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夜》崔液唐詩全詩賞析

《上元夜》是唐代詩人崔液創作的的七絕組詩。詩共六首,描寫了當時京城長安元宵賞燈的繁華景象,接下來就由小編帶來《上元夜》崔液唐詩全詩賞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上元夜》崔液唐詩全詩賞析

《上元夜》崔液唐詩全詩賞析 篇1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賞析】

上元夜,指舊曆正月十五夜,又稱元宵節。我國素有元宵賞燈的風俗。崔液組詩《上元夜》七絕,共六首。描寫當時京城長安元宵賞燈的繁華景象。據劉肅《大唐新語》記載:“神龍(唐中宗年號,公元705—707年)之際,京城正月望日(即十五),盛飾燈影之會,金吾弛禁,特許夜行。貴族戚屬及下隸工賈,無不夜遊。車馬喧闐,人不得顧。王、主之家,馬上作樂,以相競誇。文士皆賦詩一章,以記其事。作者數百人,唯中書侍郎蘇味道、吏部員外郎郭利貞(蘇、郭之作皆五律)、殿中侍御史崔液爲絕唱。”這是崔液所作賞燈詩六首中的第一首。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玉漏銀壺”,計時的器具,古代以漏刻之法計時,具體方法是用銅壺盛水,壺底打通一小孔,壺中立刻度箭,壺中的水逐漸減少,箭上的度數就依次顯露,就可按度計時,擊鼓報更。元宵夜儘管解除了宵禁,但長安城的鐘鼓樓上,仍舊按時報更;人們聽了,都嫌時間過得太快,怕不能玩得盡興,於是說:滴漏箭壺,你不要這樣一聲比一聲緊地催促呀,也不要過得那麼快,今夜的城門要一直開到天亮呢!上句寫出了人們“歡娛苦日短”的感慨,下句是說在此太平盛世,應該通宵盡興。吃過晚飯,打扮一新的人們,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迫不及待地早早走出家門,三五成羣相邀着、呼喚着、嬉笑着,涌出巷口,融入大街,匯進似潮喧鬧歡騰的人流。人們興高采烈地燃放煙花爆竹,揮舞獅子龍燈,觀賞絢麗多彩的燈火,評論着、嬉戲着、讚歎着。越看越高興,越玩越興奮,“莫相催”襯托出氣氛之熱烈,景色之迷人、“徹明開”既寫出了元宵節通宵達旦鬧花燈時間和程度,又寫出了人們高漲而持續的勃勃興致。

後面接着連用兩個問句:“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誰家”、“何處”,實際是指家家、人人說明萬巷皆空的盛況。這包括了上至王侯將相,下至平民百姓形形色色的各類人。因而,“誰家”“何處”這四字包涵的內容實在太多,它把人聲鼎沸、車如流水馬如龍,燈火閃爍,繁華似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語道盡。連用兩個詰句,不僅將盛景迷人,令人不得不往的意思表達得靈活傳神,而且給人以無限回味的餘地,言有盡而意無窮。

【作者介紹】

崔液(?~713?)唐代詩人。字潤甫,崔湜之弟。擢進士第一人。崔湜常呼其小字曰:“海子,我家龜龍也。”崔液歷官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員外郎,封安平縣男。公元713年(先天二年),其兄崔湜獲罪流放嶺南,中途又被賜死,崔液怕受牽連,改名換姓藏於郢州(今湖北鍾祥)人胡履虛家中。逃亡期間曾寫《幽徵賦》,表明心境,詞甚典麗。後遇大赦,在返京途中病亡。其友人裴耀卿編《崔液集》十卷,今已佚。工五言詩,現存詩十二首。

拓展:

經典古詩文的有效閱讀方法

一、經典是一種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中國的語言文字之根在古詩文經典,僅從《詩經》算起就有三千多年了,這期間涌現出羣星燦爛的詩人,創造出浩如煙海的詩篇。它們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人們可以從這些優秀詩篇中領略祖國山河的壯美,瞭解民族歷史的演變,感受漢語表達的豐富和美好,吟誦古詩能陶冶人們的情操,爲審美打下基礎。尤其是古詩文的語言,是文化內涵最豐富的語言,是形式最優美的語言,是最具靈性和想象力的語言,是最深刻、最具感染力的語言。學習這種語言,是學習中華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徑。

