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一新生入學儀式活動方案範文

爲確保活動順利開展,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對具體將要進行的活動的每個步驟詳細分析,研究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活動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初一新生入學儀式活動方案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最新初一新生入學儀式活動方案範文

最新初一新生入學儀式活動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小學跨進中學大門,是初一新生接受教育,學習和成長道路中的一個重要的起點,一個質的飛躍。這些學生對中學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感到陌生和新鮮,尤其是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處於驟變而急劇發展的階段。所以,在主觀上重視,在客觀上改善對初一新生的入學教育,就顯得非常重要和必要。根據以往經驗,這一工作做好了,以後的教育便少、快、好、省,否則,可能出現多、慢、劣、費有艱難、窘迫的局面。因此,加強對初一新生入學教育的關鍵,可主要概括爲五條:紀律意識、心理準備、環境適應,安全意識,責任意識。

二、活動時間:

9月2日—9月6日

三、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四、活動內容和形式:

1、通過班主任組織形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強調初中學習生活注意的問題,宣講校紀校規,強化安全規則。團隊教育,建立好新的班集體;愛校教育,使新生了解學校,更熱愛學校。

2、學習《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東固中學政教管理制度》。學習各項規章制度,使學生知規守紀。

3、進行交通、飲食、衛生安全和傳染病防治知識教育,增強安全意識。

4、組織隊列訓練和學做廣播體操。培養學生集合、帶隊、跑步、帶回、解散、呼口號等正確行爲並做好廣播操。

5、加強學生養成教育和誠信教育。

6、召開“認識自我,邁好中學第一步”主題班會。

五、日程安排:(附表)

9月2日上午

1、分班、領取桌凳。

2、班主任常規工作佈置(做好教室、包乾區衛生工作)。

各班級

9月2日下午

1、組建臨時班委;初定班級公約;班級文化佈置等(各班主任)

2、學習《中學生守則(修訂))》《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修訂)》《東固中學政教管理制度》及交通法規等

各班級

9月3日上午

1、學生隊列訓練和學做廣播體操(8:00—10:00)

操場

2、繼續學習學習《中學生守則(修訂))》《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修訂)》《東固中學教管理制度》及交通法規等(各班主任)

各班級

9月3日下午

1、組織學生參觀高年級學生宿舍,並對自己內務進行整理。

2、對學生進行防溺水教育

3、各班領取教材

宿舍

各班級

會議室

9月4日上午

1、高效課堂小組建設、小組長培訓。學習高效課堂操作流程及評價方法。

各班級

9月4日下午

1、召開“認識自我,邁好中學第一步”主題班會。

2、組織拔河比賽,增強班級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

各班級

操場

9月5日上午

1、學生隊列訓練和學做廣播體操,操場

2、繼續學習學習《中學生守則(修訂))》《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修訂)》《東固中學政教管理制度》及交通法規等(各班主任

各班級

9月5日下午

1、參觀東固革命烈士博物館。

2、東固革命烈士博物館

9月6日上午

1、進行列隊、廣播操比賽。

2、學規範、守規範”知識測試(各班主任)

3、寫好入學教育心得體會。

操場

各班級

六、要求

1、確保人員到位,由政工處負責落實並對教師到場情況的考覈進行做好記載。

2、確保活動內容的落實,確保入學教育的成效。

3、做好活動的總結,做好活動的記載。

4、在訓練期間如發生意外,班主任要及時把學生送往醫院。

特別說明:新生入學教育期間晚上學校不做統一安排,班主任要到班上維持紀律,科任老師可到班上熟悉學生並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各班可利用這些時間把符合高效課堂建設的班級文化佈置好。

最新初一新生入學儀式活動方案 篇2

一、目的:

爲了使學生儘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熱愛學校,勤奮學習,自覺遵守校紀校規,教育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遠大的理想,爲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根據縣局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二、時間安排:

利用一月時間(9月x日—9月x日)集中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工作。

三、教育內容:

1、行爲規範和禮儀教育。主要包括《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上宋初中學生禮儀常規要求》、《上宋初中學生課堂常規要求》、《上宋初中學生在校一日常規要求》等規範制度,引導學生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爲習慣。

