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師事務所實習報告

在現實生活中,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稅務師事務所實習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稅務師事務所實習報告

20××年寒假,我在×××××××稅務師事務所實習。在這六週的實習過程中,我有着深深的體會。本實習報告將先簡單介紹一下該事務所的情況,然後談一下自己的體會。自己的體會方面將展開爲自己學到的六點收穫,以警示以後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一、實習單位簡介

××××××稅務師事務所主要擁有兩個部門,代理部及轉移定價部。

代理部主要業務是爲企業做稅務代理,其中主要包括:

1、稅務登記;

2、稅款計算和納稅審覈;

3、申報和繳納稅款並依法退稅;

4、申請減、免稅;

5、代理企業稅收復議,提供涉稅訴訟稅法依據;

6、製作涉稅文書。

轉移定價部主要幫客戶準備轉移定價同期資料,預約定價的材料,與稅務局進行溝通,以證明企業轉移定價的可靠性。

二、實習目的

本次實習目標的是參與稅務師事務所的工作,對事務所行業有一個大概的瞭解,爲畢業後正式工作做好準備。

首先,畢業後我比較想去事務所工作,一方面是我覺得事務所的工作可以讓我接觸到不同的行業,開拓我的思維,在年輕的時候督促自己去多學點知識;另一方面,事務所按照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工作,這樣相對於在一個公司財務部工作更容易保持自己的個性。因此現在的實習能夠讓我早點適應該行業的環境。

其次,畢竟事務所的工作對於會計系本科生來說是比較對口,比較容易上手,也可以更好地利用短短的實習的一個月。如果去不夠熟悉的行業實習,一個月實習過短,不利於深入瞭解該行業。

最後,之所以選擇稅務師事務所是因爲在校期間對會計師事務所有比較多的瞭解,而對稅務師事務所瞭解不夠。在找工作的過程中,稅務師師務所也是一個比較適合我的去向,所以我想先適應一下工作的內容,爲確定工作留下理性的印象,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實習體會

1,抓住每一次機會主動學習。

之所以把這個感受放在第一個寫,主要是想突出學習與工作的不同。學習中,老師會告訴你這個學期我們要學些什麼內容,達到什麼要求,然後學生跟着老師的上課講解,再結合課外書,進行學習。也就是說,只要找對了參考書,然後認真地把東西消化,就可以掌握所學的知識。而工作中,情況都不同了。沒有人會來告訴你,你需要學點什麼知識,沒有提綱,也沒有課本。工作中一切要用的知識都得自己找。一開始是按照對公司業務的理解去補充,接下來就是對可能有用的知識進行自學,加強自己的職業嗅覺,拓展自己的知識面。

對於這一點,我從上班第一天就體會到了。上班的第一個任務是幫同事複查轉移定價同期報告。面對這份陌生的文件,我既不知識它的目的是什麼,也不知道他的內在邏輯是什麼,讓我複查報告,我能做的也只是查一下錯別字而已。在一團迷霧中,我開始了複查工作。在看報告的過程中,我漸漸地知道了報告在寫什麼,以及想要達到的目的。當天晚上,我問同事借了一份以前的.非機密的文檔帶回家看,想要把這份文檔的製作邏輯弄明白,然後將一些自己不明白爲什麼要這麼寫,或者爲什麼要這個作爲證據的地方記錄下來。第二天我帶着這些問題去問同事,同事耐心地爲我一一解答,我終於把這份文檔弄懂了,以後可以做更多的複查以外的工作了。這件事情我自己做的是挺滿意的,從每件小事裏學到大知識。畢竟工作的時間還很長,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自己從中學到了什麼,更長遠的自己能做什麼,而不是當前一天兩天的工作完成就好了。

還有一個例子是複印打印的例子。所謂的“影帝”、“影后”的玩笑流傳於實習界不是沒有道理,每一個新人進公司多多少少會做一點打雜的工作,但其實我們也可以偷着從打雜中學一點東西。比如同事讓你打一份客戶的郵件,打印三份。我們就可以想一下爲什麼要打印兩份。一份作爲客戶檔案,一份給自己備用,那麼我們就可以知道原來公司對於客戶郵件都有備份的步驟,從而我們可以瞭解更多的工作流程。再比如,從打印的內容上面也可以看出公司最近的主要客戶是誰,大概從事些什麼樣的服務。這種偷偷的學習,雖然不夠正大光明,但也無可厚非。在多元化的知識社會裏,比的就是信息量。與其站在複印機旁不知所措,還不如動動腦子,去學點,見識點東西。

2,學會委婉拒絕,協調溝通。

很多學生都很難以開口說“不”,我父親也在我大學期間屢次提醒我這個問題。但是一直到實習,我才知道,有的時候說“不”是必要的,而且不僅對自己有好處,也能避免自己勉強做事而給團隊帶到的“倒幫忙”的作用。

比如上班的時候,會有不同的同事讓實習生做事,往往一件事剛上手,就又被拉去做別的事情。到頭來好像忙了一整天,但自己也不記得自己幹了什麼,反而記得還有多少事情沒幹。其實這樣的結果別人反而不會欣賞,哪怕對誰都說“好”,都把活接下來了。原因有二,一是你一旦接了別人的活,你就是做好。但如果你因爲別的事沒完成,或者延後完成了,就會低於別人心裏對你的期望,那麼不論你作了多少事,因爲質量的問題,給人的印象總是不好。第二個原因是,如果什麼都做,其實對於僅僅一個多月的實習時間,是比較浪費的。一個多月的時間,如果什麼都做,那麼什麼也只是知道個皮毛,但是如果可以做熟一塊業務,那麼可以增加自己的學識,而且從“學習曲線”來看的話,也可以爲公司節省時間。

當然,作爲一個新人,我們是沒有權力去對別人說“不”的。因此我採取了另外一個方法。每當同事讓我做一件什麼事,我爲問他這件事情的緊急程度,並告訴他我現在手頭上有幾項任務,大概下午五點才能把他的事做完,問他可不可以。如果他可以接受,我就幫他做,如果他覺得實在緊急,那可以找別的實習生做,也可以和我手頭上別的工作的同事協調一下。這樣,大家都能知道我在幹什麼,也可以從公司的大局出發,先做緊急的,再做相對不緊急的事情。溝通與協調在這其中尤其的重要。我體會到,其實說“不”也是溝通的一種方法。平時我們都覺得說“不”很不好意思,會傷害感情,但是其實這也是一種溝通的方法,從而獲得解決事情的最好方法。

3,好問總是沒錯的

從第一天實習開始,每個實習生就面臨着各種各樣的問題。看似複印一件簡單的事情,真的做起來也有很多問題,比如我應該雙面打印還是單面打印,複印完了要不要用訂書釘訂好等等。有些問題,甚至在我們自己看起來都是笨的,於是我們就不敢問別人,而是想辦法自己琢磨。可是問題畢竟在那裏,簡單點的事可以不問,複雜一點的事自己就琢磨不出來了。

我記得有一次我一不小心,把自己做了一個下午的文檔裏的內容刪掉了,然後氣得自己真想打自己,自己想了半天辦法也沒有用。這個失誤可能會耽誤小組的進度,於是我去向同事承認錯誤。奇蹟發生了,同事從C盤的緩存裏找到了半個小時前的文檔內容,雖然還要重做前半個小時的,但是已經拯救了大半文檔,把我感動的差點哭出來。他還說要是我晚一點找他,緩存裏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