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定要吃餃子嗎

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冬至一定要吃餃子嗎,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冬至一定要吃餃子嗎

1、冬至曾是新年之始?

新的一年從什麼時候開始?

這個答案並不唯一。對於世界通用的公曆來說,1月1日的元旦是新年第一天。中國則有着沿襲千年的傳統曆法,因此人們在農曆新年,也就是春節時有着更加隆重的慶祝活動

但是在很久以前,人們也曾把冬至作爲新年之始。

從天文學來看,冬至是太陽光照射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接受太陽光照和熱量最少的時候。在這一天,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正午時太陽高度最低。

因爲冬至的太陽照射最傾斜,物體的影子也拉得最長。大約三千年前,古人就曾用名爲“土圭”的計時儀器測量日影,找出日影變化的規律,冬至就是一年中日影最長的時候。

因此在周曆中,冬至就作爲一年的開始,它代表着下個循環的開始,冬至之後日照時間會逐漸增加。現在春節時人們祭祖、團聚等習俗,當時也出現在冬至,直到漢武帝採取了夏曆,也就是現在的農曆,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

《後漢書》中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這一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一度被稱爲“小年”,足見其重要性。魏晉六朝時,冬至稱爲“亞歲”,民衆要向父母長輩拜節。

2、爲何總要吃餃子?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冬至對人們的意義,也不只是一個時間節點那樣簡單。

冬至這天,各地的食俗存在地域差異,北方多吃餛飩和餃子,南方多食各種團和糕點。

傳說醫聖張仲景在大雪紛飛的冬天,他看見很多鄉親的耳朵被凍傷了,就讓其弟子用羊肉和一些驅寒的藥材放置鍋裏煮,剁碎後用麪皮包成像耳朵一樣的東西再煮熟,施捨給百姓。

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着吃。由此,後世流傳着“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諺語。

另外,因爲“羊”同“陽”諧音,所以很多地方冬至吃羊肉,認爲不僅可以暖和身體,還能助陽氣的生長。

南方有的地方則會來一碗湯圓。冬至之後是陽氣生髮的時候,綠色又容易讓人想到春天,有的地方還會在此時特意吃一點青菜,以示順應天時,在寒冷的冬天裏,期盼着鳥語花香的季節早點到來。

3、爲什麼不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

相信大家都知道“數九寒冬”這個詞。其實就是指,從冬至開始每過九天就記一次,冬至後的第一個九天叫做一九,第二個九天叫做二九,以此類推,當數完九個九天之後冬天就過去了。

而且根據上千年的經驗來看,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就是在三九的時候。爲什麼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日子,卻不是最冷的時候呢?

而且,夏天最熱的時候也並不是一年中白天最長的夏至,而是夏至之後的半個多月之後的日子。這是爲什麼呢?

形象地來說的話,地球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水池,水池中存儲水的多少就代表了儲存熱量的多少。夏天日照時間長,就是往水池中添水;冬天日照短,就是從水池中取水。

我們可以想象成有兩個巨大的水管連接着水池,一個是進水管,代表着白天陽光的照射;一個是排水管,代表了地球釋放熱量。

夏至其實就是把進水管開到了最大,大幅度超過了排水管會排出去的水量。這個時候,即使當夏至過去了,進水管的水量不會一下子比出水管流出去的水還多。雖然水池中的水增加變慢了,但是仍然在增加的。

也就是說,溫度還在慢慢升高,直到進水管的進水速度和排水管的出水速度相等之後纔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同樣反過來,冬至的時候光照最少,也就是進水管水流量最小的時候。雖然過後,進水流量開始慢慢增加了,但是還是小於排水水量,也就是說還是處於降溫狀態。

最後直到進水流量增大,增大到等於排水量的時候,水池的水也就達到了最低,這樣也就是一年中溫度最低的時候了。這個時間正好是在三九期間。所以纔會有了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說法。

4、這些疾病要注意

冬季由於寒冷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加,進而血壓升高、心臟負荷加大。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羣,冬季易引發各種心腦血管意外。故應定期監測血壓的變化,如果血壓有波動要及時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藥物,切不可自己調藥或者停藥。

此外哮喘、胃病、皮膚病等,冬季多有復發,需引起足夠的重視,要及時添加衣物,注意防寒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