2、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指導,指導學生了解、掌握各門學科的學習方法,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3、安全教育。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和安全工作臺的特點,對學生傳授安全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加強對學生校園安全、交通安全、飲食安全的教育,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

4、適應性教育。按照教學規律和初中生學習、生活特點,對學生進行適應性教育,幫助新生消除焦慮情緒,引導學生做一個人格健全的人。

5、校史校情教育。讓學生們能夠知校情、明校史,全面系統地瞭解學校的發展歷程,辦學定位,辦學特色及遠景規劃,激發學生的愛校熱情。

6、法紀格規章制度教育。要對新生進行各種法紀法規教育,規範學生行爲,從而增強學生的自律意識。

四、活動安排

1、成立“入學教育月”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入學教育月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爲宣傳學習階段(9月x日——9月x日)

(1)學校充分利用大會、班會、校園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輿論宣傳工具,大力宣講入學教育的意義,大力宣講《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上宋初中學生禮儀常規要求》、《上宋初中學生課堂常規要求》、《上宋初中學生一日常規七字歌》、《上宋初中學生安全十六條》、《上宋初中緊急安全疏散預案》、《學生傷害處理辦法》等有關規則、規範,掀起一個學習的熱潮,對學習過程中的典型人、事及報導、宣傳。

(2)召開兩次如何適應初中學習生活,如何更有效提高學習成績專題報告會。教給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法,使他們很快地適應初中生活。

第二階段:行爲、規範的踐行階段(9月x日——9月x日)學生要在學習規範、守則、制度及法制、安全適應性的基礎上,要規範自己的言行,踐行到自己的實際行動上。

(1)對照規範、守則、制度、自查自己的行爲、言行、要求每個學生每天寫一篇道德日記

(2)各班召開“規範、守則伴我成長”主題班會,讓學生通過辨論、討論來規範自己的行爲,書寫踐行規範承諾書。

(3)早晨第一節課前各班組織學生齊背《上宋初中一日常規七字歌》,使其深入學生心中,形成理論來規範學生一天在校言行。

(4)設置文明監督員,安全值班員對學生的不良行爲及時予以矯正。

(5)針對學生中存在的問題,開展法制、安全專題講座。

第三階段:總結提高階段(9月x日——9月x日)

學校對此項工作作總結,表彰此次活動開展好的先進集體,優秀班級和文明規範生(20名)並舉辦專欄表揚他們的'事蹟,同時要求各班對此項活動做好總結,在總結入學教育月成果同時,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將總結材料於9月x日上交政教處。

最新初一新生入學儀式活動方案 篇3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的確,任何一件事開頭是最重要的,同時又是最難的。教學同樣也不例外,所以要做好初中階段的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把握好“初一新生入學教育培訓”環節。假如能夠把握好,以後開展的工作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生從小學進入初中,迎接他們的是全新的學習環境,新同學,新老師,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法等。剛進入初中的初一學生從心理上對別人的依賴程度還非常之高,非常需要老師及時而積極的引導。因此,做好初一新生的入學教育工作是每一個初一班主任必須做好的第一件事,也是關係到整個班集體是否能健康發展的關鍵。以下幾點是如何做好初一新生的入學教育工作的思考。

一、從實際出發,制定出一套較爲完整而容易操作的班規。

“無規矩不成方圓”,班級管理一定要有一套較爲完整而容易操作的班規。有人說:“不是已經有一套校規,還需要班規嗎?”。理由很簡單:學校的校規的範圍太廣,內容太多,操作起來比較困難,而班規可以針對本班的具體情況對症下藥,由班委會和全班同學共同制定出來,重點突出而且容易操作。有了班規,就有了班集體全體同學共同的行爲準則,班主任開展工作就容易多了。因爲,同學們從心裏面認同了這些行爲準則,如果誰違反了這些行爲準則,那麼誰就應當受到紀律批評,就要接受同學們和老師的幫助教育。同時,一套嚴格的班紀班規能幫助班主任在班集體中樹立威信。當然,在制定班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一)公平、公正、合理。

