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起火的成因有哪些

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方便、潔淨的氣體能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這些經常用作氣源的煤氣、天然氣、液化石油氣、沼氣等均屬於易燃易爆氣體,在使用中如有泄漏,極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燃氣起火的成因有哪些,希望有所幫助!

燃氣起火的成因有哪些

何爲燃氣?

燃氣是氣體燃料的總稱,它能燃燒而放出熱量,供城市居民和工業企業使用。燃氣的種類很多,主要有天然氣、人工燃氣、液化石油氣和沼氣、煤制氣。

燃氣的特性

目前,天然氣、液化氣、煤氣等管道燃氣在我國得到快速的普及,隨着天然氣普及率的提高,瓶裝液化氣的使用用戶雖然有所下降,仍有一定保有量。

燃氣具有易燃易爆性。以天然氣爲例,主要成分是甲烷,閃點是-188℃,常溫早高於這個溫度,所以現實中這些氣體一旦泄漏,達到爆炸極限,只要一些微小的火花就能爆燃(炸),哪怕是身上的靜電也足以引爆。

燃氣起火的成因有哪些?

人爲因素

第一、用火過程中人離去卻未關閉閥門,燒熔金屬器具溶液引燃可燃物或者膠管。

第二、用戶擅自倒氣過罐或私自傾倒液化氣殘液引起火災。

第三、家中的點火用具,如火柴、打火機以及蠟燭,用完要放在孩子拿到的'地方,小孩玩過不慎引發火災。

燃氣泄漏

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燃氣泄漏常見的有如下原因:

(1)使用者的粗心大意。每個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打開煤氣竈的點火器後習慣性的以爲已經點着了,於是又匆匆地去忙碌其它事;或者在使用時湯水沸騰卻未被發現,於是沸水澆滅竈火,當然也可能是被風吹滅了竈火……總之,等到發現時燃氣已嚴重泄漏;當然粗心還包括關火後,節門未關嚴。

(2)燃氣器具的老化和損壞。有些用戶使用的燃器已經老化,如連接竈具的膠管老化龜裂或兩端鬆動、管道腐蝕或閥門、接口損壞,這些都是造成漏氣的重要原因。

(3)其他原因。如,搬遷、裝修等外力破壞造成的接口漏氣等等。

燃氣起火怎麼辦?

滅火過程

燃氣火災的滅火主要採用斷源滅火措施,就是控制、切斷流向火源處的燃氣,使燃燒終止。

(1)由於設備不嚴密而輕微小漏引起的着火,可用溼布、溼麻袋等堵住着火處滅火。火熄滅後,再按有關規定補好漏處。

(2)直徑小於100毫米的管道着火時,可直接關閉閥門,切斷燃氣滅火。

(3)直徑大於100毫米的管道着火時,切記不能突然把燃氣閘閥關死,以防回火爆炸。

(4)燃氣設備燒紅時,不能用水驟然冷卻,以防管道和設備急劇收縮造成變形和斷裂。

(5)燃氣設備附近着火,使燃氣設備溫度升高,在未引起燃氣着火和設備燒壞時,可正常供氣生產,但必須採取措施將火源隔開並及時熄滅。當燃氣設備溫度不高時,可用水冷卻設備。

(6)燃氣着火撲滅後,可能房間內還存有大量燃氣,要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7)滅火後,要切斷燃氣來源,吹淨殘餘燃氣,查清事故原因,消除事故隱患。

逃生過程

火災發生後,心中不要慌,保持頭腦冷靜。要做到以下幾點:

1、打119報警,向周圍鄰居大聲呼救求助;

2、疏散家中老人、兒童到安全處;

3、切斷家中電源;

4、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條件下,利用附近現有條件滅火,疏散物品,切勿貪戀財物;

5、逃離火災現場時,可用溼毛巾捂住口鼻,低身彎腰,向着火點相反方向撤到安全地區。如高層建築火災,安全通道被火封堵時,可將上半身探出窗外,呼吸新鮮空氣,等待救援,切不可跳樓。

如何防止燃氣引起火災?

當發現燃氣泄漏,切斷氣源是保證自身安全的關鍵,要臨危不亂,穩妥處理。首先關閉燃氣進氣節門,開窗通風,熄滅一切火種和控制產生火花的其他行爲;其次做到六“不要”:不要開啓和關閉正在使用中的任何電器設備、不要在室內使用固定電話或移動電話、不要按動鄰居的門鈴、不要開啓任何煤爐或氣爐、不要使用火柴或打火機、不要用明火試漏。

爲了防止燃氣漏氣、避免因其而造成人身、生活等危害,在日常生活中不得擅自安裝、拆除、拆修、改裝、遷移管道燃氣設施和燃氣器具(燃氣竈具、燃氣熱水器、燃氣採暖爐等),並嚴禁私自拆動燃氣表。在購買燃器時器具首先要與氣質相符合,安裝時要求由專業人員按照便於操作和安全使用的原則嚴格按照規範進行安裝。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應注意不得在設有燃氣管道設施的房間內住人或放置爐火(如液化氣瓶等燃具)及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爐火旁勿懸掛或堆放可燃物品;

使用燃器具時,要開啓抽油煙機或排風扇,也可打開窗戶,保持室內通風良好;使用燃氣時,應有人照看;停用時,將燃氣節門全面關閉,以防發生意外,做到“人離、火熄、閥關嚴”;一旦發現燃氣具已經損壞或閥門失靈,應及時報修更換;教育兒童不要玩弄燃氣竈具開關;定期用肥皂水檢查燃氣設備開關、膠管接頭,查看有無漏氣,嚴禁用明火試漏。

總結:現在正是燃氣泄漏爆炸等火災多發的季節。而由於燃氣泄漏、燃氣器具使用不當、安全意識不佳等原因引起的燃氣安全事故屢見不鮮,希望本文的知識介紹可以引起您對使用燃氣安全的重視,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