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老人情況調研報告

在當下社會,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貧困老人情況調研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貧困老人情況調研報告

最近,我們採取問卷和進村入戶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區的貧困老人進行了全面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貧困老人基本情況

此次調查的對象是區城鄉60歲以上老年人在實行低保後(城市每人每月220元,農村每人每年600元)生活仍然較困難的老年人及與人均收入(區20xx年農村人均收入爲4550元、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爲8736元)比較相對困難的老年人。

區現有總人口38.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1萬,農村人口17.7萬人。全區60歲以上老年人52206人,約佔總人口數的13.5%;其中城鎮老年人佔8%,農村老年人佔20%。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7799人,佔總人口數的2%,佔老年人總數的14.9%。

通過調查,全區有貧困老人1286人,約佔老年人總數的2.4%。具體情況爲:城鎮64人,其中男21人,女43人;60—69歲19人,70—79歲31人,80歲以上14人。農村1222人,其中男747人,女475人,60—69歲491人,70—79歲358人,80以上373人。從調查數字看,農村貧困老人比例遠遠大於城鎮貧困老人,約佔農村老年人總數的3.4%;而城鎮貧困老人則占城鎮老年人總數的千分之三點八。在城鎮,貧困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在農村,貧困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而且80歲以上高齡貧困老人所佔比例接近三分之一。

貧困老人目前生活來源:一是子女供給,城鎮佔39%,農村佔40%。二是個人及配偶有收入,城鎮佔28%,農村佔15%。三是最低生活保障金,城鎮佔22%,農村佔10%。四是農村五保供養,佔13%。五是親屬幫助,城鎮佔3%,農村佔5%。六是其他生活來源,城鎮佔8%,農村佔17%。

貧困老人當前需要解決的困難:一是醫療,城鎮佔75%,農村佔24%;二是生活照料,城鎮佔11%,農村佔34%;三是溫飽,城鎮佔9%,農村佔25%;四是住房,城鎮只有一戶,農村有5戶;五是其他困難,城鎮2戶,農村佔16%。從老年人貧困程度看,長期困難的老年人城鎮佔86%,農村佔84%;暫時困難的老年人城鎮佔14%,農村佔16%。

二、貧困老人致貧原因

從調查的情況看,貧困老人的致貧原因多種多樣,不盡相同。

主要有以下幾種:

1、無勞動能力或無退休金,無贍養人。城鎮11人,占城鎮貧困老年人的17%;農村504人,佔農村貧困老年人的41%。這部分人多數是70歲以上的老年人,且絕大多數喪失勞動能力,無固定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如泊於鎮小林格村林治玉老漢,今年71歲,老伴徐承娥66歲,兒媳多年前離婚回東北老家,兒子林樂強去年因肝癌死亡,留下18歲孫子林治文,老倆口無力供養正在上高二的孫子,全靠社會捐助和學校減免唸書,老人主要靠種點口糧地和養3只奶羊維持生計,生活頗爲艱難。辦事處老人,今年67歲,孤寡一人,無生活來源。辦事處給其申請了最低生活保障金,但由於本人沒有住房,租住別人一間小平房,每月租金90元,現只能靠每月130元錢生活,十分困難。

2、贍養人無力贍養。城鎮21人,占城鎮貧困老人的33%;農村232人,占城鎮貧困老人的19%。這部分老年人多數由於自身年邁,無勞動能力或退休金,而其法定贍養人或患病殘疾,或失業下崗,或年幼不能自理,導致老人生活貧困。如初村鎮朱家寨村李永太,今年83歲,兒子63歲,父和子都是老年人,父子兩輩都需孫子女贍養,而孫子女還要撫養未成年子女上學,確實無力贍養老人。再如羊亭鎮孫家灘村王兆華老人,年老多病,三個子女生活都不富裕,兒子是肢體殘疾人,兒媳無工作,小女兒是智力殘疾,唯一健全的大女兒離婚後帶着孩子,勉強維持生活,無力贍養母親。