(二)具體細緻,可操作性強。

(三)不能與學校的校規相牴觸,應以校規爲準。

(四)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全體學生參加班規的制訂並且做到自覺遵守班紀班規。

總之,班規要制定好,要落實好,這樣就爲建設良好的班集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創造機會,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

一個真正的班集體,應該有明確的奮鬥目標,健全的組織系統,嚴格的規章制度與紀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正確的輿論和優良的作風與傳統。“團結就是力量”,作爲一個班主任必須深刻地認識到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的重要性。班集體不僅是教育的對象,而且是教育的巨大力量。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一個班集體,使每個學生都不得不參加共同的活動。這樣一來,我們就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後集體自身就能成爲很大的教育力量。”班集體也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班集體還能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那麼如何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

1、瞭解和研究學生。開學前通過學籍卡或重點家訪等方式瞭解本班學生情況,開學後通過觀察、談話、調查研究等方式瞭解學生。瞭解學生人數,男女生比例;學生家庭情況;學生德育情況,原小學班主任對學生的德育評語;學生入學成績,各科是否平衡;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等。

2、確定集體的奮鬥目標。目標是集體的發展方向和動力。培養班集體首先要使集體明確奮鬥的目標。近期目標,如搞好課堂紀律,搞好衛生等;中期目標,如成爲優秀班集體;遠期目標,如每個學生都成爲全面發展的好學生。班主任要好好利用接手初一爲學生上的第一節課,在這節課裏頭我們最好注意滲透集體主義的觀念。我曾用一個數學式子作爲一節課的開頭,式子是這樣的“59+1=1”。然後,要求學生去理解討論這句話。當然,這個式子僅從數學的角度,顯然是錯誤的。但從實際生活的角度去精闢地闡述這句話,對學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59代表的是我們班的59名同學,1代表的是我,59名同學和老師團結起來,擰成一股繩,組建成一個大家庭,我們都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分子,我們榮辱與共”。而且運用給大家說明,他們都是班主人,而我是班主任。

3、有計劃的開展集體活動。我們平時在教育學生時要學會抓住機會去增強他們的集體主義觀念,特別是在學校的國慶和成立20週年的活動中,抓住這一機會,號召同學多參與,多參加。

三、付出愛心,用愛去做教育的後盾。

世間上,有很多種愛,其中有母愛、父愛、師愛、情人之間的愛……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愛能夠使人的心靈受到洗禮,使人的心靈受到薰陶,使人的靈魂得到昇華。有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我們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歷史賦予我們重任,我們肩負這重任,我們都有責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們要用自己的熱情,用自己真實而又感性的愛心去感染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們所喜歡的是那種本人就喜歡孩子、離開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們交往是一種幸福和快樂的人。”那麼怎樣纔算愛護學生,怎樣去愛自己的學生?教師的愛應該表現在對學生的學習、思想和身體的關心上,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做他們的貼心人;在人格上要與學生平等相待,以誠相見;教師的愛還要體現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和信任並且不能過分溺愛;對於雙困生,班主任更要愛護他們的自尊心,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及時鼓勵,使他們在教師的關懷中成長。

四、見微知著,從宏觀上把握住整個班集體。

班主任一定要有的宏觀上把握住整個班集體能力。在我們身邊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會有它萌芽的狀態。我們要善於去了解和發現它們。例如,有些學生很喜歡打籃球,就積極去引導學生認識打籃球的好處:能夠放鬆身心,消除疲勞,鍛鍊身體。但是如果過分沉溺其中,就會影響學習。教育學生要正確分配學習和打籃球的時間。如果沒有老師的積極的引導,由於中學生分辨能力不強,部分學生就會沉溺其中不能自拔,這樣就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所以,作爲班主任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他的每一個學生。

當然,做好一個班主任,除了要做到以上幾點之外,我認爲還需要有過硬的教學技能。“藝高爲師,身正爲範”,教師對教學方法掌握得不夠靈活,缺乏教學技巧,很難讓學生從心底裏去佩服你,從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班主任工作的開展。

科學、合理的開展初一新生入學的教育工作,能夠讓學生儘快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生活,明確學習目標,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初一新生入學的教育工作對於形成一個健康成長的班集體,對於教師的教學,學生的進步等多方面具有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