同,親吻的部位也會有所不同。長輩吻晚輩,應當吻額頭;晚輩吻長輩,應當吻下頜或吻面頰;同輩間,同性貼面頰,異性吻面頰。貼面頰的時候,先貼一次右邊,再貼一次左邊。

2)吻手禮,主要流行歐洲國家。做法是:男士走到已婚婦女面前,首先垂首立正致意。然後以右手或雙手捧起女士的右手,俯首以自己微閉的嘴脣,去象徵性地輕吻一下其手背或是手指,吻手禮的受禮者,只能是已婚婦女。手腕及其以上部位,是行禮時的禁區。

七.用好“第二身份證”

名片是“第二身份證”,使用已經非常普及。它不僅是自己身份的介紹,更是自己的臉面、形象。名片總的要求是“整潔、有序、明瞭”。對於職務,不應該羅列過多、本末倒置,樣式、顏色設置上不應該過分誇張。個人照片、企業宣傳口號、廣告詞是不適合印在名片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