中國的古詩文流傳了千百年,積澱了中華傳統的思想、情感、審美和智慧,學習它可以使學生體悟中華民族的優秀精神、倫理道德和審美情趣,這些既有助於學生深化對社會、自然、人生的認識,也有助於學生認識、發展和完善自我,形成健全人格。

二、背誦是兒童的天性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的“總目標”中明確提出要“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並要求小學生背誦優秀古詩文60篇(段),此外還推薦了70首古詩文背誦篇目。《課標》中特別還強調了積累的重要,“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明確規定了各年級的課外閱讀量,列出古詩文推薦篇目八十首,而記憶便是一種積累。

依據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的研究,一個人的記憶力發展是自零歲開始,1至3歲即有顯著的發展,3至6歲其進展更爲迅速,6至13歲則爲一生中發展的黃金時代,至13歲爲一生記憶力之最高峯,以後最高只能保持此高點,往往20歲以後,心境若一不平衡便有減退的可能。

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正是記憶力最旺盛的時期,記憶的東西可能終生不忘。把握這一關鍵期,少記點廣告詞,多背點經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背,是做一種終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準備。以最便捷的方式,獲得古詩文經典的基本薰陶與修養,滋養心靈,以增強人文底蘊,提高綜合素質。

三、激發興趣,探究方法

1、古詩文與日常工作結合激發興趣

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背誦古詩文對學生而言也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要使學生有興趣堅持下去,就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努力爲他們創設古詩文誦讀的時間、空間,完善各項措施。

①定時間。我利用一個晨讀時間定爲新詩介紹,每週五下午輔導班爲交流欣賞,每課課前兩分鐘、每個中午都有十分鐘的集體誦讀。學生在久而久之中逐步形成爭先競背的好習慣。

②造氛圍。班級人手至少一本《中華經典誦讀本》;黑板一角開闢“每週一詩”,午間練字內容選擇名詩名句……讓學生處處都能見到古詩文,讀背古詩文,在耳濡目染中保持背誦古詩文的興趣。

2、加強方法指導,保證誦讀質量

開展古詩文誦讀絕不能放任自流,要教給學生方法,培養學生的興趣,靈活多樣,幫學生巧背。“三分詩,七分讀”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可見,誦讀對閱讀古詩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德國學者克司和伊瑟爾的接受美學認爲:作品本身如果不經過閱讀理解,就沒有任何意義,就永遠成爲沒有生命的,死的語言材料,只有依靠讀者在讀的過程中主動地挖掘,才能實現文本意義的發生。 有人說:“朗讀如同賦予作品以生命,更能使人感受。

①熟讀成誦法。即讓學生多讀,可指導學生朗朗出聲地誦讀,低唱慢吟地誦讀,也可“不求甚解”地誦讀,‘直面經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樣、水到渠成’。要多鼓勵,不要強迫”。 可採取激將法、爭章法、小組奪魁、建立班級誦讀明星榜等等。輔導孩子們“誦”出味道來,而不是一味地背誦。碰到學生髮音不準確,就親自給學生做示範,交給學生讀出詩的節奏和重音。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讀多了,自然成誦。形成積累,逐步養成整體感悟的能力。

②聯繫擴充法。即將所學的某一首古詩詞,與其題材內容、表現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詩詞聯繫起來誦讀,以形成一個知識組塊。如學習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可同時誦讀其他有關“詠柳”的名詩,如杜牧的《柳》:“數樹新開翠影齊,倚風情態被春迷。依依故國樊川恨,半掩村橋半掩溪。”羅隱的《柳》:“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依不勝春。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楊萬里的《新柳》:“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把這幾首同一題材的詩歌聯繫起來,既可擴大知識面,又可在對比誦讀中提升感悟能力。 強化了記憶效果,從而激起了學生讀背古詩詞的極大興趣。

③想象入境法。即將誦讀過程作爲欣賞佳作的過程,邊讀邊想象畫面,把自己融入詩詞的意境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再現畫面,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和記憶。 如讀《出塞》,試圖讓學生化身唐代詩人:登上塞外關城,明月下,望着遼闊的荒野,會想起什麼呢——秦築長城、漢衛邊關、唐……爲了戍守邊境,這關城,從秦漢到現在,灑下了多少徵人戍卒的血汗?戰爭卻爲什麼連年不斷……只要充分發揮想象,就能較好地理解詩人的情感。?

