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管理調研報告範文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農貿市場管理調研報告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農貿市場管理調研報告範文

農貿市場管理調研報告1

菜市場是指一區域內用於銷售蔬菜、瓜果、水產品、禽獸、肉類及其製品、豆製品、熟食、土特產等各類農產品和食品的以零售經營爲主的固定場所。現在的菜市場已經不完全是那種自發形成的馬路市場,而是相當一部分的菜市場是政府爲了滿足人們的生產生活需要而建立的固定區域。菜市場與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當前,在"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以及"農貿小市場,民生大工程"的政策與號召下,大力推動佈局合理、設施完善、經營規範的農貿市場建設,對於降低流通成本,方便和促進居民消費,穩定就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有重要作用。但我們知道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當前菜市場遠遠沒有達到我們預想的狀態,許多問題依然存在,例如人們提到菜市場想到的不是菜市場的井然有序,價格公允,以及相關部門管理得有多麼的好,菜市場有多麼的乾淨等等。可能我們經歷的菜市場依然是那種比較髒亂,沒有什麼秩序,更嚴重的是我們一進菜市場就會感到一股難聞的味道,甚至於有一種再也不想進菜市場的衝動。針對這些問題,爲全面、準確的掌握市區菜市場的基本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以便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我們對我們附近陽邏菜市場展開了一次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目的

掌握市區菜市場的基本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以便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

二、調查對象

分佈在陽邏的三個菜市場,即分別是陽邏平江集貿市場、中商附近菜市場和中百附近菜市場。三個菜市場其中陽邏平江集貿市場和中商附近是由政府規定設立,但中百附

近的菜市場是由當地的老百姓自發地在哪裏擺攤,賣一些蔬菜之類的東西,雖然也會有城管在哪裏管理,但仍然很混亂。

三、調查時間

上午星期六以及12日的早上

四、調查方式

由於考慮到菜市場人潮太過擁擠以及賣家也會忙着照顧自己的生意,根本沒有時間來完成一份問卷調查,所以我們小組成員採用的是一問一答式的方法,既有我們提出問題,有隨機抽到的大媽或者哥哥姐姐回答,其中剛好那天遇到城管在哪裏對菜市場的秩序進行維持,我們也就政府方面提出了一些問題。可以說問題的回答或多或少的反映了一些問題,也得到他們積極熱心的回答,還有一些照片的獲取也是一門見證。所提出的問題見附頁。

五、調查內容

主要是瞭解附近羣衆對菜市場的看法,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將菜市場設在這裏,菜市場設在這個地方設立有什麼樣的優點以及缺點,以及菜市場平常是怎樣進行管理的,還有就是早上那一陣人流後殘留的垃圾該如何處理等等。這些內容可能包含的不是特別的全面,但每一個視角看到的是不一樣。

六、調查結果

上面都是對此次調查菜市場的簡單介紹,下面看看此次調查我們所獲得的結果:

(一)菜市場所存在的基本問題

首先當前經濟發展帶來我國集貿市場的發展,但存在問題如下:

一、集貿市場發展現狀之市場規劃佈局不適應城市發展要求

近幾年來,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給各級各地城市建設注入了充足的馬力,城市市容環境改造建設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傳統破舊的城中村式集中居住區正迅速地被寬敞美觀的高大樓盤所取代,原有的市場佈置格局也在一次次爆破推倒聲中被一點點地分割、支離,有的甚至被迫徹底讓位於道路改造、開發建設。遍地開花的新型小區開發建設,也沒有及時將集貿市場建設納入整體規劃進行統籌建設,集貿市場生存發展的空間不斷被擠佔壓縮,出門上市購物難的問題在新建居民小區內不斷凸顯了出來。僅以漢陽區爲例,目前全區共有23個有形集貿市場,它們大部分佈於鍾家村及二橋這兩個傳統人口密集區,而漢陽大道、鸚鵡大道兩側及永豐、江堤兩鄉相對較少。這種過分飽和與相對不足的市場佈局,不僅使我區集貿市場生存發展陷入"有市無場"和"有場無市"的尷尬境地,也導致了自然集市、佔道經營、推車串巷叫賣的現象在一些人口密集生活區依然存在,既有損於文明和諧的城市形象,也影響到政府開發新區、建設新漢陽等重大戰略目標的順利實施。