3、因並殘致貧。城鎮16人,占城鎮貧困老人的25%;農村341人,佔農村貧困老人的28%。這部分老年人的家境十分相似,大多數患病貧困老人所患疾病多爲老年常見病和多發病,許多老年人長期患病或致殘不能自理,即無力支付醫療費用,又拖累家庭。如羊亭鎮北觀村谷祖模,今年65歲,妻子患有嚴重心臟病,常年吃藥,最近做了個大手術。兩個兒子,大兒子無職業,妻子在煤氣公司,月收入400元,小孩5歲上幼兒園,小兒子在企業幹臨時工,月收入300元,妻子無職業,而且面臨生產。兩個兒子均無力贍養父母。全家爲治病舉債3萬多元,生活非常拮据。

4、贍養人不願贍養。城鎮只有1人,農村11人,佔農村貧困老人的0.9%。法定贍養人不願贍養老人,多數原因是由於兩代人之間家務矛盾造成隔核,也有的是子女之間相互攀比,只有極個別屬於遺棄性質,但影響很壞。如張村鎮皁西臺村李真芝老人,今年80多歲,兒子在南方打工,多年不回家,也不給贍養費,兒媳和孫女不養老人,全靠村裏給一點補助勉強維持生活。再如羊亭鎮北上夼村王本財,今年89歲,初婚時無子女,再婚時後妻帶了兩個女兒,當時大女兒已過18歲,王本財供小女兒讀書、結婚。妻子去世多年兩個女兒結婚後都不回家看望老人,多年無聯繫,王本財老人全靠村裏救濟生活十分貧困。

另外,貧困老人中還有許多致貧原因,比如突然災害負債,撫養孫輩等等。在城鎮,有9名老年人因提早退休、退職,所領退休金很少,不足以維持基本生活,這部分人均占城鎮貧困老人的14%;其他致貧原因6人,均占城鎮貧困老人的0.9%。在農村由於自然災害或突發事件致貧13人,約佔農村貧困老人的1%;其它致貧原因123人,約佔農村貧困老人的10%左右。

三、對策及建議

農村貧困老人是老年人這個弱勢羣體中尤其脆弱的一部分,維護這些老年人的合法權益,確保他們老有所養,是基層老齡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針對我們所調查的區貧困老人的貧困原因,根據基層的呼聲和反映,結合我們的工作實踐,本着兼顧實際需要和可能實現的原則,就進一步搞好貧困老人救助工作提出如下建議及對策。

1、各級政府應制定救助貧困老人的行動綱領和具體計劃。

從我們調查的情況看,區、鎮、村三級都對貧困老人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社會救助,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養制、農民退休及集體補貼、農村養老保險和特殊救濟等,但這隻能使貧困老人維持生計。一旦遇到重大疾病和突發事件,根本無力應付,只有通過各級政府保障和社會力量才能擺脫困境。根據我國目前的國情和國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救助貧困老人不可能由政府全包下來,也包不下來,只能走家庭“政府、集體、個人、社會”相結合的路子。但各級政府必須發揮主導和主渠道作用,將救助貧困老人工作列入政府的議事日程,制定本級政府救助貧困老人的行動綱領和具體計劃,責成有關部門組織實施,從政策上切實減輕農村貧困老人及其家庭的經濟和勞務負擔,重點解決貧困老人的物質供養和疾病醫療困難,改善居住條件,提高生活質量。

2、建立健全社會救助機制。一是繼續實行並不斷擴大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並隨着經濟的發展逐步提高保障標準。從區的情況看,越是經濟實力差的地方,處於低保線以下的貧困老人越多。目前,區在農村能夠享受低保待遇的老人,只佔貧困老人的10%。因此,建議在實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要體現對貧困老人的特殊關愛,使更多的貧困老人享受低保待遇,做到應保盡保。二是建立貧困老人專項資金。這是保證順利實施救助貧困老人工程的物質保證。建議採取由政府每年提供固定數額的墊底金(如按每位老年人每年一元列入財政預算)、從福利彩票收益中按比例提取部分資金和向社會公開募資金的方式籌集救助專項資金的辦法解決。