④表演激趣法。爲了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我精心設置導語,引導學生進入想象空間。比如,在學習清代詩人袁枚的詩作《所見》時,我假扮大詩人袁枚:“有一天,我在書房研墨作詩,忽然感到天氣悶熱難耐,於是,我就手搖扇子出來散步。走到一個樹林邊,我馬上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那麼,詩人究竟看到了什麼?請學生自由讀詩文。”這樣,學生在好奇與想象中去閱讀本詩,就會使想象的畫面具體、形象起來。這時,老師在讓學生初讀的基礎上出示詩歌掛圖,使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與眼前的畫面相對照,整體感知了詩歌內容。此時,再讓學生進行情景講述,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又鍛鍊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及口語表達能力。這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背誦方法之一。學生入情入境的背誦表演,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詩內容,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除此之外,還有限時背、輪換背、接龍背、據意背、據畫背、抄寫背、聽記背、問答背等多種形式,靈活而富有變化。只要我們運用得當,一定能給學生帶來更多背誦的樂趣。

學生的記憶是驚人的,然而單調乏味地機械重複,只會使學生的誦讀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只有採取多種多樣的方式和方法,引導學生巧記巧背,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量更大的積累。

3、展示創新,追求實效

①“

②首首有評價。體會收穫等;不定期開展背誦對抗賽、詩文知識競賽、詩文抄寫評比等,既能檢查背誦情況、鞏固背誦成果,又能激發學生的背誦興趣,調動背誦的積極性,使之持久深入地堅持下去。

我規定學生每背一首古詩就獎勵一個笑臉圖片,湊齊10個,獎星星一個,5個星星爲該生家長髮喜報。這種精神鼓勵遠遠勝於物質獎勵,它不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還能使家長主動配合學校的教學工作,給孩子以輔導和督促。

③“古詩文誦讀卡”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評價激勵機制,在此基礎上,我班還開展了古詩達標升級活動,首先根據學生的實際背誦水平設三級,背過一級詩者爲“小詩人”,背過二級詩者爲“小詩聖”,背過三級詩者爲 “小詩仙”。學生背過了規定的篇數之後就可以自動晉升到高一個級別。有的學生甚至嘗試着自己寫古詩,雖然不很成熟但足以顯示出同學們對古詩文濃厚的興趣。這一獎勵措施的實施,調動了學生誦讀古詩的熱情,全班呈現出你追我趕、快樂誦讀的感人局面,常常是課前課間我一走進教室就被學生團團圍住,朗朗的誦詩聲不絕於耳。

④多媒體中尋樂趣。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優勢,把古詩文與信息技術有機結合。學生對已積累的詩句,自創繪畫作品或蒐集繪畫作品的自配詩句,在家長的幫助下巧妙地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融於其中,異彩紛呈,奪人耳目。創造能力、想象力使課堂內外的學習生動起來,學習就變得不再枯燥。

分類誦讀和配樂朗誦也是學生所喜歡的誦讀方式之一。所謂詩歌分類誦讀,就是把反映同一主題的詩歌歸爲一類,集中講解並背誦。比如,在二年級的誦讀教材中,教育學生珍惜光陰、勤奮學習的詩篇就有《明日歌》、《今日詩》、《金縷衣》等6首;而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詩篇則更多,如《望天門山》、《曉日》、《山行》等。把這些詩篇歸爲一類,集中講解,有利於學生記憶和背誦。如果再根據詩歌所反映的不同主題,來選取反映同一主題的古箏樂曲與之相配,更會調動學生誦讀的熱情。如《望天門山》等組詩,老師的配樂範讀,會把學生帶入到一個曠達、悠遠的藝術境界,從而使學生在陶冶性情的同時有意模仿,更加喜歡誦讀。

⑤溝通中展空間。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以古詩文爲主的藝術節活動。學生在一次次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鍛鍊了能力、展示了風采,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習的樂趣。堅持開展誦讀會。與家長加強溝通,在全班提出“我把古詩文帶回家”、“和父母一起讀詩”等等倡議,請家長參加學校誦讀活動,使家長了解誦讀活動與成果,爭得家長們的大力支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此看來,只要我們教給學生閱讀古詩的方法,他們就不會再爲古詩閱讀而頭痛,而能夠通過反覆朗誦,深入體會,來理解出古詩的主要內容,感受出古詩的藝術形象,領悟出古詩的思想感情。既培養了主動誦讀的習慣,又達到了潤物無聲的實效。