二、集貿市場發展現狀之市場硬件設施殘缺破舊,改造難度大

作爲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見證者,城市集貿市場大多是在改革開放初期,緊貼傳統居民區周圍自然形成,並先後經馬路市場和大棚市場發展而來,有着近30年的歷史。由於受當時社會經濟、生產力發展水平等條件所限,市場硬件建設設施簡陋、結構單一、功能不全的弊端重重。市場內上下水管道設計不合理,長期得不到有效疏浚,用水供給不暢,地下污水橫流,又加之溫控、除塵、保潔等配套設施不全,食品經營衛生環境髒亂差問題突出,人和食品極易交叉感染,食品經營衛生安全狀況令人堪憂。近幾年,各地政府雖然加大了對集貿市場實行"農改超"的升級改造力度,但從已改超集貿市場的整體效果上看,無論是市場硬件設施改造,還是內部功能佈局,都還處於低層次建設水平。"臭氣熏天、污水橫流、夏季如蒸籠、冬季如冰窟"的市場環境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性扭轉。一些地方市民羣衆尖銳指出:集貿市場已成爲與城市現代化氛圍反差最大的場所之一,是現代化都市中的一個不和諧音符。

三、集貿市場發展現狀之市場管理創新不夠,與現代化的管理要求差距明顯

傳統城市集貿市場大多經歷過國有企業的轉向轉型,已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場結構體系,現場管理人員也多半是從原來的經營管理隊伍中分離而來。一方面,他們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但另一方面,他們也過分依賴這種老經驗、老做法,再加上自身年齡過大、精力不及和知識結構陳舊的劣勢,使得市場管理人員啃老本思想嚴重,思想上的守舊導致了管理方法創新上的嚴重匱乏。雖然,一些新建市場在引進先進管理人才和改進管理方法上,有了一些新的思路和創舉,但迫於投資貸款過重的經濟壓力,創新之舉難以長期維繼,甚至不得不又轉過頭來,重新採用投資少、見效快的傳統管理手段。市場經營管理水平與強勢搶奪市場份額的超市、商場相比,差距日趨加大。

四、集貿市場發展現狀之經營者整體素質較低,跨躍式發展受制約

集貿市場經營者多是農村富餘勞動力和城市下崗失業人員,年齡相對偏高,文化水平普遍較低,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意識十分淡漠,唯利是圖思想嚴重。他們對作爲市場主體對象所應承擔的自責己任認識不足,短斤少兩、欺詐消費和銷售未經檢測、檢疫食品等非法經營行爲在市場內時有發生,這類一味追求眼前既得利益的不義之舉,無異於殺雞取卵,既有悖於文明經商、誠信服務的市場氛圍形成,也給整個市場的繁榮發展增加了無形的阻力和巨大的社會成本,市場萎縮帶來的苦果最終還得由市場經營者自己來埋單。

在全國集貿市場存在的問題中,經過我們小組的實地調查、親身經歷,總結出來武漢陽邏地區菜市場出現的以下問題:

一、佈局不合理,市場基礎設施薄弱,建設水平不高,基礎設施是農貿市場管理和建設的硬件,但市場最突出的問題是硬件設施問題,頂棚式市場結構,通道式攤位格局,狹小節約型攤位設計,活禽宰殺沒有專門設計,熟食攤位沒有防蠅設施、水產攤位設計排水不科學,導致場內"髒、亂、差"現象嚴重。

二、馬路市場猖獗,影響市容市貌。目前對農貿市場的管理是多方面多層次的,一

些經營者打"時間差","候鳥型"馬路市場到特定時間把攤點搬到沿街人行道上經營,形成移動式或馬路市場,農貿市場管理者和城管局部門也以向馬路市場經營者收取一定費用了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默認了馬路市場的"合法化"。

三、攤位費租賃收費標準與市場現狀不適應。隨着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框架不斷擴大,城市居民日益增多,居民對農貿市場的需求與日俱增,但目前陽邏與城市建設相配套的市場網點建設相對滯後,現有的農貿市場存在先天的佈局缺陷,已不能適應城市化的發展需要和居民的消費需求。

四、市場法制環境差,管理不到位。陽邏農貿市場管理工作,雖然由城管、工商、環衛等單位根據各管轄職能各司其職,但由於缺乏具體、全面專業的`市場管理辦法,職責不明確,管理工作受侷限。市場管理部門職能交叉,市場發展環境不優,一些職能部門重收費、輕管理、不服務,加重了市場業主和經營戶的負擔,擾亂了市場的正常經營秩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市場的繁榮。

五、衛生情況不好,髒亂差,臭味很大,存在亂擺亂放現象嚴重,沒有固定攤位,城管沒有進行人性化管理,以驅趕式的方法解散攤主,人們素質有待提高,偶爾會發生爭吵事件,污染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生活,設施簡陋,投入不足,農貿市場改造提升難度大,管理落後,規範化程度低,市場環境不容樂觀,行政管理混亂。

(二)菜市場存在問題的原因

隨着我地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居民生活條件的改善,人民羣衆對生活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農貿市場在合理佈局、設施配套,日常監管,食品安全等方面出現不少矛盾和問題。

