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走過詩歌的河流

“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別人一看你的文章就覺得老套、平鋪直敘,就會喪失閱讀的興趣。所以,我們在作文時要追求表達新鮮。其實,“表達新鮮”就是在語言通順的前提下,務去陳言,力避千篇一律、平鋪直敘。可以活用詞語,修辭多樣,句式多變,讓文章亮麗起來,熠熠生輝;可講究技巧,各種描寫手法各得其所,努力在形式上進行新的探索,不落窠臼。

關於走過詩歌的河流

詩,言百家之思。

1

你在大地上出生,與人們時時相伴。在春秋霸主的宴會上,在觥籌交錯中,我聽見了你的聲音;在浣紗女洗衣的青石板旁,我看見了你的身影。在豐收的時節,你穿梭在麥田裏;在月上柳梢之際,你坐在石頭上,幸福地看着一對對小兒女細細私語。你就像一位剛及笄的少女,一會兒身着華服躡手躡腳地走在王侯身旁,一會兒又蹦跳着去捕蝴蝶……你是有生命的存在,你的名字,叫詩,人們親切地稱你爲“詩三百”。

2

彷彿經歷了一個冗長的夢,你醒來,四周已變了模樣,百姓和樂,天下統一。你是被私塾中的朗朗書聲叫醒的嗎?抑或是某個想建功立業的男兒向你表白了心志?你欣喜地睜開了眼,迫不及待地成長,經過了武則天的科舉改革,傾慕你的男子越來越多,可你只是含羞地笑着,也不告訴我你更青睞哪一個。後來我知道了,你心中裝着的.,是那個令力士脫靴,讓貴妃研墨的李白。他日日與你相伴,有時引你至酒肆,有時約你於溪頭,有時伴你賞月……他極愛飲酒,醉後放聲高歌,抱你在膝頭。他深情地看着你,似癡,似醉,你伸出手,爲他撫去眼中的憂愁……此時,你已亭亭。

3

當外敵入侵的消息傳來,你換上戰袍,與衆將士一起衝鋒殺敵;你在朝廷上痛斥貪生怕死之徒,又深深同情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百姓,你將語言化作利劍,直指人心。然而你不可避免地從青年步入了中年,雙手已無力拿起刀劍,你有些灰心地乘上歷史的馬車,任它帶你駛入時間的洪流。你從馬車中向外看,看到周邦彥的身旁跟着一位書童,看到辛棄疾的身前有一位大將軍,看到柳永的身邊立着一位顧盼生姿的佳人……沒過多久,馬車外的景色變了,戲臺上有名伶在咿咿呀呀地唱着曲兒,馬致遠牽着老馬孤寂地走在古道上,竇娥在與婆婆話別……你不免有些落寞,拉上車簾,靜靜沉思。

忽然,你被馬車旁的喧鬧驚擾,一個青年將頭伸進馬車,衝你一笑:“來,和我們一起吧!”你雖然很驚訝,但還是答應了他的請求。你與一羣青年走進報社編輯《新青年》,你與北平的大學生們一起上街遊行,你與魯迅、陳獨秀等人成了好朋友……你爲了救亡圖存而奔走,雖然辛苦,卻容光煥發。

後來,你結識了一羣爲建立新中國而奮鬥的人。在他們長征的途中,你鼓勵將士,爲他們的妻兒報平安;在他們與日軍戰鬥時,你用盡力量宣傳愛國精神,讓無數熱血男兒拿起武器來守護自己的家園……

時光荏苒,步入老年的你感到有些倦了,於是閉上眼睡着了。我驚訝地發現你竟然又變成了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嬰兒。

今天,我聽見還是嬰兒的你發出了第一聲清脆的啼哭。

詩的河流,生生不息。

文章以擬人的修辭手法及第二人稱的寫作視角,記敘了詩歌從春秋到近代的發展歷程,如此新鮮的表達方式,讓人眼前一亮。在行文過程中,從“詩三百”的破土而出,到盛唐詩歌的極度繁榮,再到元明時期詩歌的日漸式微,最後到近代詩歌鼓舞人們救亡圖存、保家衛國,作者對詩歌在各個歷史時期的起起落落傾注了極大的感情,使文章讀來頗具感染力。此外,作者筆下的文字極富詩意,與文章主題相得益彰,也爲此文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