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端午節的習俗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爲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月初五端午節的習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五月初五端午節的習俗

人們在端午節掛艾蒿和艾草(艾葉菖蒲),有些地區會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稱爲艾人以僻邪驅瘴。殷堯藩《端午日》詩云:“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梅堯臣在《端午晚得菖蒲》詩云:“薄暮得菖蒲,猶勝竟日無。我焉能免俗,三揖向尊壺。”喝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人們在端午節吃糉子,在荊楚地區,煮糯米飯或蒸糉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以後漸用糉葉包米代替竹筒。現在各地糉子不論造型或內容,都有五花八門的變化。如浙江的湖州糉子、四川的椒鹽豆糉、廣東的中山蘆兜糉等。

中國南方地區端午節習俗保存較完善,也較北方地區氣氛濃厚,各地紛紛舉辦各種規模的賽龍舟活動,家庭也都包糉子全家同吃,雖然不一定代表紀念屈原的意義,但這種習俗一直保留着。家人給孩子手腕纏繞五彩絲線,傳說可以續命,祈盼長命多福。

古說:“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糉子……”佩香囊,避邪驅瘟、襟頭點綴。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拴五色絲線。

有些人會日落之前折些桃樹枝插在門窗上,或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又有午時立蛋之俗,傳說中如在午時將雞蛋直立起來,表示來年會有好運到。

在江南地帶,家家都懸鐘馗像,鍾馗捉鬼,用以鎮宅驅邪。端午節是一個潮溼酷熱的季節,這時百種毒蟲開始滋生,也依照漢方的角度,吃雄黃酒來避疫病。

閩南俗諺有:“未食五月糉,破裘不願放”,形容過了端午節才進入夏季的炎熱,才正式將大衣收起,進入夏季。

在部分晉語地區盛行吃餾米,餾米即黃米(黍)蒸制的米飯。

在貴州地區盛行遊百病。這一傳統民俗現已基本絕跡。

在臺灣,端午賽龍舟是年度大事,早從在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便有龍舟競渡,古稱“鬥船”;當時臺灣府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發展至今,臺灣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節當天都會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固有“五月鑼鼓響半天,阮卜看龍船行河邊!”的典故。從農曆五月初一開始,便在道士引領下,划龍舟、打龍鼓至水邊“請水神”,再決定爐主、頭家、龍船會;端午當日,選手必須先祭拜龍船,將香火插在船上。競賽結束後,待到農曆五月十日“送水神”,在恭收龍船,期待來年再戰,知名的龍舟賽會場有新北市碧潭、宜蘭冬山河、彰化鹿港吉安水道、臺南運河與高雄愛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