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斷機文言文翻譯及啓示

1、文言文

孟母斷機文言文翻譯及啓示

孟母姓仉(zhǎng)氏,孟子之母。夫死,狹子以居,三遷爲教。及孟子稍長,就學而歸,母方織,問曰:“學何所至矣?”對曰:“自若也。”母憤因以刀斷機,曰:“子之廢學,猶吾之斷斯機也。”孟子懼,旦夕勤學,遂成亞聖。

2、翻譯

孟母姓仉氏,是孟子的母親。丈夫死後,和兒子孟子生活在一起,爲了教育兒子曾經三次搬家。到孟子年齡大一點,孟子經常逃學,一天,他很早就回來了,孟母正在織布,孟母看見他,便問他:“讀書學習是爲了什麼?”孟子說:“爲了自己。”孟母非常氣憤,用剪刀剪斷織布機上的布,說:“你荒廢學業,就像我剪斷這織布機上的布。”孟子感到害怕,每天勤學苦讀,後來成爲僅次於孔子的聖人。

3、啓示

自古以來,如何教育好孩子一直是家庭教育中最爲重要也是最爲棘手的問題。爲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然而,良好的主觀願望並不一定都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這其中就有一個 教育方法的問題。孟母斷機的故事之所以能流傳至今,併爲人們所稱頌,筆者以爲,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孟母的循循善誘。

面對孟子的逃學,孟母既沒有罵,也沒有打,而是用“斷機”一事使孟子明白不學習很可惜,從而勤學不止。這種善於藉助事物的道理來教育孩子的方法確實令今人爲之擊節讚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空洞的說教,只能讓孩子似懂非懂,左耳進右耳出;嚴厲的“懲罰”,更讓孩子逆而反之,甚至鋌而走險。何故?有專家認爲,孩子尚小,其抽象思維能力極爲薄弱,還無法與成人的思維同步。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當向孟母學習,少一些大而空的說教,多通過具體而微的事例對孩子進行啓發引導。這種以事說理的教育方法,才能讓孩子真正而深刻理解事物的內在道理和父母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