農貿市場管理調研報告2

“小市場,大民生”。農貿市場的管理和維護不僅關係到百姓日常生活,也關係到城市形象、社會穩定。當前,我市市區農貿市場雖經過多年升級改造,硬件條件有一定改善,但日常管理仍存在諸多問題,未能從根本上改變“髒、亂、差”的現象,成爲文明城市創建的短板。作爲農貿市場文明城市創建的牽頭部門,市工商局在實地調研、外出學習、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建議我市積極創新農貿市場管理模式,建立以專業化物管爲主體的新模式。現報告如下:

一、當前農貿市場存在的四大突出問題

(一)農貿市場的公益性功能缺失。目前,我市農貿市場建設中,政府的公益性投入相對不足,私人資本成爲市場開辦的主導力量,過於追求短期利益,致使政府的宏觀調控難有抓手。以海陵區爲例,該區現有農貿市場20家,其中國有2家,集體5家,私有13家,私有化率達到65%。

(二)市場主辦方的日常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私營農貿市場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缺乏對農貿市場管理的長遠投入,最多安排維持基本運行的人員,維持較低水平的管理,在衛生保潔、場內攤位規整、場外車輛停放等環境秩序方面普遍存在問題。而這些問題就是文明城市創建檢查中的主要失分項。對比而言,國有或集體所有的農貿市場在日常管理,特別是創建期間的市場管理中,就相對認真,工作到位。

(三)農貿市場的管理機制存在缺陷。屬地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鄉鎮、街道對農貿市場尤其是私營農貿市場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參與管理的積極性不高。行政職能履行不到位,工商、商務、城管、衛生、質監、食藥、物價等部門“多龍治水”,牽頭部門“頭難牽,責難擔”。特別是工商部門取消垂直、移交食品監管職能的背景下,牽頭開展農貿市場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更加困難。此外,各級政府比較重視農貿市場硬件設施的建設和改造,而管理需求的供給明顯不足,對市場主辦方不切實履行衛生保潔、攤位規整、車輛停放等日常管理職能缺乏必要的監督、制約措施,導致文明城市創建期間出現政府部門出錢出人出力代替市場主辦方維持日常管理的情況。

(四)市場規劃建設相對滯後。從整體來看,農貿市場的佈局不合理,跟不上城市發展的進程,有些地區嚴重缺乏,造成居民生活不便。例如,海陵區迎春東路兩側現有東方花園、東苑公寓、東方名門、東方名邸、宮涵花園、鵬欣尚城、天和佳園、萬泰國際花園、鵬欣領譽等9個小區,但附近僅有一個育才農貿市場。從個體來看,無論是國有的還是私營的農貿市場,都缺乏主動加強自身建設的內生動力,沒有嚴格執行創建標準,僅是被動應付政府交辦事項,對內部設施的建設和改造投入不足,導致有關硬件設施達不到創建要求。

二、外地經驗做法

浙江、上海、珠海、常州、揚州等省市均已通過國有資本回購農貿市場或輸出管理等方式,逐步實現農貿市場的公益性迴歸。就我局赴揚州實地調研的情況來看,揚州的主要做法有以下五條:

(一)政府主導。揚州市廣陵區政府下發的《關於印發〈廣陵區農貿市場所有權與管理權分離的實施方案〉、〈廣陵區農貿市場提檔升級工作實施方案〉、〈廣陵區農貿市場長效管理考覈辦法〉等文件的通知》(揚廣府[2015]116號)中,明確提出按照所有權與管理權相分離的原則,由政府成立國有控股公司,通過市場化運作的形式,採取回購、直管、託管的方式對農貿市場進行有效管控。區政府成立農貿市場所有權與管理權分離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一名分管區長任組長,各街道、鄉鎮、園區、區市場監管局、財政局、城管局爲領導小組成員。

(二)市場監管局牽頭。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市場監管局。區市場監管局牽頭,聯合各鄉鎮、街道、園區,與現運營農貿市場主辦方進行所有權與管理權分離的商談。其中,荷花池市場由政府和市場主辦方簽訂10年租賃合同,每年花180萬購買了經營權。

(三)屬地管理。實施所有權與管理權分離的農貿市場,按照屬地管理原則,交由所在地的鄉鎮、街道、園區統一管理。市場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各鄉鎮、街道、園區成立市場物業管理公司,統一負責;行政執法職能則由街道、城管、市場監管、交警等部門組成的城市管理聯合執法大隊來履行,重點對“場外場”、“攤外攤”等突出問題實施綜合整治。

(四)資金投入。揚州石塔市場每年市場收取的物業管理費和達到標準管理所需投入的差額預計在10萬元左右,目前是由區政府給予專項扶持資金。荷花池市場目前已收取攤位費120多萬元,尚有整個二層未出租,可達到收支平衡。

