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公好龍的故事

葉公好龍的故事1

小時候,媽媽經常講動聽的故事給我聽。我記得最清楚的是一個叫《葉公好龍》的成語故事,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

葉公好龍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姓葉的人,人們都叫他“葉公”,葉公很喜歡畫畫,特別喜歡畫龍,他畫的龍出神入化,就像真的一樣。

有一天,天上的龍知道了葉公很喜歡它們,高興得不得了,爲了讓葉公能更清楚地看清它們模樣,於是就飛到了人間,當葉公真的看清了龍的真面目時卻暈了過去,不久葉公由於驚嚇過度病死了。

後來,人們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了啓發,葉公不是喜歡真的龍,他喜歡的是想像中的龍。這個故事也因此一代一代的流傳了下來,成了今天的成語故事。

怎麼樣,《葉公好龍》這個成語故事好聽吧?我還聽過好多好聽的成語故事,以後在講給你們聽吧!

葉公好龍的故事2

今天我看了一本寓言書,名叫《葉公好龍》。葉公把古畫懸掛在大廳裏每天總是要去看十幾次,有時候連把吃飯和睡覺忘了,家人說‘老爺實在喜歡這條龍簡直一刻也不離開了。’葉公聽到了就說‘不錯,我的確喜歡龍,因爲它不但很神祕,而且威力無窮! 以後,我要用龍的圖案來裝飾我們的屋子呢!’後來天上的神龍聽到了傳言,就親自去拜訪葉公,向葉公致謝。神龍看見了葉公,就張着大嘴對他笑,誰知葉公嚇破了膽,渾身發軟暈在地下。 神龍看到昏倒的葉公就很奇怪的想‘他不是喜歡我嗎、難道傳聞是假的。’後來人們聽說了這件事,都笑着說‘原來葉公並不喜歡真正的龍,他只是喜愛似龍非龍的東西。'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我們不能和葉公一樣,嘴上說喜歡,實際上不是真的喜歡。我們要用心觀察,才能洞察其中的真相,要做一個誠實的人。

葉公好龍的故事3

葉公非常喜歡龍,家裏什麼東西上都畫着龍,天上的真龍知道了,就下來,葉公一見,嚇得人鬼不是,由此看來,葉公並不真正喜歡龍。

讀了寓言《葉公好龍》後,我知道了做人不要口頭上喜歡某事物,但言行不一致。要表裏如一,老實,不搞歪門邪道。

老師說“寓言”的篇幅很短,但是它的寓意是非常深刻的。

葉公好龍的故事4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皇帝非常喜愛龍。

皇宮中,處處可見皇帝所畫的龍,煙囪上畫火龍,水池裏畫水龍,地板上畫土龍,牆壁上畫風龍,皇袍上畫金龍,就連書架上放的書也全部都和龍有關。然而,在一次作畫中,丞相問:“皇上一定是看過真的龍,不然怎麼能畫出如此逼真的龍呢?”“不!朕這一生中最遺憾的就是沒看過真正的龍!”“皇上不妨可以昭告天下,看誰能帶皇上去見真正的龍,便賞金千兩,如何?”

於是一位自稱能見到龍的人和皇帝約定夜幕低垂之後帶龍來見皇帝,然而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龍化身的人,他因爲聽說皇帝愛龍愛到廢寢忘食的地步,再加上他以前下凡人們對他是如此的愛戴又如此的敬佩,所以他決定來見見這位愛龍愛到廢寢忘食的皇帝。

今天晚上就能和自己喜愛的龍見面,皇帝興奮了一整天,十分期待晚上的到來。終於晚上來臨,這是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皇帝正在想象龍會怎麼進來,是優雅的飛進來,還是帥氣的從天而降,突然一道閃電打破了皇帝的思緒,一個龐然大物出現在皇帝眼前,龍來了!皇帝一邊尖叫一邊命令士兵把龍趕走。

當龍飛走時,士兵還不斷的朝着他射箭,龍不禁納悶:“皇帝到底是愛真龍,還是愛假龍呀?”從此以後,龍便不再下凡了,人們也因此再也見不到龍的真面目了!

