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詩歌知識點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就是掌握某個問題/知識的學習要點。爲了幫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識點,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魏晉南北朝詩歌知識點,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魏晉南北朝詩歌知識點

1、建安風骨也叫魏晉風骨,指的是詩歌呈現出的俊爽剛健的風格。建安是漢獻帝年號,這類詩歌普遍反映了社會動亂和民生疾苦,表現了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有着鮮明的時代特色,具有慷慨悲涼的獨特風格。建安風骨的代表詩人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璃、應場、劉楨)等。

2、七言詩起源於先秦和漢代的民間歌謠。七言詩包括七言古詩(簡稱七古)、七言律詩(簡稱七律)和七言絕句(簡稱七絕)。有歷史記載的、最早正式創作七言詩的詩人是魏國的曹丕,他的《燕歌行》是現存的第一首文人創作的七言詩。

3、南北朝樂府民歌北朝民歌氣質剛健、爽朗,反映的社會生活內容較廣闊,《木蘭詩》爲其代表作;南朝民歌則傾向於抒寫男女戀情,風格纏綿清麗,《兩洲曲》》是其代表作。

4、阮籍代表作是以憂生念亂之情寫下的《詠懷詩》八十二首,其詩大量運川比興手法,寄託人生實感,思隱而辭麗,呈現出瑰然特異的風貌。唐代陳子昂的《感遇》、李白的《古風》都是師承阮籍《詠懷詩》而作的人生實感輯錄。

5、.陶淵明自號五柳先生,諡號靖節先生,東晉末期南朝宋初詩人、散義家。田同生活是陶淵叫詩的主要題材,主要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等,被詩論家稱爲田園詩人和隱逸詩人。其詩歌兼有半淡與爽朗之勝,語言質樸白然。

6、謝靈運是我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山水詩人,善於用富豔精工的語言記敘遊賞經歷、描繪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鮮明、意境優美的佳句,對唐代的詩歌發展有一定的影響。自謝靈運始,山水詩成爲中圍文學史上的一大流派。

7、鮑照以其特殊的身世感,發爲歌唱,恃調激昂,氣勢雄健,對李白、杜甫的影響較大。在曹丕的《燕歌行》音響久沉之後,鮑照以其十八首《擬行路難》及大量匕言歌行的'傑山藝術成就,奠定並開創了七言詩進一步發展的局面,在七言詩發展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8、謝朓是永明體詩的代表作家,他把詩歌的描繪對象從山水展到一般自然景物,並以大量的新變體詩把五言創作推進到律化,爲五言律詩的形成起了推動作用。他的創作實踐,爲唐代格律詩的產生作出了重要貢獻。所謂永明體,是在齊武帝水明年間出現的一種新詩體。講究聲韻,對仗工整,文辭華美,篇幅短小整飭。

擴展資料:

一、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操不但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

曹操的詩歌,極受樂府影響,現存的詩歌全是樂府歌辭。這些詩歌雖用樂府舊題,卻不因襲古人詩意,自闢新蹊﹐不受束縛,卻又繼承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輓歌,曹操卻以之憫時悼亂。《步出東門行》原是感嘆人生無常,須及時行樂的曲調,曹操卻以之抒述一統天下的抱負及北征歸來所見的壯景。可見曹操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歌,開啓了建安文學的新風。

代表作品有《步出夏門行》:“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短歌行》:“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龜雖壽》:“神龜雖壽,猷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爲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知識點:“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二、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於東陽武,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爲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畫眉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爲宋人所編。曹植的散文同樣也具有“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的特色,加上其品種的豐富多樣,使他在這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詩品》的作者鍾嶸亦贊曹植“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羣。”[2] 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代表作品有《白馬篇》:“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洛神賦》:“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知識點:“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三、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間(196~220)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作者,所以“七子”之說,得到後世的普遍承認。他們對於詩、賦、散文的發展,都曾作出過貢獻。其中以王粲的《七哀詩》最爲著名。七子的作品具有雄健深沉、慷慨悲涼的藝術風格,被稱爲“建安風骨。”

知識點:建安七子、建安風骨。

四、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指的是三國時期曹魏正始年間(240-249),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博愛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竹林七賢。

當時社會處於動盪時期,司馬氏和曹氏爭奪政權的鬥爭異常殘酷,導致民不聊生。文士們不但無法施展才華,而且時時擔憂生命,因此崇尚老莊哲學,從虛無縹緲的神仙境界中去尋找精神寄託,用清談、飲酒、佯狂等形式來排遣苦悶的心情,“竹林七賢”成了這個時期文人的代表。

知識點:竹林七賢是曹魏時期的代表詩人。