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是如何形成

霧是近地面空氣中的水蒸氣發生的凝結現象。霧的形成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近地面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充沛,二是地面氣溫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霧是如何形成,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各種霧的分類及形成原因:

陸地上最常見的是輻射霧:

這種霧是空氣因輻射冷卻達到過飽和而形成的,主要發生在晴朗、微風、近地面、水汽比較充沛的夜間或早晨。這時,天空無雲阻擋,地面熱量迅速向外輻射出去,近地面層的空氣溫度迅速下降。如果空氣中水汽較多,就會很快達到過飽和而凝結成霧。

另外,風速對輻射霧的形成也有一定影響。如果沒有風,就不會使上下層空氣發生交換,輻射冷卻效應只發生在貼近地面的氣層中,只能生成一層薄薄的淺霧。如風太大,上下層空氣交換很快,流動也大,氣溫不易降低很多,則難於達到過飽和狀態。只有在1一3米/秒的微風時,有適當強度的交流,既能使冷卻作用伸展到一定高度,又不影響下層空氣的充分冷卻,因而最利於輻射霧的形成。

輻射霧出現在晴朗無雲的夜間或早晨,太陽一升高,隨着地面溫度上升,空氣又回覆到未飽和狀態,霧滴也就立即蒸發消散。因此早晨出現輻射霧,常預示着當天有個好天氣。"早晨地罩霧,儘管曬稻穀"、"十霧九晴"就是指的這種輻射霧。

第二種霧爲平流霧:

溫暖潮溼的空氣流經冷的海面或陸面時,空氣的低層因接觸冷卻達到過飽和而凝結成的霧就是平流霧。

只要有適當的風向、風速,霧一旦形成,就常持續很久,如果沒有風,或者風向轉變,暖溼空氣來源中斷,霧也會立刻消散。

第三種霧爲蒸汽霧:

如果水面是暖的,而空氣是冷的,當它們溫差較大的時候,水汽便源源不斷地從水面蒸發出來,闖進冷空氣,然後又從冷空氣裏凝結出來成爲蒸氣霧。

一般在南方的暖洋流進到極地區域時,極地的冷空氣覆蓋在暖水面上而形成蒸汽霧。例如北大西洋上就有一股強大的墨西哥灣流的暖洋流,經常突入北極的海洋上,造成北極洋麪上大規模的蒸汽霧。有時候,北極的冷空氣停留在冰面上,在冰面裂開的地方,冰下較暖的水就露出來,形成局部的蒸汽霧,蒸汽霧大都出現在高緯度的北極地區,所以人們常稱它爲"北極煙霧"。

除了極地區域外,冷空氣覆蓋暖水面的情形還常出現在內陸湖濱地區。夜間湖水面比陸面暖,當夜間陸風吹到暖的湖面上時,在湖面上就會形成一層比較淺薄的蒸汽霧。秋、冬季節,每當冷空氣南下以後,在天睛風小的早晨,暖水面還來不及冷卻時,就瀰漫着這種蒸汽霧。

第四種霧爲上坡霧:

這是潮溼空氣沿着山坡上升,絕熱冷卻使空氣達到過飽和而產生的霧。這種潮溼空氣必須穩定,山坡坡度必須較小,否則形成對流,霧就難以形成。

第五種霧爲鋒面霧:

經常發生在冷、暖空氣交界的鋒面附近。鋒前鋒後均有,但以暖鋒附近居多。鋒前霧是由於鋒面上面暖空氣雲層中的雨滴落入地面冷空氣內,經蒸發,使空氣達到過飽和而凝結形成;而鋒後霧,則由暖溼空氣移至原來被暖鋒前冷空氣佔據過的`地區,經冷卻達到過飽和而形成的。因爲鋒面附近的霧常跟隨着鋒面一道移動,軍事上就常常利用這種鋒面霧來掩護部隊,向敵人進行突然襲擊。

其他霧:

隨着現代工業的發展,又增添了許多新霧。比如:工業排放廢氣形成的廢氣形成的光化學煙霧,鍋爐、窯爐和生活小煤爐排放的黑色煙霧等。

預警等級

黃色預警:12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500米的濃霧;或者已經出現200米≤能見度<500米的濃霧,並可能持續。

1.有關部門根據情況啓動防禦工作預案;

2.駕駛人員應注意濃霧變化,小心行駛;

3.機場、高速公路、輪渡碼頭應注意交通安全。

橙色預警:6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200米的濃霧;或者已經出現50米≤能見度<200米的濃霧,並可能持續。

1.有關部門根據情況啓動防禦工作預案;

2.居民需適當防護因濃霧引起的空氣質量明顯降低;

3.能見度較低,駕駛人員應控制速度,確保安全;

4.機場、高速公路、輪渡碼頭等應採取措施,保障交通安全。

紅色預警:2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50米的強濃霧;或者已經出現能見度<50米的強濃霧,並可能持續。

1.有關部門根據情況啓動防禦工作預案;

2.受強濃霧影響地區的機場暫停飛機起降,高速公路和輪渡碼頭等暫時封閉或者停航;

3.各類機動交通工具應採取有效措施保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