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火箭的科技知識

運載火箭是由多級火箭組成的航天運輸工具,是星際間航行的唯一交通員。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關於火箭的科技知識,希望有所幫助!

關於火箭的科技知識

火箭的定義和歷史

火箭是指一種自身既帶有燃料,又帶有助燃用的氧化劑,用火箭發動機作動力裝置。現代火箭可用作快速遠距離運送工具,如作爲探空、空間站的運載工具,以及其他飛行器的助推器等。古代中國火藥的發明與使用,給火箭的問世創造了條件。北宋後期,民間流行的能升空的“流星”,已利用了火藥燃氣的反作用力。1975年,用更大推力的火箭——“長征2號”,發射了可回收的重型衛星。1980年,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地發射了新型運載火箭。火箭通常可分爲固體與液體火箭,有控與無控火箭,單級與多級火箭,近程、中程與遠程火箭等。火箭推進是一種精密的結構,它的原理主要是力學、熱力學,以及其它有關科學之運用。

火箭飛行原理

火箭飛行的`原理和氣球“飛”的原理一樣,都是利用了物體的反作用力。火箭的“肚子”裏裝有燃料,燃料點着後產生大量熱量,變成急劇膨脹的氣體,氣體從火箭尾部猛烈噴出,火箭便在氣體噴發產生的反作用力下向前飛行了。

火箭爲什麼能飛得那麼快呢?我們知道,燃料產生的熱量越多,噴射氣體的速度越快,產生的推力就越大。科學家計算過,一般火箭燃氣的噴射速度約爲每秒2千米左右,當燃料的重量是火箭淨重的1.72倍時,火箭的最終速度等於氣體的噴射速度,如果要使火箭的最終速度達到氣體噴射速度的2倍,3倍,那麼就要相應地增加燃料。

可是燃料一增加,火箭的體積,重量也就隨之增加,而用同樣的力推動輕,重不同的物體,其速度是不一樣的。怎麼解決增加燃料又不過多地增加火箭重量的矛盾呢?科學家們想了一個絕妙的辦法,就是把火箭做成一級一級的,每一級都有燃料,燒完一級就扔掉一級,這樣火箭就越飛越輕,速度也越來越快。再加上離地球越來越遠,地心引力和空氣阻力都隨之減小等其他因素,火箭便可以有超過其他任何交通工具的速度。

火箭的身體構造

一般來講火箭身上有三大系統:結構系統,動力系統,控制系統。結構系統是它的軀殼;動力系統是它的心臟,由燃料部分和發動機部分組成;控制系統好比它的大腦,指揮火箭飛多快,怎樣飛和飛到哪兒。

多級火箭在飛行中,它的身體被一節一節地甩掉,最末的一節把衛星“頂”到預定軌道。

探空火箭是在高空進行探測和科學實驗的火箭。它是在運載火箭的基礎上,在火箭頭部安放一些探測儀器,使之成爲能夠對高大氣的各層結構成分及參數進行直接探測的火箭。

探空火箭系統一般由有效載荷(大多裝在箭頭的儀器艙內)、火箭、發射裝置和地面臺站組成。有效載荷將採集到的信息用遙測裝置發送到地面臺站接收處理,或在火箭下降過程中將有效載荷彈出火箭,利用降落傘等氣動減速裝置安全降落到地面回收。

神州火箭簡介

神舟飛船是由中國爲其載人航天計劃研製的載人宇宙飛船系列,其原型機神舟一號於1999年11月20日成功發射,而其發展型號神舟五號於2003年10月15日第一次完成載人飛行。2011年11月1日發射的神舟八號爲其正式定型型號。神舟系列飛船與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外貌相似,但具備全新的結構和更大的尺寸,是全世界目前正在運用的空間最大的載人飛船。神舟號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構成,總長約9米,總重約8噸。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由專門爲其研製的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發射基地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回收地點在內蒙古中部的草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