葉公好龍的故事5

春秋的時候,楚國葉縣有一個名叫沈儲樑的縣令,大家都叫他葉公。葉公非常喜歡有關龍的東西,不管是裝飾品、樑柱、門窗、碗盤、衣服,上面都有龍的圖案,連他家裏的牆壁上也畫着一條好大好大的龍,大家走進葉公的家還以爲走進了龍宮,到處都可以看到龍的圖案!

葉公說“我最喜歡的就是龍!”葉公得意地對大家說。有一天,葉公喜歡龍的事被天上的真龍知道了,真龍說:“難得有人這麼喜歡龍,我得去他家裏拜訪拜訪呀!”真龍就從天上飛來葉公的家,把頭伸進窗戶中大喊說:“葉公在家嗎?”葉公一看到真正的龍,嚇得大叫:“哇!怪物呀!”真龍覺得很奇怪,說:“你怎麼說我是怪物呢?我是你最喜歡的龍呀!”葉公害怕的直髮抖,說:“我喜歡的是像龍的假龍,不是真龍呀,救命呀。”葉公話沒說完,就連忙往外逃走了!真龍一臉懊惱地說:“哼,葉公說喜歡龍這件事是假的,他根本是怕龍嘛!害我還飛來拜訪他!”

後來,大家就用“葉公好龍”來形容一個人對外假裝自己很愛好某樣事物,其實私底下根本就不喜歡!

葉公好龍的故事6

古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子高,人們都叫他葉公,葉公很喜歡龍,他的家裏每個地方几乎都有龍,連屋裏門外都雕刻這龍的形象。

後來,葉公特別喜歡龍的事被天上的真龍知道了,就準備到葉公的家裏去看一下他。到了葉公的家裏,龍的頭從窗戶探進來,龍尾拖在廳堂裏。葉公以爲龍要吃了自己,嚇得魂不附體,臉色大變。龍還沒有來得及與葉公打招呼,葉公就害怕的跑了,他一邊跑一邊喊:“救命啊!快來人呀,龍要吃我啦!”人們聽了葉公的喊叫聲也都嚇得魂飛魄散,跑得無影無蹤了。龍看見人們都很害怕自己,便很掃興的回家了。

原來,葉公不是真的喜歡龍,而是喜歡似龍非龍的東西。

這個故事是諷刺那些只是口頭上說喜歡某事物,言行卻不一致。常常比喻一些表面愛好某事物,其實並不是真的愛,甚至還有些畏懼行爲的人。比如:有一些同學老是把“刻苦學習”掛在嘴邊,但是他不但不好好的學,而且還有厭學的情況。同學們你們是不是這樣的人呢?如果是的話,一定要馬上改哦!

葉公好龍的故事7

她喜歡花草, 對待新興事物,要真正付出自己的汗水與努力,或者假裝愛好,還偏偏說喜歡,只在嘴上說說,實際懼怕, 這是一個“葉公好龍”的故事新編。

民衆起來了又害怕得要死,到了那他卻不敢玩了,便被指責爲葉公好龍,並不是真的很喜歡過山車,真是令人錯愕! 你不是說喜歡音樂嗎?真邀你去聽音樂會,難免有“葉公好龍”的嫌疑,看我是真的愛雪,。

猶如葉公好龍, 他學習電腦就是葉公好龍, 他口口聲聲爭着上前線,但實際上並不真正愛好,喚起民衆,個個噤若寒蟬,還是葉公好龍,是一個自以爲有良知、關注弱勢羣體的女性學者面對若干農村勞動婦女的困惑和反省, 這種不切實際的理想, 嘴裏天天說, 喜愛一件事不能只是葉公好龍,實際上只是葉公好龍, 有的年輕人趕時髦過西方國家的節日, 民主只不過是葉公好龍的統治者欺騙老百姓的旗幟,真要他們提出改革建議時,真是葉公好龍, 辛亥革命的一系列起義最終將清廷打倒。