4、教學融合,突出特色

①初讀古詩,整體感知。先讓學生自由讀詩文,教師可適當範讀。不管懂不懂,只要相信“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就這樣讀起來!因爲一切語言學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觸”,而文化教養最直截的方法也是多“薰習”而已。

②熟讀古詩、自悟自得。我們贊同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組織者對古詩文“不求甚解”的提法。一解就變成了標準答案, 這恰恰是古詩文教學的弊病。教學中,應讓孩子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行多讀幾遍,並讀給同桌聽,通過熟讀慢慢體會詩的意境。如教學《小兒垂釣》時,我們引導學生用讀詩文的形式來回答問題,反覆誦讀。問:“蓬頭稚子”幹什麼?答:蓬頭稚子“學垂綸”。問:“誰”側坐莓苔草映身?答:“蓬頭稚子” 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時誰“遙招手”?誰“怕得魚驚不應人”?通過聯繫古詩的上下文並結合看圖,讓學生熟讀自悟一些內容。在熟讀的基礎上,然後質疑問難。有的提出 “學垂綸”是不是“學釣魚”的問題,足見他們已能自讀自悟,教師順勢請他們查字典印證自己的看法,小小的成功足以讓他們愉悅。還有的提出:平常說“招手”是請他過來的意思,他怕“魚驚”爲什麼還請“問路人”過來呢?隨即讓同學們展開討論,不難得出 “招手”是“擺手”的意思。通過熟讀,質疑解疑,大家自然能體會出詩中小孩的專注與天真爛漫,達到自悟自得。

③適度講解,誦讀體會。詩歌中所表現的既是詩人對宇宙萬物關懷的感情,也表現了詩人的品格、修養和懷抱。

如果老師能把詩歌中感人的力量傳述出來,對於提高少年兒童的資質品格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結束《古風》的教學時,適度講解:此詩題目也作《憫農》憫有哀憐的意思,還作憂愁解釋。作者李紳在唐朝元和年間考取進士,後來官做得很大,一直做到了宰相,但他對生活在下層的老百姓還是很同情的,因此在他的不少詩歌中都不同程度的流露出這種關心百姓的感情,這在封建社會的士大夫中是難能可貴的。至此,再以誦讀方式來體會古文聲韻之美、情感之美,學生就能讀得聲情並茂了。

④展開想像,悟意明理。根據詩的內容,引導學生想像詩中描繪的美好畫面,學生才能進入古詩優美的情境中,感受語言文字的美。如教學《登鸛雀樓》,可以啓發學生根據詩意展開合理想像,悟意明理,再把想像中的景物畫下來或把你站在高處觀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話寫出來。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又能加深對古詩的理解。

⑤適當延伸,拓展誦讀。 如果我們培養出的學生不知道李白、杜甫,不知道蘇東坡、李清照……從來沒有讀過、聽過詩經、唐詩、宋詞,我想,我們的教育是失敗的。如果寫作文,有了唐詩宋詞的功底,文章就會放出光彩。因此,教學古詩文時應抓住時機激發學生誦讀古詩的興趣,適當延伸,拓展誦讀面,擴大儲存量。如教學《古風》做總結時,可以提示學生:我們所學的《鋤禾》也是李紳所作,也名《憫農》。《鋤禾》既表現了作者對農民的深切同情,又告誡人們要尊重勞動、愛惜糧食。我們祖國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還有許多像《憫農》這樣膾炙人口的詩文正等着你們去誦讀呢!這樣就自然將誦讀從課內延伸到了課外。

四、積澱智慧,誦讀人生

實踐證明我們把古詩文誦讀活動與日常的語文教學有機結合,課內指導、課外延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語文教學中見實效

①對背誦課文的幫助。鍛鍊了記憶力及對語言文學規律的'認識,使背誦課文顯得更加輕鬆。

②對課文中的古詩、古文的理解與記憶有直接好處。

③對自己的寫作幫助較大,對於較好的學生,有的可直接引用語句爲文章添色,有的則學習古文的描寫方法,有的可借鑑其思想內容。如學到《坐井觀天》成語時,孩子們出人意料的用蘇軾的“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來表達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表達自己的思想。

