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的春節習俗

春節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尤其是老一輩人非常重視。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無錫的春節習俗,希望有所幫助!

無錫的春節習俗

一、“撣檐塵”

俗話說“十七十八,越撣越發”。一年裏人們難免會碰到一些煩惱,因此在歲末迎新之際,就藉助“撣檐塵”來掃除身上的晦氣,以全新面貌盼新年有好運降臨;這一習俗也淨化了家中的環境,可謂一舉兩得。

二、“送竈”

民間習俗是在臘月二十四“送竈”。這天,家人要向設在竈壁神龕中的'“竈王爺”敬香,並貢上用飴糖和麪做成的“送竈糖”,意爲讓“竈王爺”甜甜嘴,上天后只說好話,竈龕下還貼一副對聯:“上天行好事,下界保平安。”

三、祭祖

舊時人們會趕在立春前先祭祀祖宗,一來是不忘祖宗,二來是求祖宗保佑來年吉祥如意。

四、蒸年糕

蒸年糕前一天家裏就把米淘好,並用石磨磨成粉。從石磨裏牽出的粉,成一小薄片,叫“桃花瓣”,這種粉的質量最好。蒸糕的那天,一般先蒸糖年糕,赤水糕(加色素的)和白水糕(不加色素的)放到後面蒸。蒸糕時,先在竈前、堂屋正中及客堂前點上香燭,關上門。第一籠糕出爐,準備加工前,先用手掰下一大塊,放進盅子擺到以上三個地方,這時家裏燭光閃閃,香菸繚繞、熱氣騰騰,此時,家裏所有老小都要嘗一塊年糕。特別在小孩吃糕時,大人嘴裏還會念叨着讓小孩快點長高的吉利話。等第一籠糕加工好後,還會分贈左鄰右舍品嚐。

五、年夜飯和春節菜餚

過去的年夜飯沒有如今那麼豐盛,但也十分考究。有幾樣菜必不可少,一種是由蘿蔔絲與菠菜、黃豆芽烹製的菜餚;一種稱爲“長梗菜”的菜餚則是由整條青菜與百葉絲燒製而成;還有一種叫做“響堂片”,由切成三角形的香乾、筍乾及金針菇組成。菜餚準備的目的,大多是從食品諧音和形象取意。

如黃豆芽稱爲“如意菜”,鯉魚稱爲“順順利利”,百頁叫做“百事順利”,花生叫做“長生果”,菠菜寓意健壯,年糕寓意“步步高”,糰子、圓子意爲“團團圓圓”,而大年夜剩下飯菜則稱爲“年年有餘”。每人還要咬一口生蘿蔔,叫“咬春”,以祈禱來年遠離疾病。年初一,一家老小要吃“春盤”(原料爲芹菜、韭菜和竹筍),意爲勤勞、長壽、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