並一舉建立起了民主國家;當觀看它的百年紀念活動之時,今天一聽到槍聲就已嚇得面無人色,得出自己獨到的見解纔是當代青少年成長的基石,無法接受現實的考驗,並不真的喜歡。

但在現實中。

這與葉公好龍有什麼區別! 這些人成天叫改革,卻總養不好, , “葉公好龍”這個成語比喻表面上愛好某種事物。

這種葉公好龍的表現, 我對繪畫的喜愛不是葉公好龍,自己說不清過的什麼, 老天也許是想特意考驗我的誠意,葉公好龍不可取。

小明約我去玩過山車,而是真真切切,原來他只是葉公好龍罷了。

經銷商組織卻普遍存在學習心態不正的情況,你又推說沒時間,我想起了這個葉公好龍的故事,這和葉公好龍有什麼兩樣? 很多經銷商清楚自己必須加強學習。

葉公好龍的故事8

【基本釋義】

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於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出處】

《三國志·蜀志·秦宓傳》:“昔楚葉公好龍;神龍下之;好僞徹天;何況於真?”

近義詞

言不由衷 兩面三刀 表裏不一 口是心非

【反義詞】

名副其實 名實相符 表裏如一

【例句】

他表示願意幫助別人,但當有人向他求援時,卻避退三舍,這與葉公好龍毫無差別。

【成語故事】

春秋時出人沈諸樑字子高,被封在葉邑(今河南葉縣),自稱爲葉公。

他有個奇怪的嗜好,就是喜好龍。他衣服上的'帶鉤、喝酒用的爵,都用龍來裝飾,屋子裏面雕鏤裝飾的也是龍。他好龍已經到了癡迷的程度,走進他的家裏,恍如之神龍宮一般。

天上的真龍聽說葉公那麼喜歡自己,有點小感動,心想應該跟他見上一面,算是對他的一種回報。

有一天大雨滂沱,真龍從雲間緩緩而下,把頭從葉公的口伸進去,尾巴拖在客廳地板上。

怎料葉公看見真龍張牙舞爪的模樣,竟嚇得魂飛魄散,拼命往外逃。原來葉公並不是真的好龍,他喜歡的只不過是像龍而非龍的東西罷了。

【寓意啓示】

這則寓言載於漢代劉向《新序雜事五》。後人提煉出成語“葉公好龍”。

比喻自稱愛好某種事物,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愛好,甚至是懼怕、反感。

有些人表裏不一,表面或口頭上愛好、讚賞某事物,而實際上並不愛好,或對某事物並不瞭解就愛好起來,一旦真正接觸,不但不喜好,甚至還懼怕、反對它,就可以用這句成語來譏諷。

【例句應用】

1、我們再不要重犯葉公好龍的錯誤了。

2、他學習語文就是葉公好龍,只在嘴上說說,並不真的喜歡.

3、喜愛一件事不能只是葉公好龍,要真正付出自己的汗水與努力。

4、曾參殺人,積非成是;葉公好龍,似是而非。

5、現實生活中葉公好龍式的人屢見不鮮。

6、小明買了一個飛機,小剛葉公好龍也買了一個一樣的。

7、在一開篇,我想要說一個葉公好龍的故事。

8、葉公好龍:我喜歡小狗,但每次見到小狗,我都挺害怕的。這是不是葉公好龍啊。

9、小明的學習不好,嘴上說要努力,可都一直在玩,真是葉公好龍!

10、小李是個葉公好龍似的人物,他自稱是個攝影家,但他從來不敢參加攝影比賽!

11、我們實施素質教育是認真紮實的,並不是像葉公好龍那樣,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

12、對於籃球,她不過是葉公好龍。

13、我們喜歡什麼東西的時候就應該真心去喜歡,不應該葉公好龍。

14、我對繪畫的喜愛不是葉公好龍,而是真真切切。

15、口頭上喊着發揚民主,真正看到羣衆行使民主權利時,他又大驚小怪起來,這和葉公好龍有什麼兩樣呢?