(五)強化考覈。《廣陵區農貿市場長效管理考覈辦法》中規定,由區政府安排專項資金,作爲農貿市場管理考覈專項獎勵經費,以“以獎代補”的形式,給管理達標的農貿市場予以補貼,對有突出貢獻的鄉鎮、街道、園區以及相關職能部門予以獎勵。

三、相關建議

鑑於當前市場化改革的總體趨勢,結合我市實際,我局建議,採取成立農貿市場物業管理公司的方式,向各農貿市場輸出專業化管理服務,提升日常管理水平。

(一)管理模式

市級層面成立以分管市長或分管文明創建的市領導爲組長,市發改委、財政、商務、工商、規劃、建設、城管、衛計委、食藥監、農委、質監、物價、公安、消防和海陵區、高港區、醫藥高新區、姜堰區等部門和單位爲成員單位的農貿市場管理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各項行政管理職能。明確一個牽頭部門,設立農貿市場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指導農貿市場物業管理公司的籌建和建後考覈工作。各區則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

爲便於日常管理,我局建議以區爲單位設立農貿市場物業管理公司,負責籌建單位爲政府指定的牽頭部門。物業管理公司採用現代治理結構,負責對各農貿市場實行專業化物業管理,統一管理標準、統一人員培訓、統一人員委派、統一考覈評估。

(二)運作模式

1、籌建公司。農貿市場物業管理公司可採取兩種方式籌建:一是依託現有的物業管理公司,如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的沁蓮物業,直接輸出保潔、維修、管理等各類人員;二是成立專門的物業管理公司,獨立運營,獨立覈算。

2、組織談判。由牽頭部門與市場主辦方和實際經營方商談購買物業服務的具體事宜,國有市場和集體市場原則上必須購買。私營市場如不願購買服務,則必須執行物業管理公司制訂的統一標準和要求,配足、配齊各項設施及人員,接受統一培訓,服從統一管理和考覈。

3、實際接管。接管後,物業管理公司將根據標準化管理的要求,嚴格履行衛生保潔、場內攤位規整、場外車輛停放等日常管理責任,配合相關部門抓好場內商品質量檢測、各項自律制度落實等工作。農貿市場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將組織公安、城管、工商(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周邊環境專項整治,確保接管一個,整治一個,達標一個。

4、強化考覈。爲了提高管理的積極性,建議安排農貿市場管理考覈專項獎勵經費。市農貿市場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對考覈達標的各區農貿市場物業管理公司給予獎勵。各區農貿市場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對考覈達標的農貿市場和有突出貢獻的相關職能部門予以獎勵。

(三)資金投入和來源

1、投入。主要爲實施標準化管理和維持現狀所需的資金缺口,根據市場規模不同,按5萬—30萬測算,每年預計投入400萬左右即可。其次爲考覈獎勵資金,根據考覈等次不同,按1萬—3萬測算,預計投入25萬元左右。

2、來源。我局認爲可從兩個方面解決:一是增加投入。可優先從商務部門的市場管理專項資金中列支,缺口部分由市、區財政統籌劃撥,建議主要以獎勵形式發放。二是減少支出。可協調相關部門和單位,按照民用標準結算農貿市場的水費、電費,對於物業管理公司,給予相關的稅費減免政策優惠。

(四)實施步驟

採取“分類試點、分批實施、政府主導、規範運營”的思路,在5年內實現市區19家主要規模農貿市場的物業化管理,其中海陵區12家,醫藥高新區3家,高港區4家,基本能滿足市民的需求。

1、試點先行。選擇海陵區3家市場進行試點,爲全面推行積累經驗。國有市場選擇欣蓮市場(地址:二號區北門,經營面積1000㎡),歸屬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集體市場選擇海光市場(地址:海光新村附近,經營面積5000㎡),歸屬海陵區城西街道仁景社區;私營市場選擇雙龍市場(地址:六號區西北角,經營面積2700㎡)。預計投入不超過80萬。

2、全面推進。剩餘的16家市場,分4年完成,由各區制定時間表,每年1—3家市場。

(五)統籌規劃

1、科學規劃。市規劃部門應根據城市發展規劃和商業發展規劃,對《泰州市市區農貿市場佈局規劃》進行修訂,進一步完善農貿市場的規劃和佈局。各區應根據規劃,採取多種運營方式,合理加大農貿市場的布點和建設工作。對於新建小區,建議規劃部門在與房產開發商簽訂合同時,明確配套建設的市場產權一律轉交各區的鄉鎮、街道,由各區農貿市場物業管理公司統一管理。

2、加強立法。建議在20xx年出臺的《泰州市區農貿市場管理暫行辦法》的基礎上,制定新的泰州市區農貿市場管理辦法,着重完善農貿市場的准入和退出機制,理順部門關係,增加對市場主辦者不切實履行衛生、消防、服務、日常管理等職責的監督和制約措施,減除市場管理的隨意性和無法可依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