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課改激勵機制方案

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關係到中華民族素質提高和高層次人才培養,我們看看下面的教研課改激勵機制方案吧!

教研課改激勵機制方案

教研課改激勵機制方案

推進高中課程改革,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內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新的一輪高中課程改革,以素質教育爲鮮明的旗幟,拉開了帷幕。此次高中課改的重點、難點的哪裏?培養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與課程管理、評價等方面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

明確普通高中的性質及培養目標

高中階段是一個人發展最關鍵、最活躍的時期,作爲人生的重要階段,對其終身發展具有獨特價值。高中階段的教育仍然是基礎教育,對於提高國民素質承擔着重要任務。《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對普通高中教育進一步定位,即: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衆的基礎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它確立了五大培養目標:一是使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自覺維護國家尊嚴和利益,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弘揚民族精神,有爲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做貢獻的願望;二是具有民主與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具有社會責任感;三是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掌握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會收集、判斷和處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學和人文素養,環境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四是具有強健的體魄,頑強的意志,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初步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職業意識、創業精神和人生規劃能力;五是正確認識自己,尊重他人,學會交流與合作,具有團隊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樣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開放意識。爲實現上述五大培養目標,此次高中課改,應在以下五方面實現突破:

一、精選終身學習必有的基礎內容,增強課程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學生經驗的聯繫,拓展視野,引導創新的實踐。

二、適應社會需求的多樣化和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構建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課程結構。

三、創設有利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課程實施環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建立發展性評價體系,改進校內評價,實行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建立教育質量監測機制。

五、賦予學校合理而充分的課程自主權,爲學校創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因地制宜地開發學校課程,爲學生有效地選擇課程提供保障。

可以說,此課程方案,無論從教育觀念、培養目標到課堂管理都體現了全新的思路,洋溢着鮮活的氣息,將對培養數以億計的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產生深遠影響。

課程改革的重點與難點

高中課改的重點是要構建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課程結構,以適應社會需求的多樣化和學生全面而個性的發展。重要理念變化使課程的結構相對靈活、自由,既進一步提升所有學生的共同基礎,同時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奠定不同的基礎,學校的課程必須是基礎的、多樣的和可供選擇的。高中課改的難點,具體實施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課改加大選修分量,學生學習的自由度大了,老師課程的靈活性大了,的確易激發教與學雙方的興趣,但由於不同學校的教育資源差別甚大,能否滿足學生的要求。學生選擇教師如果厚此薄彼,學校該怎樣的排課和協調。肯定會發生新課標上有要求,但我們沒有相應教師教的問題。這就需要學校儘可能的協調,儘量滿足學生選修的要求。

2.課改大大壓縮了必修課的課時,卻沒有減少內容含量,對教師的教學是個極大的挑戰,可能影響課程體系的完整性,需要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藝術不斷提高,在規定課時內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3.新課標的評價理念和方向是評價主體多元化,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促進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勵同伴、家長參與到評價之中。使評價成爲學校、教師、學生、同伴、家長等多個主體共同積極參與的活動,但除了學習成績的評價是剛性評價。由教師主導的文本評價和由學生主導的過程評價都是彈性的,所以要防止的這兩種評價流於形式或混入暗箱操作,保證評價的嚴肅、公正、透明性。

4.二十多年高考制度已造就出極爲固定的、功利化的教學模式,考什麼就教什麼,考什麼就練什麼。教師習慣按應試教育的思維指導教學,教師都說課改好,但一點也不興奮,他們擔心課改會變成說做兩張皮,高考一卷定終身的方式和學校對老師的教學評價尺度不改,選修課最終評價方式與課改理念不配套或不科學,課改就有可能變味,所以新課改要宣傳其功能、社會價值、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性,要科學的評價教育教學的效果,期待與課改相配套的高考制度,逐步實施評價制度改革方案。

5.大家都認爲新課程的理念非常好,能否全部落實在課堂教學中,關鍵在教師的水平和教學設施,實施高中課程的師資滯後之慮,成了當務之急,成了學校管理的焦點。目前的實施準備與新課程方案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怎樣建設一支與新課程方案相匹配的教師隊伍和育人環境,應列入學校的發展規劃並逐步完善,也有待於決策者、專家與一線教師共同不懈的努力。

建立新課程相配套的教學管理制度

新課程的實施與管理是課程改革的關鍵環節,新課程與現行高中課程方案相比最爲突出的特點是:在保證共同基礎的前提下,各學科分層次分別設計了多樣的,可供不同發展潛能的學生選擇的課程內容。在教學上採用學分管理,在評價上實行學生學習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新課改對每一位教師,每一堂課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要不斷的充電,補充新知識,研究與之相適應的教法。加強培訓學習,適應課程功能、結構的改變,使學生髮展的空間進一步拓寬,促進學生學習的方式的改變,爲終身學習打好基礎。讓學生學會選擇,學會負責,實現自我成長,感受成功的快樂與體驗,將主動學習與研究性學習納入教學活動中,通過師生高質量的互動、有效的交流,共同解決問題。要總結一期課堂質量工程的達標經驗,以二期工程爲抓手,實施高中課改,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師資隊伍。

可以預見,新課程方案的實施,將使我國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實現一次新的歷史性跨越,將使廣大高中學生開始走向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寬廣的領地,讓這一理想的課程或者說是決策者的課程,變爲學校的現實,成爲全社會大家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