3、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醫療救助制度。從我們調查瞭解的情況看,許多貧困老人是因病致貧或返貧,草廟子鎮因病返貧的老人佔到貧困老人的37%。而貧困老人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醫療和生活照料兩項最爲迫切。可以說,建立和完善醫療救助制度,是救助貧困老人的根本性措施。建議:一是要儘快健全和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目前的合作醫療無法保障貧困老人長期需要治療的老年病和大病,因此我們設想可以採取擴大合作範圍的辦法——由以村、鎮爲單位擴大到以市(縣)、區爲單位,同時加大鎮以上財政支持力度,並在建立和實施合作醫療制度中對老年人特別是特困病殘老人實施特殊照顧,提高病殘貧困老人醫療費的報免比例。二是各級各類醫院要落實爲對老年人的醫療優待政策,建立對特困老年病人實行特殊優待的制度,實行成本醫療。三是對貧困山區的病殘貧困老人開展送醫藥活動,可以由各級老齡工作機構和衛生部門組織醫院和醫藥行業組成小分隊,定期深入到村爲貧困老人防病治玻四是從長遠看,要在全社會大力加強衛生保健知識的教育普及,增強老年人的自身保健意識,加強老年醫療研究,提高對老年常見並多發病的防治水平,並積極探索低成本治療老年病的醫療手段。

4、積極創造條件,不斷擴大五保供養範圍。在這次調查中我們瞭解到,孤寡老人現已成爲社會的一個貧困羣體。初村鎮有的村有20位孤寡老人,全鎮孤寡貧困老人有65人,佔貧困老人的38%。雖然目前絕大多數農村“三無”老人已納入五保供養範圍,但約有38%分散供養的老人生活水平不高。草廟子鎮金沙嶺村有4戶五保老人,但由於集體經濟薄弱,所需1.2萬元生活費根本無法到位,這4戶五保對象只能靠集體提供的土地免費耕種取得衣食所需。另外,對贍養人和撫養人確無贍養能力和撫養能力的貧困老人,各級都未作爲五保對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十三條規定,農村老年人贍養人和撫養人確無贍養能力或撫養能力的,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擔五保供養,由鎮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因此,建議:(1)民政部門儘快依據老年法律法規精神修訂有關規定、辦法,使政策與法律法規相配套,將擴大五保供養範圍的法規落到實處。(2)進一步完善五保供養制度,切實落實五保供養費用統籌政策,必要時應提高統籌層次,擴到縣(市、區)或市(地)範圍來統籌。

5、逐步建立有地區特色的安老、養老安全網。通過在區的調查,我們感到目前我市的養老模式還處於由家庭養老保障向社會養老保障過度的階段。特別是在農村,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還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但從我國的國情來看,實現傳統的家庭養老逐步向社會養老的部分轉變是一種必然趨勢。要保證老年人安度晚年,特別是保證貧困老人基本生活和醫療,不論是現在還是將來,必將走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相結合的居家養老道路。目前,區廣大農村實行的簽定家庭《贍養協議書》,以村規民約規範贍養標準,農民退休制度和補貼制度,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和照顧低齡健康老人蔘加勞動、增強自我養老能力等方式,都有效的保障了老年人老有所養,但還不盡規範,不成體系。因此,建議民政和老齡工作部門,積極倡導新的養老模式,在全市創造形成一個以家庭爲核心,社會養老服務爲外圍,多種養老制度並存的養老體系。逐步建立具有地區特色的家庭保障安全網、社區養老保障安全網、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和政策安全網。

6、加強道德教育,依法維護貧困老人的合法權益。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國長期以來家庭養老的精神基礎,也是各級政府和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各級老齡部門要大力宣傳敬老典型,抨擊那些只顧自己、不尊老、不敬老、把老人當包袱和累贅,甚至虐待、遺棄老人的人和事。同時,也要把加大依法維權力度,做爲救助貧困老人的一個重要途徑和措施。一是大力開展老年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使人們認識到爲人子孫都有無條件贍養老人的義務,牢固樹立不贍養老人是違法的觀念。二是要增強貧困老人依法維權的法律意識,幫助那些因子女不孝而致貧的老人通過法律途徑爭取被贍養的權力。同時要對喪夫改嫁他人未成年子女留給老人的婦女加強法制教育,必要時協助這類特困老人拿起法律武器,爲其孫輩爭取撫養的權力。三是司法機關要做好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工作,對那些因子女不孝等導致老人貧困的侵權案件,要及時處理,依法裁決優先執行,以維護這部分貧困老人的生存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