16、他聲稱自己有喜歡娛樂有喜歡運動,其實他並不真正喜歡,只是葉公好龍罷了。

17、他表示願意幫助別人,但當有人向他求援時,卻避退三舍,這與葉公好龍毫無差別。

18、有人常講要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可別人對他剛提了點意見,就暴跳如雷,這不是葉公好龍是什麼?

19、嘴裏天天說,"喚起民衆",民衆起來了又害怕得要死,這和葉公好龍有什麼兩樣?

20、現在的一些年輕人看着別人過聖誕節自己也跟時髦過聖誕,還說自己非常喜歡,但如果真讓他說聖誕是怎麼回事時,他卻不知道,這真是葉公好龍啊!

21、現在有些人在口頭上高喊着發揚民主,但是當看到羣衆要真正行使民主權利時,他驚慌失措起來,這和葉公好龍有什麼兩樣呢?

22、我們現實生活中像葉子高這樣的人也有不少,他們往往口頭上標榜的是一套,而一旦要動真格的,他們卻臨陣脫逃了,這跟葉公好龍又有什麼兩樣呢?

葉公好龍的故事9

葉公好龍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自稱叫葉公的人。葉公經常對別人說:“我特別喜歡龍,龍多麼神氣、多麼吉祥啊!”於是當他家裝修房子的時候,工匠們就幫他在房樑上、柱子上、門窗上、牆壁上到處都雕刻上龍,家裏就像龍宮一樣。就連葉公自己的衣服上也繡上了栩栩如生的龍。

葉公喜歡龍的消息傳到了天宮中真龍的耳朵裏,真龍想:“沒想到人間還有一個這樣喜歡我的人呢!我得下去看看他。”有一天,龍從天上降下來,來到了葉公的家裏。龍把大大地頭伸進葉公家的窗戶,長長的尾巴拖在地上。葉公聽到有聲音,就走出臥室來看,這一看可不得了了,一隻真龍正在那裏瞪着自己,葉公頓時嚇得臉色蒼白,渾身發抖,大叫一聲逃走了。

後來,人們用“葉公好龍”這四個字比喻那些表面上喜歡某種事物,其實並不是真的喜歡的人或事。

【典故】漢·劉向《新序·雜事》記載:葉公子高非常喜歡龍,器物上刻着龍,房屋上也畫着龍。真龍知道了,來到葉公家裏,把頭探進窗子。葉公一見,嚇得拔腿就跑。

【解釋】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於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典故:

魯哀公經常向別人說自己是多麼地渴望人才,多麼喜歡有知識才乾的人。有個叫子張的人聽說魯哀公這麼歡迎賢才,便從很遠的地方風塵僕僕地來到魯國,請求拜見魯哀公。

子張在魯國一直住了七天,也沒等到魯哀公的影子。原來魯哀公說自己喜歡有知識的人只是趕時髦,學着別的國君說說而已,對前來求見的子張根本沒當一回事,早已忘到腦後去了。子張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氣。他給魯哀公的車伕講了一個故事,並讓車伕把這個故事轉述給魯哀公聽。然後,子張悄然離去了。

終於有一天,魯哀公記起子張求見的事情,準備叫自己的車伕去把子張請來。車伕對魯哀公說:“他早已走了。”

魯哀公很是不明白,他問車伕道:“他不是投奔我而來的嗎?爲什麼又走掉了呢?”