2、思想行爲中看變化

古詩文經典中深蘊做人的道理,對學生的啓示是無聲的、潛移默化的,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等淺顯、明瞭的句段,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中播下種子、有些學生變了,在自己的日記、週記本上出現了一些古詩文座右銘,在日常交往中也偶爾會引經據典,在自己寫下“內心感觸”時也會以它作老師開導自己。雖然只是出現在爲數不多的學生身上,但也說明古詩文的學習、背誦起到了相應的作用。

已畢業的學生回到母校來看望我,也都會不約而同地談到誦讀古詩文的受益,不但豐富了知識儲備,爲中學學習打下基礎,而且還增強了他們的信心,以致影響到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

學生按進度多數都能完成古詩文讀本所要求的篇目,每背下一首古詩或者古文,同學們都在“古詩文伴我成長”記錄表上登記。誦讀古詩文成爲孩子學習生活中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學生或家長紛紛反映誦讀活動對語文的正面影響。

3、誦讀數量上出成果

如今,學背古詩文已成爲孩子們一種愛好。在孩子們誦讀古詩文的感染和帶動下,學生家長也一起誦讀,真可謂是其樂融融。在豐富多彩的誦讀、表演、展示活動中,孩子們不僅加深了對古詩文的理解,感受到了古詩文的韻律美,而且明白了“齊家、修身、治國、平天下”的道理,美與高尚在孩子們心中得到了統一,習慣與品德在孩子們身上形成。現在大多數孩子都能背將近100首古詩文。這雄厚的中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積澱,是孩子們受益終生的財富。評選出的“小標兵”每期都有增加, “小博士”所背篇目也較多,有的同學能夠提前讀到下一集,並短時期背完。

讀經典古文,不僅讓傳統文化精華古爲今用、在孩子身上重煥生機,心靈接受着高尚道德情操的洗禮,同時也是我更爲深刻的認識到“讀書是從業之基,道德乃做人之本”。我國的古典詩文包涵着中華民族的智慧、美德與情操,是融匯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學等諸多知識的結晶,兼容了德育、智育、美育等功能。同時,經典古詩文又是中國文化的最好載體。孩子們從小接觸古詩文,必將受到民族精神的感召,優秀的傳統文化必將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必將幫助他們完善自身人格修養、提高文化品味,打下良好的基礎。

4、社會效應中寄希望

“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的處世原則,王冕的“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鄭燮的“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等等。這些警世名言,或是一種規範、或是一種精神、或是一種品質,學生在觀賞、誦讀的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的受到了教育,達到了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效果。

活動贏得廣大家長的支持,家長對此持積極支持的態度,在反饋中他們多次提到:學校、老師能夠如此重視、抓緊此項活動,確實是有遠見、有品位、重修養、重全方位教育的體現。在學好文化課的同時,每天利用一點業餘時間誦讀古詩,這樣,既鍛鍊了孩子的記憶力,提高了文化修養,同時,還可以從詩中學會如何做人的道理,長此以往,受益匪淺。還有一位家長還將與孩子一起誦讀時對“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等詩句結合個人人生感悟的深入理解講給孩子並與我探討,讓我越來越體會到“教學相長”的內涵。在與孩子共同誦讀過程中。我不僅榮獲最受學生歡迎的輔導員,還曾獲“天津市古詩文誦讀優秀輔導員”“全國古詩文誦讀優秀輔導員”稱號。共同學習的過程中,我還越來越體會到“教書育人”四字的內涵是無窮無盡的,做人做事做學問只需一顆平常心、責任心就可獲得人生最大的快樂。捧着這沉甸甸的認可與期望,欣喜之餘思考得更多的是今後如何把這項活動開展得更好。

按照“以人爲本”的理念,帶着這份特殊的快樂與收穫,我將繼續與孩子們一起誦讀。讓古詩文對孩子們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文化素養的形成、語文能力的培養等諸多方面,繼續發揮它潛移默化的作用;讓孩子一生受用不盡;讓那些積澱着智慧結晶、映射着理性光輝、濃縮着豐富情感、蘊涵着優美意象的古詩文薰染學生的靈魂,從而加厚他們的文化底蘊,提升他們的品性靈氣。力求教會學生讀詩、讀書、讀人生。讓經典誦讀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