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家庭教育方式

梁漱溟曾說:“在中國人的社會生活中,‘家’的地位大重特重,爲任何地方所沒有,尤與西洋人相反。”在他看來,社會是家庭的一種擴展形式,家庭教育對社會教化乃至民族性格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中國古代的家庭教育方式,希望有所幫助!

中國古代的家庭教育方式

1、環境薰陶

孟母三遷的典故想必大家都曾聽過。“孟子少時,居近墓,乃好爲墓間之事”,孟母於是一遷其地,而後“又好爲貿易之事”,再遷其地,直至孟子“乃設俎豆,揖攘進退”,孟母才定居下來。這個故事其實就是在談論古人眼中關乎家庭教育的環境因素。

孟母三遷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便是我們常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義。在荀子看來,人的品性是潛移默化的結果,好的生長環境自然會塑造出良好的品性。顏之推也曾有過類似的表述:“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薰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於學,潛移默化,自然似之。”

不僅是生存環境,古人認爲,人際環境同樣對子女起着重要作用。在唐代風靡的治家之作《太公家教》中有這樣的論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佞者諂,近偷者癡;近愚者疑,近聖者明。近賢者德,近淫者色。”實際上就是強調與什麼樣的人接觸,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司馬光也曾言:“夫習與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猶生長於齊,不能不齊言也;習與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猶生長於楚不能不楚言也。”同樣是在強調人際環境的重要性。

2、言傳身教

有關言傳身教的典型例子,記錄在司馬光的《家範》中,描寫的是曾子及其妻子在子女教育方面注重言行謹慎的故事。

曾子之妻出外,兒隨而啼。妻曰“勿啼!吾歸,爲爾殺豕。”妻歸,以語曾子。曾子即烹系以食兒,曰“毋教兒欺也。”

曾子殺豬

曾子的妻子要外出,但孩子卻不停哭鬧,爲了擺脫孩子的糾纏,曾子的妻子就向孩子許諾,等回來後爲他殺豬做豬肉吃。等到妻子回來,曾子果然遵守諾言,爲孩子殺豬。他認爲如果欺騙孩子,那麼孩子日後也會言而無信。

顏之推將這種家長的榜樣作用稱爲風化。“夫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者也,自先而施於後者也。”古人非常重視對子女的循循善誘。比如東漢名臣楊震,自己爲人清廉公正,拒絕收受他人賄賂。正因此,他的子孫也常“蔬食步行”。曾有人勸他開創產業,但他卻說:“使後世稱爲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可見,楊震作爲長輩,時刻注意自己對後輩所帶來的'影響,這顯然是一種道德示範,有着自然而直接的薰陶作用。在不少的家訓中,此種言傳身教也常常被提及。比如明代的《鄭氏家規》中要求:“爲家長者,當以至誠待下,一言不可妄發,一行不可妄爲,庶合古人以身教之之意。”也是在強調作爲長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時刻想到自己的身教之責。

3、道理闡釋

古人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不僅要講述道理,而且注重闡釋道理。認爲只有將道理說得通透,孩子才能更好地將其內化於心。這點可以從不少的家訓中發現。比如撰寫家訓者總會不辭辛勞寫下“長篇大論”,但這並非是要灌輸大道理,而是爲了深入淺出地敘述緣由或者爲了舉個生動的例子。

葉夢得在《石林家訓慎言》中論及謹言慎行的重要性,就特別強調了缺乏謹慎的後果是什麼。“夫己輕以惡加人,則人亦必輕以惡加我,以是自相加也……軋於利害者,造端設謀,傾之惟恐不力,中之惟恐不深。而人之聽言,其類不過二途;純質者不辨是非,一皆信之;疏快者不計利害,一皆傳之。此言所以不可不慎也……蓋汝曹涉世未深,未嘗經患難,於人情變詐,非能盡察,則安知不有因循陷溺者乎!故將欲慎言,必須省事;擇交每務簡靜,無求於事……”

而《顏氏家訓》中,則用了對比的方式,通過正反兩個例子來說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王大司馬母魏夫人,性甚嚴正。王在湓城時,爲三千人將,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猶捶撻之,故能成其勳業。梁元帝時,有一學士,聰敏有才,爲父所寵,失於教義,一言之是,遍於行路,終年譽之;一行之非,掩藏文飾,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語不擇,爲周逖抽腸釁鼓雲。”

這樣的教育方式,的確更加具有說服力,不是嗎?

中國古代的家庭教育方式其實有其值得借鑑之處,我們不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相信能夠爲現今的家庭教育帶來一定的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