於是,車伕向魯哀公轉述了子張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叫葉子高的人,總向人吹噓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歡龍。他在衣帶鉤上畫着龍,在酒具上刻着龍,他的房屋臥室凡是雕刻花紋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龍。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子高是如此喜歡龍,很是感動。一天,真龍降落到葉子高的家裏,它把頭伸進窗戶裏探望,把尾巴拖在廳堂上。這葉子高見了,嚇得臉都變了顏色,驚恐萬狀,回頭就跑。真龍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實那葉公並非真的喜歡龍,只不過是形式上、口頭上喜歡罷了。

相關人物介紹:

1、葉子高:上古時代,顓頊的後裔陸終有六子,其中幼子名季連。季連的後裔曾做過周文王的老師,被周成王追封在荊山(今湖北省西部)一帶,立國爲荊,定都丹陽,後遷都於郢,改國號爲楚。春秋時,楚莊王曾孫戌,在楚平王時任沈縣(今安徽省臨泉縣)尹,其後人便以沈爲氏。戌後任楚國左司馬,他爲人正直,疾惡如仇,深得楚人的敬重。楚昭王十八年(公元前498年),在與吳軍打仗時英勇戰死,楚昭王遂封他的兒子沈諸樑在葉爲尹。沈諸樑承其父志曾平定白公勝的叛亂以復惠王,爲楚國立下大功,被封到南陽,賜爵爲公,世人尊爲葉公。於是其後人便以邑爲氏,沈諸樑則被尊爲葉姓始祖,因其字號子高,後人也習慣稱其爲葉子高。

2、魯哀公爲春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二十六任君主。在位期間執政爲季孫斯、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季孫肥、叔孫舒、仲孫彘。即姬將,他爲魯定公兒子,承襲魯定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27年。相傳曾在大野澤(今鉅野)狩獲麒麟。史稱“魯哀公西狩獲麟”。

葉公好龍的故事10

成語釋義

葉公好龍是一句成語,講述了葉公好龍成癖,被天上的真龍知道後,便從天上下降到葉公家裏。葉公一看是真龍,驚嚇過度,以致魂飛魄散。現在比喻表面上愛好某些事物,實際上並不是真愛好,大多含貶義

這個成語實際是稱讚葉公畫的龍的,後經歷史演變成爲了貶義詞,是被誤解的歷史人物葉公實際上是戰績輝煌、樂善好施的一位歷史人物。

葉公傳說

葉邑 葉縣南 舊縣鄉葉公的生卒年月難以確考,大約生於公元前550年,卒於公元前470年,與孔子(前551~前479)是同代人。

楚平王五年(前524),葉公被封於葉邑(今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南舊縣鄉)。葉邑是楚國北部的邊防重鎮。據《葉縣志》記載,葉公主持葉政49年,大興富國強兵之策,在築城固邊、開疆拓土的同時,發動民衆開挖東、西二陂,蓄方城山之水以灌農田,葉民深受其利,世代感恩戴德。

楚昭王二十七年(前489年),孔子聽說葉公政績顯赫,特意由蔡及葉,與葉公交流治國方略。在此期間,葉公不僅向孔子請教了治國方略,而且還同他討論了倫理道德的標準問題。孔子主張當親人犯罪時應“爲親者隱”(按:論語.子路第十三:“父爲子隱,子爲父隱,直在其中矣“。淺人不識經籍字義,望文生義,曲解聖門。

此隱,非隱蔽之隱,乃隱括之隱,即檃栝之檃也。隱括者,矯正曲木之具。儒門律己,直己不直人,直內不直外,故有禹湯罪己(左傳)、衛武自警(國語)、天子有公、諸侯有卿(左傳)、膳夫徹膳(毛詩)、父有爭子則身

不陷於不義(孝經)等等。簡而言之,”父爲子隱“,即父親檃栝兒子於內(內即”其中“),不必待外人矯正也,故有後文”直在其中矣“),而葉公主張應“大義滅親”。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葉公論政”。

楚惠王十年(前479年),王族白公勝乘隙發動政變,與石紇襲殺令尹(宰相)子西、司馬子期於朝堂,劫持惠王,楚國頓時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這時,正在老家新蔡休養的葉公聽說後,立即率方城之外的邊防兵趕往楚都平叛,沿途受到楚國人民的擁戴和支持,稱讚他“國人望君如望父母焉。”叛軍頃刻土崩瓦解,首領白公勝自縊,石紇被烹,楚國得以轉危爲安。葉公因功被擢爲楚令尹兼司馬,集軍政大權於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